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4 14:33: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懂得:接触社会,有目的查阅资料是获取材料的重要来源。

  2.练习按所提出的问题和所的卡片资料及自己在阅读和参观访问时所获取的新鲜资料,介绍某种事物的方法。

  3.借助练习,“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习摘抄、制作、运用资料卡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按顺序介绍苹果的品种等情况。

  教学难点:

  把文章写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苹果是许多人都喜爱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称世界四大水果,尽管如此,苹果的种植史、生存条件、栽种地域和营养功效等人们往往知之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教材的资料,结合我们的参观访问以及到图书馆查到的资料,以(苹果家族)为题写一,来向人们介绍一下我们都爱吃的`苹果。(板书:苹果家族)

  二、自学课文

  1.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一次练习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们本次习作可从哪几方面去写?

  (3)课文对完成本次习作有何具体要求?

  2.讨论交流。

  [讨论第(2)题时相机板书:苹果的常见品种、苹果的栽培史、苹果的生存条件、苹果的栽种区域、苹果的营养功效]

  过渡谈话:以上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学习我对本次习作练习的目的、内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这还不够,同学们对的内容掌握得可能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张卡片回答了习作练习中提出哪一个问题?

  4.讨论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们在课前参观访问、查找资料中获取了哪些资料?它回答了练习中提出的哪一个问题?

  2.交流讨论,并逐一分类补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确写法

  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以(苹果家族)为题,按所提问的顺序介绍苹果。

  2.交流习作内容。

  (1)分小组互相练说。

  (2)指名说。

  (3)评议(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资料,并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用过渡语句)

  3.独立。

  4.评议修改,布置学生以习作为蓝本,准备做苹果展销会上的小推销员。

  板书设计:

  习作3

  常见品种

  栽培史

  苹果家族生存条件

  栽种区域

  营养功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2、引入新课,板题:电脑住宅

  (二)初读感知

  1、请你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课文怎么介绍电脑住宅的?

  2、检查生字的读音。

  cāng chǔ pēng rèn dào zōng pàn

  仓库 储存 烹调 烹饪 防盗 综合 判断

  3、课文怎么介绍电脑住宅的?引导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空间转换(可回忆已学的课文《蟋蟀的住宅》的顺序)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电脑住宅怎样?用句话或一个词概括。

  (三)默读理解。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那些设施有什么功能?是又怎样工作的?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板书:设施功能 工作)

  ▲过度激趣: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介: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6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通过一节“特殊的课”认识到自己得到了父母浓浓的关爱,却忽略了对他们的回报,于歉疚、懊悔中接受了一次感恩教育,并马上要付诸行动,向父母表达爱意。

  设计理念: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对中段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确立以抓住关键词、段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并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行动,真正受到一 次深刻的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这节课的特殊之处,唤起学生作为子女应该有的关心与孝敬父母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孩子们内心的变化,唤起他们关爱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和学生进行简单的沟通。)

  一、创设情景,体验导入

  1、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我相信你一定能想起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咱们班的同学中有谁的爸爸妈妈为你祝贺过生日?请举手!2、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并用实际行动向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的,请举手!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幸福可爱、朝气蓬勃的孩子,他们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特殊的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特殊”是什么意思吗?生说

  这是一节怎样特殊的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还要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课文读完了,课文中的词语你都能读准确吗?

  师出示词:开火车读,领读

  3、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相信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能比刚才读得更好,是吗?

  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思考: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师总结。

  三、细读课文,体会内心变化

  这节课到底特殊在那里?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细细品味。

  (一)

  1、思考:老师在这节课上向同学们一共提出了几个问题?回答问题时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再读1——4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二)、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兴奋、安静、沉默)

  为什么三个问题后,孩子们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来快来走近他们看一看。

  1、学习第一个问题:

  (1)指读第一段【出示片1,一段】

  (2)师: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问题后,让你想起了什么?(出去玩,礼物……)

  (3)师:是呀,每个孩子都有这样难忘的经历,可以感觉到父母那无私的爱,真幸福呀!文中的.同学们也和你们一样,谁能读出这种幸福和兴奋。(生评)

  (4)师:抓住哪些词读?

  (5)再读

  (6)师:你看,我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充分的体现了当时人物兴奋的心情,大家不仅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

  2、学习第二个问题:

  (1)师:这时同学们还沉浸在幸福之中,老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此时学生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出示片2,语段三】生汇报。指导读

  3、学习第三个问题:

  (1)师:是呀,我们的生日就像烙印,已经深深地烙在爸爸妈妈的心中,那是因为——爸爸妈妈爱我们。可是我们作为子女却只有几个女同学默默地举起手来,然而,在老师问到第三个问题时,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齐读第四自然段)【出示4段“教室里、、、沉默着】

  (2)师:什么是“寂然无声”?

