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时间:2022-09-01 10:14:30 观沧海 我要投稿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精选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精选8篇)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1

  听了蔡艳老师激情洋溢的古典诗词《观沧海》教学课后,由衷地说一句:“久违了,如此充满激情、充满阳光、充满稚气、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老师的投入满腔、学生们高举的小手、一句句师来生往地默契应和,一次次抑扬顿挫地感情朗读,一个个虽稚嫩但大胆的独特感悟,绝不仅仅让听课老师面带微笑地频频颔首,更有一种热情在内心被感染被燃烧。是的,我们被感动了!我尤其感动于蔡老师的饱满激情,感动于她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下面我就本课的诵读教学、诗意理解方面很值得学习的地方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我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在教学中我们大都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能;而且有时,我们会花很多时间来评诵读,评得兴味全无;对于背诵也缺乏必要的指导,串讲之后就勉强学生为之。而蔡老师的这堂课中,读体现出了训练层次,评做到点到为止,诵便是水到渠成。蔡老师在读的环节里,分为三个层次训练: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对于读出感情,不是一步完成,而是在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意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这样有序的训练之后,学生自然会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蔡老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她本身就是一位优秀的朗读者,她饱含感情地范读,为学生做了出色的指导,学生只想模仿老师、跃跃欲试,每一个学生都能像蔡老师一样大方、大胆,放开声音、投入诵读。更为感动的是,老师与学生的亲和,学生对蔡老师的范读也提出了评价,可见蔡老师平日教学中的谦虚,与学生教学相长。

  二、关于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诗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而我们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并快速背会,往往对诗歌进行过于理性的分析,流于琐碎,解来解去,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违反了诗歌欣赏的原则。而蔡老师在讲解这首诗时,保持了诗歌意境的完整。

  1、风景再造品诗意:

  蔡老师把诗歌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课堂富有美感。再配上音乐,增加视听效果,课堂更加生动立体。在这样的气氛酝酿之下,蔡老师让学生对照原诗一一辨认画面,并加上学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再补充,并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似乎已经并不难,学生在视觉和听觉被启发的状态下的回答让听众惊叹。蔡老师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风景再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魂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感受到了美,交流了美。诗歌不再是一节一节,一句一句支离破碎的,而是一幅幅连贯流动、充满神韵的画面。

  2、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蔡老师在抓本诗的诗眼时很有技巧,她从讲课开始时,就用一句最能体现诗人特质的话作为导语,而这导语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后面学生准确理解诗意张本。蔡老师说诗人是“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这不仅在介绍诗人,更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所以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当蔡老师讲到诗眼这句里,当然可以体会这句便是最能体现诗人豪迈胸襟的句子,也是诗歌的主旨之所在。看来,这是蔡老师有意为之。

  3、旁征博引妙开拓:

  就诗论诗,显然不够,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蔡老师故意在学生理解了诗意、理解了诗人的豪迈大气、气吞山河的雄心壮志之后,引用传统中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误看法,使用奸臣、奸雄,野心勃勃等等词汇评价,以引起学生的讨论。果然学生们见仁见智,谈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真实感受,在众说不一中,蔡老师又顺势引导学生学会看待事物要看主流的正确方法,教给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师生在平等对话中更深入领会了文章主旨,从而使整个课堂步入高潮。

  总之,在这堂课中,蔡老师教给了学生品诗的方法:读诗韵——感诗意——品诗境,我把它定义为蔡老师的三步读诗法。我想,她的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品诗之法,不愁古典文学的积累不厚!

  最后,我想用“三多三少”对蔡老师的这堂课做一总结,同时也做为我今后教学古典诗词的原则:多声情并茂的诵读,少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陶情冶性的快乐,少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自我体验的感悟,少微言大义的挖掘。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被诗人那种开阔的胸襟深深地感染着。此诗可谓是: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些从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背诵之后,我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立刻找出了文中的诗句。可是分析的不够到位。

  老师分析:全诗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升起和降落,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物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诗人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境界: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勾画出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这不正是诗人那开阔胸襟的体现。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3

