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11 12:01:04 海洁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精选2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精选23篇)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背诵、体会奉献的快感、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泉水课件、赞美泉水的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决难点

  1、课前出示课件,播放歌曲《泉水叮咚》、

  2、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如果你愿意可以和老师一起写、(教师写“泉”字,学生书空、)认识这个字吗?谁能用它组词、

  3、继续写“水”字,齐读课题、提问:大家了解泉水吗?

  二、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1、出示泉水视频,学生欣赏、

  2、谁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泉水?(清清的泉水、清澈的泉水、清凉的泉水、美丽的泉水、)

  如果尝一口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甜甜的泉水、)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了、这些清清的泉水流啊流啊,他们会流到哪儿,做些什么?读读课文你就知道了、

  初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学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词语、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

  欣赏课文,思考:泉水从哪儿来?到过哪些地方?交流并板书、

  四、熟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请同学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勾出你喜欢的词,想一想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交流第一段、

  3、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朗读学习第二~五自然段学习、

  师: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把自己的快乐洒满一路、同学们想象一下,现在你就是泉水,你最喜欢到山腰的水池走走还是喜欢到山间的平地去看看,是想为果树解渴,还是想为画眉鸟伴奏?我们大家现在都是泉水,你想流到哪?你想流到哪就把哪段好好读一读、

  全班交流、

  师:通过大家的表演,让我感觉到你们是多的、清的、甜的、美的泉水、

  师:我们一路欢歌笑语,使我看到了你们是很多很清、很甜、很美的泉水、通过刚才大家的表演,你还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泉水?

  要求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总结拓展

  1、朗读全文,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的心灵、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讨论交流:你觉得泉水怎样?喜欢他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2、发挥想象,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叮咚,叮咚”,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他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口头补充句子、

  泉水流到__,他看见了___,泉水说:“__、”

  (3)读一读、

  四、积累运用

  1、在“好词佳句”本上自愿摘抄词句、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2、“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还可仿照上述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几句、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2、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一、揭示课题、

  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有许许多多亮晶晶的星星,你们有谁数过星星吗?天上的星星数得清吗?在1900年以前,有个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特别喜欢数星星,他从小热爱天文,长大成了的天文学家,他就是我国汉朝的张衡(板书课题)、“数”是多音字,(用卡片让学生读“数学”、“数字”、“无数”、“数数”)“数星星”的`“数”读shǔ,“数数”读shǔshù 、

  二、读通全文、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每字的读音、

  2、学生轻声练读、依靠汉语拼音自己练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思考: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

  (2)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3、讨论、边读边想,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全班讨论、

  三、学习生字、

  1、引导自学、自学前4个生字:数、院、颗、闪、在书上画出由这4个生字组成的词语:数星星、院子、一颗、一闪、

  2、检查、用卡片读生字和词语,指名个人读、齐读、分析、记忆字形,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查字组词、

  3、教写生字、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看第一幅图(上下两部分)、

  思考:

  (1)图上画的谁和谁?

  (2)他们正在干什么?

  (3)是什么时间?

  (4)从人物服装上看是什么时候的事?

  3、轻声自读、

  思考:

  (1)晚上满天的星星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来、比较课后作业第3题(1)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当学生都正确找到并画出描写星星多的句子后,通过课后作业题两个句子的比较,使学生深入体会两个句子的不同,渗透“比喻句”的知识,让学生略知比喻句的作用、)

  (2)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表示张衡动作的词有哪些?画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找到并画出“坐、靠、仰、指、数”5个动词、还要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这句话让学生深入体会张衡从小观察星星的浓厚兴趣和认真态度、抓住“一直”这个词,有它和去掉它,让学生反复读读,体会体会,加深理解、)

  4、讨论、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想好之后将上面的问题一道题一道题讨论,可分别采用轻声自说、同桌互说、小组轮说的形式加强“说”的训练、

  5、朗读训练、

  (1)轻声自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范读、

  (3)照老师的样子人人练读、

  (4)指名读、

  五、课堂练习、

  1、用卡片指读4个生字、4个词语、

  2、抄写第一自然段、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3

  教学内容:

  《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妈妈平日的爱,懂得要尊重关心父母不让父母操心。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感情,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随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妈妈的爱”。

  二、自学初读课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识字。

  三、识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我考考你”

  四、交流

  1、分小节感知

  2、妈妈的爱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妈妈的爱?

  3、自主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小节读文。并讨论:妈妈的`爱是什么?从哪儿能看出妈妈的爱。

  五、诵读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妈妈的爱。

  六、评价。

  自主、全方位评价。

  七、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并扩词

  2、同桌合作,自认识较简单的字

  3、向困难挑战。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有同学爱下棋吗?[板书:棋()]

  指名读“棋”,用“期”记住这个字。

  你们知道有哪些棋?(象棋、围棋、军棋……)

  有两个学生去学棋。(板书:学)他们学的是围棋。围棋在战国时就有了,它分白子和黑子,后来围棋又传人日本和欧洲,现在呀,它已列人体育运动竞赛项目了,很多人都爱好它。课文中的两个学生向谁学下围棋?两人怎么学的?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能手棋艺专心致志天鹅拉弓射箭

  动物听讲提醒

  (3)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

  (4)指导理解词语。

  能手:具有某种技能,对某项工作、运动特别熟练的人。

  课文中说谁是什么能手?(秋是下围棋的能手)

  这是说秋的围棋下得怎么样?(棋艺高超)

  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能手吗?

