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作文

时间:2024-02-12 20:32:4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烟雨江南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烟雨江南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烟雨江南作文【合集15篇】

烟雨江南作文1

  天空下的并不是雨只是老天爷同情世间的疾苦流下来的泪。降水原是绝情物,殊不知多情的人们却授予了它感情,令雨越来越多情起來。而在其中最多愁善感的便莫过江南烟雨了。

  江南烟雨,说白了,就是下在江南的雨。她不属于陆放翁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凄凉,都不似白居易春风桃李花盛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苦,更沒有曾巩卧看千山急雨来的豪放。江南的雨是含着一种欲说还休的缠绵中又有点着一股忧愁的溫柔。在这儿,沒有铁马冰河,都没有波澜壮阔,有的`仅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十里柳堤,烟雨蒙蒙。

  江南的雨是缠绵的。她不容易粗鲁强烈的乱下一通,只是渐渐地的,细细,轻轻地的,不露声色的用烟雨编织成一面半若隐若现透明色的纱巾披在这个繁华三千的历史悠久都城。淅沥的雨丝,轻轻地拂去江南的风尘,洗去现代都市的喧闹,让她亭亭玉立于浊世当中,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潋而不妖。

  江南的雨也是溫柔的。在小楼一夜听春雨后,踏过花红刘绿,芳草凄凄,迎着杏花雨杨柳风,携一壶碧螺春,驾一叶扁舟,泛与西湖以上。极目望去,雨中楼阁,雾中花柳,或红或绿,隐约可见,真是光彩夺目。随后享有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闲趣。即便有三千烦丝,还要它随波而逝于蒙蒙烟雨当中。

  江南的雨也带著几许浅浅的忧虑。自在飞花轻似梦,广阔无垠丝雨细如愁。一丝细雨,一缕愁绪。这忧虑是那麼淡,却能渗透到江南的生命中。长期沉浸于在其中,顺理成章的会融进江南女子的血夜中,令这种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子在清雅慧秀当中又释放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更加楚楚动人。免不了戴望舒也会期待在雨巷中偶遇一位结着愁绪的女子。

  江南,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好去处。在这儿车如水流,楼阁众多,箫笙琴瑟,歌舞升平,始终不缺繁华,不缺热闹。可也是这里,掩埋着是多少穷困潦倒文人墨客的粉碎理想,演译了是多少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又遮盖了是多少鲜为人知的伤心往事。江南烟雨做为江南的印证,又包括着是多少欢歌笑语和泪水,是多少希冀和毁灭。因此江南的雨学会了忍耐,依然缠绵溫柔并忧愁着,守护着这方面历尽沧桑依然热闹的农田,直到始终!

烟雨江南作文2

  烟雨江南,山水如画。赶赴江南的烟雨,就像赶赴一场前世的约定。于尘世中涉足三生,过尽千帆。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雨迷离。

  在江南,听雨不是一种诗意浪漫,而是雅俗皆宜的寻常生活。水是江南的灵魂,离了水,则离了情,亦离了梦,便没有了缠绵悱恻,亦没有了百转柔肠。

  一个人听雨,是一种美丽,亦有一番情境。潮湿的书卷,仿佛流淌着千年水墨,泛着陈味,异常的好闻。“山泼黛,水捋蓝,翠相搀。”江南的水,无墨亦成画,无韵亦成诗,无心亦成境。古巷里,长桥上,有闲庭漫步的雅士,有行色匆匆的路人,一柄油伞下,遮住了多少冷暖交织的故事。

  记忆中江南的水,无处不在。杨柳依依在岸边,波光粼粼在湖。在和风中起了细细褶皱的,是宁静的水,在寂静中无声无息;在古树环绕中,在鸟儿清脆婉转的鸣叫里,踏着一地碎石泥沙,与逐渐光滑的青石和鸣的,是欢快的水,在清幽中泠泠作响……有人说,水有江南女子的韵味,淡扫蛾眉朱唇点,长发千垂柳丝翩。泛起波光的水草顺流而下,似水容颜的合着丁香的委婉飘摇。聆听水韵,惟余一分清净,在心中漾起涟漪……

  柔软的阳光顺着黛色瓦当流淌,一滴清雅绝尘的兰露,向碎墨落于宣纸上,氤氲开缤纷的记忆。此时的`江南,水寒江静。席地而坐,翻阅一卷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只觉青山绿水,尽入书中。《蒹葭》有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人借山水草木,寄托情感,将相思幻化于无形,虽缥缈恍惚,却也空灵曼妙,耐人寻味。

