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

时间:2023-05-17 16:13:08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

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1

  我常常在想,我应该架设一座“兴趣的桥梁”,搭起从经典诗文走向孩子们心灵深处的道路。让经典去影响、感染孩子们,让经典去陶冶每个孩子的灵魂,让他们被经典深深地吸引,对经典爱不释手。那么,这座“兴趣的桥梁”该怎么搭呢?结合我切身的教学实践和各处“取经”来说,我觉得应该这么做:

  一、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调动他们诵经典的积极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我的调动和带领下,大家上下一心,团结协作,打造出了以《水墨书香》为主题的班级文化特色。成立了“书香图书角”,孩子们自愿捐书,从学校图书室内借书等形式来充实图书角,争取人手至少三本书。旨在在激发读书兴趣的同时,引导孩子们欣赏书籍,那么就从欣赏经典开始吧!另外,我带领孩子们自己开动脑筋DIY了一份“读书卡”,上面有“主要内容”、“读后感想”、“好词佳句摘抄”等内容,其内容丰富、新颖独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根据自己读书的情况认真填写“读书卡”,然后张贴在教室里“携一缕书香”一栏中,供大家交流分享。书香班级的打造着实为孩子们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也为诵经典活动打造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二、 开展多样的诵读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开展经典诵读的形式其实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是集体诵读。集体读也分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生对读,其次,根据读的方法来分,有轻读,引读,朗读,领读,师生配读,边做动作边读等,方法灵活多变。在我带领低年级小朋友读《三字经》时,我从网络上找了一段《三字经》的儿歌视频,通过教室内的电子白板放给孩子们观看,只见孩子们好奇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小嘴情不自禁地跟着视频吟诵起来,并且边读边手舞足蹈,看到他们那一张张认真的面庞,那种有内心而发的喜欢和快乐,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另外,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加深记忆,每天放学路上,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吟诵《三字经》;课间活动的时候,我边带着他们玩耍,边领着他们朗诵诗歌,总之,力争让孩子们随时随地能够诵经典,让经典顺其自然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三、举办“诵经典展示会”,为孩子们搭建交流的平台

  为了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我经常举行“诵经典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喜欢和熟悉的经典作品以讲故事、诵读诗文、根据诗文作画、排成小故事、短剧等形式展示出来。记得有一次展示会上,8岁的崔瑞娜同学为我们吟诵了一首《江南(汉乐府)》,她声情并茂的吟诵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她现场创作的水粉画《鱼戏莲叶图》更是惟妙惟肖,引得赞叹声一片。

  《弟子规》中有许多哲理深刻的故事,如“孟宗泣竹”,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后人有诗云: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孟宗泣竹”是说母亲冬天生病要吃竹笋,孟宗到竹林里去找,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冬天长出了许多竹笋。在我带领孩子们读《弟子规》的那段时间里,孩子们就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排了《孟宗泣竹》这个短剧,另外还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他们的表演情真意切,深入人心,特别感人。孩子们不仅能熟诵经典,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经典以独特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是创新和进步,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激发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其实还有很多好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做了一个用心的老师,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经典诵读感言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从小我就喜欢看书,总是为书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所痴迷,回首看来,如今的我如此喜欢中国文学大抵是从小就练就的吧。

  中华古韵传承上下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下,历经了多少的年代变迁,岁月轮回,每一个年代的消逝也都留下了一部文明巨著,这些都是如此令我痴迷。

  从小到大搬了几次家,但是不管搬到哪里,家里总有一席之地是用来放书架的,那里总是摆满了我淘来的各种文学书籍,有的已经不知道被翻阅了多少遍,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泛黄的纸张,过往的岁月,一本书也代表了我的一段人生。