  棋艺:下棋的本领、技术。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注意力。

  天鹅:生活在海边或湖边,全身白色。

  长进:在学问或品行方面有进步。

  独一无二:仅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5)齐读生字词。

  2、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4、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你们觉得哪些词该重读呢?

  (2)指名读。

  交流:你们觉得哪些词该重读?说说你的理由。(能手、独一无二)

  (板书:能手)

  (3)指导朗读:秋的棋艺这么高超,多么了不起,我们要用赞叹的语气读这一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弓、鹅:按笔顺书写、描红;“鹅”是左右等宽。

  艺:范写,注意“乙”的写法。

  提:左窄右宽。

  札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天鹅棋艺听讲专心致志

  弓箭动作提醒独一无二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一下?

  过渡:秋是下围棋的能手,当然有人跟他学棋了,大家看,有两个学生拜他为师了。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观察:大家看看:这两个学生怎么学的呢?

  ①四人小组说说两个学生是怎么学的。

  ②交流。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出写他们学棋的句子。

  (3)交流。

  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指名读。

  ①出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②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

  (板书:专心致志)

  你们从这句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位学生学得专心致志?

  (从“听、看、问”这三个动作中看出这位学生学得专心致志)

  ③讲解:“一边听……一边看……”这个句式表示“看”和“听”这两个动作是同时发生的,这位同学学得多认真呀!

  说话练习。

  ④指导朗读。

  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4)继续交流。

  ①指名读。另一位学生是怎么学的呢?

  出示:(略)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的学习态度吗?

  (板书:很不专心)

  ②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学得很不专?

  (走了神儿;想着想着……不由得;又去想别的事了)

  抓住三个动词(听、想、做)。

  ③指导朗读。

  同桌练习。

  指名读。

  (5)男女生对读两段话。

  这两位学生同去拜秋为师学棋,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呢?

  唉,却是很不专心呀!学棋时的表现大不相同,结果当然也不一样喽,我们来看看吧1

  2、学习第3自然段。

  (1)引读。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为——

  (板书:出色的棋手)

  而那个老走神儿的学生,棋艺——

  (板书:没多大长进)

  (2)理解词语意义

  ①“出色”是什么意思呀?(格外的,超出一般)

  ②出示:

  读读,比较这两句有什么不同。(“没有长进”是说一点儿进步都没有,“没有多大长进”是说有点儿进步,但进步很小)

  给“老是”换个词(总是、一直)。

  (3)讨论:

  一位学生学得很出色,另一位学生却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用“因为……所以……”把学习态度与学习结果连起来说说。

  (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读出赞扬和惋惜(含批评)两种不同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讲了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的故事。(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完成)

  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所以棋艺。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

  2、听课文录音。

  3、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生字

  志:上面是“士”不是“土”。

  致:左右等宽,右边是“女”。

  作、独、棋:左窄右宽;

  箭:下半部宽一些。

  札记:

  第三课时

  一、指导背诵

  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

  1、教师引读,理清层次。

  这两个学生是怎么学下棋的呢?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呢——,听着听着——,想着想着——,老师发现了,就——,可他——。

  2、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指导观察图中人物动作特点,抓住“听、看、问”及“听、想、做,两组动作,熟读成诵。

  3、看板书,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分组背诵。

  二、指导造句

  1、出示例句: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2、指导用“一边……一边……”练习造句。

  三、做笔记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知道只有立下志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

  2、让学生知道只有立下志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以“立志”为主题学习课文9、一定要争气(板书)

  2、“争气”就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不示弱、在“争气”前加上了“一定要”三个字,表明要争气的决心怎么样?

  3、齐读课题,要注意读得坚定有力

  4、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要争气?为什么一定要争气?怎样争气?为谁争气?……)

  师: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先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同学们快速把书翻到62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注意预习时你圈画的生字、

  2、师:课文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出示字)、

  3、师: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生字都认会了,那就让我们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说一说哪读的好,哪还要加强、同时标出自然段、

  4、师:从你们一双双自信的眼睛中老师看出,你们读得一定很棒了,谁愿意接受检验?指名分段读、思考:文章写了谁?做了什么?为谁争了气?

  5、师:这些同学读得不仅流利而且声音还非常哄亮、课文读的这么好了、

  能说一说是谁?做了什么?为谁争了气?

  6、大家看,这就是童第周(出示画像)你对他有哪些了解?(汇报预习时搜集的资料)

  三、细读课文,重点体会:

  (一)童第周为什么要为中国人争气?指读第一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由于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起中国学生”……(师介绍事件背景)

  师:大家想一想,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他们对中国说些什么呢?

  师:听到,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难受、生气……)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两种不同的语气,一种是难受,另一种是生气)

  师:如果你是中国学生会怎么样做呢?……童第周又是怎么想的?(出示并指导朗读“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们中国人也要努力做到”)

  这就是童第周为自己立下的志向,下面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读,读的时候想想用什么语气来读、(师:指名读,评价,比较一下谁的语气最坚决、)

  什么事外国人很难做到?难在哪?童第周是怎么样为中国人争气的呢?

  (二)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1)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

  (2)童第周是怎样做成功的?

  1、自读思考、

  2、同桌交流、

  3、汇报、

  ①师:你是从哪个词或哪句话中知道的?