  有人听水楼台,有人听水客舟。我从一个喜欢听水的善感少女,已到了青春年华。江南的水,无声无息的流着,没有尽头。冷落清秋,水面清平如镜,散落的残荷,尽显阑珊姿态。忽想起李义山之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此间诗韵,让凉薄之心,迟来之梦,亦有了一种无言的美丽。繁华关之于窗外,独我品尝这一剪,清净时光。

  喜欢听水的人,必有旷达明净,悲悯良善的胸怀。否则,如何能够容纳天地万物的起落沉浮,人间四季的盛衰荣枯?与水相知之人,多为隐者雅士,他们不愿为名利所缚,选择遁迹人海,退居田园;有些是为世俗所不容,心意阑珊,愿纵身云海烟波,找寻归宿;有些则天性爱好自然,不肯逐流随波,甘愿隐姓埋名,与水为邻。聆听水韵,禅心如佛。

  旧物不言,时光惊雪。素心入笺,眷恋暖醉。

  一江烟雨照晴岚,一段芰荷淡秋光。

烟雨江南作文3

  大清早登船上岸,天色黯淡,导游说今日有雨,同行者唉声连连,我心窃喜。江南本是水做的,江南的雨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雨中漫步水乡,道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到得周庄牌坊前才上午8:00,游人甚少,我们跟着导游,过双桥、穿张厅、沈厅,登迷楼,览小桥流水人家之秀景,走着一般游客所走的路,听着一般游客所听的导游词,做的有滋有味.导游的旗帜在那,我就在它半米之内.聆听着导游公式化的介绍,回答着导游冷不丁的提问,承受着导游赞许的目光.在淅沥的春雨中,想象着自己是戴望舒笔下雨中撑一纸伞翩然而至的女子,踏在明清时代青石板上的双脚顿时轻灵起来.

  古鎮夜景.

  春意周莊.

  此时雨已停,河中泛舟者不乏其人。我看着悠哉悠哉的`游人,心甚羡慕。可惜团体活动时不予我。我只好倚在桥头注视着典型的江南水乡丽景。河岸旁已吐绿蕊的柳树枝被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似涉水而立的江南女子婀娜多姿;河道两岸的明清古建筑象一群安详的老人,在暖阳下享受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时光;而那河中的小舟,似蝴蝶般穿梭在粼粼清波中。

  这是每个江南男子心中的理想生活一景。就一壶茶,握一把纸扇,和撑一把油纸伞的红颜知己吟诗抚琴。正神思恍惚间,忽有一把原始的未开化的“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的声音传入耳内,我皱了皱眉。定睛一看,原是船头充梢公角色的农妇一边摇橹一边放声,真是大煞风景。这时桥下等候的朋友已不耐烦,催声连连,我只好下桥.

  正行走间,忽听前有锣鼓声。忙循声进去,原是一古戏台,正上演着昆剧。听说京剧乃昆剧演变而来,爱好京剧的我忙找一张长椅坐下。台上正演一出不知名的戏,我一个外行人却只是想听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张爱玲曾说:中国的戏剧有一种热闹美。

  锣鼓声声中,是天老地荒的景致。

  周莊,是天堂.周莊,是夢境.周莊,是...我理想者,追求者,渴望者的傢...

  五一,在煙雨中的周莊逝去,但這個五一留給我的是周莊那無盡的思億與夢幻.......

烟雨江南作文4

  江南的烟雨中,淡淡的清韵总会不显山,不露水地显现出来。这样的江南很美,处处流露着款款柔情。而更美的是烟雨梦中的江南,丝丝写意着指尖琴韵。

  清风飘,细雨遥。一荏清风一生漂泊,一丝烟雨一世摇落。夜闻雨声眠,烟雨梦江南。

  塞北寒冬雪,江南春日花。怎能让人不流连,最是令人难消歇。丝丝江南雨,滴滴梨花泪……

  世人眼中的江南有最为常见的两种意象:一是富饶繁华,鱼米之乡的水韵江南;二则是细雨如丝,淡雅幽香的烟雨江南。

  江南,自古以来便是大多数诗人过客所尤为喜爱的地方。这里蕴涵着他们梦里才有的美景,承载着他们心中无限的情思。所以,江南始终都携刻着水墨无痕的淡韵,烟雨若梦般的.朦胧。也正因如此,江南在文人墨客的的眼中便有了极为特殊的含义。

  花开花落有时尽,雨落无情人无意。落雨无情乱红尘,一蓑烟雨梦江南。

  烟雨江南并非遥不可及的梦境,但却是现实所难以比及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江南的美并不是在于如诗如画的现实景象,而是在于烟雨江南,清韵重重的朦胧意境。更深层次地说,江南的景色确实很美,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般真切的独美。但更美的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般悠然的绝美。烟雨梦江南,为的无非是心中所求最美的江南韵味。因为,最美的不是羡煞世人的诗画江南,而是折转梦中所忆的烟雨江南。

