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17 12:50:35 再别康桥 我要投稿

【热门】《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

  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

  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赛诗会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诗中很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你能说出几首?

  ?课件展示: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玲》

  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王唯轻拂杨柳吟诵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绝唱,高适在漫天飞雪中用“天下谁人不识君”诠释着离别的豪迈大气,柳永则将离别定格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永恒凄楚……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而这离别的对象,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人、朋友,而是……

  【板书:《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二 走近志摩

  课件展示:徐志摩(1896—1931) 别名:南湖、云中鹤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诗人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主要作品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他是现代诗坛上划过天空的美丽流星,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把思念留给了整个中国诗坛,也留给了中国新诗诗坛许多千古绝唱。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他的代表诗作。

  三 走近康桥

  1、由题目可知,诗人告别的对象是?(学生集体回答:康桥)

  康桥,是世界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她不仅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

  ?康桥图片展示(配乐:《星空》)

  2、康桥情结: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5年和1928年,它曾两次重返康桥。本诗便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所以说是再别康桥,即再一次与康桥分别。

  四 聆听诗歌的音乐美

  1、因着感激和热爱,而又是再一次离开这挚爱的康桥,诗人的感情必定是依依不舍的,那么我们如何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开始读诗,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用心读,先自由地放声朗读,待会请同学们自我展示。

  (学法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是否正确,不能把完整的句子读破了。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有没有突出来。音量是否适中,音调是否舒缓得当。是否投入感情。)

  2、先自由举手,再点名读,可读整首,也可选段读。

  (学生点评穿插其中,教师适时点评,指导朗读)

  4、大师朗读:聆听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模仿跟读。

  5、请一名有朗读功底的同学,和着音乐,纵情朗读。(配乐:《再别康桥》)

  6、音乐美:

  有人说,这首《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典范,你认为呢?

  (学法指导:语言文字内在的“音乐美”主要借助节奏、平仄、押韵、双声、叠韵等形式表现出来。)

  ?和学生谈论后展示课件总结

  押韵。每节押韵、逐节换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使用,更增强了诗的这种节奏感。

  五 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1、和着美妙的音乐,想必同学们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说出来让大家共享,举个例子——老师给出了第一节和第七节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根据示范,为其他几幅图画命名。

  参考:招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艳影图、水底青荇招摇图、榆荫青潭浮藻图、满载星辉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

  2、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图都是由一个事物构成,例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一支长篙等,这些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那么,在诗歌中这些融入诗人情感的载体,称为意象,板书:意象=物+情,学习诗歌必定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

  3、好,我们再次回到这几幅图。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品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小组讨论)。

  参考句式:我喜欢 图,诗中这样写道 ,从中我读出了作者 的感情。

  举例:我喜欢河畔金柳艳影图,“柳”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本就有惜别的含义,诗中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情感的景物化作有情感的生命活动,温润可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从中我读出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从中感悟出情感美。

  教学设想: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用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4、绘画美总结: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

  片深情。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歌极具绘画美。

  六 探讨诗歌的建筑美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在他的这首诗歌中,不仅贯彻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的主张,还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你能从全诗的结构上说说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

  建筑美: (1)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2)首节和末节,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八 结语

  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诗人用一颗敏感的心,用多情的种子孕育着心中的花朵,不管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都一准用芬芳传达“爱”、“自由”和“美”。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现代诗歌较之于当代诗歌,思想内容比较容易把握。因为《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2.教材分析: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作者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寻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热爱。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用第二种说法。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徐志摩及本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徐志摩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一、交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5分钟)

  涉及生平经历、创作背景:

  资料(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资料2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

  (设计意图:对徐志摩的个人经历的了解是感知诗歌真情的前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2分钟)

  (述说感受: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2、指名朗读,交流诗歌内容。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设计意图: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在于为下一步分析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技巧,以及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夯实基础。)

  3、自读诗歌初步感知诗人情怀。

  (设计意图:初步立即基础上的再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4、赏配乐诗朗诵。

  (1)欣赏配乐诗朗诵。

  (2)自由朗读

  (3)读交流诵读感受。(感情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设计意图:欣赏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与自己的朗读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体味诗歌的感情为进一步研究诗歌的“三美”创造条件)

  三、再读诗歌

  完成练习:字词注音(青荇榆阴漫溯斑斓笙萧)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预设问题(1)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风光如画。

  (2)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寻找意象)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教师总结意象:

  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五、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六、朗读诗歌

  七、作业: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鉴赏“新月派”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2、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诵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诵读课文技巧。

  ——节奏、韵脚、感情……(5分钟)

  二、再读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15分)

  1、主题提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简介诗歌“三美”追求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不但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还努力进行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精美诗篇。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的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2、主题研究本诗歌“三美”。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形式)