  (3)师:教室里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有的低着头,有的望着窗外。你为什么躲开我的目光,你在想什么?(我想到每次我过生日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可我却没有为他们做些什么?……)你又为什么低着头?( 【三个句子片: 因为——所以我低着头 )你怎么看着窗外呢?(因为——我望着窗外 )因为——我沉默不语。】

  (3)师:孩子们,老师能体会到你们现在的心情,如果用文中的词是哪几个?(生:不安、愧疚、懊悔)

  (4)师:没错,我感觉到你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这就是你们心底那最珍贵的东西。

  (三)师:没有为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我们感到歉疚、懊悔、不安,不要紧,既然我们知道错了就要改,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又怎样为他们庆祝呢?生说

  【出示语段6像获得赦免、、身份证】

  师指导读

  5、师: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但只要记住一点:(三遍引读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出示片:只要你、、、、珍贵无比的】

  四、升华体验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对父母的关爱,也是在一课中,我们知道了要感恩父母(板书),这就是一节特殊的课的特殊所在。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4、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课文,认识13个生字。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录象,激情并揭题。

  1、看录象。

  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出示课题)。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场面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

  2、反馈,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出示要认的生字。

  旗 旦 京 广 仪 式 班 护 队 曲 令 卫

  3、学生识记,齐读 分组读 男女比赛读

  4、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 元旦 北京 广场 庄严 隆重 仪式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广 严 曲 旦 京 众 式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分析字形,说识记方法。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1、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规范书写生字。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

  3、指名朗读。

  (二)自学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升旗仪式是庄严隆重的呢?

  (自由朗读)

  3、 学生自由汇报结合指导朗读。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

  2、指名回答。

  3、知道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全班齐读全文。

  2、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说说吗?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升旗仪式?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

  板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升旗手 升旗

  军乐队 庄 奏国歌

  国旗护卫队员 行持枪礼

  军人和少先队员 严 行举手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继学习部分词语:

  ⑴ 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⑵ 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⑶ 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愈合

  这个一起读。什么意思?

  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

  (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⑴ 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⑵ 理解:

  信不过什么意思?

  摸摸自己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己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不过?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 ),所以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不过?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角色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

  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

  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 )括出来。

  板书:(看)

  (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引读。

  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板书:飞得慢

  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叫声惨(多媒体演示:一只大雁慢飞,边飞边鸣)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写了这只大雁,找到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由此可见,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现象。

  板书:观察

  5、指名读2~4句:

  看到这种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板书:→

  谁愿意读更羸分析的话。(多媒体显示:)括出2~4句)

  6、学习第2句:

  指名读第2句。

  更羸先是怎样分析的?板书:分析

  引读:

  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一句是先说结果,再讲原因的。

  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推断。

  小朋友,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这一步分析,更羸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

  7、学习第3、4句:

  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板书:↓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板书:→进一步分析

  ⑴ 说读: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读:(指名读3、4句)

  书上是怎么说的。

  ⑵ 读说:

  读:(指名读3、4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说:(指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看着黑板一起说。板书:

  8、齐读第9自然段:

  看着大屏幕,咱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想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找:

  更羸一步一步的分析正确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多媒体显示:第5自然段)

  2、说:

  同桌互说。

  前后对照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最后两句)

  提示:你可以这么说,更羸分析什么,结果怎么样。

  交流。(指1~2名学生说)

  (多媒体显示:嘣的一声响直往上飞加点)

  (多媒体显示: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加点)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会前后联系着读课文,这样课文就越读越明白。

  3、演示:

  (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嘣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4、理解:直。

  这一段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

  (多媒体显示:直变色)

  老师列出了直的四种解释。(多媒体显示:直四种解释)

  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

  (多媒体显示:2、一个劲儿,拼命;变蓝)

  直掉下来呢?

  ⑴ 笔直:

  你观察得真仔细,咱们再来看一看画面。(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

  (多媒体显示:1、笔直;变红)

  ⑵ 不断地:

  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5、指导读:

  这段怎么读好?