  江南是文墨书香,过客流连之地。烟雨将文人过客置身于江南最美的意境中,隔绝于繁花似锦,凡尘俗世的江南。独留在梦中的烟雨江南,纵是孤芳自赏,也是最美的。

  江南的烟雨世世代代都未曾停歇,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江南无尽的美,但对于文人过客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便将最美的烟雨江南铭刻在了记忆中,纵是远离江南,也能在夜中听雨眠,在烟雨之中梦江南。

  江南因烟雨而美,烟雨江南因文人墨客而有意韵。这便是烟雨江南的绝美之处,正是水墨无痕的清韵美绝了江南。

  烟雨,极尽了江南的美,若为了烟雨江南,就此断送一生,也甘愿,为的是,还能守住梦中的烟雨江南。

  烟雨梦江南,江南梦中忆烟雨……

烟雨江南作文5

  水乡周庄,很是漂亮的一个地方。在那个古香古色的古迹里,一条小河蜿蜒在淡雅水墨之中,小船穿梭其间,船夫船娘悠扬的歌声是原始的,不沾染一丝尘世的浑浊,我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便醉在那一腔清亮之中。

  周庄是秀丽的,风景如画,小桥或曲或直,有的小巧玲珑[注: 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有的庄严大气,古朴又不失风韵。桥下千年不歇的河水静静地流淌,仿佛流过我的心田。河边柳枝垂地,清风微拂扬起丝丝飘荡,明亮的绿点缀在黑白相间的小镇中,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就那样撞击进我心底最柔软的位置,浮躁不安的心猛的就沉静了。

  周庄是古朴的,此所谓“古镇周庄”,入眼的都是黑瓦白墙的建筑,历经百年的沧桑却风华依旧。在张厅、沈厅里转悠,设计精巧的楼阁,装饰精美的家壁,奇思妙想的机关装置……那是古代大户人家的住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沈万三的意气风发[注: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但若是身在其中,不由得便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本就是一个烟雨朦朦的地方。温婉的`江南孕育出了一个小家碧玉[注: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的贞丰泽国。几百年的历史风韵沉淀在一弯遥遥小镇,古朴风雅。沉醉在渔舟唱晚里的才子郎俊就在此吟诗作对,把酒临风而心旷神怡[注: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巧笑倩兮的佳人闺秀在此余留一串串银铃般的浅笑,箜篌古筝铮铮作响;玉箫竹笛悠悠扬扬,那一双巧手便奏出了周庄的婉约。

  我独爱雨中的水乡,将那雕龙画凤掩映在细雨霏霏之中。隔着一帘的水雾,凝望伫立在雾中的古镇,烟雨朦朦中黑瓦白墙,被晕上了一层柔柔的娇弱。雨溅溪流,点点涟漪淡淡的化开,画下一幅留人醉的周庄细雨图。

  船行水乡,听曲周庄,闭眼便又见那一江南胜景。雨碎江南,命起涟漪,无论是何时,那似是人间仙境的泽国永远都不会在我心间凋落……

烟雨江南作文6

  再游西湖,风光依旧,却已物是人非。撑着伞漫步在西子湖畔,听那淅沥的小雨敲打着伞面,奏出一曲悠扬的小调,带着雨天独有的寂寞。蓦然回首,才想起这次是我一个人的旅行,不禁忆起柳永的那首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景,更与何人说……

  西子湖,一个画卷中的美景胜地,名副其实,她有西施般的貌美如花。晴天的明媚,雨天的忧郁,正如苏轼所说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的一颦一簇都令人沉醉。

  来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便被满眼的绿色包围,空气中也带着植物的清香和土壤的芬芳,深吸一口气,仿佛整个肺腑都被洗刷干净。依依的杨柳随风起舞,欢迎着我们的.到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一路向前,绿意环绕。原本水平如镜的湖面,也被那淅沥的小雨打破,泛起层层涟漪,正如我的心湖。忆起曾经和同学在这嬉戏,一起泛舟湖上,一起搞怪卖萌,一起谈天说地,一起逗弄那飞过的鸟雀……