  音乐美: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语言)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绘画美: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意境)(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三、再读课文,品味诗歌三美。12分钟

  1、一读品位建筑美

  2、品位音乐美

  3、品位绘画美

  4、自由读品位诗歌追求的“三美”。

  四、背诵诗歌。8分钟

  1先完成背诵任务的介绍经验。

  2老师指导背诵技巧

  主题背诵——根据各个小节之间的关系背诵。

  差异背诵——找不同小节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想象背诵——根据本诗歌“绘画美”的特点,想象各小节所创造的美丽意境背诵。

  ……

  五、拓展。

  1比较读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2谈炎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六、作业:1、背诵诗歌2、搜集并欣赏徐志摩的诗歌,进一步了解徐志摩的诗歌追求。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体会志摩的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揣摩诗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

  2、体会诗的意象组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点拨法。

  【媒体设计】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中的片段,并配以朗诵。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印发北大中文系教授孙玉石先生撰写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重读〈再别康桥〉》一文供学生自学。

  【教学步骤】

  一、播放有关康桥的录象片段,配以解说(画面要能展示康桥的美丽风光;要突出解说徐志摩和康桥的关系)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6年生于浙江海宁,他很早就开始新诗的创作。1923年加入新月诗社,成了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徐志摩在中国埋下了一颗颗丰润肥沃的种子,直到今日依旧开着缤纷的花朵。

  写作背景介绍:

  徐志摩1920年曾留学英国的剑桥大学,也就是康桥。剑桥是一所800年历史的大学城,有很多古老的建筑,作者对这座大学城怀有很深的感情。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可以说是诗人的精神依恋之乡。1928年的秋天,他带着失意,重回剑桥,故地重游,勃发了诗人的兴致,他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溶进了这首《再别康桥》。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途中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他就这么悄悄的来,又这么悄悄的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尝这道堪称徐志摩诗作绝唱的佳肴。

  二、朗读

  1、听配乐朗读《再别康桥》。

  2、看课文题目,找出字眼。

  (别,由此可见,这是一首别离诗)

  三、研读诗歌

  1、提问: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

  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得出本文的感情基调──柔美缠绵。

  3、诗的主旨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和离别的怅惘,但全诗七节二十八句,不用一个留恋、惜别之类的词语,那么这种情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把这种感情全部融化于景物描写中)。

  4、同学们找出诗中一些能传达出柔美缠绵的情调的意象。

  5、下面请同学们静思默想,选择一种你最喜欢、最能拨动你心弦的意象,结合本诗体会它妙在何处?

  6、请同学们把你最爱的讲出来,让大家共享本诗带给我们的美。

  7、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但是静止的吗?

  (不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8、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本诗的意象美。

  9、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请一学生朗读五、六节,其他学生评判,有无读出感情的起伏来)

  10、大家已经阅读过这篇诗歌多次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你觉得这首诗打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

  (学生先自己品味,然后自由谈论,与同桌交流)。

  11、请学生推荐一位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再次体会诗歌的这三美,从而把握诗人对康桥的挚爱。

  12、要求学生当堂背诵。

  四、总结

  追求内心的自由而不得,追求真正的爱情而不得,在1928年的秋天,徐志摩是带着生活中的不如意来到剑桥的。就比如荷塘月色在朱自清的心中是一个美好的梦一样,这时候的康桥,在徐志摩的心中也是一个梦,在这个虚幻的缠绵悱恻的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所以作者才会那样的爱它,那样的对它恋恋不舍才会费劲心思来描绘这样一个柔美的缠绵的使人久留而不愿离去的梦的世界、诗的世界。

  五、迁移练习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沙扬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六、作业

  1、朗诵、背诵该诗。

  2、谈谈你对该诗的独特体验。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感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

  播放黄磊朗诵带《》。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播放黄磊朗读的《》,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五,整体鉴赏《》。(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知识点训练。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3,识记训练:背诵本诗。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

  教学重点:

  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目的:

  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

  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

  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

  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

  3、补充知识

  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

  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1920年9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1921年,认识了狄更生,并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1922年10月从英国返回中国。

  康桥之美:古风古色,桥影藻密,

  妩媚河身的两岸,

  穆静腾辉的晚景,富丽的温柔;和缓的钟声

  春阳晚照,泼翻一海纯金,

  千百家屋顶烟突,白水青田,黄昏,远树凝寂, 象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 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村里姑娘腮红颈白; 屏绣康河垂柳婆娑,

  此地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

  “康桥”在徐志摩,只有三十六分之二的时光,而这两年,却是那么魂牵梦萦的两年。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我所知道的康桥》)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 我必首数康桥,

  赖你和悦宁静 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 我心我智,方始经爬梳洗涤, 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月光辉, 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不朽

  我此去虽归乡土, 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

  别时之情景: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雨色凄清,小鸟无欢,怅别情深,涕泪交零,

  别后愿望: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 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

  三、观赏动画课件,反复诵读课文,初步体会情感

  四、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再别康桥》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康桥之美: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康桥情结: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鉴赏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表达之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诵读课文。

  二、研讨:

  1、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

  答:轻轻地、悄悄地

  2、为什么要这样?

