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9-23 16:50:1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又要给你们介绍3个新朋友,想认识吗?

  二。学习g k h

  1。出示卡片g,这是第一个朋友,哪个孩子能最先和它交上朋友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2。抽生发音,让读的好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读。

  3。你会了吗?开火车发音,正音。

  4。k h的教学方法同上。

  5。出示g k h卡片,开火车读,正音。

  6。巩固。

  游戏:找朋友(老师:g g在哪里?学生举出相应的卡片,g g在这里。)

  7。想写一写吗?

  哪个孩子最能干来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写?

  8。抽生示范书写,学生观察笔画笔顺,跟着书空,然后抽生说书写的笔画笔顺。

  9。学生在课本上描红,练习书写,然后小组内展示评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 预设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介绍的各种灯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作用;

  3、 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各种灯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初步掌握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三、 教学准备:

  推荐阅读文章(电脑、投影)

  盒子一只

  头灯一个(头灯:野营用具,可用松紧带绑在头部照明,设有两道开关:一道开关长亮,另一道为闪烁开关,用于呼救或警示)

  四、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将头灯藏入盒子,请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猜不出

  教师将灯打开,使光透出,请学生猜。——猜出是灯

  教师出示头灯,戴在头部,演示其用法,并讲解:

  这可不是一般的灯!这是头灯。将它戴在头上可以腾出双手来做其他事,适用于野外夜间行走。头灯有两道开关,一道开关长亮,打开另一道开关,灯就会闪烁。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不公布答案,暂时保密!

  这个答案你们自己也找得到。打开课本学习第13课,自然会找到答案。

  2、 揭题——《会说话的灯》——齐读课题

  提问(灯怎么说话?什么灯会说话?……)

  这节课就请大家当当小科普员,一起研究研究会说话的灯。

  3、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反馈:听了一遍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指名随意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会说话的灯?(用双横线划出)

  指名反馈,板书

  4、再读课文,归类(分段)指导:

  A两类:马路上会说话的灯(红绿灯、车灯)/ 夜晚会说话的灯(航行灯、灯塔、飞行灯、红灯)

  B三类:红绿灯/ 车灯/ 夜晚会说话的灯(航行灯、灯塔、飞行灯、红灯)

  5、研读课文2——9自然段:

  (1)分组自学

  出示小科普员自学建议:

  A、第2——9自然段:感情朗读,用波浪线划出灯说了些什么。

  B、最感兴趣的灯:美美地读,与小伙伴交流、研究,准备接受同学的咨询,解答同学的疑问。

  C、其他内容:找问题,质疑,考核其他小科普员。

  (2)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6、作业:字词抄写作业,选做作业本相关作业

  推荐阅读相关文章

  五、 板书设计:

  13、会说话的灯

  红绿灯

  车灯

  航行灯

  灯塔

  飞行灯

  红灯

  第二课时

  一、 预设教学目标:

  1、 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句子加顿号;

  2、 能仿照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介绍相关科普知识;

  3、 进一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仿照例句,用“不仅……还……”写句子;能给句子加顿号;

  难点:能仿照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写一段话,介绍相关科普知识;进一步培养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兴趣。

  三、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四、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看拼音写词语:交叉、船舶、桅杆、免得相撞;

  2、 学习顿号的用法:

  (1)感情朗读第2——9自然段。

  (2)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灯会说话

  出示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说话!

  指名说,板书[红绿灯 车灯 航行灯 灯塔 飞行灯 红灯]

  指导顿号用法,板书顿号

  3、 学习用“不仅……还……”写句

  灯仅仅是用来“说话”,表示某种意思的吗?——不是

  别忘了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用处还是照明和美化环境。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个意思?划出来。读句

  灯不仅能照明,美化环境,还会跟人们说话。

  句中什么词语连接了灯不同的作用?加着重号。

  能调换顺序吗?

