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苏轼

时间:2023-06-07 09:29:01 春宁 苏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是苏轼所创作。苏轼是一位爱国者,也是一位才华洋溢的诗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苏轼,欢迎大家阅读。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作者:苏轼 年代:宋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

  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

  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

  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

  封胡羯末已可怜,不知更有王郎子。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于此时此地写给苏辙的儿子苏迟、苏适(旧时称兄弟之子为“犹子”)及侄女婿王子立的。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前两句以物起兴,第三句开始议论。煮豆作乳,谓以豆浸水磨成浆,滤去滓,煎成豆浆。脂为酥,指用牛羊乳制成的松软食品,油烛,指用油制成照明用的蜡烛。蜜酒,指蜂蜜酿制的酒。他的《蜜酒歌·序》曰:“西蜀道士杨世昌,善酿蜜酒,绝醇酽。”初,意谓“一点也不”的意思。这三句是说,你们有豆浆、乳酥、蜜酒吃喝,又有蜡烛点燃照明,可这些都是出自贫苦百姓之手,而他们家里却是一无所有呵!这里,表现了苏轼对贫穷劳动者所寄予的同情与怜悯。

  接下二句,百巧,形容多种高明的技艺。搜罗,谓寻求与搜集。假合,谓假于异物,合于一体。乱天真,形容仿造得精巧,达到真假难分的程度。这二句是说,自古以来,那许许多多技艺高明的强手,都是穷苦百姓,他们千方百计寻求各种办法,运用多种技巧,制造出许多精美的物品,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这是苏轼对劳动者聪明才智的热情歌颂。

  这首诗,本是苏轼用以教育与勉励后代的,他希望他们读书、作诗要像酿蜜酒一样,“冬不加甜夏不酸”。可是,他却从中道出了一个重要哲理:世界上的一切财富,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技艺超群的劳动者,自古以来都出自穷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一切。

  可是,在封建社会里,劳心者视为君子,而劳力者却视为小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贫苦者的一切财物被掠夺走了,连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被看成愚蠢无能。然而,苏轼的这个观点,对孔孟之道的“上智下愚”来说,无疑是一种悖逆。这在今天看来,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首诗通过以事显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后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古来百巧出穷人”一句,更是言浅思深,耐心寻味,令人叹为观止。

【又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苏轼】相关文章: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苏轼翻译赏析12-08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01-02

中秋古诗《中秋见月和子由》09-13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歌赏析10-24

和子由踏青_苏轼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赏析及译文08-15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04-12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08-08

行香子·述怀 苏轼11-02

初秋寄子由 苏轼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