  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耐心和细心、

  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都不敢尝试、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用尝试说话)

  板书:手术难做、教授没成功、同学不敢尝试指导朗读

  师:我们知道鸡蛋除了外面一层壳外还有一层膜,鸡蛋这么大个它的膜都很难剥离,能何况像小米粒大小的青蛙卵的外膜呢?说明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

  再次读出实验的难做、

  ②师:这么难办的事、他是怎么办到的呢?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师:这么难的实验,外国人不敢尝试,童第周怎么会做成功了呢?

  一是刻苦钻研;二是不怕失败;三是耐心加细心,最终以顽强的精神和熟练的技巧,使手术获得成功(板书)(指导朗读)

  童第周为什么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师:你们的见解我也很赞同,童第周能成功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决心,有为国争光刻苦钻研的精神、下面就请同学们有这种坚定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童第周真的办到了,他实验的成功使外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们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震动赞叹)

  2、师出示课文:教授激动地对童地周说:"童第周,你真行,中国人真行!")

  师:指导读(读出教授激动的语气和由衷的赞叹)

  (1930年,童第周留学比利时,当时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却无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剥开,研究停止、当时还有人说“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3、师:外国人都这么敬佩他,你们敬佩他吗?他有哪些方面值得你敬佩?

  生:童第周有为国争气的决心,肯努力、生:童第周刻苦钻研,不怕失败、

  生:童第周还有耐心、有细心,有熟练的技术、生:我觉得他还勇于挑战困难,别的同学都不敢尝试的实验,他却敢去做、

  师引读:是呀!多么了不起的童第周呀,教授激动的`说……多么让人敬佩的童第周呀,教授激动的说……多么让人骄傲的童第周呀,教授激动的说……

  四、总结提升

  师:这么让人敬佩,让人骄傲的童第周、你从他的身上学了什么?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童第周一样的人(出示名人像下附人名课件)纵观古今中外的这些成功人士,童年时代的他们看上去并不比同伴聪明,他们中有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了气,也为祖国争了气!

  在现实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难事,只要我们学习童第周有志气,有理想,并为这个理想不懈的努力、努力再努力,刻苦、刻苦再刻苦成功就会离我们不远、老师相信:你们就是未来的童第周、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6

  课文简介:

  《妈妈的爱》是一首儿歌,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捕捉到生活中的五个细节,体现了妈妈对我无私的关爱。妈妈对我的关爱不仅是对我身体上的关爱,而且还有对我思想方面的关爱。其中前三小节写了妈妈对我身体的关爱,后两小节写了妈妈对我思想方面的'关爱,而且文中的最后一小节主题得到了升华,由爱妈妈上升到爱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报10个生字,会写成0个生字,把字写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会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感悟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看拼音识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猜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齐读、师生互读、配乐读等形式让学生感情读文;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续写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母爱是一种无私伟大的爱,能体会到母亲对孩子们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的积极情感。

  策略方法:

  谈话导入、利用电教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开火车”和“小组长检查”等形式检查识字情况、组织续写,做到说写结合,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计算机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生活中妈妈关爱我的小事。

  在本节课之前,我已经安排学生门搜集回忆妈妈在生活中关爱我的小事,所以在本接课开始,我先让学生在组内,班上介绍妈妈关爱我的事情。(这样,用学生所熟知的事情来引入本课的学习,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见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为下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下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自读,随文识字。

  3、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4、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识字情况,为达到识字要求的发小笑脸图标。没认会的课下由小组长进行延缓评价。

  5、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抽查小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6、以“同桌互读”的形式检查每一个学生的读文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

  首先小组内交流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然后,学生先描,再自己写。写完后,小组再互相鉴赏。指出写的好的字,不好看的字在他人帮助和自已揣摩后再修改。(我觉得样能引导学生养成揣摩字的形体结构的习惯。自己去探究,体会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2、自己读,再思考这个问题。

  3、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小作者从生活中的五个方面写出了妈妈对我的关爱。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激发深长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汉字。

  2、理解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1、收集山寨的有关资料,如诗歌、散文、图片等。

  2、制作山寨风光的多媒体课件可图片、挂图等。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向学生展示山寨景色。通过让学生观察导入新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图中画了什么?想想这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这节课我学习《山蹇》。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猜字,问问周围的人,查字典,查生字表的拼音等方法认识生字。

  2、正音,指名读,纠正字音。

  3、互检。同桌拿出生字卡互相考一考。

  (二)识字

  1、交流。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全班一起读。

  2、做游戏。开火车读,读准字音,小组赛读,认清字形。猜字迹、找朋友,分析字形。例如:猜字迷。信出一半,交换一半,“唤”。找朋友。将“票、风、火、因、另、亦、弓、句、扌、犭、氵、王”等做成卡片,进行找朋友组成字游戏。

  (三)写字。

  1、观察。“飘、烟、弯”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学生交流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字学生试写。

  3、每个生字写两遍,学生互评。

  (四)交流

  1、自读思考。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句话?