  答: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再会吧,康桥!),深怕惊醒了它。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答: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4、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答: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柳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5、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答: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答: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7、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答: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8、重回康桥,他观金柳,赏青荇清泉,还做了什么?

  答: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到星辉斑斓时。

  9、此时情绪是兴奋欢快还是失意低落?何以见得?

  答: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0、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答:“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11、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诗“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在此处明显不妥,你认为结合此诗的情感和意境,应该改做什么?

  答:“别有深情挚爱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中国一般人,喜欢某地,爱刻上“XXX,到此一游。”或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答: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13、诗中还有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感情的是什么?

  答: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14、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答: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

  三、总结全诗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思想感情: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如多情郎之于恋人,含情脉脉,又默默示爱。

  艺术特色:

  (1)善于取景;

  (2)精于抒情;

  (3)音韵和谐,清新上口。

  语言表达:用韵细密精巧,产生和谐回环之美。

  A,双行用韵,双线交织或钩连,交叉押韵

  B、节与节之间顾盼钩连

  C、多次复沓,产生轻柔飘逸之美。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6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这个环节中介绍诗人:(略)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抒情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它是一个“切入点”。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诗人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诗人写“金柳”是“新娘”。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诗人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诗人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谁能说说诗人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诗人的生活历史。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仅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诗人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诗人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诗人写入作品的包含了诗人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为联想,就适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同学们“荡漾”过吗?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诗人用词之妙。哪位同学荡漾过?不妨说说。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朗诵这一小节。

  四、进入第三小节诗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这个问题更深入了,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理解诗歌,进入到诗人精神世界,进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灵活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感觉,相机引导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读,后回答。诗人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早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换得轻轻地读。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诗人写错了。是不是?这个地方很多老师容易疏忽,这么一问,就问出趣味来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诗人的梦。“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噢,明白了,原来彩虹就是诗人的梦呀!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诗人的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诗人的“梦”。诗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诗人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

  诗人也是这样,提到“梦”,他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让他难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寻找那昔日的梦。昔日的梦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呢?诗人告诉我们了么?

  “撑一直长篙”。你知道什么是长篙么?噢,在《社戏》里学过,多美好呀!你们撑过船么?撑过,感觉如何?美极了。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诗人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诗人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办?“悄悄”地离开。“悄悄”就是我的“笙箫”,憋在心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夏虫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个康桥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还是藏在心底吧,就让我一个人知道。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诗人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诗人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他赞同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歌理论,认为诗歌要有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广为流传,人们张口就可以朗诵,据说,1928年11月,也就是诗人再别康桥后,就去了印度,拜见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当众朗诵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写的多好啊!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徐志摩的诗选来读一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国海上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本教案根据特级教师程翔老师的教学思路整理而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

  1. 把握和分析意象。

  2. 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诗人。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 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 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诗人的情感有关系?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诗人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 进入第三小节,诗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

  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诗人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2、诗人的“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没有,被“揉碎”了。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梦被揉碎了,情感怎么样?引导学生体验诗人此时的伤感。

  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

  六、诗人的“梦”让他重回昔日在康桥读书的梦,这昔日的梦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吗?进入第五小节。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撑着长篙的感觉,向前,向更深处漫溯,忘记了时间,撑到星辉斑斓的时候,于是在那里放歌。多么自由自在啊!多么美好啊!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

  2、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读第七小节,诗人的情感变化了吗?为什么?诗人写了什么意象?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词是什么?这些意象让你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诗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梦,因为要离别了。诗人写了“笙箫”,修饰词是“别离的”,诗人此时是忧愁的。

  2、诗人写了“夏虫”,修饰词是“沉默”,为何诗人要沉默?

  首先,夏虫也不堪离别的愁绪,故“沉默”了,不再“欢叫”了。其次,诗人希望离别的方式是静悄悄的,恰如诗人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的。

  3、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特殊形式,回环往复会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

  八、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适当师范指导。在读书声中结束。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三美”;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以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把握徐志摩诗的纯艺术美。

  四、教学方式:

  1、声画同步,视听一体、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2、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3、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张作者的挂像,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段,乐曲《神秘园》;印发补充资料《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间部分;提前板书闻一多诗歌“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以及“现代诗”字样。

  2、学生:阅读课本中现代诗的相关文章,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有条件可以先看央视诗歌散文大赛展播片段,准备回答教师提问。

  六、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央视诗歌散文大赛《再别康桥》章,挂出作者头像,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感知其代表作的风格。

