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30 13:54:1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大致理解“辐射、温室效应、臭氧层、酸雨、飓风、糟蹋”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想象日记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环境污染的情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状况,查找环境污染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看看有关环境污染或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治理污染的新闻报道,收集一些反映环境污染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或录像)导入。

  1.出示挂图(环境污染图)或播放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

  2.看到这些画面(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只要意识到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破坏,我们要

  保护环境即可。)

  二、读通课文。

  1.先请一位同学读读“阅读提示”。

  2.自由读课文,遇到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生交流,读懂课文。

  1.这篇文章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20xx年5月10日这一天人们生活的情形。)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在这一天的各个时间段里,“我做了些什么事?”请大家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3.日记中讲到哪些环境恶化的情况?

  (1)空气污染严重,出门要穿抗辐射服。

  (2)为了免受温室效应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飞船到太空上的特殊学校去。

  (3)水污染严重,水中很难找到鱼,还要躲避酸雨袭击。

  四、阅读、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为什么小作者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不同呢?

  3.大家从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过渡:看来空气受到污染是人们遇到的一个问题。作者还遇到哪些问题呢?

  4.继续学文,请大家边读,边找,边画。

  5.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探究。

  (1)把找到的问题带到四人小组中进行讨论,并结合课前预习中找到的有关资料谈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小组讨论。

  (3)交流,每个小组在介绍时,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弄清为什么要到太空上的特殊学校,原来叫鱼和油煎土豆片的食品店为什么改名了等问题。)

  五、课文中哪个词语说明这篇日记是想像的。

  (公元20xx年5月10日)作者写这篇日记,想告诉我们什么?

  六、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能回答吗?

  (学生可畅所欲言,还可以联系自己身边与环保有关的内容来谈。)

  七、总结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根据自己家附近的环境污染情况,说说你有什么打算?(进行环保宣传,写倡议书,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18* 20xx年的一天

  无新鲜空气

  温室效应 山清水秀

  臭氧层破坏 可怕————可爱 鸟语花香

  无鱼 风景优美

  酸雨

  课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作用。

  2.通过以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3、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流利地读好课文。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早在1405年至1433年,我们的祖先郑和就曾率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扬帆远涉重洋,访问了37个国家和地区,比外国早了近百年,可在解放前,中国的海军几乎是零,使得我们中国倍受外国人欺凌,解放后,中国大力发展中国海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1997年,由王大忠率领的中国最先进的舰艇编队抵达了美国本土圣迭戈港,有史以来第一次访问美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5、友谊的航程

  3、激发自读感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已到了美国,那么美国的军民和中国的旅美侨胞会怎么样看待这次出访呢?

  二、指导初读感知

  (一)先知为快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教师深入学生中帮助。)

  2、当学生读了一遍后,让学生合上书,挑战性问:通过这一次朗读,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一点就说一点。

  学生开始读书时对书的新鲜、好奇感最强,读了一遍就让他们来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看似是个大难题,但却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挑战心理,使第一课时也能有激情出现。

  3、师生交流指导:

  ①对学生说话中出现的错误读音及时纠正。

  ②对学生说出的一点点都加以表扬与鼓励,教师注意在总结中突出整体感,以便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二)、读准读通课文

  1、刚刚大家说得很好,说明大家读书的效率非常高,内容是了解了,可你们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吗?翻开书,再试一试吧。

  2、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渗透强调学习方法等。

  3、教师帮助——听录音,让学生解决还读不准的字音。

  4、检查读书效果:

  ①、自由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几句或小节读。

  ②、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选一些学生易出错地方让学生读。

  (三)、写字指导

  睹这个字左窄右宽,要理解“只有用眼才能去看。”

  卓注意与“早”和“卓”的区别,下面一横要长一些,把整个字托住。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练习作业。

  2、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从读中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呢?

