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0-12-11 14:19:04 劝学 我要投稿

《劝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劝学》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下面是关于《劝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的内容,欢迎阅读!

《劝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张,劝学的意义。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

  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

  1、辨析字、词、音。注重朗诵和背诵。

  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

  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

  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3、重点拼音: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 pù

  輮以为轮:ró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xū yú

  吾尝跂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异也:xìng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5、听录音《劝学》。

  6、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7、学生齐声朗读《劝学》。

  8、第一、二段重点字词翻译:

  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于:比……更

  冰,水为之:形成、凝结(动词)

  木直中绳:合乎、结合

  輮以为轮:輮以(之)为轮,把它作为

  其曲中规:弯度

  虽有槁暴:虽,即使;有,通“又”

  輮使之然也:这样

  金就砺则利:就,靠近;利,锋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明,明达;行,行为;过,过错

  9、翻译一、二段: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10、分论点: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第三段重点字词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

  吾尝跂而望矣:远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见得广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招,招手;加,增加

  而闻者彰:明显,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借用;利:使……快;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名作动) 绝: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禀赋,资质;异:差别

  12、第三段翻译: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3、分论点: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者——致千里

  假舟楫者——绝江河

  《劝学》教学反思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与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通过什么方式,他总是在学习中得到不断地完善,继而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和充实起来。可以说,学习对提高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境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离开了学习,人生就成为了一片空白。

  自古以来,苦口婆心劝勉人们努力学习的大家层出不穷。从孔子“学而时习之”到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再到王安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饱含著名家大师语重心长的激励。古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焚膏继晷”之发奋图强终成一帮宰相,近有童第周夜不眠寐廊光下苦读,终成一代大师的典范……所有这些都有共同的指向性,那就是“学不可以已”的谆谆教诲。而将这一主张全面,彻底,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那是荀子。他的《劝学》成为千古名篇,也成为几经变革的教材中一直得到保留的佳作。原因在于它独特的魅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经久不衰。

  我对自己在《劝学》一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堂课的教学进行剖析,以促进自己向更高、更远、更有效的方向前行。

  我首先要检讨的是我的教学语言的凝练问题。身为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在语言文字的体悟和运用方面追求高精尖的要求,也只有语文教师注重教学语言和表达的高度概括的能力以及影响,才能透过语文教师自身的学识与人格魅力影响一拨又一拨的求学者追求卓越。但是,因为平时不大注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甚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率性随心的习惯,导致教学语言的散乱。此次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凡事都应该追求精益求精,不能因为一些随意性的语言影响对文本的深刻意义的解读和感悟。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只有沉浸在其中,才能把祖先传承下来的身后文化底蕴通过思维的外壳彰显出来。所以,在往后的教学里,我会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严格要求,一定会三思之后,深入推敲,揣摩教育教学语言高度的概括性,在比照之后在进行流畅,有文化意味地表达,向着言简意赅的方向努力,力争让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自己的口中更美丽地凸显,将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升到更为严谨的高度。

  其次就是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没有能够做到圆满。这次的教学,也是响应以及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改精神的实践,我们都盼望着取得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体现和收获。而使用导学案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习惯与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发散学生学习时的扩展性思维。在《劝学》教学里,基本上让导学案起到了引发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有了知识的生成性,充分体现了学生敢于主动质疑,大胆质询的精神以及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心里。开了一个好头,但在结束的时候,没有将未完成的部分加以安排布置,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没有了余韵。我们所追求的余音袅袅的效果自然也没有完全达到,也致使学生产生了没有吃饱的遗憾。