  (二)由学生简单复述“我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自己查询搜集)

  徐志摩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曾与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创办《新月》月刊。他热烈追求“爱”“自由”“美”,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他“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与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统一”形成了徐志摩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的诗歌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尽管对其人毁誉不一),但是由于“极左路线”影响使他这位把“美奉献给人类”的诗人和他的诗,被长期封存。改革开放以来,才有他的数种诗集和散文集出版。

  诗人就读于剑桥时,这“世界上最秀丽的地方”曾给了他美感,给了他灵性,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康桥成了他“永久的恋情”。这首诗作于1928年的11月,写的是他再次游历欧洲重返康桥时的感受,故名曰“再别康桥”。作者另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三)初读原文(自由读)整体感知

  1、读完后,让学生说说读完全诗的“整体感知”。

  “空灵”“飘逸”“潇洒”,无以名状的“舒适”和“轻松”“浅浅的惆怅”等。

  2、本诗以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实践了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的确值得细品:有哪些表现?(结合本诗,学生回答: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正适合朗读)

  3、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板书)

  (四)配乐朗诵,加深理解(学生鉴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1、放《神秘园》乐曲,教师饱含感情地朗诵,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2、展示多媒体:康桥风光片,请学生带着听乐感受再次小声读诗,注意重点字词读者与全诗意境;

  3、学生放声朗读,自行品味,教师适时点拨;理解与吟诵双向并进。

  (1)全班齐读第一节,提问:大家觉得哪个词语要重点强调?这又衬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有三个字须重读(轻轻的),节奏整体上呈轻松微跳跃之感——理解诗眼。

  (2)请一女生朗读第二节,要求给人鲜明的视觉形象,自己提问。

  【提示】“金”“新娘”“艳”“心头”要重读,“荡漾”用琵音——理解意象。

  (3)找到情感发展高潮段,请一名男生先读再揣摩。作者在水波星光交辉下想泛舟寻梦,放声高歌,这表明了什么心情?你有这体样的体会吗?

  【提示】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理解抒情法。

  (4)可是诗人接下来的抒情格调陡转,请全体女生读这一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提示】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言突转后再一气呵成——理解读音跌岩。

  (5)结尾部分全体男生齐读,学生三言两语谈其特点。

  【提示】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化。——理解诗的回环美。

  (6)分小组读以上四节,把握诗歌意象及其抒情意味,深入体味徐志摩诗的艺术之美。

  (7)中间两节与第二节结构及表意均相似,故而留白给学生多角度朗读鉴赏;

  【点拨】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读法会怎么样?如何理解诗歌三美,怎样通过朗读体现?

  (8)师生合作,在整体鉴赏过程中,完成全诗结构提纲的板书。

  (五)学生讨论的鉴赏小结,教师点拨。

  【小结】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六)再次播放音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七)分层布置作业:

  1、利用补发资料进行比较阅读,说说散文与古诗歌在写法和读法上的不同(层次较高的同学做)。

  2、课外延伸:找徐志摩另外一首诗《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全体)。

  3、仿写精彩诗句,多读好诗,有条件可试着配乐(其他学生完成)。

  【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总体设想是: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唤起他们读诗的兴趣,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其入境;然后穿插读诗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以此培养其审美情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导演和引路人的作用。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象的含义、作用。

  2、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解与背诵相结合,辅以电教手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读博士;1928年秋重到英国,写下此诗;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

  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三、充分熟悉教学材料,获得感性认识

  1、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2、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正音正字,投影: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 笙箫(xiāo) 载:zǎi(一年半载 )zài(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四、解释“意象”

  诗歌离不开“意象”,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以粉笔、板擦等为例)。

  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

  1、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

  2、我们鉴赏诗歌,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物→情→旨。

  五、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

  1、轻轻的(走)(来)(招手):不想惊动别人,更不想惊动这里的美景。忧愁。

  2、“西天的云彩”换成“东方的朝阳”如何?

  傍晚适合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正如“秋”“雨”中写离别能泻染出这特定的意境一样,同时作者是别西(方)而东去,因此别“西天的云彩”准确。

  3、(金)柳→新娘→荡漾:喜爱这美景。(比喻)“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经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可见,“柳”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4、青荇→招摇,做水草:感情深化,不想走了。留恋。(拟人)

  5、清泉→虹→梦:再深化,回答了为什么“留恋”这个问题,景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自己的梦想。

  6、因此:寻梦,引起美好的回忆。撇开美景,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陶醉)

  7、沉默──回到现实(别离),获得了短暂的陶醉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伤感。

  8、照应开头,“不带走一片云彩”,飘逸、洒脱。

  小结:

  1、这首诗每小节的感情不同且具有一个美丽的圆形结构:

  美景(意象)

  轻轻的(忧愁)

  回忆(想象)