  4、 仿写练习

  (1)要成为合格的科普员,还必须通过下面的考核(任选一种):

  A、改写:选择文中写一种灯的内容,用更生动有趣的方法来写;(如运用语言)

  B、加写:你还知道哪些会说话的灯?像作者那样生动地向同学介绍一种或几种。

  C、换写:《会说话的_______》例如:颜色、图画……

  (2)学生写作

  (3)反馈交流

  5、 揭示谜底

  头灯的谜底在哪里?

  读课文第10自然段。

  教师揭开谜底

  6、作业:继续完成或修改写的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自己先学学,拿着笔,圈圈、写写、画画,把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三、小组交流,市参与讨论。

  四、互动对话谈瀑布。

  1、交流体会诗意及想像画面。

  2、根据学情,结合板画、配乐,通过想像,诵读互动对话,相机引导读悟,体会情感。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学生说感受,生再补充(香炉指香炉山)。

  b、引导其他学生想像,想像大河。

  c、教师相机板画,引导再想像:瀑布还像什么?

  d、体会“生、挂”字用得生动,形象。

  e、引导学生再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生说体会。体会“飞流、直下、落”用词准确,感受瀑布高,水流快急的特点。

  b、生补充“银河,九天”传说的资料,感受祖国民间动人传说,丰富学生。

  c、启发想像。

  d、旁征博引:“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等诗句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

  e、朗读。

  f、引导感受诗人李白神话般的想像风格。

  (3)放乐闭眼,在脑海中勾画,庐山瀑布图。

  五、吟诵升华,谈感受。

  1、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你想说什么?

  2、当小诗人,吟诗。

  六、拓展积累。

  1、赠送叶圣陶的《瀑布》,让学生诵读。

  2、吟诵积累。

  七、作业: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八、结课。

  九、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读书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

  (1)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

  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苍耳是怎么传达种子的,激发同学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达种子的方式。

  教学准备

  苍耳实物、相关课件等。

  优秀教案

  一、贴近同学生活,谈话导入

  1、你观察到现在是生意盎然的春天,身边有哪些植物?

  2、为什么许多植物秋天枯萎了,第二年却更多、更茂盛?引出植物种子的传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1、请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一定要特别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采“智慧果”,巩固生字新词。

  三、品读课文,了解传达方式

  1、了解苍耳传达种子的方式

  (1)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你们把生字新词掌握得真牢固!小朋友们,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苍耳?请自由读。简要说说小刺猬和苍耳之间发生的故事。你们见过苍耳吗?(板书苍耳)展示实物。看,这就是苍耳。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2)苍耳是怎么传达种子的?

  A、读。请同学自读第8自然段找到答案。

  B、说。请同学汇报,引导小朋友把话说完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弄明白了,课题中的“白马”加上了引号,表示它不是真正的马,而是……“骑白马”指什么?苍耳妈妈的绝招是让小朋友们钩住小白兔的毛,让小白兔背着它的小朋友去远方。(板书小白兔背)

  c、想象。假如你是小白兔,你会把苍耳背到哪里去呢?

  D、诵读。多种形式诵读儿歌,如分小组读,拍手诵读等。

  2、我们知道了苍耳妈妈传达种子的好方法,那你知道蒲公英、凤仙花和樱桃树又有哪些绝招吗?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他们传达种子的方式?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一读。(板书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请同学汇报自身喜欢的自然段,教师相机引导:你知道蒲公英怎么传达种子了吗?你从第几自然段发现的?

