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25 19:24:5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表示事物的汉字。会写“苗”字。

  2.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热爱大自然的美好事物。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拿起学生的学习用具(铅笔、书包、文具盒),这是什么?

  (提示学生:带上数量词回答。)

  2.板书课题:识字6。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认读生字、新词

  A.多可爱的苹果,读准了字音,就摘到了苹果。

  开火车读生字,重点认读:4个前鼻音、4个后鼻音生字。

  再全班齐读。

  B.瞧,小鱼小鱼真淘气,身上带了个词语,小猫小猫来钓鱼,读好词语钓上鱼。

  开火车读、再全班齐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第3节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上画有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最想说什么?

  2.是啊,这儿真美!老师真想带大家去玩一玩。课文第3节写的就是这里。小朋友自己练读,比比谁读得美,注意,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3.赛读、评议:谁来试一试,能加动作更好。谁来评一评?

  4.全班美读,加上动作。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A.我们说这是一群飞鸟,是因为 ( ),对呀,很多只飞着的鸟叫一群飞鸟。

  B.练习:还可以说一群( )。

  同桌练说,开火车汇报。

  四、美读课文,认识感悟

  剩下的3节课文,喜欢哪节就读好哪节。

  自由读课文。

  指名汇报读书,质疑:有什么弄不明白的?

  小结: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了问题,这就是读书的好方法。

  1. 美读第2节课文。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小朋友看,这是一株秧苗,秧苗越来越多,这一整块的秧苗就是“一畦秧苗”。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指导写字:

  A.“苗”字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B.老师范写。

  C.学生练写一个。

  D.展示鼓励:看,这几个同学的字写得特别好。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把字写端正。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春天,农民伯伯把秧苗种到田里,除草、施肥。到了秋天,稻谷成熟了,(出示)这是(一块稻田),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农民伯伯心里可真(高兴)啊。

  课件:这是(一方鱼塘),这是(一座果园)。看着满树的果实,农民伯伯会说什么呢?

  1. 美读第4节。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创设情境,认识事物,体会激情: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六一”吗?是啊,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节日。

  那天,我们华西路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瞧,每个中队都举着一面队旗。(课件)鼓号队为大家演出了许多优美的乐曲,看,这个队员的手中拿着的是一把铜号。(课件)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一年级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课件)操场上,队员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那群红领巾(课件)在玩“贴鼻子”的游戏;这群红领巾在玩乒乓球;还有的红领巾在参观小朋友们的书法作品呢,大家多开心啊。校园里一片欢笑。

  (2)你们开心吗?赶紧找到你的好朋友,高高兴兴地练读好第4节。

  (3)哪些朋友一起来试试?

  (4)老师邀请全班同学一块读,愿意吗?开始吧。

  小结:多开心的日子啊,送走了欢乐的“六一”,大家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3. 美读第1节课文。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海边,看到了一只海鸥,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边看课件,边口头回答)

  (2)赶快和同桌一起练读第一节课文。

  (3)同桌一起汇报。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完成填空:

  一只( ) 一片( ) 一艘( ) 一条( )

  开火车汇报,想说几个就说几个。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数量词的特征。

  4. 美读全文。

  学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行解答)

  五、引导发现,创编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6》,王老师发现第3小节课文,用了4个词语写出了郊外美丽景色。请小朋友看课文第1、2、4小节,开动脑筋,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2.汇报。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激趣:

  瞧,夏天到了,树更高,草更绿了。看!青蛙在向我们高兴地招手,荷花露出甜甜的笑脸,小溪欢快地唱着歌,连小水珠也来凑热闹了,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三个小朋友这么高兴,也许是在谈论今年暑假去哪里旅游吧。同学们,看着这幅图,四人小组合作编一节课文,开始吧。

  4.编课文。

  六、总结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好了生字词语,读好了课文,认识了很多新事物,甚至编了课文,真能干!

  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试着像课文那样说一说,比如,“一盆鲜花”“两片绿叶”,我们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是很要好的朋友,听,这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呀。同学们,你们说,是吗?