  2、读文交流。指名读每个小节,想想从每个小节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不理解:看见“飘起的炊烟“,”分明是到了寨边为什么还要一走就是半天?为什么左转右转,还是一户人家也不见“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嗅到门前是什么意思?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再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寨子建在山上,山路是弯弯曲曲的,而且到处是树阴掩映,青藤垂挂,因此出现只见炊烟袅袅,不见山寨人家的有趣的现象,作者恰是抓住这一特色写出山寨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让人感到欣喜又有几分急切到家之情。

  3、做个小画家。

  4、在书上画一画山路,看谁画得好。

  (五)诵读

  1、练读。读出“山寨”景色迷人,富有情趣感来。

  2、赛读。看谁读得有感情。(可以配乐、加动作)

  (六)背诵

  看画面与诗句融为体,练习背诵。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能用看上下文的办法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从本单元开始独立识字。

  2、体会诗歌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能用看上下文的办法识字。从本单元开始独立识字。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学校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郊外去游玩,到树林中去采标本。在快乐的生活中,每一天都是我们的.节日,我们也在一在天长大。有一首传唱了很久很久的歌表达了我们的感受,想听听吗?(播放《快乐的节日》)

  二、自学自主读文,提示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三、识字游戏激趣、自主实践、分类识字、注重实效。

  四、写字

  1、分一分。根据结构特点将8个字分类,并相机指导书写

  2、写一写。每个字写两个,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再写一遍。

  五、诵读

  诵读课文,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

  六、交流

  1、说说自已在什么时候感到过快乐。

  2、写一句话。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积累一些数量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通过体验和操作,了解邮票齿孔的好处。

  3、 了解阿切尔发明邮票齿孔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1、 几张连在一起的邮票;

  2、 每个小组一个信封,一张没有齿孔的邮票,胶水;

  3、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几张邮票)同学们,这是什么?(随机板书“邮票”)

  邮票有什么用处?

  2、早在100多年前的1840年,英国就发明了邮票。(出示图片)和现在的邮票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随机板书“齿孔”)

  3、关于这个小小的.齿孔,还有一个故事呢!(随机板书“故事”)

  (二)学习巩固生字

  1、要想知道这个故事,你要先学会这些生字(课件出示)。请小朋友读读课文,遇到这些生字就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等会告诉大家,你学会了哪几个字。)

  (指名读读生字,其他学生跟着读;抽“撕、究、裁”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猜猜字谜。

  3、单个的生字会读了,这些词语能难倒二(5)班的小朋友吗?(课件出示)请个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4、(生字、词语都会了,你会写吗?)学写生字“式”。你觉得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或者安排这个练习{积累数量词,课后的“读读填填”}

  (三)初读课文

  1、这些生字和词语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他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指名4人读课文。

  3、现在你知道邮票的齿孔是谁发明的吗?你可以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且大声读一读吗?

  4、书上有这么一句话“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是谁啊?他有什么举动啊?你能告诉你的同桌吗?(再一起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四)延伸

  1、现在老师就要请各小组合作,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在每一组的信封里,有一大张没有齿孔的邮票,你可以撕一张下来,贴在信封上吗?

  2、你刚才是用课文中哪一段介绍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的?

  3、那全世界各地的人都要使用邮票,难道也这样一张一张用针刺出来吗?阿切尔也想到了,他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找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4、阿切尔的发明到现在还在被应用,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请沿着齿孔,把邮票撕下来,贴在信封上。和刚才用针刺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

  5、正是由于阿切尔仔细观察,开动脑筋,而且不断实验,才发明了邮票打孔机。你现在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安排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同学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

  5、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同学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身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同学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发明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身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安排作业

  1、回家修改自身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同学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缺乏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同学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同学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同学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同学自身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

  3、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诚信。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

  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叫――“我必须去”(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大家看到了课题,你想带着哪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呢?(我必须去干什么?;我为什么必须去?……)别急,我们先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能否在听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欣赏多媒体动画课件故事。

  2、让学生说说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和找到的答案,如学生的问题较难,或答案不准确,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中逐一解决。

  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自由读一读,争取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在认字表中找一找,如果没有找到先用铅笔圈出来,再想办法解决。

  2、小组合作识字,用喜欢的方式把认字表中的字带拼音、组词或扩句子大声读一读。

  3、请愿意展示学习过程的学习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评一评他们小组的表现。

  4、认读词语卡片,继续巩固生字,理解词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

  词语:日期李丹裙子扎紧约定尊敬毕业急促犹豫慈祥盼望集合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不会的同学请他任意选择同学来帮他,并要使用礼貌用语表示感谢。

  (2)随机请学生用“急促”、“慈祥”说一句话,理解词语并为课后作业做铺垫。

  (3)随机提问什么是“犹豫”。(没有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5、同桌合作,分配段落读一读,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识字作为低年级学习语文的重点,一定要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已有的识字方法结合小组合作,扫清生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默读习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指名读课文2~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爸爸得到了两张马戏票,想让丹丹去看表演,可丹丹已经答应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丹丹犹豫了……)

  3、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

  4、学生分角色朗读练习,指导提示学生读出爸爸的着急和李丹的犹豫。

  5、指名小组来表演父女之间的对话,学生评价。(评价时引导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谦虚地欣赏别人。)

  6、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一找,读一读。(读时,注意从读的语气中体现出李丹从犹豫到坚决的心理变化过程。)

  五、交流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

  1、围绕丹丹的选择和爸爸说的话(不能对老人、同学失信),体会诚信的重要。

  2、如果你是李丹,会怎样想?怎样做?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发生过不讲信用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学了这篇课文,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2、学习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

  七、教师小结

  “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摘抄。我也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向李丹同学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尽力办到。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2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好、听、非、住、胆、平、完”7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和多音字“好”。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小鹿活泼,快乐,体会文中营造的童话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好、听、非、住、胆、平、完”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清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又一、位新朋友来到我们中间,他是谁?