  悄悄的(洒脱)

  现实(伤感)

  2、徐志摩的艺术风格:

  投影:

  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个性。

  六、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七、知识迁移

  投影: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仔细的观察,抓住最有代表的一瞬。)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新奇而准确的比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直抒胸臆。)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复杂的情感。)

  沙扬娜拉!(照应题目,无奈分别,珍重,珍重。)

  注:括号内容为评说。

  八、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以至背诵这首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了解《雨巷》中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诵读、讨论、探究中感受这诗的诗情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理解作者孤独、苦闷和彷徨的感情。

  【学习重点】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3、反复的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象征手法。

  【学习方法】

  诵读吟咏、欣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诗人,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中国“左联”成员。1925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学法文,开始接触法国象征派诗歌。建国后在国家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代表作有《雨巷》(被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我用残损的手》等。因《雨巷》获“雨巷诗人”称号。

  2、写作背景:《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许多热心革命的青年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四一二”政变后,戴望舒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再现了处于迷惘时期的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

  3、丁香:丁香的形状像结,在暮春时节开花。诗人们面对丁香花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伤春的愁绪,因此有人把丁香看成是愁品;丁香花的颜色以白色或淡紫色为主,颜色并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因此,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花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4、给下列词语注音。

  彷徨()寂寥()彳亍()凄婉()颓圮()惆怅()

  5、解释词语。

  彷徨寂寥彳亍颓圮太息凄婉惆怅

  6、朗读全诗。

  7、听朗读录音,然后朗读、齐读全诗。

  8、分析本诗思路。

  第1节:

  第2—6节:

  “飘过”过程:

  第7节:

  第1节:“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第2—6节: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从雨巷穿过,从“我”身旁飘过。

  飘过过程:默默走近、走近——远了——走尽这雨巷。

  第7节:采用重叠反复的形式写“我”的希望。

  【学习过程】

  一、自学生疑

  问题预设:

  1、本诗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和情绪?从诗中找出有关词语。

  2、这种情感和情绪是从哪里来的?(通过哪些意象体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3、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情绪。那为什么作者这么忧伤呢?

  4、结合诗中情节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关系,你认为作者在本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5、《雨巷》运用了象征、重叠反复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探疑解惑

  1、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等。词语见诗中。

  2、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我、篱墙等。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雨巷:悠长、寂寥。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常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并不轻佻,因而丁香也就成了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作者用丁香花这一美好、高洁又哀怨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作者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只能是孤独、苦闷和彷徨。

  篱墙:颓圮,让人有哀怨、凄凉、衰败的感觉。

  姑娘:有丁香一样的芬芳、彷徨着忧愁的姑娘。

  “我”:孤独、忧愁,有所希望又彷徨苦闷。

  3、主要是现实的黑暗。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和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哀叹感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别让我们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4、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构成一种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表层上是在写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深层上,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一种美好理想得而复失的苦闷与彷徨。

  5、象征手法。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重叠和反复。《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第2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3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第4节“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三、巩固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

  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参考答案】

  1、(5分)画面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2分)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1分)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2分)

  2、(6分)

  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

  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

  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

  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4分)

  这样写的好处是:

  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

  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2分)

  《再别康桥》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

  2、诵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合。

  3、体悟作品的内涵,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通过分析意象意象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比喻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

  在形式上如何体现这“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主张?

  【学习方法】

  诵读吟咏、欣赏。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曾留学英国和美国。他的创作,主要有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散文散主要有《落叶》(1926)、《巴黎的鳞爪》(1927)、《自剖》(1928)、《秋》(1931),另有小说、戏剧、日记、译著等多种结集。194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有《志摩遗集》5集8卷。。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从南京乘机回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

  写作背景:康桥,即剑桥,英国的学术、文化中心,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也是跟风景秀丽的地方。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一个夏天晴朗的下午,徐志摩重游康桥,怀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英国朋友,遗憾的是由于事先没有联系,朋友不在。只有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迎接他,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他乘船离开马赛归国途中,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于是在汹涌澎湃的海涛声中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给加点字注音。

  青荇()荡漾()浮藻()沉淀()漫溯()长篙()撑船()斑斓()笙()箫

  3、听朗读录音,朗读、齐读全诗。

  4、分析这首诗的思路。

  第1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5节:写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

  第7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学习过程】

  一、自学生疑

  问题预设:

  1、康桥在诗人的眼里和心里无疑是一种“至美”,那么诗人借助了哪些意象营造出那种“至美”的意境呢?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2、第2节,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3、《再别康桥》第1节用的是“轻轻的”,为什么到第7节改用“悄悄的”呢?

  4、“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要具有“三美”的主张:“绘画美”——指词语的色彩,“音乐美”——指诗歌的音节,“建筑美”——指句式。《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如何体现这“三美”主张?