  (1)请生汇报读后,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2)“小伞”指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需要谁的协助才干传达?(板书风吹)

  (3)看,蒲公英小朋友已经撑好了小伞,准备告别妈妈,和风婆婆一起去旅行啦,让我们轻轻地吹一口气,送它们去田野、山洼。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需要细细品尝;每一段话含着不同的感情,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地读、细细地品。那你从这一段话中能品出什么呢,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轻柔的,还是读得稍快些、高兴些?小朋友们,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品,快试试吧。同学自由练读后,请生读,教师引导评议:先说说小伙伴的优点,再礼貌、委婉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喜欢凤仙花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

  (2)为什么刺猬先生觉得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小炸弹”指的是什么?“子弹”指的是什么?凤仙花传达种子离不开什么?(板书凤仙花太阳晒)

  (3)老师想品读品读这一个自然段,请你们听听老师把哪些词语读得重。请同学评议,适时激励。你们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分男女生试一试。

  樱桃树:

  (1)说小樱桃树“更有趣了”,是因为它是靠谁的协助来的?(板书樱桃树小鸟带)

  (2)描写贪嘴的小鸟时用了几个动词,请小朋友们再自读课文,把写小鸟动作的词用“·”标示出来。

  (3)我们再美美地品读品读第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拓展创编,整体回归

  1、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它仔细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真好!可是,小苍耳有了这么好听的歌,蒲公英、凤仙花、小樱桃树还没有呢,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开动小脑袋,帮它们创编儿歌吧。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首,也可以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编。自主创编后请同学汇报。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了快乐、有趣的几十分钟,有了许多收获,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什么?

  3、拓展:植物妈妈的方法很多很多(板书……)你还知道哪些?

  出示课件:这几种植物靠什么传达种子的?

  激励: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多看书,多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

  21骑“白马”的苍耳

  蒲公英 风吹

  凤仙花 太阳晒

  樱桃树 小鸟带

  苍耳 小白兔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生字的书写。

  三、教学特色:

  本课共有14个生字,识字量较大。但这些生字当中,有11个为动物名词专用字,在其他场合较少出现。因此本课的生字识记较适合用“整体识记法”。不必分析字形或记忆方法。

  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童年伙伴。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情境法”让学生以小伙伴的身分进入意境,充分感受“玩中学”的乐趣。在“找朋友”、“小诗人擂台”等游戏的过程中,既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自编儿歌),学得兴趣盎然。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

  2、找朋友游戏。

  3、观察、模仿、实验法。

  4、榜样示范。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准字音。

  2、熟读儿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

  3、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当中哪个季节最炎热吗?(夏天)

  2、我们刚刚走过夏天,谁能说说在有夏天里你看见过哪些小动物?(学生自由回答)

  3、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4》也向我们介绍了好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有文中所提及的各种动物图片及名字的画面)

  二、双向互动,趣味识字: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请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大声地叫叫它们的名字。(学生开火车读小动物的名字,要求读准字音。)

  2、小动物们听到小朋友热情的叫声,都跑出来了。(在黑板上贴出动物图片)同学们,现在你还认识它们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真正认识了这些动物朋友。老师请出一个小动物(即拿起一张动物图片),请你们马上找到写有这个小动物名字的卡片,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好。(再认生字)

  3、(板书所有小动物的名字)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名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虫字旁,大多是形声字)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动画展示小动物们的活动)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大家说得真不错。还有一位特别能干的小朋友把小动物们的活动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一读。(自由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请提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学生质疑,其他学生互相解答或教师引导)

  4、学习生字“”。

  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3、评选小擂主。

  五、书写指导。

  1、XXX等同学们朗读擂台中获胜了,哪些小朋友能在写字擂台中获胜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出示生字:蚂蚁)

  2、谁来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书写要领)]

  3、有小老师上来给同学们作示范吗?(请一名较好的学生上台示范)

  4、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地指出不足。

  5、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动物一直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6种小动物,但自然中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你也能编成一首儿歌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回家试试看吧,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巩固生字。

  2、精读儿歌,背诵儿歌。

  3、试着仿编儿歌,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一、复习生字。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小动物和它们的名字,小动物们想回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课件展示一些小房子,小房子上写拼音。另外一些卡片上写着动物的名字,打乱顺序,请学生将字与音对应起来)

  二、表演读儿歌:

  1、上节课,老师请小朋友回家做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请把它戴起来吧。(学生戴上自己喜爱的头饰)

  2、每种动物请一个上台表演读,边读边自由发挥做动作。

  3、自由组合小组读。

  三、生字书写:

  1、激趣:小动物们,你们会写字吗?老师只知道小学生会写字,但不知道小动物们的字写得怎么样?愿意露一手给我看看吗?

