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

时间:2020-09-25 13:59:29 赤壁赋 我要投稿

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

  引导语:《赤壁赋》与《愚溪诗序》这两篇文章同样是抒写遭遇贬谪的愤懑,两篇文章的写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文中表现出的思想、个性、襟怀也不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

  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

  一、构思选材各有千秋

  苏轼的《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优秀代表作,他继承了传统赋体文“主客问答”的形式,按“写景——抒情——说理”的层次逐层铺开,行文自然流畅,体现了情、景、理的高度融合。作品既体现了传统赋体文“铺采螭文,体物写志”文采飞扬的特色,又打破了赋体文声律字句的限制。语言散韵结合,笔随情至,自由洒脱,带给读者的既有哲思,又富诗情。

  表现在选材方面,读《赤壁赋》使人感到,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这“视野”一方面是眼前所见的实景,另一方面是作者的一种襟怀。如作品一开始写到夜游赤壁的情景,在作者的脑海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眼前是清波荡漾、水雾迷茫的江面,头顶是皎洁千里的月色,苏子与二三好友把酒临风,沉醉在这月下美景之中而翩然欲仙,那是怎样一个如梦似幻的意境!当他们“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时,读者似乎看到了他们酒酣兴至,纵情放歌的快意神情,即使是后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传来,带给人幽幽的悲凉与忧伤,这画面却更显空寂、开阔。

  主客问答一节更让我们体会到这“雄视百代”的苏子的开阔襟怀。如写客之忧,从眼前之景、孟德之诗想到一世雄主曹操当年“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诗酒临江,横槊赋诗”,所想到的人本就可以彪炳史册,想到的画面又是何等雄伟壮阔!再由这“一世之雄”最终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想到“吾生之须臾”,可谓思接千载,时空的穿越似乎就在转瞬之间,这更需要一种怎样的气魄!苏子的回答谈到的是水、月的变化与永恒,天地万物的存在与归属,清风明月的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这些又岂是柳永、秦观等拥有婉约情怀的人所能想到的呢?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本是写于《八愚诗》前的序文,诗已亡佚,而文却保留了下来。作品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愚溪以自比,表达作者遭遇贬谪的抑郁和激愤之情。全文以短句为主,语言在凝练之余,显得凝重。从行文的风格来看,更像是一个人的独白,貌似平和,实则难以掩饰内心的不平和忧伤。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作品从愚溪的得名写起,看似平缓,“予以愚触罪”一句出,心中的悲愤已初露端倪。下文的愚丘、愚泉、愚沟、愚池等景物的介绍,虽给读者勾勒出一幅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图,但这画面却是寂寞的、冷清的。下文写到的“其流甚下”,“峻急多坻石”,“幽邃浅狭”,“无以利世,适类于余”更是自己对自己才华卓著而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的直接抒发。文末作者以愚溪的“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自比高洁的品格,用“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表达自己渴望超脱世俗的愿望,都使读者感受到他内心怀才不遇的无奈与痛苦。

  二、一样的.贬谪,不一样的性情与襟怀

  苏轼和柳宗元都应算得上是少年得志之人。想当年,苏轼二十岁左右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二十二岁中进士,连名震当时的欧阳修也曾叹曰:“读轼书,不觉汗出”;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二十一岁即中进士。这和那些皓首穷经而仍科举无望的人相比,他们卓著的才华无疑是令人钦敬的。可惜的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获罪。次年二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时年四十三岁;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年)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而被贬永州司马,时年三十二岁。

  一样的才华卓著,又一样在人生的盛年不幸遭遇贬谪,面对厄运,两个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性情与襟怀。

  读《赤壁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旷达风貌之下内心的悲愤和一些消极情绪。如“不绝如缕”的幽咽的箫声,苏子“愀然”的神态,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无奈与悲观,但文中更多的表现出身处逆境的豁达、开朗、乐观与自信。如关于水、月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的思考,愿于清风明月中尽享自然美景的超然之乐等,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洒脱的、旷达的。这种个性也体现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如写于同一时期的诗《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后赤壁赋》,诗中尽管也有“人生如梦”的感叹,壮志难酬的悲愤,但“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现实,他对眼前生活的珍惜。人生短暂,无论是幸或不幸,这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它乃至享受它。在诗人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下,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精神。《后赤壁赋》中所表现的旷达更几近于虚无缥缈了。

  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借愚溪的“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来比喻自己高洁的人格,文末用“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描写自己形神俱忘,他似乎也在与自然的融合中消解了痛苦,然读罢全文掩卷沉思,我们却仍能感觉到作者内心绵延不绝的忧伤。也许当他遭遇贬谪后,尽管痛苦,他却并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无怨无悔,他希望在流连山水中乐以忘忧。但他内心的忧愤却如此深远,《永州八记》记记都是他忧伤的凝结。“灾难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余秋雨)他不满于压抑人才的社会,可他又能做些什么呢?他希望自己的忧伤能在山水中释怀。在《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结尾,他也曾写道:“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在登临西山,看到眼前“若垤若穴,尺寸千里”的开阔境界,被贬的抑郁似乎荡然无存,但这抑郁又在他以后的几篇记文中萦回不绝。谁让他是一个如此耿介、执著而又傲岸的人呢?在他的《江雪》一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和整个世界的抗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苏轼和柳宗元,一个以他的乐观、旷达、纵横捭阖的气度成为一代豪放词宗,一个用他的才情、执著、敢为人先的精神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他们的才华是令人仰慕的,他们的精神更会烛照千秋。

  [知识拓展]

  苏轼简介及《前赤壁赋》赏析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夭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简注与简介]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千支。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桂棹(zhào)、兰桨:船桨之美称。

  泝(sù):周溯,逆流而上。

  袅袅(niǎo):细长。

  嫠(lí)妇:寡妇。

  愀(qiǎo)然:不乐。

  缪(liáo):连接,环绕。

  舳(zhú):船尾;

  舻(lú):船头。

  酾(shī):斟。

  槊(shuò):长矛。

  匏(páo)尊:用葫芦制的酒杯。

  须臾(yú):片刻。藏(zàng)。

  肴(yáo):荤菜。

  枕藉:叠枕挤睡。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赋中语句“如怨、如慕、如泣、如泣”和“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白”等,至今常被引用。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知识窗-赋]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 "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较阅读《赤壁赋》与《愚溪诗序》】相关文章: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原文10-06

柳宗元的愚溪11-20

诗人柳宗元的愚溪06-19

柳宗元《夏初雨后寻愚溪》全诗翻译及赏析12-30

《兰亭集序》与《滕王阁序》比较11-20

柳宗元《夏初雨后寻愚溪》全文赏析12-16

刘禹锡《伤愚溪三首》翻译赏析09-01

《兰亭集序》与《滕王阁序》比较赏读11-18

刘禹锡的咏怀诗及其与杜诗的比较05-17

王维诗青溪鉴赏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