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记忆散文

时间:2020-11-03 11:51:41 散文 我要投稿

劳动的记忆散文

  在我生命的历程里有过无数次的劳动,从学校到工厂,从家庭到到社会,记忆深刻的却是小学期间的那次劳动。

劳动的记忆散文

  我十二岁那年的秋天,上小学四年级,瘦瘦高高的,虽谈不上弱不禁风,也不是很壮实。我们班和五年级及初中两个班的同学们一起,一百多人,学校组织到几十里外的大山里去砍柴禾。那天天还没有亮,我们拿着妈妈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黄金塔”(包谷面)加菜叶做的干粮,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声声呼喊中,我们喘着粗气匆匆忙忙赶到了学校,同学们已经排成整齐的队伍等候在那里了。教务处领导简短地介绍了今天的情况,然后,按照初中班在前,小学生在后顺序出发了。当时,天还没有明,夜色中月亮西沉,星光闪闪,一声声鸡鸣声回荡在山村的天空。走在那些悬崖峭壁上,我的心扑腾扑腾地跳个不停。特别是知道那些曾经摔死过人的陡涯边,心里更是直打鼓。

  扛着比我个子还要高一大截子的扁担,看着带勾的一副绳子随着我们走路的动作在那里晃晃悠悠的,我的心里即兴奋又紧张。

  砍柴禾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平常跟父亲一起上山挖草药,看着父亲挑柴禾,知道了许多方法步骤,但是,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今天,我也要当主角,砍柴禾,挑柴禾了,男子汉的荣誉感时时刻刻洋溢在我的心里,感觉美滋滋、甜丝丝的。

  穿过一条条河流,翻过一座座大山,沿着那羊肠小道,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行走,我和同学们一个个大汗淋漓,人困马乏。在一个不宽的山谷里,大家停了下来。老师宣布这里就是今天我们的砍柴地点。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一竿子高了,到这时我们才知道,看起来简单的砍柴禾做起来并不是想像的那样简单。粗的我们砍不动,那些被火烧过的被称为“火燎烧”干柴细的没有几根。要想砍到所谓的好柴禾,只有往山上爬,爬得越高,才会找到更好的柴禾了。

  可是,一个个大学生们如蝗虫般前面走着割着,容易砍的柴禾基本没有了,剩下的不是在悬崖峭壁上就是在大刺架窝里面藏着。面对陡峭的山涯,我们心里有一些恐惧,却又担心空手而归难看,我们只好卯足了劲往山顶上爬。就这样,我们的手指被锋利的刺儿扎得冒出了血,然后结成血伽,腿和胳膊上被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力气感觉耗得差不多了,锋利的镰刀越来越沉重起来,手腕仿佛断了般疼得我们呲牙咧嘴的。就这样,好不容易从山上把柴禾一点点拉到山下,由于柴禾捆得松的缘故脱落掉了不少,我们无奈的一声声叹息。

  我和二姐是一个班,她比我大两岁,个子确比我矮了一点,身体也没有我强壮。看着那些有经验的学生们很快弄了两大捆,我们有点着急了。我们不敢再休息,手忙脚乱地割着柴禾,也不知道多少自己可以拿走,多少拿不动,更没有想过山高路远有多少凶险和艰辛。忙乱中我们总算每个人弄了两小捆,急忙将它们分好,用绳子反反复复去捆,尽量捆结实。好不容易将柴禾捆好,用扁担挑起来就走上了回家的路。

  挑起的挑子因为不会绑,绑得松,走不多远就掉了,我们不得不放下来重新绑,这样翻来覆去消耗了许多时间和力气。更吓人的是挑着柴禾行走在悬崖峭壁窄窄的道路上,我们都不敢往涯下看一眼,向里面靠还担心柴禾碰着峭壁会掉下悬崖去,因此,腿肚子不停地打颤着。

  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四十多的男人,身强力壮。他看到我,并没有因为我们幼小给予帮助,相反讥笑我担的柴禾少,直言不讳地说:那么大个子担那一点点,好意思嘛。本来平常就少言寡语的我,心里憋着气,更无言以对。

  回家的路上,夹杂在同学们中间,二姐走起路来比我吃力多了,于是我就和她换着担,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许多时间我们鼓足勇气担起来,一次只能走一百多米就筋疲力尽,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等那些大部队一个个从我们身边走过去了,我们才再次竭尽全力地继续走,汗水从额头上往下淌,从来就没有干过。就这样,直到天黑透了我们才摇摇晃晃到了学校。老师一个个过称,我的28斤,比二姐的少了二斤多重。回到家,浑身沉重,疼痛得无法动弹了,勉强吃了母亲给我们做的饭,眼皮重得再睁不开,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几年,我上了初中,也就渐渐地忘去了这件事。可是,在初三升级考试的时候,作文题是《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面对这个题目,我一下子想起了那次学校组织勤工俭学砍柴的事情,那天的事情一暮暮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环节都在我的脑海里面翻卷着,荡起一层层洁白的'浪花。我没有多加思考将这件事很快写成作文交了卷。

  作文题分数占据全部分数的百分之四十,如果作文写得好,及格录取肯定没问题的。考完试回家后,在漫长的等待中等来了第一批录取考生的通知书,里面没有我的名字。我一下子感到沮丧起来。那一刻,我感到心情非常的失落,思来想去,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于心不忍,于心不甘,总想知道落榜的原因是什么。结果,看到学校老师的时刻,我又不敢问,悄悄地躲得远远的。

  在愧疚与矛盾中过了几天,第二榜通知书姗姗来迟的时候,我的名字终于出现了,担任我们语文课的杨老师是一个老师范学校毕业生,他也是这次试题阅卷老师之一。他是一个语文教学水平很高的老师,多次获得县乡教育局奖,平常我就喜欢听他讲课,他的课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他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这次考试成败的原因。那是我记忆里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绝处逢生的快乐。老师说:“你的作文在阅卷组产生了争议,有的老师说,活动和劳动是不同的。结果,绝大多数老师一致通过,你的作文基本是满分,你的文字表达的基本功很不错,继续努力吧。”

  我知道老师们是安慰和鼓励,我感到非常的委屈和内疚。写作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作为农村成长的孩子,生活单调,看到和听到的都和劳动有关,平常在学校劳动和活动更是混淆不清,就像文字文学和文化,感情感动和感觉一样,同宗同族,又难独善其身,看似不同又说不出有多少差别。

  在七十年代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的那个特殊的时期,我们认为活动就是劳动。劳动和活动也算同宗同族,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为这些老师给予我的鼓励而感动,否则,这一字之差,就会让我与初三失之交臂。

  从那以后,每当写作文时,措辞上我一直小心翼翼,并且在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期待自己能够引以为戒,不断地提高。遗憾的是天资愚钝的我,虽然已经年过半百,在文学的道路上依然在蹒跚学步,我为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感到自豪,为自己经常粗枝大叶感到羞愧……

【劳动的记忆散文】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暑假-散文10-06

来自童年记忆里的美妙味道散文12-12

我的记忆席慕蓉06-14

林清玄散文集的经典散文05-22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

记忆的雨巷诗歌08-13

汪曾祺的散文01-05

张爱玲的散文12-16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