  2、出示“梅花鹿”的词卡,请同学们跟小鹿打招呼。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过渡:小鹿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想去吗?翻过生字山,走过生字桥,那片美丽的小树林就是小鹿的家。

  1、(课件出示生字小山)我们来爬山!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2、(课件出示生字桥)我们来过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过渡:(课件出示美丽的风景图)瞧,我们的朋友来迎接我们了!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欣赏课件展示的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

  (3)读读这一、段,用你的声音告诉我们,你的心中有一、只怎样的小鹿。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共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鹿跑呀,跳呀,来到小池塘边,他看到了什么?

  (1)说说画面上的景象。

  (2)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鹿在夸你们呢!

  (3)同座互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读,上台表演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看到这幅奇妙的画面,小鹿会想什么呢?请你猜猜看。

  (1)指名说一、说,肯定学生的大胆想象。

  (2)小鹿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快来读读吧!同座互相读,推荐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多活泼可爱的小鹿呀!他可真像一、棵小树,一、棵长眼睛的'小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性朗读

  过渡:你们喜欢这只小鹿吗?你们觉得这棵长眼睛的小树有意思吗?你想做这只小鹿吗?

  1、请你把1——3自然段中的“小鹿”换成“我”,再来读一、读。学生练读。

  2、说说像这样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3、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鹿,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鹿,你是一、只可爱的小鹿……请大家把1——3自然段美美地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吧!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2、观察这几个字字形上的共同特点(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好”。

  4、学生练习书写。

  5、书写反馈。

  板书设计

  2、长眼睛的小树

  好听住胆左窄右宽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虫图片,让学生比较认识。

  2.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2)出示并学习生字词。

  二类生字词:趴在 惊讶 认识 糊涂 委屈 骗人 爱抚 产卵 孵出

  脱去 一段

  一类生字词:漂亮 引起 惊讶 认真 回答 认识 相信 产卵

  三、再读课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并汇报交流:(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小结

  师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毛毛虫还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来昆虫世界里也有许多奇闻怪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团,也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发育过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指名读、齐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变化的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丑小鸭》

  《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蝶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汉字”一组形声字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根据汉字形旁来区别基本的字义,帮助辨别和识记汉字。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兴趣。

  2.指导学生辨别形近字,按笔顺规则书写形近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选词写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写句子,培养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阅读欣赏短文《树真好》,引导学生体会树的好处,懂得爱护树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朗读感悟能力。

  5.语文生活,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敢于表现,乐于交流的品质。引导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区别形近字;规范地书写;选词写话;进行阅读和语文活动。

  [教学难点]

  开展“我来露一手”的语文活动,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形近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阅读欣赏范读录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1.导入:看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有公鸡在报晓,有好看的花草,有美丽的彩云。)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歌谣。(出示小黑板:黎明鸡报晓,彩云山中绕。花草清水浇,晚霞似火烧。)

  3.仔细观察歌谣中带点的汉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四个字是形声字,它们的形近,音近,只是偏旁不同。

  4.你能根据这些字的偏旁说说你所理解的字义吗?

  5.小结:这些都是形声字,它们的形旁表示了字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的形旁区别它们,这样就不会把它们弄混淆了。

  二、写字板。

  1.认读要写的六个字:晓、浇、卷、巷、旧、归

  2.辨别它们的字形。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教师范写,提示学生观察教师书写时的运笔方法和笔顺规则。

  5.学生描红,提醒学生注意“晓”和“浇”右边不要多一点,“卷”和“巷”下面的写法不一样,“卷”字的下面部分是两笔写成:横折钩,竖弯钩。“巷”字的下面部分是三笔写成:横折,横,竖弯钩。

  6.学生将每个字书写两遍,写完以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选词写话。

  1.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将一块块积木想办法搭成一座房子,真好玩。我们今天来玩一玩用“词语积木”搭“句子房”的游戏吧。

  2.小小建筑师,来看看有哪些词语积木可以让我们选用吧。

  出示词语:芳香向往坚定迎接非常敬佩

  3.想一想:你准备用其中的哪些词语写话呢?

  4.同桌互相说一说。

  5.学生写句子,写完后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在黑板上画出几棵树:同学们,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结引入:同学们很喜欢树,树的好处真多啊!我们今天来读一篇美丽的短文《树真好》。

  二、阅读欣赏。

  1.听录音范读短文,听清楚字音,想想短文里说了树的哪些好处。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不会读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3.快速默读短文,标出自然段。这篇短文共有9个自然段,请9名同学开火车读,集体纠音。

  4.读好词语:筑巢勤施肥

  5.再读短文,想一想:短文中说了树的哪些好处?

  找出文中的相关段,多种形式朗读。

  6.指导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读了这篇短文,一定对树更加了解,更加喜爱了。那么,我们要怎么样读出喜爱的感情呢?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全班有感情读。

  三、语文生活。

  1.过渡:刚才几个同学的朗读真好,让我们一起享受了树的好处。这几个同学有朗读的特长,这是他们的长处。我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同学有自己的.特长,你们想来露一手吗?

  2.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绘画,有的喜欢模仿……

  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有什么爱好?

  指名说说图意,师生共同评价(图上的小朋友小明是个小航模迷,他正和小伙伴一起研究他做的飞机模型呢)。

  把你的特长介绍一下,可以边介绍边给大家展示一下,可以当场表演,如朗诵,模仿,唱歌,跳舞,器乐等,也可以拿出自己准备的书法绘画作品给大家看。

  3.小记者采访问爱好和特长。

  (1)你想知道同学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吗?让我们互相采访一下吧!

