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7 16:45:4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般常态教学目标:

  通过默读——散读——朗读等形式的读,思考科学技术改变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利弊问题

  说明文知识积累目标:

  了解说明文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口语交际的训练设计目标:

  你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什么问题困扰着市民?你对此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

  提交一份报告:就如何解决市民生活中问题谈谈自己想法/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了解掌握基本概念

  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三种文体:

  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说明的对象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巨伞下的城市》:巨伞 or. 城市?

  2、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巨伞——巨大(举世罕见)

  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它的“巨大”?

  (1)擎天 (2)3600万平方米

  (3)67米、60根 (4)350万美元

  二、说明顺序

  1、逻辑顺序: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

  2、时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变化过程)

  3、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顺序说明事物

  (形状、构造)

  一个重要且无聊的提示:

  一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若既不是时间顺序,又不是空间顺序,那它一定是属于逻辑顺序要不然,这就是篇失败的说明文然而,考试中(理论上)不会出现这种失败的说明文

  《巨伞下的城市》条例清晰,是按顺序进行说明的

  《巨伞下的城市》各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巨伞”的存在

  “巨伞”的地点

  “巨伞”的样子

  “巨伞”的作用

  “巨伞”的利弊功过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详细、明了

  2、列数字:具体、准确

  如:《巨伞下的城市》第2、3、4节

  3、作比较:突出特征

  如:《巨伞下的城市》第5节

  巨伞的“利”和“弊”:

  利(1)小城寒冬腊月,温暖如春,居民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2)邻里街坊相处比以前要亲切和睦

  (3)家家户户省下了不少的取暖费用

  (4)小城成为闻名全球的观光胜地

  弊(1)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的也影响

  (2)整个建伞的过程费用高达350万元

  4、分类别:层次分明,避免重复

  5、打比方:生动、形象

  《巨伞下的城市》第3节的最后一句

  6、下定义:明确概念

  7、制图表:直观清晰

  如:《统筹方法》

  四、说明的语言

  说明文要求准确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地反映说明对象的客观真实情况

  课堂练习:

  1.“删除”类

  “只要不是整天连阴,太阳能收集器便可发挥聚热功能……”中“只要不是整天连阴”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不能这指出了具体的天气条件,删除则变成无论天气怎样,太阳能收集器都可以发挥聚热的功能

  [答题思路]

  <判断:能> <存在时的作用><删除后的句意变化>

  2.“替换”类

  “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与欣赏的态度”中的“多数”可否换成“全部”?为什么?

  答:不能“多数”表示很多人抱这样的态度,改为“全部”则意为所有人都赞成,这与事实不符

  [答题思路]

  <判断:不能> <比较两者区别><与事实不符>

  五、口语交际的训练:

  你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中什么问题困扰着市民?

  你对此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

  六、作业:提交一份报告:就如何解决市民生活中问题谈谈自己想法/合理化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要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会背诵有关的段落。

  【词语解释】

  天堂(tiāntáng):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后来也用来泛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例句〉人们常常说苏州、杭州是人间天堂,可想而知那儿有多美。

  南国(nánguó):指我国南方。

  不可计数(bùkějìshù):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例句〉老鼠在

  地球上不可计数,是人类的大敌之一。

  展示(zhǎnshì):本课指明显地表现出来。

  留恋(liúliàn):舍不得离开。〈例句〉爷爷留恋农村那宁静、闲适的生活。

  繁茂(fánmào):繁盛、茂盛的意思。

  应接不暇(yìngjiēbùxiá):成语。暇,空闲。形容来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本课指鸟太多,看不过来。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近反义词】

  近义词:陆续—连续茂盛—茂密逼近—接近颤动—抖动

  静寂—安静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天堂—地狱光明—黑暗静寂—喧闹应接不暇—应付自如

  【难句分析】

  1.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句话写的是“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应接不暇”说明鸟多得看不过来。大榕树里全是鸟声鸟影,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小鸟多得不可计数。有的停着,有的飞起,有的歌唱,真是热闹非凡。与作者前一次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鸟的天堂。

  2.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峦。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留恋之情。作者之所以舍不得离开它们,是由于这么大、这么茂盛的榕树及树上这么多的鸟儿,如此美丽的大榕树,如此活泼的鸟儿,怎么叫我舍得离去。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的“的确”是确实的意思,加强了肯定的语气。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那茂盛的大榕树,是鸟儿理想的栖息之地,是鸟的乐园,人们把它叫做“鸟的天堂”。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生活的美好环境,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的深情赞美。

  【句式示例】

  [原句]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仿句]代表们陆续进入会场。

  [原句]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仿句]美丽的丹顶鹤抬头站在水边,好像一位骄傲的公主。

  【课文结构】

  [段落大意]

  课文按作者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讲傍晚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第5—9自然段):讲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色。

  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讲第二天早晨,作者和朋友们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

  第四段(最后一自然段):写作者自己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课文中心】

  课文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赞美了美丽而有生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点】

  1.作者采用以动态描写为主的方法,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进行描绘,和动静相结合的对比方式,展示了一种百鸟喧闹的景象。

  2.本文语言生动,有些句子感情洋溢,含义深刻,更加突出了“鸟的天堂”这一主题。

  【课文朗诵导航】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要用赞叹的语气来读,朗读者朗读时是直接代表作者去看、去想想、去抒情,要读得准确自如,分寸得当。要运用想象,展开联想,获取真实感受,丰富文字形象。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读出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素质知识延伸】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课文中作者把一株榕树看成许多株,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课本难题解答】

  [思考·练习第2题]

  课文里描写的大榕树的特点是: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而作者注意去看的时候,“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便不禁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第二次经过那“鸟的天堂”,通过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到处是鸟声,到

  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眼睛应接不暇……那“鸟的天堂”,的确,大榕

  树是鸟的天堂啊!