  2、指导:

  四、拓展。

  1、上节课老师让小朋友回家学着编一纺其他动物的儿歌,你们编得怎么样?(请学生读一读自己编的儿歌,不论质量如何都给予肯定)

  2、选择一两首较有创意的集体帮助修改。

  五、附学生编写的部分儿歌供参考:

  动物世界小动物 小动物

  金鱼水里游得欢, 牛儿田里耕地忙,天上鸟儿飞得欢,

  白兔野外捉迷藏。 老虎山间做大王。蜜蜂花间采蜜忙。

  小鸟树杈造新房, 懒猪圈中打呼噜,树上猴子荡秋千,

  海狮水里表演忙。 小狗身上抓痒痒。鱼儿水里捉迷藏。

  猴子树上荡秋千, 雄鹰半空寻猎物,

  孔雀开屏真漂亮。 燕子忙着造新房。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4能正确搭配词语。

  5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

  6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声母辨析、字词训练。

  教学难点:

  熟字组词、扩展词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3,希望小朋友学会正确辨析声母,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和能用熟字扩词。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

  二导练第一题

  1认读声母卡片,全班认读,开火车认读

  2出示小黑板,区别下列声母有什么特点?

  b ——d p——q b——p m——n(顺口溜记)

  l——r n——h f——t n ——l(识记)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明读,及时正音,齐读

  3出示sh——r zh——z ch——c sh——s 又有什么特点?

  指名认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4集体认读

  5小结

  三导练第2题

  1联系旧知提问:小朋友已学过哪几种结构的字形?

  2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卡片.

  3学生尝试练习

  4指名板演

  5校对,订正

  左右结构:渴,许

  上下结构:吴,声,它

  半包围结构:送,近

  四导练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口头组词比赛

  3交流,讨论,评比

  4书面完成作业

  5老师出示提板,读词语

  办——办法,办公,办事

  友——朋友,好友,有用

  用——用心,有用,好用

  石——石头,石块,石子

  6你还有另外的组词吗?

  7质疑,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五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六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题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搭配词语。

  2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

  3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说话,明确任务。

  二导练第4题

  1读一读范例:山——高

  2照样子把第一行的词和第二行词连起来,读一读。

  3集体交流,教师出示

  山高 水长 鸟语 花香

  4教师:山高和水长合起来是个成语,把鸟语花香合起来也是一个成语。

  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5听写这两个词。

  三导练第5题

  1读题明题意

  2尝试练习

  先比一比两组字在字形或字音上有什么相同点,再想一想字义,最后填空。

  3反馈,纠错

  4教给顺口溜

  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水。

  5读句子。体会字意。

  四导练第6题

  1复习句号和问号的名称。

  板书: ? 。 问;这是什么号?

  2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联系课文《乌鸦喝水》中的问号,引导学生说出表示疑问的意思。

  3出示句子: 你看过大海吗?

  指导读,读出问的语气,句末语调上扬。

  范读——指名读——齐读

  4另外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出示句子: 我看见过大海。

  指导读,语气较平淡。

  为什么用句号呢?

  5同桌一问一答说这两句话。

  分组读

  6出示后两句话,自己轻声练读。

  同桌读——指名读——分组读

  7看图说话练习:请小朋友说说大海边的景色。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学语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9-06

小学语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学语文园地教案07-31

小学语文《鸟岛》教案08-27

咕咚小学语文教案06-22

小学语文《征友启事》教案06-25

小学语文美丽的彩虹教案11-22

小学语文识字2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