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镇作文

时间:2024-02-12 22:40:4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南小镇作文精华(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南小镇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南小镇作文精华(6篇)

江南小镇作文1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带着这份期待,我今天就来到了热闹的江南小镇——七宝老街。

  “滴答,滴答!”老街被小雨蒙上了一层轻纱,雨滴不断从复古的马头墙上滴落,我抬头望去,只见一座似雄鹰展翅的牌坊,那便是老街的入口,牌坊中间赫然写了四个金字“七宝老街”,我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路进入了老街,想要去寻找那抹宁静与古朴,然而进入我眼帘的却是各种形形色色的商业化店铺,热闹非凡。挤进人群,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眼前一亮——是河!我再次挤进乱哄哄的人群,原本古朴而美丽的桥被硬生生的'装饰上了现代化喧嚣的灯带,我不免有些失望,走下桥,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小巷,我的视线被一家不大的店铺吸引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想要找的那抹宁静吧!跨过高高的门槛,我进入了一家简朴的小屋。啊!原来这家主人是卖糖画的,见我来了,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问我想要什么图案,我顺口就说“小猪。”他便用铁勺舀了满满一勺事先准备好的麦芽糖,移到一边的铁板上方,微微一倾,深褐色的糖浆均匀地从勺子里流了出来,手缓缓的在铁板上空游过,随后向上一个漂亮的弧度,又向下一个倒钩,行云流水般地画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猪呈现在我眼前。又舀了一勺糖浆,我见老板神情淡定得好似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挥写着草书一般在小猪的身上游走,一根根头发丝般的糖丝填满了小猪的身体。趁热配上一根棒子,一只滚圆可爱的小猪糖画,被交到了我的手上。我想在这时代,很少人有这复古的手艺了吧!

  出了门,我一边舔着手中的糖画,一边走向拥挤的街道。突然,我的视线又被一家五彩缤纷的店铺吸引了——店门口摆放着一个个仿佛要活过来的小泥人。一位老者坐在椅子上,手里摆弄着一个还未完成的作品。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我要了一只帅气的孙悟空后,便与他闲聊了几句,原来他在这里卖手艺已经几十年了,每次看到孩子们拿着泥人开心的样子他也跟着开心,可是这门手艺因为赚不到钱,没有后人愿意去传承,这手艺都快要失传了。此时我顿感无限惋惜,我的视线再次投向那些泥人,它们仿佛从千古穿越而来,经历了无数历史的沧桑,讲述着那遥远的故事……

  走出小店,看着商业化的街道,一股酸意涌上鼻尖,现在人们的视线是否只求一味向前呢?有多少人会真实地愿意回头看一眼祖先数千年来留下的文化遗产呢?我心里思索着,伤感袭上心头,视线渐渐模糊……

江南小镇作文2

  热情火辣的夏季,抛去昨日的湿气,带来丝丝爽利的痛快感,却同时带来痛苦的一面,正是圣经中所言“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的反命题。

  江南的夏天,白日里定然炎热难耐,但何时起个早,就能体会到夏日另样风采。

  寅时中,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离开了空调,吹着大清晨的空气,凉丝丝的,闭上眼,当放松身心时,能享受得到整个人被清风包围,仿佛置身在棉花团里。此刻还早的很,并没有什么人,只有些许花甲古稀老人,坐在自家院子里泡了杯茶,开着录音机,听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偶尔摇晃着头,跟着嗯哼两声,片刻又与老伴碰头聊聊家常。

  卯时初,鱼肚白印上了抹抹胭脂红,街上开始出现三三两两的'人,北边的馒头店飘来了阵阵馒头的香气,南边的酱香饼店也开始做起来了。庭院里,茶喝完了,开始一天劳作,打扫着庭院里的尘土,给盆栽浇浇水,翻翻筛子里的面,牵着自己的狗出门溜溜。