  沿着小道继续前进,追寻着那曾经的回忆。雨天游湖,也别有一番风味,不是吗?走到一排商店前,脑海中似乎又浮现当初为了争夺一个纪念品而绞尽脑汁,奇招百出的情形,不禁勾起嘴角。路很快到了尽头,但旅程却还未结束,下一站是花港观鱼。这一次了解了路,却仍照回忆中走。花港观鱼的景色虽不如柳浪闻莺的赏心悦目,却另有一番特色,一番趣味。回环曲折的路还曾经将身为“路痴”的我们绕得七荤八素的,我们一边抱怨一边前行,几经辛苦,终于找到了红鱼池,那时的惊喜现在还记得。跑去店铺前买了两包鱼食,开始喂鱼,看着遇争先恐后地抢食,又想起我们曾经撒下那一大包鱼食,想把所有鱼都引来的幼稚行为,不禁莞尔。依靠在一旁的栏杆上,一点点地撒着鱼食,静静地欣赏鱼儿在水中畅游玩耍,心情也变得平静,变得轻松了。待了好一会儿,天色变暗,不得已乘上回家的公车,告别了西湖。这一次,带够了零钱,不会再出现上车后没钱的糗事了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自古,西湖便是世人传颂的对象,如此美丽的你,如此神秘的你,如何不让我们动心呢?烟雨江南,诗画西湖……

烟雨江南作文7

  天空下的不是雨而是上天怜悯人间的疾苦流下的泪。雨水本是无情物,然而多情的人们却赋予了它情感,令雨变得多情起来。而其中最多愁善感的便莫过于江南烟雨了。

  江南烟雨,顾名思义,便是下在江南的雨。她不属于陆放翁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凄凉,也不似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苦,更没有曾巩卧看千山急雨来的豪放。江南的雨是含着一种欲说还休的缠绵中又略带着一股忧伤的温柔。在这儿,没有铁马冰河,也没有波澜壮阔,有的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十里柳堤,烟雨蒙蒙。

  江南的雨是缠绵的。她不会粗暴猛烈的乱下一通,而是慢慢的,细细的,轻轻的,不动声色的用烟雨编织成一面半朦胧半透明的纱巾披在这个繁华三千的古老都城。淅沥的雨丝,轻轻拂去江南的风尘,洗去都市的喧嚣,让她亭亭玉立于浊世之中,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潋而不妖。

  江南的雨又是温柔的。在小楼一夜听春雨后,走过花红刘绿,芳草凄凄,迎着杏花雨杨柳风,携一壶碧螺春,驾一叶扁舟,泛与西湖之上。极目望去,雨中楼阁,雾中花柳,或红或绿,若隐若现,简直美不胜收。然后享受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闲趣。即使有三千烦丝,也要它随波而逝于蒙蒙烟雨之中。

  江南的雨也带着几许淡淡的忧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一丝细雨,一缕愁绪。这忧愁是那么淡,却能渗入江南的`灵魂中。长久沉浸其中,自然而然的会融入江南女子的血液中,令这些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子在清丽慧秀之中又散发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愈发楚楚动人。难免戴望舒也会希望在雨巷中邂逅一位结着愁绪的女子。

  江南,自古就是一个好地方。在这儿车如流水,楼阁林立,箫笙琴瑟,歌舞升平,永远不缺热闹,不缺繁华。可也是这儿,埋藏着多少落魄文人的破碎梦想,演绎了多少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又掩盖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江南烟雨作为江南的见证,又包含着多少欢笑和眼泪,多少希冀和破灭。于是江南的雨学会了隐忍,依旧缠绵温柔并忧伤着,守护着这块历尽沧桑依旧繁华的土地,直至永远!

烟雨江南作文8

  倘将山河作画,江南便是那笔墨勾勒的寥寥数笔,无需丹砂点染,亦无需过多修饰,至清至雅,却是素面朝天的旖旎烟景。

  十里莺啼,柳絮逐风朦胧薄烟飘渺似纱,清笼百尺危楼,恍临鹿台仙境。这是江南的诗,阵阵墨香透过泛黄纸页弥散鼻间,一如三月春风,掺杂属于江南的独特韵味,如丝如扣。撩拨着探访者的心弦。对于江南,那些文人墨客似乎从未吝啬过自己的笔墨,字字篇篇,未有过分夸大渲染,却总能描绘出江南烟雨的`空灵和沉静,将它绘入流传千古的佳句名篇。

  有人说,江南是那陌上如玉的亭亭佳人。日暮黄昏,你可曾听见廿四玉桥旁传来的阵阵天籁?那是江南在歌。新燕翅尖掠过湖面所带出的漱漱水声,落英随风而舞的簌簌花声,六棹击水的哗哗浪声,船舷旁的渔歌唱晚,具是江南这曼妙佳人吟唱的哝哝娇语。她以她的纤纤素手,折桃枝做琴,抚柳叶为瑟,歌尽这水乡独有的情怀。

