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的作文

时间:2024-01-20 15:28:39 好文 我要投稿

【集合】关于乡味的作文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乡味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集合】关于乡味的作文4篇

关于乡味的作文1

  我的老家在仁义,仁义是一个千年古镇。每年的四月初一和十月初一都有两次传统的集会。

  我从来没有赶过,因为我生下来就在县城,回老家的次数也很少,只是听爸爸在茶余饭后讲起过。每次的集会有三天,集会上是要唱戏的,戏台就搭在政府院内,三天七场戏。集市在街道上,我也曾经在仁义街上走过一两次。说是街道并不宽,有城里的两个巷子那么宽。稀稀疏疏的没几个行人。两边有两排老式的瓦房。爸爸说那是公社时期的供销社和人民公社大食堂。说起来最让爸爸兴奋的是仁义枣糕。

  他说小时候每次集会上,都有个买枣糕的老头,嗓门特别响。枣糕也特别好吃,他们那些小孩会问大人要上三五毛钱,买上手掌大的一块,边赶集边吃。说起枣糕,姥姥也会做,我也吃过,而并不像爸爸说的那样怎么怎么好吃,也许他们小时候那个年代是饿昏了,看见什么都好吃。可爸爸说起时眼中都放着异彩。

  有幸今年四月初一写礼,正好赶上仁义的集会。本来就狭窄的街道两旁被那些做小买卖的商人摆得满满的,中间是那些周村赶集的老乡,有走过来的,也有走过去的。整个街道显得熙熙攘攘。

  “枣——糕——”声如洪钟叫喊盖过了整个热闹的街市。这就是爸爸“传说”中的仁义枣糕吧。好吧,今天说什么也要尝尝仁义的枣糕,证实一下爸爸的“谎言”。我便拉着爸爸的手循声挤过去。卖枣糕的就是爸爸说的一个老头,可爸爸说那是他儿子,光秃的脑袋顶上勒着一条叠着窄窄的'白毛巾。周围围了许多人,他边收钱,边切枣糕,嘴里还边喊着。我拿着十元钱挤到跟前,买了也就巴掌大的一块,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啊,真像爸爸说的那样好吃。比起姥姥做的就更不用说了。软乎乎的,咬到嘴里黏黏的,甜甜的,一种醇香的味道。我让爸爸也吃了一口。爸爸说:“就是这个味,和原来的一样,没变。”爸爸满足地啃了一口,我边走边吃,一会儿便吃完了。

  那种味道至今让我回味无穷。仁义枣糕就是好吃,有机会回到仁义赶上集会,我还要买上大大的一块。

关于乡味的作文2

  家乡是一壶清茶,茶香幽幽,很淡却也令人难忘。

  上海,这个满是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城市美丽多姿,却也比不上四川——我的故乡那巍巍雄山,潺潺流溪的自然风光。

  那年我在四川。四川的山上,漫漫花田,一眼望去,千红万紫,好似一幅画,而我站在画中央,双手抱着一束火红的杜鹃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我的脸通红通红。我嗅着手中的杜鹃,淡淡花香飘来,陶醉了我的心。那味道只有家乡有,那味道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属于那种只有天然环境,不染一丝纤尘,不沾一点石灰,没有高楼大厦的地方。在上海,是没有的。

  我的家乡,有千万种味道,有花香,也有茶香。这是一个采茶的好季节,初春三月,我和外婆上山采茶。我背着小箩筐,跟在外婆后面,踏着松软的大地,哼着小曲儿,别提有多兴奋了。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好像一片琉璃翠玉海,又像是一壶上好的琼枝玉液洒落在这里。漫山遍野都是一股淡香。

  外婆和几位大婶一边采茶一边攀聊起来。“今年的`茶真是香啊,好久没见过这么好的茶喽!”这话说得一点不错,这茶丰盈绿润,由于是早晨,茶叶上还沾着晨露,那露珠圆滑晶莹,那茶叶润泽透巧,别提多美啦。我虽背着箩筐,却什么事也不干,只有闲情雅趣去观赏这幅“茶女图”:采茶的人一般都是女性,她们头上裹着白花花的头巾,时不时弓下腰抚摸着绿润的茶叶,感觉这茶不错,便轻采下来,悠悠然地放入箩筐中,有的采茶女还闻闻茶的味道,清香入鼻,便摘下,若未成熟,就转向另一棵茶树,继续采摘。茶香幽幽,夹杂着茶女们的欢声笑语,勾勒出初春最美的景色。

  采茶结束,我和外婆要回家了,各位大婶也要走了,她们和外婆分享着那一大堆茶叶,采得少的,添点茶叶,多的,去掉点,给少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是真挚的笑。是时,她们身上的香味似乎与茶香交融,使得这味道更浓,让人贪恋这味道,欲罢不能。