  破晓时刻,半边天际被染得通红,朝阳露出了一半,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此刻几家几户中生起了炊烟,做起了早饭,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了起来,卖早餐的小摊小贩也开始喊了,收垃圾的老爷爷也乘着早晨凉爽出来工作了,在弄堂里穿来穿去。大多数人骑着小电驴,在早饭摊边买自己的早点。

  卯时末,风儿大了些许,风中又多了点清凉,东边的天际被乌云遮掩,我不禁伸出来手,绵绵细雨在手心上跳动,江南的天气,就是这样琢磨不定。街上的路人没有被这突来的雨,惊得四处躲雨,似乎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天气,依旧悠哉悠哉的绕街。

  微乎其妙的天气,似乎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飘了一阵的细雨就停了,黑云散去,拨云见日,此刻的太阳已越过山头,散发着耀眼的朝气。绵雨过后,洗去了尘埃,空气格外的清新。静下心来,感受着大自然的产物。

  慢慢的,慢慢的,在自然的怀抱中静静睡去。

  若是在暑假的日子里,每天等到太阳来找你是才起,那过的便没什么意思,每天起个早,呼吸呼吸这大自然给予我们珍贵的物产,同时对于自然我们也要付出自己珍贵的爱意,多关心关心富庶的风土,多发现发现她的新事物,这便是最好的回报!

江南小镇作文3

  清晨,一只小船打破了小镇的平静。船上载着几个小孩子,他们可是要去上学呢。船娘轻轻摇动着橹,橹碰在古老的小船上,“吱咯,吱咯”地响。船儿在河 面荡出了一道道漪澜,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镀了一层薄薄的金子,这船娘身着蓝色的、袖子上印着白色小花的粗布衣,头上扎着围巾,哈!这也应该算是她们的 “工作服”了吧。

  河水青青,船儿悠悠。不知不觉驶到了一家客栈。屋檐儿上挂着几盏红灯笼,为着素雅柔和的清晨增添了几分艳丽。这客栈少说也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屋顶 上铺着一层青砖瓦。在靠近河的地方,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平台,是用石头垒成的,更是使这儿显出一些古朴、雅致的味道。拖布也来凑热闹,它倚在石阶旁的一根柱 子上,静静地目送着和船娘一起唱着古老歌谣的孩子们。阳光把他们的小脸儿照的红朴朴的,眉宇间透着几分灵气,迎春花一边向孩子们招手,一边看着自己在水中 的倒影,那么稚嫩、那么金黄,那么娇羞。

  傍晚时分,小船又载着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船娘也仔细地听着,脸上露出了微笑。“啪嗒,啪嗒”,天 空中掉下了小雨点儿,船娘见状,忙加快了速度,用力的摇着橹,“咚、咚”,小雨点儿落到了河里,泛起了一小圈一小圈的漪澜,然后以点点扩散,扩散……

  等把孩子们送到家,已是夜幕开始降临了,有些人家已经点起了灯,在从墙缝儿中长出的树的空隙中,透出几点浅黄的亮光,像几颗天上的星星,这时,雨慢 慢地不下了,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屋檐儿上还在往下淌水,“滴答,滴答”地落到了地面上。叶子上缀满了晶莹的“小珍珠”’它们还在炫耀着:“看!我的衣服多 美丽!”

  天已黑尽了,家家户户都点起看灯烛。这灯并不是那种现代化的节能JED灯,而是古老的、明黄的灯。几十盏亮在那里,中间还有一条小河,偶尔有船只驶过,远远望去,准会让你以为这是那威尼斯水城。屋子中,不时地传来歌声和笑声。

  夜深了,星星月亮跑到了天上,做着捉迷藏的游戏,一盏灯、两盏灯、三盏灯……开始关了。过了一会,整个小镇都安静了,只留下风儿轻轻吹动树梢的声音!

