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说课稿

时间:2022-11-28 18:40: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说课稿(精选2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说课稿(精选20篇)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包饺子》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诞生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三条线索,把握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设计了这堂充分体现劳动技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综合实践课的真实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融入整堂课的设计中,抓住机会,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二、活动方案

  本节课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准备阶段,第二课时是动手包饺子、品尝饺子,主要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擀皮、包饺子,创作饺子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并谈感受。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包饺子,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饺子的不同形状进行综合构思、合理拼配、组成创意饺子作品。

  3、通过活动加深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4、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应用和想象力的发挥完成饺子作品,体会学会包饺子的乐趣。

  5、通过小组分享劳动成果、畅谈感受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喜悦。

  6、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掌握包饺子的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掌握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技巧。

  五、活动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为6组,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合理分配任务,准备好包饺子的工具和材料:如,每组一块桌布、两块案板、2个擀面杖、一把菜刀、三个盘子、六个小碟、6双筷子、电磁炉及锅各一个

  2、教师带领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和肉,并指导学生拣菜、洗菜、切菜。

  3、教师辅导学生和面、拌馅。

  4、学生向父母学习包饺子。

  六、教法 、学法

  我通过启发引导、操作演示、分解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大胆放手,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六步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喜洋洋》乐曲,并出示一幅饺子图,借机道出:除夕之夜,爆竹声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象征团员的饺子,真是温馨、幸福。今天,大家想不想学学包饺子?接着,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包饺子的工序,随即板书四大步骤: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

  (设计意图:伴随着快乐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话语,一下字就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包饺子的工作室,使每一位同学都成了小小饺子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畅谈的方法不但使学生明白了包饺子的工序,更为包饺子打好了基础。)

  (二)掌握方法 提升创新

  由于课前和面、拌馅的工作已经就绪,所以我将擀皮、包饺子的方法作为重点讲授:

  1、学会擀皮 掌握包法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分别出示了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图片,让学生看图并联系生活分别说说擀皮和包饺子的步骤,即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力搓成直径约3—4厘米的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圆柱体,撒上面粉、压平,用擀面杖擀成圆而薄的饼。这样,一个饺皮就擀成了。包时,将饺皮放在手心,在饺皮中间放上饺馅,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将饺皮对折后捏合。

  (设计理念:实践是理论的指导,为了更好的掌握包饺子的方法,我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片,代替了枯燥、生硬的说教。)

  2、总结注意事项

  根据以往包饺子的经验,我先让学生谈谈擀皮和包饺子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在大屏幕上总结出注意事项让学生齐读领悟。

  (设计理念: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集中学生集体的智慧,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包饺子方法。)

  3、激活灵感 引发创新

  为了能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增强创作饺子的欲望,我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形状独特、样子逼真的饺子图,有三菱饺子、鱼饺、葵花饺、蛤蜊饺,学生欣赏着一幅幅饺子作品图,口中连连称赞,不停的发出惊讶感叹之声,脸上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我趁热打铁,展开包饺子比赛。学生在包的同时,我巡视、指导、协助学生完成。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会有好的作品。多种多样的饺子图为激发学生灵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经过我的提示,再通过进一步加工、改进、推陈出新,包出了有自己创意的饺子。)

  (三)作品展示 体验成功

  利用投影将各小组的饺子作品向全班展示,并由小组长向大家介绍饺子的形状,拼出的图案、作品的名称。有的组拼出一盘开口笑饺子,有的组为作品起名葵花朵朵开,还有的饺子作品被命名为五谷丰登。饺子作品既有创意又有深刻含义。我对学生的劳动成果我分别给予充分肯定。如对第一组的饺子作品我是这样评价的:“瞧,你们的作品既有借鉴,又有创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你们真是活学活用啊。”

  学生看着一盘盘来亲手做的饺子作品,更是兴高采烈。最后大家一致推举出最佳创意奖的获得者。此时,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激动。

  (设计理念:本环节中,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做,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

  (四)品尝成果 畅谈感受

  学生看着这一盘盘自己包的饺子垂涎三尺,当我宣布把饺子下锅时,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品尝着香味四溢的饺子,心中更有一番感慨。借此,我抓住机会,让学生畅谈感受。有的说:“原来包饺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以后可要在劳动技能方面多锻炼。”有的说:“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就是比平时香,我心里真是太高兴了。”还有的说:“通过活动,我明白了收获是要付出代价的,劳动最光荣。”还有的说:“包饺子是一件高兴的事,尽管辛苦,但苦中更多的是甜。”课堂中满是学生饱含深情的话语。

  (设计理念:学生的情感在此升华,让本次活动的意义在此沉淀。)

  (五)提出希望 延伸活动

  在学生说出活动感受的基础上,我又营造了一个师生沟通的机会。“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多动手、勤动脑、争取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设计理念:此时此刻,活动止,但行动不止。简单的总结,不但给学生有明确的生活指向,更有利于以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课程理念