  (2)指名示范,评价双方的说话态度是否礼貌,声音是否响亮,问题是否清楚,回答是否完整具体。

  (3)提示:你想问同学哪些问题?如:你最喜欢干什么?为什么喜欢?你有什么特长?怎么学的?等等。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老师适当点拨。

  (4)分小组进行采访交流。教师巡视,请同学示范。

  4.你愿意把你的爱好和特长写出来吗?

  请把刚才对“小记者”说的内容写下来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

  6.交流写话作业,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帮互学。

  7.老师点评学生的写话练习。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5

  教学目标:

  1、学会“梦”、“而”、“瓦”、“住”、“这”、“治”、“伟”、“科”8个字,会认14个二类字,掌握其用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

  教学重点:

  书写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

  教学具准备:

  课件。

  一、复习巩固,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那么,我们的童年还是什么呢?

  师:出示灯片。(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师:写得真美!谁还能美美地再读一读?好,我们就像他这样美美地读一读。(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童年为什么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呢?

  师:童年是充满问号的时期,你们的小脑瓜里装满了一串又一串的问号。有三个人,他们的童年也有很多的问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童年的问号都是什么,好吗?(书56页)

  三、自学2――4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读题)

  1、书中都写了谁?他们都提什么问题?(指导朗读)这三个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人、全班练读、分角色读。

  2、你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吗?(灯片三个人的'成就)

  (1)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2)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3)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

  3、文中这些小主人公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呢?

  四、学习第五段

  师小结:正是因为他们细心观察、善于提问(灯片),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灯片)

  五、主题学习

  师:同学们不光是牛顿、瓦特、李时珍,还有许许多多的科3学家,他们的童年也都是在一串串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主题阅读课本,带着这个问题(出示灯片),默读《达尔文的故事》和《苹果落地》两个小故事。读后与同桌交流的体会。

  师:你的“问号”是什么?六、教师小结:师:同学们只要你们也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善于提问,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有所成就!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6

  教学目标:

  1.会写“惯”,了解字义。

  2.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懂得应该勇敢地学习独立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麻雀被赶出家门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麻雀爸爸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目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21课,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吗?

  生:这是一只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

  师:(赶字上面画圈)

  师:那赶字是什么意思?

  生;轰

  师:是谁要把小麻雀赶出家门呢?

  生:爸爸妈妈

  二、精读感悟

  1、师: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小麻雀赶出家门呢?同学们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小麻雀的翅膀长硬了,该自己独立生活了。板书:独立生活

  2、师:小麻雀被赶出家门之前、之后,一样吗?

  生:不一样

  3、师:被赶出家门之前小麻雀是怎么说的?被赶出家门之后小麻雀又是怎么说的?同学们默读第二、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小麻雀说的话

  生:默读2、3自然段。

  4、生汇报

  师:谁来读读被赶出家门之前小麻雀说的话,被赶出家门之后小麻雀说的话。

  生:读。

  师出示课件

  课件:只有一只麻雀舍不得走,哭着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

  课件: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早晨,家门口飞来了一只麻雀,它欢快地唱着:“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妈妈快来呀,我是被你们赶出家门的孩子!我看你们来了!”

  师:同学们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被赶出家门之前的小麻雀和被赶出家门之后的小麻雀有什么不同。

  a:指名说它们的不同,再读一读。

  b:再找一人说。再读一读

  5、进入角色,体验朗读

  (1)指导朗读“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一句。

  师:现在你们就是这只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

  师:我就是麻雀妈妈,你们翅膀长硬了,自己去生活吧。孩子,你怎么还不走啊?

  快跟妈妈说说

  生:读句子。“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

  师:快跟妈妈说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会饿死的。”

  师: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妈妈说呀?

  生:没有能力捕食?找不到吃的?没有地方住?被别的动物欺负等

  师:原来你这么不愿意走!再一起跟妈妈说说。

  师引读:你们一起跟妈妈说说:只有一只麻雀舍不得走,哭着说:“……”

  (2)指导朗读“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妈妈快来呀,我是被你们赶出家门的孩子!我看你们来了!”

  师:我的孩子们离开家已经好几个月了,不知道它们在外面过的好不好,我真担心呀!

  师:咦?我好像听见小鸟的叫声!是不是我的孩子回来了?赶快和妈妈说说!

  “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妈妈快来呀,我是被你们赶出家门的孩子!我看你们来了!”

  6、教师引读,学生体会两句话的情感

  师:被赶出家门之前的小麻雀心情怎么样,被赶出家门之后的小麻雀心情怎么样?

  师归纳、板书(伤心、高兴)

  师:串读这两句话。

  师:除了心情上是不一样的,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健壮”(板书:健壮)

  师:被赶出家门时,你还小呢!(板书:小)

  7、口语交际

  师小结:短短的几个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你是怎么过的?

  生:讨论

  课件:当( )的时候,我( )。

  8、指导读“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

  师:被赶出家门,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现在还生爸爸妈妈的气吗?

  生:“我知道,你们那是为我好哇!”

  师:“那”是什么意思?

  9、学习爸爸的话

  师:当初小麻雀不愿意走,妈妈与爸爸商量时爸爸是怎么说的呀?