  (是)

  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通读全文。你可以一个人读,可以找同桌读,要求边读边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成屏幕出示的练习题。(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学生读书3分钟)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她着急地找呀找,问过了( )、( )和( ),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

  2、过渡: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已经能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你们真了不起,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小鸟、大树、树根、门、小姑娘)她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呢?(4次)请你们用波浪线划出小鸟说的话,用直线划出大树、树根、门、小姑娘说的话。

  三、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1、指导学习第1组对话。

  (1)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第一次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小鸟和大树。同时板书小鸟——大树 好朋友)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地惜别。大树说…… 小鸟说……(学生串读对话。)(幻灯片出示对话)

  (2)你们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对话的?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同桌来练一下这组对话,好吗?(生就近找一位好朋友读,师指导)

  (3)请一对同桌读对话.(老师评价:老师发现这只小鸟说:“我明年一定回来”时,语气特别坚定,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4)再请一对同桌读。

  过渡: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觉到这对好朋友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让我们的男孩子来读大树,像刚才那位男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个性,女孩子读小鸟。咱们一起来对对话看,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 你们这是在向朋友保证啊,坚定些,再来一次,好吗?(女生读)

  2、自学三组对话。

  过渡: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来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生自由练习)

  (1)、指定一个小组读,问: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

  A、小鸟应该读得更焦急些。我觉得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B、我觉得小鸟应该读得再活泼一点。

  C、我觉得树根应该读得悲伤一点。因为树根和树它们两个是命运相连的。就等于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从同学们的评价中,我们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那么就这样,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小鸟说的三句话。

  幻灯片出示小鸟说的三句话。

  (2)再指定一个小组朗读。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大树哪儿去了吗?(板书:火柴、灯火)

  四、角色扮演,体验感知。

  是啊!小鸟焦急地寻找着她的好朋友大树,那么我们谁愿意来做一回小鸟?把这令人感动的场面表演出来呢?就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明白吗?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

  小鸟,找到朋友大树了吗? (没有)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你说

  你们是不是在心里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

  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出课题

  1.介绍作者,引发兴趣。

  师:有这样一位作家,她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谁?她就是萧红,黑龙江呼兰区人。l940 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引出课题,猜测内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祖父的园子》就选自《呼兰河传》。

  板书课题、作者,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2)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利用形声字构字方法纠正难词发音。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辨别多音字“晃”:

  [huàng]摇动;摆动:摇头晃脑。

  [huǎng](光芒)闪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日光明晃晃)

  识记所有生字并开火车检测。

  3.学写生字。

  学生自主练习写生字并组词,同桌互阅,教师指导难字书写。

  预设:

  “蝴、蝶、蚂、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的字,因为蝴蝶、蚂蚱都是昆虫)

  “拔”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朋友拔萝卜,出了一点汗)

  “承”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中间是“了”,不要多加一点;注意笔顺先写中间,再写两边)

  4.小组读课文。

  分小组读课文,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流利,小组互评。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板书:园子里的生活)

  (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认谷穗;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菜泼水;歇凉睡觉等)

  2.其中详写的是哪件事?

  (“铲地认谷穗”)

  3.自由读这一部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天真可爱;把“韭菜”割掉,把“狗尾草”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

  ②从祖父拔锄头杆给“我”铲地,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疼爱,鼓励“我”尝试,让“我”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从“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气,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宽容;从祖父耐心地笑着教“我”区别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与独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识寓于生活,用实践与体验教“我”生活常识,即使“我并不细看”,也无心“学习”,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长)

  (板书:祖父?慈祥、宽容,教育方式独特)

  4.分角色读这一部分,体会祖父与“我”浓浓的亲情。(板书:祖孙情)

  5.除了这件事,你还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说说你的感受。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举止天真、幼稚、可爱等。

  ②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见异思迁”,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非常喜爱园中的一切;“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③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

  (板书:“我”?自由快乐、天真好奇)

  6.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子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了下来,写出了“我”的天真、顽皮,写出了真情实感。

  四、发挥想象,写话训练

  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请写下来吧!注意把动作、语言写具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把、哥、都、依、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脱、船、静、港湾、温暖”8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阝、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难点:学会8个字,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鞋柜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在文中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听听字音是否都读准了,互相帮一帮。

  二、在“摆鞋子”游戏中巩固生字读音。

  1、创设情境 出示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到鞋柜里。

  2、想一想鞋子一家会说什么?谁能说一说?

