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简短故事

时间:2024-03-13 22:22: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

  陈金排——“久病床前”亦有孝子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

  母亲生病期间,他日夜陪护身边片刻不离,他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久病床前”亦有孝子。母亲故去后,他仍然无微不至照顾父亲,挽着父亲的手走走转转,陪父亲聊聊天,对他来说是最平常可是的事儿,孝敬父亲的同时还替父亲赡养年过百岁的奶奶。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2

  潘岳,邢阳中牟人,字安仁,晋武帝时河阳县长。他很孝顺。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所以他带着他的母亲为他服务。他喜欢种花种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桃子和李子已经变成了一片森林。每年花开的时候,他总是挑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亲自帮助母亲在森林里赏花。有一年,我母亲生病了,想回到她的'家乡。潘岳得知母亲的意图后辞职回家。上官一再要求他留下来。他说:";如果我贪图荣誉和财富,拒绝听从母亲的意愿,那是什么样的儿子;上官被他的孝道感动了,允许他辞职。

  回到家乡后,他的母亲病愈了。当他家很穷的时候,他会种田卖蔬菜,然后买回他妈妈最喜欢的食物。他还每天喂一群羊,给妈妈挤奶。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他的母亲安享晚年。诗中说:弃官守母孝,诚恳敬虔,回家牧养农庄,以庆贺养母,恢复幸福。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3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黄湘的人以孝道而闻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了。从那时起,他更加照顾他的父亲,独自做所有的家务。

  冬天,他担心父亲会感冒,所以他先钻进冰冷的被子里,用身体温暖被子,然后帮父亲睡觉。

  与现在不同的是,当他可以打开电热毯和暖气时,他只能使用自己的身体。

  在夏天,为了让父亲在晚上很快入睡,他每天晚上都用扇子扇垫子,然后让父亲睡觉。黄翔从小就有这样的孝道,这也使他在生活和学习上取得了成功。后来,他成了一个以孝道闻名的.好官员。他被称为“天下无双的江夏黄香”,并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4

  汉文帝侍母

  汉文帝刘恒,他就以孝闻名。母亲生病了,他一边要处理里里外外的国家大事,一边还要陪着母亲。

  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我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母亲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没有离开,一向在母亲身边照顾。

  智慧小语:作为一个人,应当重视孝顺父母,平时对父母照顾很重要。

  当他们生病了,需要安慰时,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话,也会让他们很开心。

  我们需要一种爱的.教育,而这种爱,要在每个人心中生起来。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5

  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异常孝顺父母。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之后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我,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6

  王建省——千里寻医为母看眼

  创业路上的艰辛仅有自我默默消化,他为了母亲的.眼睛早日康复,走到哪问到哪,问到哪带到哪,跑遍全国只为寻得良医为母亲治疗眼疾。“千里行孝”,他让我们真切明白:赤子之情水长山高!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7

  李永胜——陪伴父母兼做公益,大爱无疆

  无论多忙,他总能安排时间陪父母吃吃饭、带他们出去旅游。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多年来,他坚持做慈善事业,照顾孤寡老人,赞助贫困学生,谱写了一篇人间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8

  王元甲——最简单的孝道就是听父母的'话

  孔子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要顺父母之心,孝容易,顺很难。他从小就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从不与父母争执,完全顺从父母的心意。欲孝先顺,一腔热忱,凝聚着他对孝亲的真诚!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9

  田江波——养父母之身

  独自承担着生活的压力拼搏奋斗,心里最挂念的还是家里的老人,老人不愿给子女添麻烦,身体不舒服会忍一忍,他凭着一颗赤诚之心奉养老人,关注老人身体健康,身体力行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他的孝心,是一个人最伟大的`本真!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0

  马健——节俭自我却总是给父母最好的`

  为让父母开心欢乐,他几十年如一日,为父母安排生日宴,经常组织家庭聚会、外出旅游等一系列活动。常聚聚,带父母多看看世界,是他的行孝之道,他用三十年铭刻了一座大孝的丰碑!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1

  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明白必须去救自我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最终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2

  包楚,字文芳,汉末新丰人。他生来高大孝顺。一天,当他不在家时,一帮强盗抢劫了他的母亲。鲍楚听到这个消息,大发雷霆。他拿起一把刀,不顾一切地追赶他。一路上有十几个小偷被杀,最后抓到了抢劫他母亲的强盗。从远处,他看到他的.母亲和邻居的老太太绑在一起。他咆哮着向前推进。当小偷们看到他凶猛且势不可挡时,他们害怕逃命。包出去了,不想追上敌人。他径直跑上前去磕头道歉。跪下来为母亲和老邻居解开绑绳,把他们解救回家。

  战后,他为母亲服务,并在南阳避难。小偷的母亲想回到家乡。然而,在路上很难抬起一把轿子。经过深思熟虑后,包编了一个竹笼,让妈妈坐在笼子里,把她带回家乡。后人有一首诗赞美它:拯救母亲就像在薄冰上行走。过山时,你小心地扛着台阶,在危险的时候你会更有耐心。孝道是无与伦比的,可以保留。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3

  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之后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明白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4

  唐代有个姓杨的人。他家很穷,但他很孝顺。他乞求食物以供养父母。所以人们叫他杨琦。他要的所有食物都带回家给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没有尝过。虽然他饿了,但他不敢先尝一尝。如果有酒,跪下来,拿给你的父母。当你的父母拿起杯子时,他们会像孩子一样站起来唱歌跳舞,让你的父母高兴。

  一些人同情他的贫穷,建议他为别人工作,用收入来供养亲戚。杨琦回答说:“我不知道;父母都老了。如果他们为别人工作并且离家太远,他们就不能及时为他们服务听他的人会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父母去世后,他乞求棺材安葬。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他带着食物去墓地哭泣和献祭。有一首诗赞美道:乞酒、敬亲、歌舞、学娇姿、娱亲、妙笑、春风满屋。

关于孝的简短故事15

  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最终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齐。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之后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后人有诗赞曰: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孝的简短故事】相关文章:

孝亲敬老的故事03-09

简短有趣的小故事12-16

孝的源泉作文03-22

入则孝作文04-29

迟来的孝作文04-29

孝优秀作文04-06

关于孝的段子07-20

孝与笑作文10-17

孝时代作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