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

时间:2024-03-03 20:37:3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1

  1、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下列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华北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蔗北菜”

  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

  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等。技术因素主要有: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

  3、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在古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重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2

  知识摘要

  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3

  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xx—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三、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4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3)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侵蚀后的地表形态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构造

  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储存地下水

  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搬运堆积

  流水作用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风蚀沟谷、风蚀洼地形成戈壁、荒漠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精选5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02-27

(荐)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02-27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整合(必备)02-27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2-19

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梳理12-19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02-28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2-18

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02-27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02-28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