  我是去过江南的,那时正值人间四月,恰是百卉夺艳、蜂绕蝶舞的时节。西子湖畔,烟雨朦胧,偶见一叶扁舟,尚未赏尽孤篷兰浆的典雅,转瞬却又超脱视线之外。遥岑远目,远山合杳重叠,竹喧林躁,芭蕉似被晨风拂绿,入目处携一丝清雅,比之幽兰胜三分。此时的江南,恰被初阳唤醒,诗中描绘的清寂消退了些许,甚至更掺杂几分令人舒适的慵散。

  身居仙境,免不了要俗套一番。雇了渡口边的一只乌篷船,缓步而上,还不忘叫船夫沏一杯清茶,也算是附庸高雅。船篷很矮,篷下的空间很小,中央置一方红漆四方小桌,仅容两人相对而坐。我与同行的朋友细细品着杯中香茗,杯缘氤氲雾气扑在脸上,留下丝丝暖意。许是泛舟并未有想象中那般乐趣盎然,我开始乱了心神,竟开始偷偷打量起那老船夫来。他是个地道的江南人,身形生得修长,双臂紧绷的肌肉似乎蕴了无穷的力道。他不很会说话,只专心地打着他的桨,但当朋友问起江南的景况时,他却莞尔应答,好似与我们相识已久。

  或许,这才是江南,平平淡淡,却如初春暖阳,融开人们心底的坚冰。世间美有万种,然于我,最美不过这烟雨江南。

烟雨江南作文9

  “风到这里就是黏,黏住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转人世间……”一首《江南》,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哦,对了!那家乡,我那家乡应该被我忘得差不多了吧……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中,从小到大门前的那满地细沙不知被我踩了多少次,门外的田野上不知留下了我多少的脚印,门口边上的柏树上不只留下我多少的气味……

  从小到大,我不知有多少顽皮淘气!

  那几天,天空天天下雨。乌蒙蒙的天空下一缕缕青烟缓缓升起,牛毛细雨不声不息的从天上下落,好不快活。渐渐地,渐渐地,看着窗前远处驶来的小船、听着不远处隔壁人家的德克萨斯曲调,我依稀回到了幼时的童年……

  我的童年,打我出生以来就注定了要过的快乐,没悲伤。

  记得是五岁的春夏之际吧!那时候,家门前的小池塘还未被填平,而池塘边的花儿也未全被砍光。那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在小池塘边的踏步上抓蝌蚪和鱼。虽然每次都抓空了鱼而且还弄湿了衣服遭到了父亲的骂,但是我却感到非常开心。

  最令我感到好玩的就是在下雨天:那时候,烟会从各家各户的门缝中、角落里还有烟囱内冒出来,和天上下落的雨滴达成了共鸣,产生了一幅令人觉得像电视里神仙下凡出场是的烟雾一般的场景。给下雨天的小池塘戴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寂寥无人的'梧桐树底下,曾是我与好友墨墨最好的玩处。只可惜,它如今也已消失不见了!

  也许是天意如此吧!它看我没有悲伤,于是就夺走了我的亲人:母亲和姑姑。到后来,连墨墨都随他父亲去了杭州。

  一阵清脆的汽笛声将我从依稀之中拉起,我从回忆里缓过神来,不禁觉得,那一幕幕奇妙的画面、那一幕幕令我魂牵梦绕的童年生活,推动着我长大。那树下玩耍的影子不断地拉长、拉长,直至以后……可我却仍在回忆里呆着。

  那鸢尾花已经枯了,烟雨乌曚间我好似又回到了童年,我看见了童年那丝丝心动的回忆在唤我、唤我……

  江南烟雨丝丝动人,乌蒙往事幕幕勾心。

  啊!江南烟雨乌蒙中!

烟雨江南作文10

  江南三月,桃花雨,桃花扇,一场短暂的天晴仿如那纸窗内的哑铃,风拂不进,铃不会曼舞雅姿,不会叮叮当当。而我又是个渴望铃声的少年,在寂寞了的湿了一地的江南三月里,借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字,穿透纸窗,像轻烟笼纱,不断向上。当我在瞬间里触摸到零下温度的哑铃时,厚积的尘灰,却袭我一身。

  以前总爱在阳光暖暖的午后,一杯菊花茶,一把桃木椅,一本青春书,几首唯美曲,伴着如女子般起舞的微风,淡淡的情怀,干爽的阳台,梦,总是那么清甜。如今,绵绵的雨季,落地的桃花,潺潺水流漫了门槛,校园,不再是年轻的欢声笑语,而是失了恋的男女,青春漏沙,苍老一段年华。