  谁来试试。(指1~2名学生读)

  一起读。

  七、总结谈话

  1、第5自然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判断是完全相同的。

  板书:判断

  更羸真不愧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分男女生读第5、9自然段:

  来,拿好书,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读第9自然段,咱们再来体会体会。

  八、巩固练习

  1、练习: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多媒体显示:)

  ⑴ 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怎样。谁来。(多媒体显示:飞得慢)

  ⑵ 第2题,谁来。(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⑶ 下面3题做在练习纸上。

  ⑷ 交流,齐读:

  谁来说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2、存疑:

  这节课,咱们学懂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刚刚提问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

  至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生活中怎么用,下节课再学习。

  附板书

  惊弓之鸟

  伤口裂开

  (看)飞得慢 受伤未愈 / │

  / │ 不用箭

  → → 往上飞 │

  / │ 只拉弦

  (听)叫声惨 孤单失群 / │

  弦响害怕 ↓ 掉下来

  观察 分析 进一步分析 判断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7个认读字。

  2、会读指定的词语,了解生字或词语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

  能力:

  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看拼音读儿歌,做到停顿适当,大体了解的意思;能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2、能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情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指导写 “海”“洋”两个字

  教学难点:结合儿歌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结合生活实际感悟“三点水”的意思。

  查阅资料:搜集带有“氵”的汉字。

  教、学具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内容离孩子的生活环境较远,为了让孩子们对江、河、海、池塘等有比较深刻的感观认识,感悟这些事物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搜集了大量资料,如图片、录像,精心制作了课件,并配有音乐等让学生欣赏感悟,加深对字的理解。

  1、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时能抓住学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这一特点,通过江、河、湖、海、池塘、波浪等形象的图片、录像,让孩子们感悟这些事物都与水有关系,激发识字兴趣。

  2、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生物的图片,感悟到海底世界的奇妙!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到的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完整。“海底世界真奇妙!有……有……还有……。”

  3、以文本为支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由学生在看图片和录像中引出。“认识长江、黄河在我国地图上的位置”、以及长江是我国的最大河流,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第二大河。认识家乡的潮白河和密云水库(人工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再如“课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一些带有三点水旁的字,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扩展知识面,增加识字量。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习惯。

  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来谈谈如何识记字。如何写好字。例如:“池”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也,合起来就念池。池塘的池;水池的池。在写字教学上,我详细指导了“海”,在课件中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让学生观察,先从整体上感观“海”结构,后观察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笔顺是怎样的。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当小老师来完成以上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又让学生集中了精神。在教师范写后,学生自己练习在田字格中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儿歌,请你自己读读儿歌的题目,观察题目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三点水)

  2、师:你们真会观察,江河湖海波浪这几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三点水 (出示红色的偏旁)

  3、三点水是偏旁,它的本领可大了,它可以和许多字放在一起组成新字,他们就藏在这首儿歌中,请你借助拼音读课文。

  二、初读

  1、自己读课文,注意看着拼音度准确。

  2、指名读

  3、再读文,边读边圈出带有三点水的字。

  4、看着投影看看你圈对了没有。

  3、三点水和大家做了朋友,它可高兴了,想带大家到它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我们快坐好和它一起出发吧!

  二、新授:看图感悟

  (一)认识“江”“河”

  1、(出示课件)认识江、河两个字

  你们看,这是一条大江,江水多么清澈啊,这个字就念“江”,记字形。

  这是一条宽阔的大河,河水弯弯曲曲的流向远方,这个字就是“河”,记字形。

  师:谁知道在古代“江河”分别指哪条江,哪条河?

  生:长江 黄河

  2、介绍长江、黄河

  在古代“江”“河”分别指是长江、黄河。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的象征。让我们看一看长江和黄河在我国地图上的位置吧,这条弯弯弯曲曲的就是长江、上面这条像个“几”字的就是黄河。(出示课件)

  师:谁还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条江,哪条河吗?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潮河白河流经我们密云县。

  师:这些江河各有特点,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查资料交流。

  3、三点水还要请大家欣赏一下祖国美丽的江河(观看录像)。

  4、师:你能从“江”、“河”两个字中任选一字来组词吗?

  出示:长江、江河、江面、小河、河水、河边、河面……

  你能用组的词说一句话吗?(小河)弯弯曲曲的小河从门前流过。

  5、指导写字

  观察江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重点笔画

  学生自己描写,教师巡视。

  (二)海

  1、导:你们知道江河最终将流入哪里吗?(指名读词:海洋 记字形)你们想看看大海吗?(课件)快看看海里有什么呀?(读词:鲸鱼) 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的家在哪儿,赶快读读这句话吧!

  鲸鱼最爱大海洋。(出示课件)

  2、师:看,这一层层雪白的是——波浪(指名读词:波浪 记字形)你们看,浪花唱这歌跑来了。浪花跑去有跑来,像一群群淘气的娃娃。

  3、海面看过了,三点水想带我们到神秘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

  (1)你都看到了什么?(海星,乌贼、海藻、海马、章鱼 )

  (2)师:海底世界真奇妙!那你能把刚才看到的、说到的这些,用有…有…还有…这个句式说一说可以吗?同桌互说(出示课件)海里有…有…还有…。

  4、组词,出示:海洋、大海、海面、海浪、波浪、浪花

  5、指导写字

  看田字格观察海洋的特点

  师:老师觉得“海”这个字最难写,你们能帮帮老师,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漂亮吗?(好)观察“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海”是左右结构的字。(笔画落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左窄右宽,左边的三点水不在一条直线上,成一条弧线,撇从竖中线起笔,横稍短,竖折从竖中线起笔,中间的横压在横中线上)

  师: 那我们就来写一写吧!