  二、探疑解惑

  1、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抒发了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这首诗通过描写康桥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运用比喻(暗喻)手法,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极度迷恋的感情。

  3、“轻轻的”和“悄悄的”意思一样,但用在诗里表现的就不一样了,“轻轻的”表现出作者去见康河就像去见好朋友一样,想要给康河惊喜,此时的作者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期盼。

  “悄悄的”离开康河表现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哀伤无奈之情,不忍心打搅康河,只能够静静的一个人离开。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同中有异,首节的两个“轻轻”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惆怅不已。这首诗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意境。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

  4、(1)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每节偶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上由两个或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首节和末节,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2)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3)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三、巩固拓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5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6分)

  参考答案

  1、颔联、颈联动静结合,由远而近,(1分)颔联写诗人举目远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2分)颈联牧人与猎马的归来,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恬淡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2分)

  2、这首诗借景抒情,先写野望中的秋日田园牧归之景,恬静闲雅,流露出诗人归隐后百无聊赖而彷徨的心情;(3分)尾联用典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贤人伯夷和叔齐为知音,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和苦闷惆怅之情。(3分)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格式和结构,了解新闻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

  3、学习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本课主要学习从报刊、电视、网络这些渠道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2、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掌握新闻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学习写作新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泉州,有一座让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建筑,它伫立在市区的圆盘上,上面有许多的飞天。这就是咱们泉州的城雕。城雕上的飞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飞天,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飞上九重天的向往。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什么与飞上蓝天有关的人和事呢?

  讨论:时间为5分钟左右。

  总结归纳:最早的当属嫦娥奔月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西游记》、《封神榜》等文学作品;敦煌有“飞天壁画”、“唐明皇游月宫”。

  二、主体

  教师:我国从古至今对飞天的梦总是抱有很深很浓厚的憧憬,这个梦想终于在2003年10月17日得到了实现。这一天可以说是全国上下万众瞩目的一天,也是我们的自豪感得到空前提升的一天。这一天,让我们用一些定语来给它下定义。

  同学们看书,自己找词语,或者自己形容(时间为3分钟)。

  教师归纳、概括、点评:中国第一位宇航员、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几百年的梦想……(这些词语可以 由同学们自己找、自己说,主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对这一天的意义有所了解)。

  教师:在课文的开始,开头的三段,给我们介绍了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叫作新闻的导语。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的精辟议论组成。

  一篇新闻除了导语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部分。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还由什么部分组成?

  明确: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

  教师: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以本文为例来看这些部分的作用。标题,告诉我们新闻的内容;电头,告诉我们时间和发布新闻的报社等情况;导语,刚才说过了,是介绍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围绕导语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结语,就是结束。

  新闻中,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次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叫作倒金字塔结构。

  教师:同学们,再从整体上看看课文,课文结构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记述“神五”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这个回顾是简要的),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这是一种首尾四合型结构。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归纳出来的文章的结构,看看文中交代的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的事件?

  (提示:按照时间顺序。)

  三、总结全文,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两卷新诗,廿年老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一声河满,九点 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这是一副挽联,所挽对象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徐志摩。 “两卷新诗”,指的是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而“九点齐烟”是济南郊区九座小山的总称,此借指徐之遇难地。他是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的,时年35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走进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去感受他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情。(多媒体展示课题和作者) 我们这节课的上法是——(课件:美听,美读,美析)

  第一教学模块:美听。

  请学生第一次听读全诗。听的时候关上课本,闭上眼睛,注意诵读的节奏和重音。 ——课件(男声配乐朗读。)

  请学生第二次听读全诗。听的时候仍关上课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课件(男声配乐朗读。)

  请学生第三次听读全诗。听的时候看着屏幕,轻声的跟读,并感受诗人流露的情感。 ——课件(男声配乐朗读。)

  (教师过渡:我们刚刚是听别人的朗读,下面换由我们自己实践了。)

  第二教学模块:美读。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诵全诗,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把握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请一位同学朗诵全诗。请其他的同学注意这位同学的朗读与朗读带中的朗读相比,在朗读的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有何不同。

  3.请同学们评点,教师作补充。 4.再请一位同学朗诵全诗。 5.请同学们在音乐中朗诵全诗。(课件:轻声的音乐) (教师过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伤的离别诗牵动了许多文人学者的心。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诗人志摩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心中。)

  第三教学模块:美析。

  第一步: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说这首诗美在哪里?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意象之美

  《再别康桥》两美

  语言之美

  第二步:分步赏析

  1.赏析诗歌的意象之美。

  (1)作者选择了哪些独具特色的意象?(“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 这些意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教师分析示范第二节。

  (3)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讨论分析。

  (4)教师归纳总结:无论是大家刚刚赏析的,还是老师分析的诗节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在这些美丽的意象中的对于康桥的深深喜爱和眷恋之情。

  (5)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领悟诗歌的意象美。 2.赏析诗歌的语言形式之美。

  提示;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去感受

  绘画美 三美

  音乐美

  建筑美

  请同学们试着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学法迁移:

  请同学们赏析徐志摩的另一首诗《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课堂总结:少年是诗,青春如歌。

  让我们去读诗吧!