  春雨不再是油菜籽结的油,而是像被人工染了色的地沟油,密密麻麻,日日不休,席地而卷。是的,曾经的我像还在探头的小草,渴望一场春雨,期盼一阵春风,我带着生命的厚重感和对自然的敬重感,瘦如诗人般等待,终于有那么一天,我长大了,我看到了铺地的一片绿,在悠悠的牧羊曲里,笑弯了腰。

  但曾经也只能当回忆翻读,岁月暗礁,人世殊梦,被水漫了的草场,即使我有生的愿,但也没有生的命,当用尽全身的力量在愤世的时光里挣扎的时候,泥却越涌越多,根越陷越下。当得知江南的那头有一个和我相同性格却不同命运的女孩时,我惊叹了,二十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可对这近在天涯的.唯美,如漏沙,一川烟雨,便湿了年华。

  是的,这世上不仅仅是我一人习惯把悲伤留给自己,把沉郁归结自然。没有个性的我们,虽有着婉约词人的情调,却没有婉约词人的潇洒,我们只会在孤慌的日子里,渴望生存却又怀疑生命;我们只会在背叛的时间里,欲想流泪却又干了泪水;我们只会在发疯的青春里,好想轻狂却又举步不前。

  我们是落了寞的鼠尾草,想远离尘世的繁喧,却一路上走的好慢好慢,时常眷恋着那些想等却又等不到的人,时而回过头望望的我们,如一斛沙,却又不断地漏沙。

  漏沙的日子就如茅屋漏雨的日子,凄清的声音,摇摇荡荡。虽然偶时我们心如止水,但不间断地雨水,被羸弱的身子,我们依然心慌的需要安抚,可又有谁会知道呢?

烟雨江南作文11

  脚下这个隽秀的地方叫作江南。

  几时想象过,手持油纸伞的少女,在烟雨濛濛的小道上,穿过一座座的黛色房子。少女穿着白色的及膝长裙踏过块块青砖,宛如一簇簇的丁香花,淡雅、芬芳。不比浓墨重彩的油画,轻描淡写的水墨带着淡淡的轻愁,恍如雨季的缠绵悱恻。

  晨光熹微,朴素的人们早就起来,为生计而奔波。小小的巷子里多了一份韵味,愈发清雅。少女拢起伞,走到面摊前,望了望在滚烫热水中翻滚的`面条,轻轻开口:“大娘,给我来一碗面。”淡漠的声音,却遮不住地优雅。“小姑娘,刚从家里出来吧。”敦厚的大娘一边忙活一边与少女闲聊。少女的眼眸幽深不见底,许久才开口,“家,已离开好久。”淡淡叹息化为央央晨雾,飘散在空中。

  “小姑娘,叫什么名字啊。”大娘端起热腾腾的面,摆在少女面前。“他们,都叫我丁香。”雾气氤氲,模糊了少女的脸庞,却显得分外柔和。丁香缓缓抄起一筷子面,细细品尝,有一种名为葱花的植物的香味,转瞬即逝,就像从没有出现。她的眼里映出了从未有过的温柔,家的味道呢,丁香喃喃自语。不一会,一碗面已经吃完了。

  “大娘给你钱。”“大娘再见。”

  丁香重新撑起伞,继续向前走。不知又走了多久,身侧飘来清远的歌声,“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是少年独有的声调,富有磁性而带着淡淡的沙哑,“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她扭头,入目的是一片苍翠的竹林,穿过竹林就看见一位银袍少年倚坐在凉亭里,吟唱着这首青玉案。

  少女的裙角蹭过低矮的灌木,发出沙沙的声响,少年惑然回头,她却已经隐入竹林,只是忘不了那少年白玉般的面容,和唇角挂着的浅笑。抬手拂了拂眼前的竹叶,却发现少年已经站在眼前。丁香局促的扭了扭身子,不敢看少年的眸子。

  “去哪了?”

  “哥,我去寻找一个叫做江南的水乡。”

  其实,这是我的梦,同样,也是你的。

烟雨江南作文12

  如梦江南,永远像梦境一般落在每个人的心里。多少行色匆匆的旅人相逢在山水间,从这道杨柳依依的堤,摆渡至那道烟花纷飞的岸。一如窗外这淅沥的春雨,撩人心怀。

  泛舟河上,黛瓦白墙的屋子矗立在河旁,一如既往的古朴宁静,屋瓦上湿润的青苔在雨中纯净生长。密密的雨丝斜织在一起,地上袅袅升起一阵乳白色的薄雾,悄悄漫过初绽的垂丝海棠。那白色的帷幕中,闪着几点灵动的鲜红,仿佛是洁白的宣纸上描绘的那几尾红鱼,简单几笔,却生意盎然,灵动至极。一切如初时那般美好。一切都没有改变。你还是你,我亦是我。