  那时候离家不远有个电影院,门前每天都有一个文弱的似书生一般的老头在那里卖书,他卖的书和别人的不一样,因为他卖的书都是旧的,那些泛黄的纸张,被翻阅成了古铜色的封面,翻开一页总能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对于那泛黄的纸张和特别的味道我是那么的喜欢,长大了才知道,这是因为我是一个念旧的人,越是经历时间长的东西越能让我为之心动。老头在卖书,但是他似乎并不是为了卖书而卖书,他总是坐在自己带来的马扎上捧着一本书,喝着一杯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来看书他也不招呼,别人蹲在一边只看不买他也不管不问,后来我才知道,他也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以前是做老师的,退休之后就想到了将曾经看过的书卖掉,我曾问他心疼卖掉自己的书吗?他笑着说:“心疼,但是既然有人愿意买别人看过的书,那也说明他是爱书的人吧,让喜欢的人买去也就不心疼了。”那时候并不明白他的话,但是我和他成为了忘年之交,我没事的时候总是跑到他的书摊前,免费看自己喜欢的书,在那里,我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现在想来,如今身上若隐若现的侠肝义胆之情也是从那时候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所影响而潜移默化来的吧。

  后来卖书的老头不知道什么原因再也不来了,但是我心底的那份文学梦始终没有破灭,路过书店,总是喜欢进去淘几本书,看着家中尘封的书籍,充满岁月味道的纸业,总让我想起卖书的老头儿,家里的书架终于再摆不下我买的新书了之后,我决定将曾经读过的书送人,这时候我才明白老头曾经说过的那句话,送掉自己喜爱的书是心疼的,但是被喜欢的人拿去也就不心疼了,看着几个有相同喜好的朋友欣喜若狂的捧着我曾经梦寐以求的书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幸福的。

  不管最初还是现在,学习文学的梦想却在我心里日趋发芽,是的这个梦想在我心底已经存封了多年,我多想现在就去实现。也许是时代在变迁了,很多人越来沉迷于网络小说,走进书店,店家永远在推荐的是知名网络作家的新书,而我始终不为所动,也许我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但是我知道只有那些有了岁月的书籍才是我最想要的,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用一生的人生来探究中国近代文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传递健康的文章。

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2

  经典浸润人生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师生如沐春风,积极投身于其中,我们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净化心灵、滋养人生。不知不觉中,一缕缕书香已经弥漫了校园,一篇篇经典如春风化雨般渐渐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悄悄地规范了他们的言行,欢娱了他们的生活。这,就是经典诵读的力量!

  我常常在想,我应该架设一座“兴趣的桥梁”,搭起从经典诗文走向孩子们心灵深处的道路。让经典去影响、感染孩子们,让经典去陶冶每个孩子的灵魂,让他们被经典深深地吸引,对经典爱不释手。

  一、营造氛围,弥漫书香

  20xx年3月,我和50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共同组成了团结、活泼、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小蚂蚁班。在小蚂蚁班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蚂蚁书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原木的书架、绿色的书柜、充满生机的绿植,彩色的墙壁,教室就是小小的图书馆。“蚁写蚁画”、“蚂蚁风彩”、“蚂蚁诵读乐园”、“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版块班级文化,用于展示学生的读写绘、共读读后感和好书推荐卡。置身于诗意的'文化氛围中,孩子们也不知不觉地爱上阅读,自然而然地亲近经典。

  除了师生诵读,小蚂蚁班还提倡亲子诵读。每次的家长会,我会抓住时机,对家长进行培训,调动家长和孩子制订亲子诵读计划;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文,互相学习和鼓励,开展班级读书分享会,家长参与其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期末评选出书香家庭。通过活动,不仅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诵读古诗文的好环境、好氛围,更重要的是筑起了一道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让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二、经典诵读,形式多样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我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诵,终生受益”的思想,引导孩子多读,即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低年级教学时,我会经常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孩子们刚接触经典时,年龄小,识字少,孩子不知怎么读,所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会模仿着老师读出韵味来。然后,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让孩子们当小老师领读,这样好多孩子提前做足了功课,为了正当小老师,还没有学习就开始主动诵读了。再后来,我继续形式多样的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对读,生生对读。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校园,天真活泼,喜欢游戏,我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了“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满池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开放。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边拍手边诵读古诗,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高年级我会采取集体诵读。集体读也分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生对读,其次,根据读的方法来分,有轻读,引读,朗读,领读,师生配读,边做动作边读等,方法灵活多变。总之,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经典美文”才能吸引学生。