  在我讲完了这一节课之后,感觉也不是很好。总体上讲,也许是自己把学生的能力估计得太低了。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去读,去理解。但是,我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确实很差。所以,在讲解基础知识部分时耗时过多。还有,我也没有对这首诗歌进行翻译,只是在提示学生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掌握,即需要知道它在这句中的意义是什么。我分析完第一句,明确了这句交代了观察的主体、地点、方位和观察的对象后,就说“接下来的三句写到了哪些景物?那么同学们齐读一遍找出这些景物”。之后,又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随之就只将里面的字的`意义讲解了而没有翻译。接着又提问“这些景物是不是真实的看得见的?也就是说是实景吗?”最后,再讲写虚景的那两句及附文。另外,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有:

  1、能读会写“碣、澹、竦峙”等词语。

  2、理解、积累“澹澹、若、次、以”等文言词汇。

  当然,在讲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如太重基础,学生没预习等,所以,就使课文显得支离破碎,感受不到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更多的还是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抽读、男女分读等)去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朗读的重要性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4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5

  《观沧海》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文中主要通过描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产生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由此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好教材。一节课下来,感觉优点寥寥,而问题多多。

  (一)成功之处:

  1.在教学设计上重点突出,方法明确,环节齐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基本落实到位。多数学生能感悟到诗歌的意境及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2.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引导学生从实景的具体描绘到虚景的想象夸张;从实景中感悟祖国美丽的山河,体验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到虚景中感悟诗人博大的胸怀及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循循诱导,水到渠成,从而促进了目标的达成,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注重了古诗词的学习必须与背景相结合的原则。开课后我不惜宝贵时间给学生读《导学案》中大篇的背景介绍部分内容,同时还对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作了适当的讲解补充,为学生体验诗歌意境和感悟诗人情怀作了有效的情感铺垫。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虽有许多瑕疵效果不明显,但毕竟迈出了最为宝贵的一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诗歌朗读环节花时不多,比较仓促,害怕时间不够而取消了原先打算的多种朗读方式,学生个性化朗读和朗读体验明显欠缺,违背了诗歌须从“读中感悟”的原则。

  2.没有逐句进行翻译,基础较差的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没有获得大面积丰收。

  3.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往往处于“半成品”就草草收兵,致使气氛不够浓郁,讨论不够深入,在诗句内涵的理解上也不够深刻。

  4.在评价上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老师评价居多,表现了对学生不放心不信任的错误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5.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主动,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孩子的胆小淳朴,一方面也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训练。

  6.小组代表发言时没有良好的语言习惯,往往直述观点,给人造成似乎是他个人的意见而不是小组的共同意见。

  (三)今后的打算

  通过这次我校举办的公开赛课活动,使我看到了其他年轻教师的优点并努力向他们学习,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我校教学的希望,更看到了我县教学的崛起……今后,我将在上级的引导下,在同行的大力帮助下,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课改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归宿点,为我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6

  《观沧海》一文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的一首诗歌。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诗歌教学只要求有初步的感悟,并能结合文句来谈自身读后的感受,用自己的话语来谈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画面。我在上完本课后,总结了一下问题:

  第一:我们的学生在结合画面表达自身感受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达得很笼统,不够具体且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感悟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想想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我们的学生对古诗歌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很不到位。

  第三:通过这节课我们学生的表现,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朗读缺乏应有的技巧。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加强朗读的训练。在朗读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个人情感,来品味诗歌。让学生自觉地走入诗歌,理解诗歌。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寻找诗歌的诗眼、意象,去体味诗歌的意境。做到真正的走入诗歌,走近作者,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内心引起共鸣,从而指导他们的行动。去主动思考发言,来谈自己的感悟!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7

  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篇8

  《观沧海》是七年级上册的一首诗,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文中主要通过描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产生奇特的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由此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中,意图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去走近诗人的想象世界,感悟诗人的胸襟和抱负。具体做法是结合多媒体,运用多彩的画面和生动的声音,使学生与作者走得更近,从而更好地去感受诗人。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一点与学生们的词语量匮乏有很大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去走进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相关文章:

《观沧海》教学课后感悟10-29

《观沧海》课后习题及答案09-25

观沧海有感11-04

读《观沧海》有感09-15

《观沧海》导学案及课后练习11-18

品《观沧海》有感范文12-24

初中作文《观沧海》有感10-30

读观沧海后有感09-08

《观沧海》重点词句及课后训练(含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