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精神作文

时间:2023-11-20 22:27:45 好文 我要投稿

物质与精神作文【汇编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与精神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质与精神作文【汇编3篇】

物质与精神作文1

  做人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能够拥有精神与物质的对等。既有精神,又有物质;在获取物质时不丢掉精神,在追求精神时亦不丧失物质;物质世界富足充裕,精神世界丰盈通透。

  却是极难做到的!

  看看你周围的人,看看历史,总不难发现,不是富而骄者,就是贫而卑者,能落个在物质上不富有,但精神上很丰富就算是好的了。

  “饱暖思淫欲”“患生于多欲”。人,这种高级动物,在吃饱了,喝足了,有了闲钱、闲工夫之后,很容易就会自我膨胀、居高临下、飘飘然起来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说,大概也是源于此。从这个角度看,说人是“贱骨头”是没错的。

  贫而不卑,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当周围都是大房子,你还住在小房子里却能不吭不卑,怡然自乐,不易做到。这需要承受来自外部环境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双重压力。在否定与肯定的博弈中,先不管输赢如何,光是这个挣扎的`过程,绝对就是对人的精神的一种极大考验。

  一身傲骨,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却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拥有的是气魄,更是境界。

  其实,人的精神往往是败在自己的欲望之下的,先是以存在为本,为五斗米折了腰,然后物质欲不断升级,变得越来越不自量力者总是大有人在。

  追求物质,让生活变得更好,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是以精神的不断沦丧为代价的,是不是就有点悲哀了呢?

物质与精神作文2

  一位著名数学家,有一次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远古的人们为何要保留火种。两位古人类学家认为是取暖御寒,以及烹饪鲜美的肉食,而这位数学家却认为是为了欣赏火光的灿烂多姿。

  两种回答是两种心态,两种境界背后折射出的便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差别现实主义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就比如两位古人类学家,而浪漫主义则是像那位数学家一样,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现实与浪漫,物质与精神,这显然是相对的,两两矛盾。

  究竟哪一种会更好呢?我的答案是浪漫主义精神生活,但如果又没有现实主义,哪里会有生产工具的进步,哪里会有人类的发展,哪里会有互联网等等的进步呢?所以我也并不会否定现实主义,毕竟现实是基础,而浪漫主义是在现实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去达到浪漫这一境界。

  然而真正的事实却是残酷的,绝大多数人只会注重物质生活的富有,而忘记了精神生活才是重中之重。有一些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提升。这便是错误的教育,有些城市只注重城市环境的美观,而不注重城市的人文素质,这便是错误的引导,任何事物都拥有一个源头,我们从源头开始走,走到半路便停止的就是所谓物质生活,而走完整条道路的便是精神生活,或许这条道路上会坎坷万分,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享受到精神世界的美妙。

  我们不能只要求追求物质的生活,而是要进一步寻求精神生活,我们要财富,要便利,要富足,我们也应该要鲜花,要掌声,要美好的心灵,我们或许能有这样的生活,放下眼前的课本,走到窗前去欣赏那非同一般的美景,这便是浪漫,放下课本,走在那些没有走过的道路上,在路上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这便是浪漫主义。放下课本,去走一走世界各地发现一些异国风情,这便是浪漫。

  迈出物质生活的脚步去寻求精神生活,迈出现实主义的步伐去通网浪漫主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一直生长去追求永恒的美好,我们要记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物质与精神作文3

  现在的孩子,有迷恋网吧的、早恋的、离家出走的,甚至自杀的。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我作为一个11岁的少年,在此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常常听到大人们讲,他们小时侯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吃上两个白馒头,新年时能吃上肉包子。许多家长常常说:“有得你吃,有得你穿,有得你学,有什么不快乐的`?真是不知足!”当时的他们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对于我们呢?也有的家长会给不少钱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对孩子很少过问。现在,亲子沟通已成了一大难题。

  我们这代已经从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变到了对精神上的追求。许多孩子会被家长认为很独立,在孩子独立的另一面,却藏着一颗脆弱的心。于是,许多对自己失去自信心的孩子走进了网吧,希望通过游戏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一面;于是,没人安慰的孩子找了自认为是的男(女)朋友,希望在自己伤心的时候能听到真诚的安慰;于是,许多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希望在自由的世界里找到快乐;于是,无法面对现实的孩子,选择了结束自己认为很痛苦的一生。

  表面在怎么独立、自强的孩子,背后总会有一颗脆弱的心需要人去安慰。现在的我们只需要精神上的补给,而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奖励。人的精神是支撑人活下去最大的勇气,只要精神上快乐,再残酷的现实我们都是可以面对的。家长们,你们是该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看看了!

【物质与精神作文】相关文章:

物质与精神作文08-18

物质与精神作文[精选3篇]11-07

让物质的特性为人类服务作文05-03

《物质的比热容》知识要点02-19

孕妇不能吃的矿物质04-29

人体必需的九大特殊物质05-02

科学的精神作文03-03

精神富翁作文03-08

匠心精神作文03-10

精神的脂肪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