  三、经典诵读,快乐成长

  “小蚂蚁班”的学生,不仅会背诗文,还会运用诗句给课堂添彩,为班级增光。郭文璐同学枝在我国历史悠久,在水果王国中地位高贵,是“果中珍品”;王梦雷同学在《赏月》一文中,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抒发了小作者在港澳回归后,思念台湾同胞,盼望宝岛回归,祖国统一的拳拳爱国之心。久而久之,班级学生形成了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理解运用的良好氛围。

  孩子们还把经典诵读融入到生活中,在家中“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些育人自身德行的弟子规,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把正能量传送给家长,让家长也受益匪浅。孙佳乐的妈妈说,以前儿子不讲卫生、不爱干净,现在不仅在家帮忙干活,还能够把自己的衣服地叠的整整齐齐,问儿子怎么知道整洁了,孩子用:“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回答了她,家长非常开心。

  在学校连续举办的六届“沐浴书香”系列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自编自导的经典诵读节目多次获得学校一等奖的好成缚。在洛阳市组织的“经典诵读”汇演中,我班的《书香梦少年梦中国梦》》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少年志中国梦》获市一等奖的好成绩。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孩子们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他们专注的表演,让台下观众为之叫好,孩子的眼神传递出太多的内涵,这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以书为伴,让四季看我们成长吧!

  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我们坚信孩子们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财富。

  书香的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灿若星河的经典诗文凝聚了一代代圣贤的大智大慧,也影响和指引了一代代华夏龙的传人。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全体师生如沐春风,积极投身于其中,在经典诗文的花园中尽情汲取着中华文化的精髓,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净化心灵、滋养人生。不知不觉中,一缕缕书香已经弥漫了校园,一篇篇经典如春风化雨般早已渐渐地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悄悄地指教了他们的言行,欢娱了他们的生活。这,就是经典诵读的力量!

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3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朗诵经典,旨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朗读欲望,有勇气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展示自己。

  两年来,我们在学校诵读社团的建设中,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主要通过对孩子们的形体训练、礼仪训练,吐字发音训练等,学习朗诵方法和技巧,培养诵读经典美的感悟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朗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社团成员来源于9个班对朗诵有兴趣的同学,共33人。社员们学习态度端正,每个人都给自己设定了计划和目标,带着任务参加社团。每次社团活动之前,指导老师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能做到学习任务心中有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时常切磋”、“实战演练”,从而有所获、有所得,老师能对孩子的每次上台表演作出评价和肯定,学生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有所收获。

  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围绕新课标指出的“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这一理念展开。将其融汇于正常教学之中,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能激发其对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我们的工作主要进行了两个板块,技巧训练以及对朗诵作品的赏析与品悟。技巧训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来教学:发声发音、绕口令、礼仪教学(坐姿、站姿与走姿)、表演技巧、童谣表演、古诗学唱。

  字音字词是基础,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仔细听他们的朗读,我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读错音、读别音,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不认识字或者多音字不能准确运用,孩子们读准字词,是读准句子的前提,同时也应该多积累识记一些简单常用的多音字。二是多字、漏字,低段的孩子们读书时“指读”,也许能让孩子们做到口、眼、心、手并用,提高注意力,达到读准确、读通顺的目的。

  绕口令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锻炼舌头的灵活度,以比赛形式进行,孩子们兴趣高昂。在礼仪教学设计中,是从仪态角度出发,为孩子的表演打基础,之后进行学生的表演,寓教于乐,教学运用。童谣表演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自己设计动作,小组合作表演,灵活运用之前课堂所学的发音和礼仪等,力求在读中悟情,在演中体会,在合作中分享快乐与成功。

  古诗学唱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课堂中大家配动作,看视频,学唱了不少古诗,既有巩固已学的古诗,又学了新的古诗,在音乐节奏中加深了记忆。同时,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和演唱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时,其朗诵效果就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朗诵时老是浮飘于作品之外。

  曾经在上经典诵读社团课时,我常会用多种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然而,有时候看似热闹的朗读,却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只是为了“读”而“读”,它似乎成了形式而不是需要,这样的读,效果和意义并不大。比如,在训练篇目《满江红》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相关背景资料视频,播放了名家范读,于是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轮番登场,但是总体看仅仅是声音够大,表情、动作够夸张,但还是不够走心。我们分析了下原因,认为我们将本节课朗诵的形式和目的搞混了。朗诵的最终目的是为在一定朗诵技巧的指引下,为孩子们创设美的架构,使之心灵与作品契合,这是一种声音与心灵的修练。于是我们又回到文本,逐字逐句解读体会,重点将“恨”与“怒”表现出来,随之,孩子们渐渐读出感觉了,朗诵中也能够打动自已了,进而有了相应的表现力。