  让心灵徜徉在诗歌的花园,

  让思绪飞扬在缪斯的殿堂。

  含英咀华,化育灵魂,

  提高你的文学素养,

  绽开你生命的纯美之花!

  课后反思

  ①课堂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诗歌语言的张力,带领学生领悟并体会了诗歌的美,并带动学生化抽象文字为形象画面,在转化的过程中,领悟了作者情感的抒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②时间掌握得不够到位,学生分析部分有些过于仓促,引导不够,同时由于时间的关系,也缺少必要的练习巩固环节,往古诗意象分析方面的拓展和牵引也做得不够到位,是为最大的遗憾。

  《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2

  【学情分析】

  现代诗歌较之于当代诗歌,思想内容比较容易把握。因为《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教材分析】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作者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寻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热爱。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用第二种说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徐志摩及本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教学方法】

  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徐志摩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5分钟)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设计意图:对徐志摩的个人经历的了解是感知诗歌真情的前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2分钟)

  (述说感受: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2、指名朗读,交流诗歌内容: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设计意图: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在于为下一步分析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技巧,以及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感情夯实基础。)

  3、自读诗歌初步感知诗人情怀。

  (设计意图:初步立即基础上的再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4、欣赏配乐诗朗诵。

  5、自由朗读。

  6、读交流诵读感受。

  (感情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设计意图:欣赏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与自己的朗读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体味诗歌的感情为进一步研究诗歌的“三美”创造条件)

  三、再读诗歌

  完成练习:字词注音(青荇

  榆阴

  漫溯

  斑斓

  笙萧)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预设问题:

  1、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风光如画。

  2、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

  五、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六、作业

  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感情。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3

  设计理念:

  诗词已学过很多,抓诗中的意象、领会意境、抓住关键性的词句领会感情的方法练了很多,学生还是不能自如运用,授课时应加以训练,于是采用: 朗读抓意象,讨论、领略意境和情感,赏评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理章叠句。

  3、情感价值观目标:

  (1)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分析诗人所选择的意象,体会诗人的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感悟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对诗歌独具特色的意象、意境进行具体分析,领会诗境之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康桥,今译“剑桥”,是英国伦敦北的一座城市,靠近康河,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就在此城。徐志摩是1920年至1922年8月在剑桥大学读书,对康河情有独钟,经常在河边看书,游玩,河中泛舟。1925年第二次来伦敦写下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他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河。”康河是他的理想王国,是他的精神家园,“康桥情节”贯穿于他的诗文之中。1928年,他第三次故地重游,离开时写下了这首留传千古的诗《再别康桥》。

  二、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意象,领会意境和情感。

  (一)读诗,抓意象

  1、导入:从诗的题目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离别诗。不同于我们学过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作者所要离别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康桥的自然景物。

  下面请大家把诗齐读一遍,看看作者写到了康桥的哪些自然景物?用诗的术语说就是写到哪些意象?

  2、学生读诗。

  3、抓意象——师生互动

  讨论、明确:第一节是“作别西天的云彩”中的“云彩”;第二节是“那河畔的金柳”中的“金柳”;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中的“青荇”;第四节是“好榆阴下的一潭”中的“清潭”,而不是“彩虹”;第五节是“满载一船星辉”中的“星辉”。

  (二)领会意境

  欣赏诗歌的一种方法,就是抓住诗歌的意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诗中描绘的图在脑海中再现,体会其意境。这首诗展给我们的是怎样一种意境?

  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是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所以,诗人在诗中展现的也是夕阳下的康河。那么,夕阳下的康河是怎样的意境和氛围呢?让学生闭眼在头脑中想象每一节的画面,然后主动陈述,讨论后明确:意境是宁静、优美、和谐。

  (三)情景交融,领会情感

  作者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河给我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面对康河,诗人写景之中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让学生读诗、讨论,抓住每一节中关键的词、句来理解。

  讨论、明确:

  第一节用“招手”“作别两天的云彩”来写依恋之情。第二节写的是“金柳”,而“柳”在古诗词中是离别的象征,并用比喻把“金柳”喻成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人,湿润可人,艳丽娇媚,更写对康桥的无限依恋。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所以在第三节中,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多情,正是诗人心之向往的地方。他意乱情迷,物我两忘,“沉醉”其中,“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梦的追寻,面对满天星辉,欢欣无比,想引吭高歌。

  (四)解惑释疑

  1、理解作者未放歌,“但我不能放歌”的原因。

  学生讨论、明确:

  因为追寻的毕竟只是梦,而现实中面对的是离别。怎能放歌?况且,诗人笔下的康桥宁静优美和谐,像一个睡梦中的爱人,只有悄悄的才能融入这样的境界。静默和无语才是一曲深情的别离之歌。如古词中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真犹白居易的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一切一切的语言都是那样苍白无力。

  2、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结构基本相同,字句稍有变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师生互动后明确:

  首尾回环照应,奠定了全诗轻柔缠绵感情基调,更好地抒写了对康桥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引导学生体会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提示:作为当时新月派代表诗人徐自摩非常推崇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类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体会绘画美

  上面我们已经在头脑中再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那么是诗中哪些词语可以在头脑中构成完美的画面?

  学生讨论、明确:

  (1) 色彩的词语

  (2) 动作的词

  2、音乐美

  先让学生读两节诗,再读一段文字,体会音乐美的好处,即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然后讨论: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

  (1) 押韵

  (2) 诗句节奏,反复、复沓手法

  3、建筑美

  建筑美,即诗的形成美,每四行为一节,每一节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每句字为六字,间有八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美感。

  四、学生齐读诗,体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五、教师点拨,示范两节,学生再读。

  六、作业

  背诵全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4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

  1、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

  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刚才你阅读了哪些古代的别离诗?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它们送别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

  诗人告别康桥时,按理说,应该有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作者却避开了这些,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有什么好处呢?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

  音乐美:

  A、 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 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A、 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 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绘画美:

  A、 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 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 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屏幕显示。

  点评: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重点,通过重点讲解便于学生网上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另外三篇现代诗的学习。

  五、网上拓展

  布置任务:点击“相关网站”,进入“徐志摩名作欣赏”网站,和因特网上的专家一起赏析徐志摩更多的诗歌名作。然后,把你的学习成果让我们大家来分享。

  点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学习和创新。

  六、成果展示

  学生朗读并赏析“徐志摩名作欣赏”中的现代诗,重点赏析诗歌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会朗读诗歌,展开想象,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知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感受作品蕴涵的真情实感,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重点:

  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潇洒飘逸的风格源于诗人的浪漫情怀、独特性格。

  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讨论法 3、赏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别离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是一种痛苦的感觉。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别离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1921年至1922年,就读于英国康桥大学(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成立“新月社”,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他一生中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这首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第三次来到英国的归途中,作者来到英国重游康桥,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也是英国文化学术的孕育地,作者曾在这里学习,这段求学生涯成为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秀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由于事先没有和英国朋友联系好,作者就一个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过的地方,感受那美好回忆,在回国途中突显灵感,写了这首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离别诗《再别康桥》。

  三、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1、欣赏配乐诗朗诵或老师亲自示范朗读。

  2、在朗读过程中讲解生字词

  明字音:青荇(xìng) 长篙(gāo) 漫溯(sù)

  辨字形:寂寥 惆怅 荡漾 斑斓 笙箫

  四、赏析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一首别离诗,作者为抒发情感,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潭。

  2、我们找到了这些意象,下面我们来体会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1)诗的第二节中意象是金柳,作者是怎么样比喻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做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金柳”是夕阳照射下的柳树,它镀上了一层金闪闪的颜色,随风摇摆,婀娜多姿,美艳的好像“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无限的欢喜和眷恋之情。“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青荇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为什么徐志摩愿意做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人们感觉到它的生命力旺盛;“招摇”一词写出了水草随波起伏的轻盈之态。青荇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

  (3)第四五节写了“清潭”,同学们来思考一下作者是怎么要展开描写的?

  这两节诗围绕“清潭”展开行文,这里的潭指的是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这里游玩,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融情入景,将人带入了梦一般的意境中。先实后虚,借潭写梦,融情于梦,借梦发感,在第五节中将作者迷恋康桥的美景推向高潮。作者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别康桥。

  (4)诗歌的首尾都描绘到“云彩”这一意象,请同学们思考这样描写重复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不重复。开头处显得飘逸高洁,依依不舍。结尾是感到落寞、无奈离别。“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很巧妙的写出了蛇人难言的复杂心理。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开头的“轻轻的”和结尾的“悄悄的”表露了诗人对康桥美景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离开康桥时的失落感。

  五、思考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康桥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眷恋和那如烟似波的别离情绪。

  六、感受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全诗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了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2、音乐美:本诗很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本诗音节和谐,节奏感强。音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本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是整齐划一,给人美感。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再别康桥》,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的,或者是有灵性的,作者通过描绘一些意象,抒发了作者对康桥美景的无比眷恋之情。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诗歌的形式,就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一次告别的经历。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6-13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06-17

精选《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2-11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1-04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1-04

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09-09

《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10-30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1-14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2-11

再别康桥经典教学设计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