江南小镇作文4

  慢慢走在僻静的小巷里,我欣赏着晴日中的白墙黑瓦,感受夏日的闲情。

  这静谧的小镇,纵横交叉的街道并不算宽,而小巷更是窄。大街道的两旁都是一家家小却热闹的店面,卖着各式各样的小食、玩具。大街这些店哪儿都能见,我真正想看的还是那小桥流水人家。临河漫步,那充满江南风韵的建筑,贯穿古镇的河流,摇曳的杨柳,皆让我陶醉于其中。行至桥上,只见那富有古韵的蓬船,正穿行于潋滟的波光里。对面的.石拱桥静静地伫立着,仿佛诉说着它经历的沧桑。岸上的小木亭下,有些许人在休息,摇着扇子,好不闲适!下桥走几步,不自主上了船,在船上看整个古镇,好似多了份富有诗意的恬静与幽美,渡口的青石板,桥在水中的倩影,让我浮想联翩。

  靠岸泊船,下船的地方有一家小小的店,生意不算好,卖的是糖画。糖画一直以来便是我最爱吃的古镇小食,于是乎我走过去要了一个糖画。“小姑娘,要什么样子的?”“嗯,画只蝴蝶吧。”“好勒!”店主笑着,用铁勺舀了一大勺深棕色的糖浆,微微倾斜铁勺,糖浆淋在光滑的板子上,他慢慢移动着铁勺,糖浆时而细如游丝,时而是一道美丽的弧形,铁勺在板子上空飞舞着,糖浆如行云流水,勾勒出了一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店主趁热黏上棒子,晶莹剔透的糖蝴蝶就飞到了我的手中。我迫不及待地舔了一口,满心欢喜。

  这时,我才注意到这家店摆在老木屋门口,木屋的门槛看上去有些老旧了,诉说着岁月的磨砺。木屋虽小却收拾得挺干净,靠墙摆了一排架子,咦?这里貌似不止卖糖画。我按奈不住好奇心,跨过门槛走进了这家小店。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小巧的木制品,有常见的木梳子、木椅子、小勺子,还有木制的小动物,小猪憨憨的,小狗萌萌的,小猫懒洋洋的,各个栩栩如生。小店最里面摆着一张桌子,桌前坐着一位师傅,手里拿着雕刻刀正雕刻着什么。我正想走上前看清楚,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视线,抬起了头,冲我笑了笑,又低下头去,继续雕刻着。他是那么的专注,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嘈杂的吵闹声,仿佛被阻挡在门槛外,木屋内时间仿佛突然静止了,我好像听到了墙上挂钟的滴答声。这就是传说中的“手艺人”吧。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手艺和文化都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糖画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是雕虫小技,但要拿捏到位,一气呵成,除了熟能生巧之外,还要有精妙的绘画构思。看似不起眼的手艺中,却承载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今天还有古镇,可以让我们接触到古老的文化和手艺,不知道若干年后,我们要去哪里找寻文化的足迹?

江南小镇作文5

  小时候就是那种有江南小镇情结的女孩子,那样心心念念着粉墙黛瓦的婉约,烟雨水墨的柔情。

  也许这与我的老家不无关系,在父母的描述中那里是典型的江南村落,美好得一塌糊涂。有大片灿烂的油菜花田,有大块清远的蓝天。于是难得回乡的我便想当然地把她带进了各种故事里。

  这样的幻想终于驱使我开始行动,那个雨季,我,决定下江南。

  回到父母长大的地方,寻找那些独属于乡村的美好。出发前,我这样文艺地想着。

  的确是,找到了的吧。

  那样的地方,连说话的声音都拖长了,绵绵地黏黏答答地,仿佛四月里永远也下不完的雨。

  拨开窗栓,窗外,是墨黑的天,暗暗地,看不见星辰。

  厨房里传来了奶奶的喊叫,夹杂着似乎是笤帚抽打的声音,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奶奶着急,一口乡音八成我便是听不大懂了。

  一道黑影从脚边窜过,定睛看,竟是只肥硕的.鼠!