  从此,我们在上课时,除了技巧的训练外,更加关注学生对作品的.悟,对作者的心灵沟通,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只有先感动自已的诵读才能打动别人,才有美的表现力。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可以浸润在人生的每一个方面,可以为生活增添无限美丽的色彩。同样,经典诵读也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在陪伴孩子们徜徉在诵读经典的美妙旅途中,能时时看到孩子们脸上幸福的笑容,真好!

  经典诵读感言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师生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今年3月份,本着学习和锻炼的心态,我报名参加了高新区首届“高新之春诗文朗诵比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青涩、稚嫩以及不自信。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比赛,竟然顺利闯入决赛,在初赛还得到三个评委的绿牌,这三个评委是区领导聘请市里的在朗诵界知名专家来担任。虽最终与奖项无缘,仍旧庆幸自己收获颇多。

  记得那天校长通知教师们区里要举行这项比赛的时候,我就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但因缺乏自信和勇气,我犹豫了好几天,到底要不要参加。当我踌躇不定的时候,校长点名让我和一名女教师必须参加。可是,距离比赛时间不多了,我认为诗歌的选材很重要,通过向资深语文教师请教,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选了很多诗歌,尝试之后,我依然没能很好的驾驭这些诗歌,没能把诗中的感情完整的传达出来。我想,这样的题材不占优势,难度也大,考虑到准备的时间比较少了,最后决定自己原创一首赞美诗。自从高新区加入新教育以来,整个区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了在落后中迅猛奋进的势头,那就创作一首赞美高新区教育人的诗歌吧。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直接地说,我参加这次比赛,肯定是想拿奖的。比赛结束成绩出来时,看到自己与奖项无缘,心里是有失落感的。可最后我是带着微笑离开赛场的,因为我是打心眼里为自己高兴的。对我自己而言,我已经赢了。至少我将自己心中感想用诗歌在众人面前表达出来,尽管我的朗诵没能感动大家,但是我感动了我自己。

  回想起比赛中获奖的师生们,他们都是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个人的风采和魅力,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他们的神情洒脱自若;一篇篇名篇佳作,经过教师们精心编排,学生吟诵表演,将朗诵与音乐融为一体,达到文学和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完美统一,他们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评委老师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让人无一不感受到诗歌美文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场比赛正如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灵,这些纯洁美好的诗文“入我耳,进我心,动我情”,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徜徉经典,传承文化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感慨着;我欣慰着!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诵读正在进行时。我利用每周早读诵读经典,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读,齐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抽读,领读,赛读等。孩子们尤其喜欢教读,喜欢自己当小老师,他们预先把后面未教的部分读了后,都积极来争取当老师教其他的孩子。在读经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了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特别是学困生,通过读经觉得其实读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孩子们读的时候,我也常常跟着他们一起读。

  在班里开展的诵读活动学生才是最大受益者。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固然重要,而经典的诵读在小学阶段更是重要,既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又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内心的安静而充实,如果长此以往,将有效地去除现代少年的普遍浮躁、贪图享受的不良品质。经典教人孝顺,教人平和,教人勤劳,教人惜时,教人仁义,教人礼仪,教人诚信,这些,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迫切需要学习和纠正的。

  虽然经典诵读的开展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读的时间还不够多,不够连续,容易遗忘,读的内容也不够多,读得较慢,课外阅读虽然布置了,但落实得不够好。因此,要读得多和读得快,就是将来我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让我们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经典诵读征文教师优秀作品】相关文章:

感恩老师征文优秀作品06-13

经典诵读征文06-12

经典诵读征文精选01-27

书香三八征文优秀作品08-09

关于四有教师征文的优秀作品06-13

教师节征文32号优秀作品08-13

诵读经典征文06-12

保护环境征文的优秀作品06-13

消防安全征文优秀作品(集锦)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