  同学们自由小声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体会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呢?

  生:坚定地说。师:谁再来读一读

  师:看来你们都理解爸爸话的意思了!

  出示:爸爸要让我们从小学会(独立生活),不要(娇生惯养)。

  师:再读爸爸的话。感受爸爸的爱。

  10、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

  师: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不要“娇生惯养”。我们来学习惯

  三、学习“惯”

  1、指导书写“惯”

  (1)整体观察结构。

  (2)记字方法。

  惯的右上部分像个铜钱,把一千个铜钱穿起来就是一贯“忄”和什么有关系呢?

  (3)注意笔顺,写好字

  “惯”在笔顺上要特别注意,请同学们对照笔顺跟随表,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的笔顺。

  哪一部分的笔顺最容易出错?

  生:描红,独立写一个。

  师:反馈

  四、小结

  经历了风雨的小麻雀,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本领,理解了爸爸妈妈的爱,请你回去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五、板书设计

  被赶出家门的小麻雀

  伤心 高兴

  小 健壮

  独立生活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7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饭馆老板的。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白阿凡提是怎样聪明地对付了贪婪无理的饭馆老板的。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请小朋友们听音乐,说说你从这首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阿凡提是个倔脾气,他总是骑着小毛驴,爱管人间不平事,为穷人出气)

  板书:阿凡提

  2、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印象中的阿凡提吗?板书:聪明的

  3、(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看,阿凡提来了,请你和他打打招呼。

  4、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阿凡提。今天,阿凡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故事。

  二、赏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一)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朗读(1—3),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

  板书:老板、穷人

  (二)师生合作,学习第一部分(2—3自然段)

  1、在这个饭馆前,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2、3自然段,你能找到答案吗?

  生回答,老师小结:饭馆老板说卖柴的.穷人闻了他饭馆里的饭菜香味,欺负穷人,要穷人付钱。穷人看到了阿凡提,让阿凡提给他们评理。

  老师板书:欺负、评理

  2、读了课文,你认为饭馆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来的?

  饭馆老板:气势汹汹、揪、嚷、抢着嚷了起来(贪婪、狡诈、蛮横无耻)

  3、面对饭馆老板的蛮横,穷人有何表现?请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穷人:一边退让,一边分辨着;连忙(无可奈何)

  4、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朗读课文,大家愿意吗?

  师读旁白,男生读穷人的话,女生读老板的话。

  读后评价。

  (三)考考你:如果你是阿凡提,遇到这样不讲理的饭馆老板,你会怎么做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8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内容,体会孩子们在大自然里那愉快幸福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夏天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学生自由发言。

  2、有一部分同学喜欢夏天,夏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夏天不只是火热的,而且是喧闹的、快乐的,是属于我们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夏天》这一课,板书课题,让我们走进夏天,感受夏天的美好、有趣。

  3、出示夏天的图片。

  你认为夏天是怎样的呢?

  你能说说夏天的`变化吗?

  学生口头练习:

  夏天到了,()。

  有人和我们一样喜欢夏天,他写下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你觉得作者写的夏天是怎样的呢?

  2、想不想读读课文?以你们最喜欢的方式自己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反复拼读。

  3、分组交流识字情况,把自己学会的字教给组内的同学。

  4、教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说说识字方法。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同桌互相读读。

  6、学生再自由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的好看呢?

  5、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评价学生的书写。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夏天的几个特点?

  2、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你最喜欢哪一段,就把它有声有色的多读几遍。

  3、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喜欢的原因。

  三、感悟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教师读课文,思考: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夏天是怎样的?

  出示图片:火辣辣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中。体会夏天是火热的。

  指导朗读,学生试读,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呢?

  指名读,分组比赛。

  2、学习2----4小节。

  自由读,思考:我们在夏天有哪些活动呢?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说图意。

  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

  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主质疑解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齐读2----4小节。

  3、学习第五小节。

  指名读。

  你在夏天最想唱什么歌呢?为什么说夏天同友谊在一起,同探索在一起呢?如果是你,你会探索什么呢?

  分男女读这一小节。

  4、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整篇课文呢?说说自己的感悟。

  5、齐读全文。

  6、学生试背课文。

  四、拓展。

  这样快乐的夏天,你喜欢哪些活动呢?请你在小组呢内说说,在写下来,或画出来。

  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19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新的汉字:“蛙、信、每、收、封、鸭、安、伤、今、惊、读、第、次”,以及偏旁部首“爪”和“月”,并掌握8个汉字的书写:“非、今、朋、每、安、采、过、送”。

  2、流利且具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内容。

  3、了解好朋友之间的关心、沟通和帮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掌握新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

  理解小鸭的话:“看到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教学过程:

  一、整体学习课文,一起读。

  1、教授“寄”字。

  2、阅读全文,查看谁写了信、是谁传递信件。

  二、思考问题。

  小松鼠通过蜗牛大叔给小青蛙送去一封信,他在信中对小青蛙说了些什么?

  三、学习拓展内容。

  为什么小松鼠要写一封信给小青蛙?请阅读1-3自然段。

  1、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2、教授“天天”字词。

  3、你知道“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是什么样子吗?在这个情境下,小青蛙是怎么表现的?

  教师:当小松鼠看到小青蛙的一脸不开心时,听了他的伤心话,便决定马上给小青蛙写封信。(全班齐读)

  4、学习什么是“对话”。

  四、小松鼠写好信后,他请谁帮忙送出去呢?请阅读第4和第5自然段。

  1、谁帮助了他?