  (学生自由地举手回答。)

  2、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两点:

  ①、中国的舰队到美国受到美国的人民欢迎。

  ②、广大侨胞也倍感自豪。

  二、精读感悟

  ㈠、感知“美国人民欢迎”

  1、由上问题导入:

  美国人民是怎样欢迎中国的舰队呢?找出有关的小节读一下感受一下。

  2、学生先自由读,再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3、哪些的.场面让你最受感动呢?你把有关的语句读好,从你的读中应能让人感受出你是受感动的。

  4、先互相读一下,让同位帮你评一评。

  5、交流,品读。

  6、教师小结。

  ㈡、感悟“华侨倍感自豪”的部分

  1、激情引入:

  讲中国由第一颗原子弹上天以来的巨大成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当祖国每一次取得巨大成就,扬眉吐气时,海外的儿女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2、华侨们是怎样欢迎的呢?把有关语句好好读一下,要读出他们的情感。

  3、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语句。

  ①、对“雄姿英发”“昂首阔步”等词语学生如果读不出味时,教师可范读,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感知。

  ②、对人物的语言部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齐读感知。

  ㈢、迁移深入

  1、离开美国圣迭戈后,又先后访问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俄罗斯,更显中国海军的实力,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读:

  【那更是一次使中国海军尽展风采的国际阅兵。在出访俄罗斯参加俄海军成立300周年纪念活动那一天,主人好像有意要考验一下中国海军的舰长———其他国家的舰艇都由拖船帮助靠上码头,留给中国海军的位置是在中间。这就意味着112舰靠码头时既不能靠拖船帮助,也不能有丝毫偏差。届时,动作大一点舰尾靠不到位;操纵偏一点,都会撞上其他舰船。面对多国海军官兵们的目光,王大忠没有丝毫胆怯。他及时、准确地向舰长提供着各种数据,确保舰长下达准确的操纵口令。10分钟后,112舰不偏不倚、干净漂亮地靠在“中国海军”的泊位上。码头上顿时掌声四起。阅兵式上,王大忠以洪亮的口令,指挥“中国海军方阵”豪迈地走向观礼台,他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刚劲有力的步伐,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第二天,俄罗斯当地一些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的醒目标题是:“中国海军真棒!”】

  2、学生谈读后感受,教师总结,指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中国人更受世界人民的尊重等。

  三、作业指导:

  1、感知过渡段作用

  ①、由板书总结课文写的两方面内容,激问: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

  ②、引导学生读好这个过渡段,并认识它的作用。

  2、指导练习册上有关题目

  附板书:

  赢得美国的友谊

  25、友谊的航程

  使华侨振奋自豪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试着背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地情感朗读,感悟诗歌的含义。

  2、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更多地了解天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天鹅、对动物的关爱,也体会到天鹅的快乐和动物对人类的爱,让孩子们自觉地去保护动物,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天鹅吗?为什么?(喜欢,因为天鹅雪白雪白的,非常漂亮,而且……)把你们课前搜集的关于天鹅的材料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

  天鹅真的是非常的美丽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天鹅的诗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想不想自己读读?那赶快开始吧,别忘了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

  2、把有疑问的词语提出来,同学之间帮助解决。

  3、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歌,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三、理解诗歌

  1、谁能把这首诗歌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2——3名)

  2、如此美的诗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是从哪句读出来的?

  3、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4、同学们,如果你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美丽的天鹅,生活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中,感受着人们的关爱,在你们欢快的歌声中,会唱些什么呢?

  5、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6、你们说的真棒,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爱,让我们满怀着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爱,再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四、拓展延伸

  天鹅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小动物,也包括我们生活的环境都需要我们的保护,为你今后的行动做个小小的打算吧。

  五、指导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感到部首与汉字的关系,感悟汉字的趣味性。

  2. 正确、规范地书写“假、似、准、谁”。

  3. 继续练习。

  4、 继续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及时记录生活中的所观所感。

  过程与方法:

  1. 从“趣”入手,以知识之“趣”调动学习之“趣”。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态度、情感、价值观: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体验、感悟汉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妙之处。

  二. 教学准备:汉字卡片。

  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小笑脸”)想得到它吗?那你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小笑脸”就愿意和表现好的同学在一起,有信心得到它吗?现在和老师看下面的题目。

  二、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题,请学生认真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3、.拓展游戏:还有哪些偏旁与汉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三点水旁、(河,流,湖,海,江)两点水旁(冰、冷,冻)木字旁(林、柳、树、杨)、、、

  (二) 把字写好看.