  生:自己先描红。

  师:范写。学生独立写一个“海”字。(展示)

  (三)湖

  海面时常波涛翻滚,湖面跟它比起来可就平静的多了!(出示图片)师:你觉得湖面平静得像什么?(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人工湖。

  (四)池塘

  1、比起湖来,池塘可就小得多了,(拼读:池塘)你们看谁生活在池塘里呀?(读词:蝌蚪)池塘里有( )。

  2、是怎样记“池”这个字的呢?

  3、读词语:池塘、小池、水池

  (五)读儿歌,记字形

  1、小结:刚才我们跟三点水一起游览了它的家乡,我们看到了三点水的家乡在江河、在海洋、在湖泊、在池塘,哪一处都是那么美!下面我们在来读读这首小儿歌!

  2、巩固字音、记字形

  江 河 洋 海 波 浪 池

  三、课上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生字9个,能读准多音字“藏”,理解新词11个,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2.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组词成段,初步学会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3.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解它的顺序。

  难点: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几块矿石标本。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藏”。

  2.按要求写出近义词。

  3.认识课文第2、3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写成的段,初步学习这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二、听课文录音。

  1、过渡。课文讲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呢?请大家听一听课文的录音。

  2、提出任务。

  (1)准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捉迷藏这样一件事。

  (2)话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简介李四光。

  1、按2(1)提示的句式说说课文的内容。

  2、简介地质学家李四光。(参看《教学参考书》有关内容。)

  四、学习课文生字。

  (1)读准多音字。见《作业本》第1题。

  (2)把下面的生字和它的读音用线连起来。

  diāndiǎnjiànzhàn

  掂溅

  (1)组词,再读一读。

  ①迷:()失()路()信捉()藏

  ②质:地()物()()量品()

  ③致:()敬一()专心()志

  (2)组词读所有的生字。

  五、学习课文第2、3段。

  1、梳理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段。

  (2)哪几段写了李四光和女儿玲玲捉迷藏的事?

  2、学习第2段。

  (1)自读这一段,给句子编序号。

  (2)指名按句接读,请大家注意句子的顺序。

  (3)把下面的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

  玲玲藏在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玲玲见爸爸没来找,就只好走出来找爸爸。

  玲玲和爸爸玩捉迷藏,玩得很高兴。

  (4)认识按事情发展为顺序写的段。

  ①了解什么叫“事情发展”,即事情开始时的情况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也就是发生了变化,这就叫“事情发展”了。

  ②体会“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发生的情况写在前面,后发生的情况写在后面,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如,课文的第2段。

  (5)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组句而成的段的阅读方法。

  ①看“学习提示”上的学法指导。

  ②根据上面(3)的'排列句子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课文后第1题。

  3、学习课文第3段。

  (1)自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话是不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说说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师生对读。(老师提示顺序,生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词语。见《作业本》第2题。

  2、给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见《作业本》第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第2、3段,回顾单元训练目标。

  2、学习课文第1段,进一步了解李四光,学习李四光热爱科学、研究科学的精神。

  3、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字词。

  2、各自准备听写。

  3、听写课后第3题词语。

  二、复习第2段。

  1、读第2段,思考句子排列的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整句成段,见《作业本》第6题。

  3、说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成的段该怎样学。

  三、进一步学习第3段。

  读这一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李四光研究石头专心致志?用“——”划出来。

  1、读用——划出的句子。

  2、从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3、理解词语,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4、看课文插图,说说李四光专心致志研究石头的情况。

  5、讨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的段该怎样学?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6、师生对读课文。(方法同前)

  三、学习课文第1段。

  1、过渡。正因为李四光对研究石头这样专心,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学生说)地质学家。

  2、读第1段。

  3、说说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1)李四光爷爷了不起,本事很大。

  (2)李四光爷爷能在地质学上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研究分不开的。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专注、刻苦的研究精神。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1、读全文,主义第2、3段的句子排列顺序,思考:课文主要写谁?

  2、讨论思考题。明确课文主要是写李四光的。

  3、写李四光的什么事?给正确的说法打。(见课本P77,选择题)。

  4、在课本P76,第4*的提示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第1段中哪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读全文。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02-2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8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12-25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03-21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