  【课后达标训练】

  一、读拼音,写词语。

  fèngxìcànlànchàndòngmàoshèng

  ( )( )( )( )

  zuòcháoshùshāoyìnjiēbùxiájìngjì

  (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红霞( )的颜色( )地看着

  ( )的榕树( )的照耀( )地移动

  三、读课文,填空。

  作者第一次去看“鸟的天堂”的时间是在,他没看见一只鸟,是因为;作者第二次去看“鸟的天堂”的时候是在,所以他看见了许多鸟。

  【创新能力迁移】

  在备选的量词(这些词大都是从名词或动词借来作量词的)中,挑选最恰当的一个,不要重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备选词:A.抹B.叶C.丝D.片E.汪F.泓G.缕H.轮I.弯J.瓣K.眼

  (1)一明月(2)一新月(3)一情思(4)一痴情

  (5)一温情(6)一心香(7)一清溪(8)一清泉

  参考答案

  【课后达标训练】

  一、缝隙灿烂颤动茂盛做巢树梢应接不暇静寂

  二、(美丽)(火红)(仔细)(茂密)(强烈)(缓缓)

  三、吃过晚饭鸟已经在树上栖息第二天早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3、体会课文重点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会想些什么?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快速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五题任做三题)

  1、“我”喜欢上了一件什么样的运动衫?

  (那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我对运动衫的喜爱?)

  2、“我”的运动衫为什么会得而复失呢?

  3、“我”的运动衫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呢?

  4、从“我”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

  说说平时生活中曾经关心过你的人和事。

  板书设计:

  21*一件运动衫

  喜爱 买到 (得)

  买鞋 退掉 (失)

  康威 用狗换 (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会散文中所描绘的夏夜恬静、温馨的意境。

  2、感受夏天夜晚的凉爽,能正确区分白天、黑夜。

  活动准备

  1、关于白天、晚上人们活动的图片。

  2、散文《会飞的星星》《萤火虫》的磁带。

  3、幼儿用书第4册第34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擦图片,区分白天、黑夜。v如白天小朋友在做游戏,黑夜天上有月亮、星星等。w2、组织谈话:夏夜。

  v1w你们喜欢夏天的晚上吗?为什么?夏天的夜晚你能看见什么?听见什么?

  v2w夏天的夜晚,你多和爸爸妈妈做些什末事情?

  3、引导幼儿欣赏散文《会飞的星星》。

  v1w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听散文《会飞的星星》的录音。

  v2w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散文《会飞的星星》,v可请幼儿重点对答散文的前两句。w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及夏夜的美。谁会飞的星星?为什么这样说呢?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萤火虫飞飞飞。

  教师播放歌曲《萤火虫》,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跟谁歌曲旋律表现夏夜萤火虫飞舞的景象。

  活动延伸可组织手工活动"夏夜的星空",引导幼儿通过添画、粘贴等形式,装点夏天的夜空教学反思区域活动阅读区:星星哇跳水活动经验体验夏夜带来的乐趣。

  活动材料星星哇头饰;幼儿用书第4册第35页。

  区域规模设2个区,每个区4--6名幼儿。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说说儿歌,体验夏夜的乐趣。

  2、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找找星星哇在哪里呢?

  散文——《会飞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天上的星星。

  夏夜里,最美的是什么?是地上的萤火虫。

  萤火虫很小,很平常。它没有蝴蝶那样的衣裳,没有知了那样的歌喉,没有蜻蜓那样的舞姿……它只好点亮自己小小的身体,给世界献上小小的亮光,小小的美丽!

  萤火虫的绿灯笼,挂在身子后面,它的光亮是给别人的——给那些做工的纺织娘,给那些开音乐会的青蛙,给那些草丛中的蟋蟀,给那些迟归的蜜蜂……它给恬静的夜,添上一道奇幻的风景。

  小小的萤火虫啊,也许,你就是星星国派来的小天使,你们就是会飞的星星!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单元教学要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为自己能够拥有浓浓的亲情而感到幸福,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能为亲人做些什么?

  2、认字18个,写字22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能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3、理解“寄托、关爱、期盼、滋润、收藏、相依为命、唯一、犹豫、震撼、一瞬间、郑重其事”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阅读时注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练习记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6、自读《妈妈的葡萄》;通过“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活动,进

  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一、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1、认字1个,写字6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前四小节的写法,仿写一段话。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领悟。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体现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每一个礼物都寄托着亲人的关爱与期盼。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展开合理想象,仿写诗歌。教法学法: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教具准备: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有关小学语文的教案04-12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9-06

小学语文秋游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