  上海的味道,鱼虾豚蟹,玫瑰月季,而家乡的味道,只有淡淡花味,幽幽茶香。

关于乡味的作文3

  低眉浅嗅,乡味至醇。

  在乡间,年年总有那么一场戏。年年今日,总要回乡,只为寻找那一抹浸润于乡戏中的乡味。

  这日,农人总早早荷着锄头,哼着小调穿过田埂,回到村头。那块空地上,已立起飘扬的彩旗,搭起宽大的戏台。屋里头,戏团里的青衣着上羽衣,轻捻画笔勾勒上眉眼,戴上一泻如墨的假发,对着镜面莞尔一笑,静待着于夜幕之下舞尽风华。

  戏台下,长凳衔接成线,老旧的木腿吱呀地唤。凳面上,红漆已斑驳,轻触,便随风而落。还未到点,只有几个老妪端着饭碗,稀稀拉拉地坐在下面。村头上,越来越多的农人结伴去观戏,闲聊之中,既轻松又溢着一丝庄重。

  时间在喧闹声中不知不觉地流逝,如血的残阳悄然退却,帷幕在聚光灯下缓缓拉起。

  楚帐中,她身穿一袭红衣,婀娜姿态,掩映于红袖腾舞、烛光灼灼之中。

  “大王——且让臣妾再为大王歌舞一首。”

  月影婆娑,灯光葳蕤,美人回眸一笑,显露最后的妩媚与留恋,随即将剑架在白皙的脖颈旁,狠心一滑。她孱弱地倒在霸王怀里,暗红的星星点点染红霸王的戎装……三千青丝尽数散落在腰际,而手里紧握一把红带断剑。

  台下,人们的表情随着剧情变化着,懂得、不懂得,全已融进千年的历史,随着青衣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而爆发如雷的掌声。初秋的暑意融入浓浓的戏情,高涨的激情把夜空也渲染成亮色。

  曲终人散之际,已到了半夜。吆喝声、狗叫声、开门声、关门声,整个村庄又出现了短暂的沸腾。接下来的几天,辛劳一年的`人们的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

  诚然,年戏之中有对艺术的享受,但我认为,其中最令人回味的应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希冀,是农人心间纯朴至醇的乡味。

  “大王——“二字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都在其中升华。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我不由得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低眉浅嗅。这旋律之中,至醇的,还是那抹乡味。

关于乡味的作文4

  想起家乡,满脑子就是各色地美食。那种让人意犹未尽的味道,存在嘴里,萦绕在鼻尖,深刻地印在心里。

  晨起,总会与父母到十八拐小巷里去吃一碗馄饨,坐在木制的红漆长椅上,听着那千回百转的温州弹词,我的头却不住地向屏风后的厨房望去,翘首以盼着美味。“来嘞”,随着一声吆喝,不见馄饨影,只闻馄饨香,让人不禁胃口大增。铺在馄饨上面的是蛋花,虾皮,胡萝卜丝,榨菜丝和紫菜,这五大传统配料,色彩各异,做足色香。馄饨皮薄,褪去外皮就是劲道的瘦肉,配有虾仁,这是味香。吃完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只觉神清气爽。一天的美好生活就从这里开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楼下总是洋溢着锅贴的香气,坐在门口,随着晚风吹拂,点一盘锅贴,是何其享受的事啊。锅贴皮脆,咬开后是韭菜和肉的混合香味,吃上一个,可真是唇齿留香,色味俱佳。锅贴着醋,酸香脆爽,爸爸要一瓶啤酒,这是深夜之最佳拍档也!

  每逢喜事,邻里乡亲总会送来一个红袋子,那里面方方正正的定是九层糕。捻起一小点,放入嘴里,无需去嚼,糕点已在嘴里化开。留有的是那糯米粉的清香。九层糕虽软,可其制作过程却是“粗暴”的。大手一挥,将把控好的`水洒在糯米粉中,用手反复揉搓,形成一不干不散的米粉絮。将豆子放在石磨,用手推动石磨,把豆磨碎均匀。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奶奶撒一层豆粉,放一层糯米粉,再撒豆粉……直到九层,有黄豆粉、绿豆粉、红豆粉,再加白白地糯米粉,于是色彩多样的九层糕,就基本成型,再将糕放入蒸笼中蒸熟,在那烟雾缭绕之中,九层糕已露出真身,引诱着我们这些小馋猫去品尝。这糕寓意着“年年高”“步步高升”“高中榜首”。

  不管人在哪儿,身在何处,时刻都会思念着,牵挂着家乡。然而,我的家乡却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记,唯有温州美食不可辜负!

  品其家乡味,记住乡愁。

【乡味的作文】相关文章:

乡味的作文03-06

乡味的作文09-06

(优秀)乡味的作文12-31

关于乡味的作文09-19

乡味的作文10篇03-16

乡味不变作文08-06

舌尖上的乡味作文05-03

家乡味道作文01-15

乡味的作文(精华15篇)11-25

关于乡味的作文【精选5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