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08 20:42:1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6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在浓厚的阅读兴趣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会认字,会写“灭、面”等7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指导学生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培养学生浓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字卡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 讲课文的故事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的字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确)。

  2. 小组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3. 教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标自然段,然后画出生字词。

  4. 出示生字、生词,检查读音。

  (1) 指名读,正音;

  (2) 小组合作互读;

  (3) 齐读;

  (4) 开火车读。

  5. 自由读课文,可以一边看图一边读。

  6.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7. 再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三、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 自主识记生字,并且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2. 让学生提出难记、难写的生字,教师指导书写。

  (1) 记字。

  (2) 扩词。如用“声”字组几个词。

  (3) 扩句。如用“听”字先组词,再说句子。

  (4) 指导书写。教师示范,学生跟写。

  四、 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 认读词语花篮的词语。

  2. 课后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在词语花篮里。

  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4个会认字及7个会写字,并初步了解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后记:

  肖丽英:通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学生熟读生字、认清字形,能正确书写。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读、写才能记住生字的音、形意。

  朱红英: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获得启迪。学生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和培养学生浓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胡梅影: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在浓厚的阅读兴趣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获得启迪。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1. 卡片出示要认识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2.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 细细品读,感悟内容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或看图把课文联系起来读一读。

  2. 小组合作学习,

  把你读懂的内容告诉小伙伴,并且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3. 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1) 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

  (2) 王二小是干什么的?

  (3) 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

  4. 组讨论,我们应该向王二小学习什么?

  5. 小结:对呀!我们应该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我们应该像王二小一样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 讲故事,课外延伸

  把课外搜集到的有关的爱国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 词句训练,提高能力

  1、照样子,说一说:

  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________常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组词,再写一句话。

  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这节课我们细细品读了课文,感悟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课外的延伸,把课外搜集到的有关的爱国故事讲了给大家听。

  板书:12、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放哨带路杀害

  英雄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四、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

  三次试飞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4、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课文,认识13个生字。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录象,激情并揭题。

  1、看录象。

  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出示课题)。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场面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

  2、反馈,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出示要认的生字。

  旗 旦 京 广 仪 式 班 护 队 曲 令 卫

  3、学生识记,齐读 分组读 男女比赛读

  4、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 元旦 北京 广场 庄严 隆重 仪式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广 严 曲 旦 京 众 式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分析字形,说识记方法。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1、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规范书写生字。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

  3、指名朗读。

  (二)自学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升旗仪式是庄严隆重的呢?

  (自由朗读)

  3、 学生自由汇报结合指导朗读。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

  2、指名回答。

  3、知道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全班齐读全文。

  2、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说说吗?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升旗仪式?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

  板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升旗手 升旗

  军乐队 庄 奏国歌

  国旗护卫队员 行持枪礼

  军人和少先队员 严 行举手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1。 借助拼音读通读懂课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电脑的神奇;

  3。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知识点梳理

  本课字词、说明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师: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指挥机器人工作呢!

  2。 出示课件:机器人

  3。 师: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那这个机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三、讨论与交流

  1。 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 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 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 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

  1。 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 教师小结。

  3。 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课 后反 思

  虽然学生对果园机器人特点有大体了解,但是,我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当学生谈到,果园机器人越来越先进。我只是简单地评价。当时,我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句子在叙述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节奏规整,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其中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角色清晰,使学生容易表演。

  教学设想:

  这堂课从一个故事开头,整堂课始终使学生处于一个故事的意境当中,从开头到结尾一直贯穿着十只小猪去郊游,最后到了大花园中,和小动物们跳起了华尔兹这条主线。使学生在游戏当中边玩边学,学唱歌,学表演,学二拍子、三拍子、学华尔兹。

  教学目的:

  在学会这首歌的同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到音乐中的美和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学生表演动作的雷同,缺乏创意。

  重点:歌曲的演唱,小猪的表演。

  教学用具及课件说明:

  钢琴、十只小猪的头饰,小花小草的头饰。以及贯穿故事内容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教学常规:师生问好、发声练习(3`)

  2、提问:小明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同学们告诉我,他们家有几口人?

  3、 谈话: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就在老师下面讲的故事里同学们你们自己找找吧?(边讲故事边演示课件)

  4、 学生找出答案,并回答。(7`)

  二、 新歌教学:

  1、 谈话:有人听了这首歌以后觉得很有意思,就把它改编成了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听吗?(想)放一遍,想学吗?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歌,好吗?

  2、 歌曲范唱两遍,同时播放课件。并了解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曲。

  3、 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二——三遍。

  4、 学生分两组演唱,一组演唱另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5、 找5—6位同学上来演唱一遍。(12`)

  三、 唱游教学:

  1、同学们的都很有表演天赋。有同学愿意上来表演以下这十只可爱的小猪吗?

  2、请几个同学上来表演他们心目中的小猪,谁表演得好,我们就学他的,好吗?

  3、 十个同学上来表演,把十个不同的头饰分别发给十个同学,表演得好的同学我们给他颁发一个金奖章。

  4、 对十只小猪进行评奖。(10`)

  四、 课题发展

  1、 谈话:你们想知道他们到了河对岸以后做了些什么吗?他们跳起了欢乐的华尔兹。

  2、 老师示范华尔兹并播放《杜鹃圆舞曲》,想不想学?先叫几个同学表演,请表演得好的同学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跳华尔兹。在乐曲中结束今天的课。10`

  五、课堂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1、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复习日期: 年 月 日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第一册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册期末复习教案》。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第一册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教案05-29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