  再次就是在知识生成性方面的处理不够完善。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度非常高,它们希望和老师一起探究更为深刻的知识,它们也敢于在挑战自我的同时挑战传统,挑战思维定势。于是乎,在开放性的教学环节里,学生能够对一些陌生知识进行质疑。我在欣赏学生这样的主动求知的习惯和精神的同时,对自己教学中知识的.预设性准备不足是很不满意的。虽然当中不存在卡壳的情况,但细节性处理毕竟不够精到。一方面对学生主动求学的精神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这就启示我在往后的教学中,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到教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多一手准备,便多一份内蕴,也几许从容,才能够在语文领域里自由翱翔,享受祖国文化带给每一个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第四,就是在诠释教师是课堂学习组织者的角色时有浅尝辄止的痕迹。我们主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意愿的机会与权力。学生在探讨学习的环节中,都能针对性地得出自己的结论。但在组织交流的时候,甚至产生不信任学生能力的杞人忧天心里,总想采用最直接的方式到达华山之巅。因为引导不得法,所以导致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只是停留的表面上的肤浅见解。这样的状况,对培养学生的文本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找到一条既能培养能力,又能彰显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是我需要深入思考的迫切课题。

  第五,因为时间的有限性和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对《劝学》一文中饱含的作者情感的挖掘和品悟基本上处于零状态。身为教育家和思想家,荀子对芸芸众生可谓是用心良苦。在他的《劝学》里,蕴藏着他对勉励人们好好学习的真诚、真挚的激励,告诫和期盼之情。而在教学的时候,因为自己解读的浅陋,就没有引导学生体会荀子这样的期许,也就导致了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很多老师一直语重心长地希望学生努力学习的那一份良苦之心,更没有将老师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只为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无私奉献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风亮节的精神镌刻在学生的心灵世界里。

  第六,在对该文主题升华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实现帮助人们向善的目的。而在《劝学》一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这种主张的具体体现,也是支撑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关键。在当前“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搬出经典,搬出具有教化作用的知识涤荡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爱的阳光和温暖。教学中,没有将这个亮点加以呈现,不能不说是一份缺憾。这也对我产生了启示,在学习这样一些名家名篇的时候,除了理解内容以外,还得引导学生物品味当中的内涵美,教化美……

  《劝学》一文中包含着教育家荀子的谆谆教导。他在传输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的时候,避开了单纯说教的机械和呆板。时下,为了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努力学习,老师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在和学生谈话,希望通过反复的语言教育激励学生摒弃杂念,一心一意地追求个人成长。但从收获来看,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甚至会在一些叛逆心较重的学生那里产生负面效应,不但起不到激励学生投入学习的效果,反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堵堵无形有形的间隔墙,阻碍了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导致教师根本无法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

  但荀子很艺术,很灵动地处理了这样的问题。为了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一个人的先天不足,借助外物能够扬长避短,成就自我的作用和意义,他广泛地援引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现象加以说理。这样就是抽象的说教变得贴近人心,有了亲切感觉之后,每个人都会主动去靠近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会努力伸出双手去触碰,拿捏。这样的比喻艺术,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深刻鲜明,充满磅礴的气势,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字字珠玑,沁入心脾,吸引着求学者在自觉不自觉中汲取知识,内化知识。一旦把外在的资源装进心灵世界,将受益终身。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知识学习的时候,构建一个高起点,相信收获也会水涨船高。恐怕这也是荀子这样一些善假于物的君子已于常人的一种鲜明表现吧。

  教师影响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修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就是体现一个老师是否具备娴熟的教学艺术,是否能科学合理地推进教学进度的时候。回首自己走过的受教育之路,不禁为自己知识的鄙薄而悲慨。虽然念完了大学本科,完成了注定命运的自我改变,似乎是值得骄傲和庆幸的事情。但走出去以后才发现,这一切,看起来很美,殊不知当中存在着与巨人无穷无尽的距离。无论是基本功,还是品味能力,抑或是钻研精神,求取能力,都让我的心里隐隐作痛。自己装了一桶污水,奈何舀出清泉?如何“普渡”众生?怎样能灌溉出一簇簇光艳的未来之花……?

  教学基本功的习得,教学艺术的科学化,高度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钻研能力的极度欠缺,鞭策着我在这条修远之路上埋头苦学,补缺查漏,用心去发掘每一个潜在的闪光点,提高能力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及艺术性,力争尽快成长,不辱使命。

  教学《劝学》,交流心得。静思之,深反之,故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