  2、请大家朗读小松鼠说的话。(全班齐读)

  3、教授“请您”和“好吗”这两个词汇。

  4、再读一遍这句话,并加入这两个词汇。

  5、练习发音,“妈妈,请您……”

  五、我们已经读了两段对话,还有几个自然段,看看它们都包含了哪些内容。

  在阅读时和同桌一起讨论,并找出以下句子:“别难过,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来信!”,“不,不会的.!”

  1、教授“难过”这个词的含义。

  1.小松鼠为何相信小青蛙能收到信?

  2.指导第三次对话的朗读。

  3.教学“欣喜若狂”。

  4.和小青蛙一起朗读信中的内容。

  5.小松鼠在信中要告诉小青蛙什么?

  6.几个省略号后面可能会有什么?

  7.你认为小松鼠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吗?

  8.除小青蛙外,还有谁会感到快乐?

  总结:小青蛙因小松鼠和蜗牛的帮助而幸福,而这也让小松鼠和蜗牛感到快乐。他们给小青蛙写了一封令人欣喜若狂的信。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20

  教学目标:

  1.学会“伙”、“伴”等11个生字,会认“挖”“紧”等6个生字。

  2.正确书写学会的11个生字。

  3.体会小动物的美好愿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伙”、“伴”等11个生字,会认“挖”“紧”等6个生字。

  2.正确书写学会的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1.体会小动物的美好愿望。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了解多音字,学会“伙、伴、象、栽、坑”5个字,并正确书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认读生字,会写“伙、伴、象、栽、坑”5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做上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同座检查读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

  三、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小组内讨论。

  2.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伙、伴、象、栽、坑”。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三个小伙伴

  野猪小象袋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书“运、肥、培、桶、浇、足”6个生字。

  3.能说出“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书“运、肥、培、桶、浇、足”6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说出“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些什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生字词抽读竞赛:

  伙伴挖坑施肥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时候各做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小野猪做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a.指名读地二自然段

  b.指名说

  c.指导朗读

  (2)小袋鼠做了什么?(第三自然段)

  (3)小象做了什么?(第五自然段)

  (2)、(3)学生自学,方法同(1)教学。

  4.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为什么又跳又笑?

  三、演一演:

  1.小组合作。

  2.全班表演。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生字:“运、肥、培、桶、浇、足”。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回家把故事演给家长看。

  板书设计: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拱树坑

  小袋鼠运肥料

  小象浇水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21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使学生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前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我会填”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教学“我会读”,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题开展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课件、实物投影仪。

  2、词语卡片。

  3、制作材料、奖章。

  教学设计

  一、我的发现

  1、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的脑子最灵活,老师说一个词,请同学们把它倒着说出来。如:“好人——人好”,“新春到——到春新”等。书中也有几组类似的词语,大家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2、学生自读。

  3、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认读词语、正音。

  4、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再说几组类似的词语和生活中有趣的运用。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如“月”“夫”,学生认读。教师演示两字合并组成新字。

  ②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③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当“小老师”领读,试组其他新词。

  ④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试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词语和句子。

  3、我会读

  ①自读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

  ②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

  ⑤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三、口语交际

  1、作品创作。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自己喜爱的小制作,可以合作。(可布置在课前制作)

  2、作品展示。

  将教室布置成展览馆形式,学生自由欣赏、品评作品。

  3、交流心得。

  学生就座,主持人请大家畅谈观感。学生个别发言,谈自己观看作品的感受,并现场提问,请制作者谈创作灵感的产生、创作过程、创作中的趣事和困难等等。其他同学可作提问、补充,共同交流。

  4、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创作奖”“最佳主持人”“最佳口才奖”等。

  5、颁发奖章。

  四、展示台

  1、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其内容。

  2、小组推荐新颖的邮票在班上展示,并做有关介绍。

  3、通过出示条幅、书法作品、雕刻作品等展示用来当自己“座右铭”的名言、谚语等,并说明喜欢它们的原因。

  4、教师与学生一起介绍其他有意义的课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22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难点

  诵读中体会春色美景。

  教具

  生词卡、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

  (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

  (1)读准“草”的声母,一起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

  (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并家听。

  2、诵读词语。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23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以“树根”为题,写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烧,木匠认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艺术家却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启迪人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2) 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去发现、总结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课题

  1. 教师演示课件:

  这是一棵普通的树根,被人丢弃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没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捡起来,从此,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3. 板书课题:树根。

  二、 创设问题,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1. 精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 出示小黑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 指名汇报交流。

  (3) 比赛朗读。学生评价。

  (4) 指导背诵。

  2. 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找出描写艺术家雕刻树根过程的词语。理解“仔细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对比朗读:体会“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诵。

  3.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称赞”

  (3)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秀的根雕作品时,会怎样称赞?

  (4)美读全文,讨论课后题: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赞成哪一个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诵全文

  三、启发激励。

  1.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蕴含着美,只要你用美的心灵 去审视他们,你就能发现美;而我们的双手,正是创造美的巧手 。

  2. 欣赏作品

  四、板书设计

  老太太 烧 饭

  木 匠 (用)树根 做小凳

  艺术家 做根雕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学期教案12-05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08-26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1-06

下学期语文教案12-13

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找春天教案08-26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精选25篇)02-09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精选15篇03-02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精选15篇)03-01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