  小楼独坐,半炉香燃尽,雨仍淅沥地下着,下着,不知疲倦,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一柄素雅简朴的油纸伞,就为这浪漫而又悠然的雨天,增添了一抹明丽的色彩。望向窗外,墨绿的叶子在清水中沉浮,一抹明绿渐渐晕染开来,清谧的茶香在空气中氤氲,以为萦绕不尽,转眼天地清明。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美景在侧,更应有美食相伴。在这湿冷的雨季,来一碗热呼呼的藕粉便好。稠稠的.藕粉,泛着一种湿润的光泽,通透可爱,白色的瓷碗更显粉嫩。滑滑的,稠稠的,口感清甜爽润。

  若是想来些烟火,炸藕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脆脆的藕夹着香酥的肉,藕荷包与褐色的视觉冲击,让人很快就锁定了它。清谧与烟火的碰撞,美妙的口感就已让人流连忘返,精致的外形又让人难以忘怀。

  阳春三月,烟雨朦胧,更让这古朴灵动的城增加了几分神秘优雅。让我们在这里寻找一处让灵魂栖息的地方,在这里蓄养感情,安身立命。或许这里并不是故乡,看不到儿时天然纯朴的风景,但这里胜似故乡。

  那些因为来过这多情之地的人,原来淡然超脱的心性,也开始有了牵挂。总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在烟雨小楼中品茗的闲情,爱上了午后阳光下打盹的慵懒,爱上了一朵花的欢颜,爱上了一剪流光的浪漫,爱上了那个人迷人的微笑。

  窗外又下起了细雨,几丛绿意,满径落红,迷蒙的春雨,梦里的江南,从来不曾修改过模样……

烟雨江南作文13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题记

  江南,人世间的天堂,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恰似那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占尘染,在百花齐放中,尽显它独特的风情。

  印象中的江南总是被烟雨包裹着的,仿佛是蒙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留给世人的是美好,却又如此的不真实,如同那一碰便会破碎的梦境,直到真的去了,才发现,其实,江南却又是那么的不同……

  踏入江南――我梦中的地方,走在青石板上,地缝里生出的点点青苔给这个如水的城市增加了些许岁月的感觉,却不曾有腐朽之感,在古朴的小巷里漫步,顺着流水,伴着烟柳,在粉墙黛瓦间寻找着梦中的江南,那个在烟雨蒙蒙时打着油纸伞,浅笑着的`江南女子,走过流水,在石板桥上遥望着江南之景,那远处摇着圆扇的清秀女子,你可知道,在谈笑间,你已经成了我的风景,可转念细想,那我会不会也是谁的风景呢?想至此,不由摇头一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难怪,在江南这般美好的地方总是会让人勾起诗情的。

  江南,是小家碧玉的,与北方的华丽与讲究之美截然不同,江南的美在于细节,江南是细致的,每个角落都是一处景点,每个房屋都尽显随意之美,尽管,如今的江南也是一个发达的城市,但这份现代化却不会湮灭江南的那分古朴与闲静。一切都是融合的那么美好。

  江南,是生活在水里的城市,如水般澄澈,如水般闲适,却不似水般无根,千年的激荡已铸造了她深厚的底蕴,自古,江南便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挚爱,这一首绕指柔肠的缠绵小曲,留下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浅唱,水墨江南,又流淌了多少故事,我想,这便是江南吧,如此简单却又不乏深意的地方。

  江南,是太多太多的美好,千年的时光中,经历了那么多的沧桑,却依旧保存着那份清雅,如那水墨一般,简单,却不会令人遗忘,丝丝缕缕,回味无穷,不管此时感悟多深,下一次,定会又有一番感觉。

  烟雨江南,朦胧却又古朴,总是令人放不下,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令人心生向往,烟雨朦胧,江南如画,清新淡雅,古韵浓厚,坐在扁舟之上,感受着流水从指间流过,盈盈清水,悠悠木船,淙淙流水与石桥勾勒出圈圈涟漪,已磨损的石桥印着岁月的痕迹,木浆与水奏起了合唱,打着油纸伞,迷失在烟雨江南……

烟雨江南作文14

  自鸿蒙开辟,造化雄神,四极八方而旷远,百荒无垠。纵目河山,巍峨寥廓兮,天宝物乎;尽览风光,碧水青山兮,钟灵毓秀,万物生息。然古天然江南于我中国也,以中国之山河,环江之侧。天援以生气,地承地序,厚德戴之,物物相依,人杰地灵,日月分辉,朝夕了明,寒暑轮反一载。今江南,春暖物萌,夏盛物茂,秋灿物实,冬肃物藏。四季分明,孕育无限风光,以弄物兮。