  3、鞋子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人在晚饭桌上聊些什么呢?再读读课文。

  4、出示图片,学生感受温暖的家,自己练习读第二节诗。

  5、充分感受后,完整地读诗。

  6、愿意把诗送给爸爸妈妈吗?请试着背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三、巩固认读,指导书写。

  1、抽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巩固生字认读。

  2、在小组里识记要学会的字,代表在全班交流。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法,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13鞋

  大大小小 依偎

  回家 宁静的港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男孩,别哭”四个字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蕴含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联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与价值观

  感知课文内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难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

  2、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方法: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果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题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不理解的词句旁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

  (2)理解词语。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重若千钧:形容担子很重。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试着给课文划分意义段。

  (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3)指名汇报,师生评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家乡山雨的特点。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回忆“我”10岁那年被山雨所困的情景。

  第三段(第7自然段):“我”对“男孩,别哭”四个字的感悟。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归纳学法:将课文各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总结

  1、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因为从那一刻起作者明白了男子汉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应对困难。)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题目。

  六、板书设计

  男孩,别哭

  男孩:遇到山雨——哭泣

  深沉父爱

  面对困难,学会坚强

  父亲:吆喝扶起——别哭过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

  4、积累对“越……越……”的句式的用法。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和重点:“我会认”中的认字练习和比较形近字

  教具准备:实物场景图卡、小标牌、课文挂图、字卡、磁带、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谈话导入,出示“木”,小朋友认识它吗?

  2、出示转盘,认读转盘上的字。

  3、开火车认读。

  4、小组讨论:这8个字藏着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

  5、全班交流,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

  6、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迷”,学生边拍手边说:“转盘转起来,秘密快出来”随之,转盘转动,停在哪个字,就读出字音,并说说为什么有个“木”字旁。

  7、你还知道哪些字是“木”的。

  二、我会读

  1、激趣导入,出示“我会读”。

  2、小男孩在读什么?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

  3、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

  4、出示六幅图,分发各小组,小组合作,从八个标牌中选择合适的贴在图上。

  5、小组交流。

  6、小组派代表上台领读标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识字比赛。

  ⑴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平时从生活中积累的汉字,收集在一张卡上,和同学们交流。

  ⑵小组间交流。

  ⑶老师抽查,奖励。

  2、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⑴小朋友们会认这么多的字,能不能说说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⑵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四、情境表演

  现在我们在大街上,一位同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五、布置作业

  读一读下列的笔划:

  女 走 土 亅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第一排的三组生字,请同学认读。

  2、请学生小组内自由说说: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练说,老师巡视。

  4、全班交流,老师引导:

  “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

  “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5、自觉第二排的三组生字,说说哪些地方不同。

  6、评议:“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

  “田”上出头下弯钩“电”。

  7、写字。

  ⑴强调关键笔画。

  ⑵注意强调写字姿势,老师巡视。

  ⑶展示作业,全班评议。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2、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交流。

  4、全班齐读。

  5、这样的句子我们在哪课读过?说出来。

  6、扩展练习

  ⑴出示投影,演示小朋友的个子越来越高;树上的叶子越来越绿;雨越下越大。

  ⑵请学生根据演示,用“越…越…”来说话。

  三、读读背背

  1、展示古诗积累。

  请学生自由上台朗诵自己会的古诗,比比谁读得好,会的多。

  2、学习新诗。

  ⑴出示挂图,教师配乐范读。

  ⑵学生跟读,领会诗的节奏和韵脚。

  ⑶学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通。

  ⑷同桌互读。

  ⑸老师抽查,纠正错音,注意“锄、谁、知、中、餐”的读音。

  3、感悟诗意。

  ⑴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图和个人感悟设计动作。(如:擦拭汗水)

  ⑵学生边动作边读。

  ⑶指导背诵。

  4、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

  四、布置作业

  选词填空:

  一个 一头 一口

  1、田地里有( )牛。

  2、这里有( )人。

  3、我只想喝( )水。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5-29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