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0 08:27:5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实用3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

  螽斯(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二)语言品味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

  四、积累迁移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和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与动作,鉴赏对比的表现手法,进而领会人物思想;

  品味文章简练的语言之美。

  3、情感价值观目标:学习孔子勇于担当并执着不辍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

  难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简练的语言之美。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指导归纳 研讨分析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介绍先秦诸子概况以及孔子与《论语》

  一、导入

  上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语言的知识,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则的。现代白话文是我们国家从封建社会转型为社会主义社会阶段附带产生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一阶段,我们国家涌现出了数量众多的文化伟人和强人。我们把时代向前推进,在我们国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阶段,它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开始要学习的“先秦诸子”。

  二、先秦诸子简介

  1、何谓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2、诸子的价值?

  主要在三个方面:诸子争鸣现象的历史借鉴价值

  诸子各有建树,著书立说,哲思发人深醒,闪烁思想的光芒

  诸子为推行各自的思想,各尽妙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表现艺术

  3、诸子概况:(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前的简介)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学生叙述,教师概括)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a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c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d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4、孔子的地位

  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神化的先哲实际上也只是——不得志的政客

  伦理道德的研究者

  教育的坚定实践者

  四、自由诵读第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作业:自学本篇,疏通字词,思考课后问题。

  第2课时:积累文言知识,归纳文言现象,把握课文内容

  一、导入 我们知道孔子是个受后人尊崇的人,但是,孔子活着的时候也是个不得志的政客,他又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的呢?这2个课时,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活着的时候,他的人生态度,看看能不能给今天的我们一点生活的启发。

  二、解题

  学生翻译,并探讨文章的主题

  三、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纠错,教师最后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复述5则对话的要点,并找出翻译上的难点

  3、教师针对学生的翻译和问题,归纳总结文言现象

  A、实虚词 封人请见——见:引见

  何患于丧乎——患:担忧 丧:丢失官位

  天下无道久矣——道:仁政,德政

  夫执舆者为谁——夫:那,那个

  为孔丘——为:是

  是知津矣——是:这 津:渡口

  而谁以易之——以:与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徒:一类人

  往者不可谏——谏:匡正,挽回

  以杖荷DIAO——以:拿

  杀鸡为黍而食之——为:做 食,拿东西给人吃

  见其二子焉——焉:兼词“于之”

  奚自——奚:哪里

  B、通假字 桀溺——“桀”通“杰”

  是鲁孔丘与——“与”通“欤”

  而谁与易之——“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C、古今异义 遇丈人——丈人:(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今义)妻子的`父亲

  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不仕无义——无义:(古)违背臣对君应有的政教伦理原则

  (今)没有义气

  D、词类活用 孔子下——下,名做动,下车

  植其杖而芸——植使动,使…直立

  止子路宿——止使动,使…留下来

  不仕无义——仕,名做动,出来做官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废,形做动,废弃

  欲洁其身——洁使动,使…高洁

  E、文言句式 何患于丧乎

  子路宿于石门——状语后置

  隐者也——判断句

  出曰:“二三子…?”

  趋而辟之

  子路从而后——省略句

  而谁与易之——固定句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四、小结课堂,诵读第2、4两节

  五、布置思考题: 1、课后练习一

  2、文章从那些角度表现了孔子的“勇于担当”的精神?

  第三课时:学习表现手法,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

  一、导入 前面我们疏通了本课的文言字词知识,这节我们来具体认知一下孔子的形象,同时来看看《论语》用什么样的手法表现孔子的精神。

  二、探讨以下问题,分析表现技巧

  1、你从文章那些地方看到孔子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的?

  2、概括一下,以上材料从那些角度表现孔子的形象的?

  3、除了“勇于担当”这一形象外,你还能从材料中看到哪些有关孔子的特点和信息

  4、除了孔子外,文章中还有几个人物,想一想,他们是些什么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透过他们,你能看到怎样的时代特点?

  5、小结:A孔子的形象——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并执着而不辍,在当时以有广泛的影响

  B通过人物的对比,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表现人物形象

  三、品味简洁的语言之美

  思考以下问题:

  1、当封人见孔子出来后,说了一句怎样的话,他为什么这么说?文章为什么不具体表现?

  2、如何理解“是知津也”这句话?

  3、为什么楚狂趋而辟之?

  4、想一想,“耰而不辍”和“植其杖而芸”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5、小结语言特点:简练而富于韵味

  四、探讨课后练习题一

  五、小结课文,联系目前的十中,说一说我们应如何面对母校的未来。

  六、布置作业:预习下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汇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及词语卡片制作上课用的课件。

  课前指导学生把文具摆放整齐,做好上课的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复习课文小朋友们,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玩具柜前的'孩子》一课,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节课我们

  2、就继续来读

  3、读这篇文章,现在谁想来有感受情地读一读呢?

  4、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评。1、回忆,指名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评价。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

  二巩固字词

  1、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复习认读。

  2、出示生词卡片,全班赛读。

  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记忆字词,同时进行比赛。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记忆、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让生字词在学生的眼前多次再现,寓教于乐,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2、自由“读贴”,说说你的发现(怎么记,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

  3、让学生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4、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1、在老师的要求下,规范的写生字。

  要加强学生之间写字互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四巩固练习

  1、引导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2、引导学生同桌间互相提写生字,评价哪个字写得好。

  3、指导完成“我会读”练习。

  4、课堂作业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盯着柜台( )地看小汽车( )找出小汽车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觉得玩具柜台前的那个孩子是个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我觉得售货员阿姨是个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的教案02-2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精品语文教案范文语文优秀教案04-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5-11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5-30

精品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精品教案10-10

有关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简单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