  其为山也,连绵者青霭闲舒,白云信卷;高峻者俏挬天露,危耸地冠。缥缈者仙道绝顶,碧空鹤鸾;深幽者泉横飞瀑,云乡隐莲。奇崛者丹丘异同,石道坠盘;广袤者叠秀古木,群嶂映潭。

  其为水也,汹涌者涟仄日月,涛浪汹尽,天没巨险;幽静者微波荡漾,细流涓涓,灵秀者鲤跃光耀,鸥栖霜进雪点;静美者月映幽池,雨荷清圆,万物皆碧。

  山水育天,于斯也,草木丛生,芳发翠绽;万枝流水,满枝烂漫,百鸟翔集,锦鳞游泳,至若春和景明,蝶蜂竞舞,兔伏猫戏,虎啸猿嗥。此江南矣,欣欣向荣,物乐所居,乃繁盛之象也。

  江南之地物产丰饶,今武夷之地,山高水美,此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挎去其节,用代陶瓦;细者如秆,可作橹也。武夷之竹,人可食之,咏美而不绝。

  昔晋谢灵运来游于此,庆历四年春,范希文观夫巴陵胜状,衔远山,吞长江,观洞庭一湖,作岳阳楼记。北宋时,东坡游历西湖,建苏坡,食东坡肉,名徐霞客来由于此。清两奉,圣祖,高宋亦游于此。圣祖顾江南防务,见明太祖基于庄天府。而高宋,啖其扬州江南之美食,尝送三千佳人入宫封之,此二帝六下江南美。

  江南山清水秀,多峰岭,福建行省之多山,山间溪而萦回,游鱼可数,观其而乐且无穷也。山多且其幽静雅逸之景象,且比世外桃源无亭他美!山多绿竹而木,苍松侧影,水心澄澈皖洁,无异写真,燃油岁寒君子之逸致乎!其多迹,若中山陵,中正之居,乃吾中国革命之先驱。

  凡远方同志来游于此,莫不徘徊依恋而不忍舍,念之,爱之。

  今生吾于江南,人杰地灵,重游于此,朝饮露,夕饮食,贵乃物之美学!斯瞩江南,赏之,念之!

烟雨江南作文15

  一位广州的朋友在阴雨绵绵的季节游玩了华东几省,一路细雨很让我为他们的行程叫屈,谁知她回到广州后对我说,我看到了真正的烟雨江南,心目中的江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我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对多雨的江南已司空见惯。烟雨矇胧的江南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卷,烟雨矇眬的江南给了无数文人墨客写诗作画的灵感,也成就了那些万古不朽的诗篇。

  心目中的江南或许是湿湿的潮潮的?清晨,你迈步在林荫小道,路边的小草会殷勤地甩着露珠向你问好,它调皮地弄湿了你的鞋和袜,你却因此有了一天的好心情。我常惊叹西湖为何总是烟雾缭绕,湖面似乎永远弥漫着一层薄霭渐远渐淡,群山在若隐若现中让你产生幻觉,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我举着相机却不知把焦距对向何方,矇矇眬眬的烟雨美景让我忘了如何挨快门。优雅的环境给了江南人神闲气定的心态,湿润的气候给了江南女子娇柔的肤色,宁静、祥和、淡定、惬意是江南人生活工作的目标。

  心目中的江南或许是小桥流水,是枕河人家,是黛瓦粉墙?“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似在渔歌。”诗人将旧时江南的风貌已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果你今天再走进浙江的乌镇、苏州的周庄、江苏的同里,诗人笔下的景色还能一一还原。江南多水乡,因水成街,因水成市,于是就有了似烟若雾的感官效果,于是小船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于是有了随处可见的便于小船通过的过街石拱桥。民居依水而建,屋檐相连,沿河而居,于是深弄曲巷、枕河人家成了江南的一大特色。雨季中,雨点敲打着瓦片的叮当声是世上最动听的催眠曲,雨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的一个个水泡也是江南水乡的一道独特风景。

  心目中的.江南或许是《雨巷》中的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女子?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曾这样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江南的小巷望不到头,江南的雨水緾緾绵绵,小巷的青石板干干净净,雨巷敞开宽广的胸怀,接纳着天下的友好使者,小巷不再寂寥,小巷充满了天南海北的欢笑。春晚节目《小城雨巷》正是今日江南的真实写照,撑着各色绸伞的姑娘比比皆是,只是不再愁怨不再迷茫不再惆怅,她们的青春她们的活力给了烟雨江南的美丽和遐想。

  烟雨江南,江南烟雨,美在雨中,美在水中,美在矇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