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课文

时间:2024-03-06 01:53:4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1

  (课前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上节课,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季。

  师:那好,先听老师自己写的诗歌。(师深情朗诵〈〈秋的诉说〉〉和〈〈黄叶的道别〉〉)

  师:这里有几首诗歌和几篇散文,(示意手中的稿纸)老师会把它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大家欣赏欣赏,同学们也可尝试写写,当一名小诗人。

  (正式上课,师生相互问好。)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首诗歌 (板书:听,秋的声音)同学们说老师写得对吗?

  生:(一部分)对。

  师:大家翻开课本,看看。

  生:不对,少了一个字“听”。

  师:那为什么要两个“听”字?

  生:要让同学来听听。

  师:我们来读读

  (全班齐读:“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

  这“听听”是——

  生:叠词。

  师:这让人感到很——

  生:亲切。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找诗歌里还有哪些叠词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叠词,带老师的第二个任务默读诗歌:把小节标出来,画出带有拟人 化写法的地方,找找自己难认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句,用线圈起来。

  (生默读诗歌,完成作业)

  师:第一节有几个叠词?

  生:三个,“听听”“抖抖”“刷刷”

  师:这是诗歌的特点,请同学们来读读,每人读一小节。

  (生个别读,师纠正生读错的字。)

  你们还有哪些难认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生:“蟋蟀”

  师:(带领学生书空)两个字都是虫字旁,还有------

  生:瞿瞿

  师:这是什么声音?

  生:蟋蟀的声音。

  生:“排”

  师:你在第几排。

  生:第二排。

  师:这样不就记下了吗?现在,我们每组读一小节,没轮到的同学找找近义词。

  (生朗读,找词)

  老师发现第一遍同学们的声音都有所保留,我们再来一遍吧!

  (生朗读第二遍)

  这一次就好多了,让老师也来读一读吧。(师范读)

  读诗歌应注意节奏,大家试着读读,能背诵的马上背诵。

  (生自由读)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近义词?

  生:“告别”与“道别” “叮咛”与“歌吟”

  (师板书)

  师:这“叮咛”与“歌吟”构成近义词吗?“叮咛”是什么意思?

  生:叮嘱,嘱咐

  师:而“歌吟”则是歌唱,吟咏,书本中还有一个词,大家找到了吗?

  生:“歌韵”

  (师板书)

  师;走进秋天,像是走进-------,把秋天比做-------

  生:音乐厅

  (师板书)

  师: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音乐厅,这里可以-------

  生:听音乐,唱歌,点歌

  师:好,大家齐读,感受进入音乐厅的感觉。

  (生齐读)

  能不能背下来,我们试试。

  生:(个别同学试着背诵)

  师:不错,我们整体背背吧

  (全班自己练习背诵)

  你有好好听听秋的声音吗?有进入音乐厅的感觉吗?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大雁------,蟋蟀-- ----,秋风-------,大树-------

  生:(紧接)叮咛,歌韵,道别,告别

  师:把物当作人来写,这是诗歌的又一写作方法。大家进入音乐厅想点什么歌?大家默读,想象想 象。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2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嚁嚁”,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

  2、展开想象。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教学,改变了由教师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主张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4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着翅膀,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水里,

  在每一颗展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走来,

  向远方匆匆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课文】相关文章:

听听,秋的声音反思07-28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片段09-22

听听那声音作文05-10

听听雨的声音作文12-30

听听那声音作文03-02

秋的声音作文01-08

聆听秋的声音02-27

听听夏的声音作文(通用58篇)03-17

(优秀)听听雨的声音作文10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