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8 08:07:1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4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酿》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一位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知错就改的坦诚品格。

  学情分析

  我是一位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新老师,所以在教这一课的时候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这个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很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细心,做事很马虎。所以在教学中,我的重点是放在学习人物品质上,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橡皮筋、练习、焕发、酝酿、肃穆、气氛、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三、深入学习课文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东东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惋惜—懊恼—担心—紧张—高兴)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承认错误,受到表扬)

  5.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知错就改)

  四、总结全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五、作业布置

  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抓住线索,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丝瓜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丝瓜的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丝瓜的喜爱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思

  1、引入。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平凡、普通等)

  2、质疑。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季羡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丝瓜的喜爱情感。

  三、自学指导一

  1、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

  ★小组内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汇报

  四、自学指导二

  自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1、自读课文,标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

  五、自学指导三

  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1、自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

  六、小结。

  七、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默写词语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三、自学指导一

  仔细读5-8段,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丝瓜的神奇。(4分钟后汇报)

  1、细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

  3、汇报。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细读课文,勾画出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5分钟后比一比谁说的)

  1、细读课文,勾画语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 重点指导:“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如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会考虑哪些问题?

  五、讨论交流

  1、“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2、“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他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

  ◆你从中悟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六、总结课文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育目的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找春天的脚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活动准备

  1. 举行一次班级春游活动,收集表明春天变化的素材。

  2. 春游时,爱画画的,准备一个速写本;爱照相的,带上相机;爱写作的,带上笔和本子。

  3. 春游回来后要求把画和照片整理一下,写上说明;把记录下来的景物写成文章;会小制作的同学,还可以把看到的景物制成模型。

  4. 排练好文娱节目:舞蹈《春姑娘》,电子琴小组奏《春之声》,小组唱《春天在哪里》,口琴《春之声》,相声《谁的春天找得多》。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乙上场)

  甲: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开展了“找春天”的春游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了让春之风吹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今天我们举行“找春天”的主题活动。现在,我宣布“找春天”的主题活动开始!

  乙: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重要的季节,春天又是无限美好的`。通过春游,同学们收获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把收获展示出来。

  (各小组长分别向大家汇报活动概况)

  (各小组表演节目)

  1.音乐表演。

  (第一组:舞蹈《春姑娘》;第二组:电子琴小组演奏《春季声》;第三组:小组唱《春天在哪里》;第四组:口琴表演《春之声》)

  甲:优美动听的乐曲令人陶醉,精彩的表演使人难忘,下面请老师和同学评出优胜奖。(评奖发奖略)

  2.书法、图画现场表演和部分书画作品展览。

  乙:请小书法家、小画家上场,现场书写和作画。

  (各小组派代表表演。略)

  甲:刚劲有力的书法,栩栩如生的图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同时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下面请我们的小书法家们、小画家们介绍他们的作品内容,并由老师和同学评出奖项。(评奖发奖略)

  3.摄影展。

  乙: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对摄影作品进行展览并说明和介绍其内容。

  甲:老师和同学们,请你们评选出最佳摄影奖。

  (获奖照片向全班同学展示以加深同学的印象,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写作汇报。

  乙:我们请各组的小作家上台表演。

  (A同学表演了配乐诗朗诵《春之声》,B和C同学表演相声《谁的春天找得多》。)

  甲:欣赏了优美的诗句和精彩的相声表演,下面让我们看看同学们的手工作品。

  5.模型展。

  乙:我们的同学心灵手巧,制作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模型。请同学们欣赏。(由作者展示作品并作介绍)

  甲:同学们的手可真巧,请老师和同学们评选出最佳制作奖。(评奖略)

  6.总结。

  乙:春姑娘来了!轻轻的春风吹走了寒气,地下的昆虫从睡梦中苏醒了。

  甲:小草笑眯眯地伸展了腰肢,小河欢唱着,温暖和芳香又悄悄来到身边。

  甲乙合: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播种希望的季节,让我们投入春的怀抱!

  (最后齐唱《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歌声中主持人宣布主题活动结束。)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 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

  1、 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 认读二类生字

  3、 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 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 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 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 完成课后练习: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 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 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 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 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 艰难的喘气

  4、 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02-24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7-21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7-22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