  跟着进来的奶奶,原本一丝不苟盘在脑后的银丝早已零乱,手里拿着一把笤帚,横七横八地竖了许多枝条出来。

  奶奶佝偻着背,开始数落那只该死的偷粮食的鼠,絮絮叨叨絮絮叨叨伴着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雨声。

  耐心地听着,偶尔应和几句——奶奶的儿女都不在家中,她一年到头又说得了几句话呢?

  高高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昏黄的灯泡,暗暗的光线下奶奶显得越发瘦小,素色的衣裤挂在她身上空荡荡的。她身后,破旧的老屋几十年的木墙上挂着几本褪了颜色的年历,年历下面的大大篓筐里装着看不清楚的东西——说不出的压抑。甚至让我开始想要逃离。

  是了,这里对我来说,不过是暂时居留,可对奶奶来说,对和奶奶同辈的老人来说,却是度过一生时光的地方。

  而他们,在这里做的事,不过也就是维持生计而已,那个年代闭塞的经济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要求降到了最低。梦想,价值,亦或是快乐和享受,这样的词和他们对于生活的概念之间相差的距离,该怎么丈量?而我又该怎么计算这种生活的意义?

  我赞叹的那些绝美风景,对他们来说,是不是根本就不会有欣赏的心情?

  想着想着,心就那么渐渐地蜷成团。也是前些日子去了理坑,那个被印在明信片上的“小桥流水人家”,青石板路上挤满了各种小商小贩,拼命地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向也许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兜售商品。

  感到淡淡的酸楚,家乡人是生存得多艰难?那粉墙黛瓦里,并没有我所要的浪漫与柔情,有的只是呛人的柴米油盐吧。

  可是,我能做的又有什么呢?我只能默默地看着、梦着,家乡渐渐富强起来。

江南小镇作文6

  “青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长久以来,我对古人所赞扬的江南充满了向往。终于,有一次机会可以使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周庄。

  可刚踏入周庄我便有些失望,窄窄的青石板街上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街旁各种卖小玩意儿的店铺和小吃铺扎堆挤入眼帘,同学们都被店主的吆喝声吸引了过去,我走近前一看,几家店铺买的东西大同小异,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欣赏。

  我趁其他人正被各种小玩意和小吃吸引住的时候,起身去外面转转。我在人流中漫无目地散着步。转弯,一条细细的弄堂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钻进去一探究竟。一条青石板路蜿蜒地延伸至更深处,脚下的青石板静静地躺在那里,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坑洼,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青石板的两侧,几棵老柳树挺立在那里,年代久远,但依旧绿油油的。不远处是一些小店,客人很少,只有老人们静静地守候着。一直走到石板街的另一端,一家没有装饰,没有吆喝,甚至连招牌也没有的小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信步走了进去。

  暖阳从浓密的屋瓦缝隙中撒下,充满了整个小屋。没有柜台,没有门匾,一切都是那么古朴。一位头发花白,看上去年过七旬的老爷爷正静静地搂着一团泥。他凝视着手中的泥,不时在它身上飞快地捏着。直到他发现阳光被挡住时,他才发现了我的存在。

  我不禁好奇,想买下一个他的作品。结账前,我随口问:“老爷爷,这些都是你一个人做的?”“对啊!”“你不请一个学徒来帮助你吗?”老人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哪个喜欢这个?以前我们这个手艺是代代相传的,但儿孙都不想学,都出去找工作了”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我只希望我能拼尽全力做得久一些,让更多的'人们能看到我们的文化遗产——泥塑啊!”

  我身体一震,在科技化发展和洋文化的“侵蚀”下,竟然还有老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泥塑而依然坚持着。我掏出钱包里仅剩的几块钱,交给了老爷爷,恭恭敬敬地接过了泥塑,小心翼翼地抱住它,像抱着一块珍贵的宝石。

  古镇中,人们依旧聚集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与小玩意儿前。而那些传统的文化与技艺,即使将要慢慢地消亡,似乎也没什么人珍惜。

  我将手中的泥塑抱得更紧了些,也许我们的力量十分渺小,但我希望我们能够尽全力去保护它们,珍惜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