  1. 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说说如何把字写好。

  2. 观察“假、似、准、谁”四个字的特点(左中右结构)

  3. 小组讨论如何写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4.描红写字,评出(写字小能手)

  (三)我的采蜜集

  你们的“采蜜集”里一定有采了不少“蜜”吧,快拿出来让大家“尝一尝”。

  1. 在小组内读自己的“采蜜集”,最好说出从哪里“采”到的。

  2每组推举一个优秀的在班内展示。

  4教师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好篇。

  (四)读读背背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并背诵。不认识的字可以。

  2. 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描写夏天景色的文章?

  3. 小组内展示。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办、同、两、更、找、法、根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把课文演一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为什么会掉下来,并想像青蛙掉下来后的结果。从中懂得爱听好话不会有好下场的。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能够在天上飞吗?

  2.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你们认识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呢?

  3.今天呀,青蛙要搬家啦。(教师板书课题)

  4.指导读题,认读生字“蛙”。

  (1)学生看拼音读。

  (2)试着齐读。

  (3)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4)出示生字“蛙”,指名读。

  (5)学生读,自由说怎样记。

  5.再次齐读课题。

  6.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教师归纳梳理。

  (1)青蛙为什么要搬家?

  (2)它把家搬到哪里去?

  (3)结果怎样?

  二、读文,按要求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读给的小朋友听,看谁读得更好。

  (3)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集体纠错,集体读。

  (2)全部开火车读。

  (3)学生自由的说说识记这些生字。

  3.检查读文的情况。

  (1)教师范读后,学生评议。

  (2)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

  (3)小组读。

  (4)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学第一自然段

  1.刚才,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这回你们一定比刚才读得好!再读一遍给老师听一听好吗?

  2.指名反馈刚才提出的问题。

  (1)青蛙为什么要搬家?

  (2)它搬到哪里去?

  (3)结果怎样?

  3.再读课文,找找哪里告诉我们青蛙要搬家,它要搬到有水的地方去。

  4.指名反馈。

  5.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大家一起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说说“相亲相爱”、“舍不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雁想带青蛙一块走,可是青蛙不会飞,你们想想办法看怎样能让青蛙飞上天空和大雁一起到有水的地方。

  (4)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鼓励学生读文,了解故事的发展。

  四、读文,巩固认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集体朗读课文。

  3.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课文演一演。

  3.继续学生课文,理解内容,知道青蛙为什么会掉下来,并想像青蛙掉下来后的结果。从中懂得爱听好话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导入,继续学文。

  二、继续学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指名反馈:青蛙想出了什么办法?

  3.集体朗读相关的段落。

  4.引导想像:小朋友们,当青蛙飞上高高的蓝天时,它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是呀,青蛙想出的办法还真行,在课文中找一找,人们是怎么称赞它的,用线画出来。

  6.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应的句子。

  7.引导学生想一想,当青蛙听到越来越多的人称赞它想出的办法时,心里怎么想?

  8.指名反馈后,说说自己对青蛙这么做的看法。

  9.集体朗读课文。

  三、总结,整体感悟

  1.指名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讨论:青蛙为什么会从空中掉下来?

  3.集体反馈。

  4.你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5.引导学生想像,续编这个故事。

  6.指名说一说青蛙掉下来后会怎样呢?

  7.同桌间互相交流。

  四、读一读,演一演

  1.学生自由分角色读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一读。

  3.动员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把课文演一演。

  4.反馈小组表演课文的情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指名反馈。

  3.教师强调书写时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评析。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伙伴》教案06-23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6-23

小学语文《插秧》教案06-23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6-23

小学语文《匆匆》教案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