  综合活动课的课程理念有四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为主体;

  2、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

  4、强调活动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强调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

  《玩泥巴做泥塑》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设计与制作”中的活动内容。“泥塑活动”贴近生活,易于学生主动去尝试,既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创造能力。在泥塑活动中通过老师引导、启发,使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我创造、创新形式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活动中体现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劳动素养,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制作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目标

  根据对新课标及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制作泥塑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泥塑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玩泥巴、做泥塑的过程中感受活动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对捏、搓、刻、压、团等做泥塑的基本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掌握事物的具体特征,对泥塑作品细节的塑造。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玩泥巴、做泥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探索兴趣。四年级学生在美术课上对泥塑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也有过做泥塑的体验。基于以上的学情,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以下4个活动:

  活动1创设情境生成主题

  活动2初次体验提出问题

  活动3分组创作反馈评价

  活动4欣赏图片拓展延伸

  (二)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尺子、刻刀、等制作工具

  2、课前对泥塑进行初步的了解

  教师准备:

  1、制作本课的幻灯片

  2、准备泥巴

  3、为学生购买围裙,棉签,色卡纸等活动用品

  (三)活动过程

  活动1创设情境,生成主题

  1、“猜一猜”

  首先,我拿出一个袋子,问大家:孩子们,谁愿意来摸一摸,猜猜我放在里面的是什么东西?通过学生产生的触觉体验:又软又粘,学生很容易猜出是泥巴,揭示主题:玩泥巴做泥塑。

  2、欣赏幻灯片激发创作欲望

  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造精美的泥塑图片,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欣赏造型独特的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玩一玩、做一做的兴趣。

  (设计意图):我利用泥巴特有的属性特征,让学生用手触摸,来猜测摸到的是什么。用“猜一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活动2初次体验,提出问题(10分钟)

  活动2用时10分钟,分为两步:第一步,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尝试捏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第二步请学生提出在动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第一步:学生制作发现问题

  可以动手制作了,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但是,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想要捏出一个漂亮的作品,并非易事。有的学生把手中的泥巴弄成了一滩泥水,有的是想创作一个小刺猬,可是外形看起来却像一头小猪。通过活动2动手实践,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手中的泥巴不易塑型

  2、泥塑作品的细节塑造不生动

  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课的重难点正好吻合。接下来进行活动2的第二步:师生互助,解决问题。

  第二步:师生互助解决问题

  针对问题1:不易塑形我请学生自学课本36到38页,从书中找答案。学生从书中了解到,制作泥塑的基本方法有捏、搓、刻、压、团等,然后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这些基本方法在不同的泥塑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针对问题2:细节塑造不生动。先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好方法,然后教师现场示范,边制作边引导学生该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结合活动1中,1个学生把小刺猬的头部创作的与小猪有些相像,教师现场示范,小刺猬的嘴巴尖尖的,小猪的嘴巴圆圆的,有2个大鼻孔。了解了事物的特征,再去刻画泥塑作品的细节,一定会事半功倍。

  【设计意图】活动1中,学生先操作教师后示范,这样设计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通过同学帮助,教师指导,来一同解决问题。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活动3分组创作反馈评价

  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课堂进入活动3.分组创作反馈评价

  活动3用时20分钟,分为2步:第一步,在15分钟内分组创作。第二步,反馈评价。

  活动开始前,通过观看幻灯片,帮助学生了解活动3的具体要求及展示评价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教师强调:

1、小组成员之间要互教互学,团结合作。

2、使用工具中要注意安全。

3、遵守课堂秩序,小组讨论时不要影响他人。

  活动3中,各小组自定主题,创作泥塑,我在一旁巡视,指导。有了初次操作的经验,加上刚才对重难点的突破,这一次孩子们制作泥塑时心中更加有数。在辅导中我了解到,有的小组要合力制作一个喷射寿司炮弹的坦克,有的小组要盖一座动物园;有的小组打算来一场烧烤盛宴;还有的小组设计着一顿美味的下午茶。伴随着优美的乐声,孩子们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忙碌着。

  【设计意图】分组创作,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不仅激发了劳动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第二步反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操作性实践课程,评价的标准富有多元化。针对活动3,我设计了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合作奖两个奖项。具体标准如下:

  1、最佳创意奖

  要求:主题富有创意作品生动形象

  2、团结合作奖

  要求:小组分工明确齐心参与制作

   15分钟创作时间结束后,每个小组由2名学生端起作品到讲台前,参加展评。反馈评价分为两步。

  首先,请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由组长介绍本组设计思路。然后,通过教师点评,小组举手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和团结合作奖。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劳动中体验到,感受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因此,要及时提供让学生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4欣赏图片拓展延伸

  请学生入座,课堂进入到活动4:欣赏图片拓展延伸

  此时,教师导语:一块块普通的泥巴,用你们的双手,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我们该如何把这些美丽的作品保存起来呢?首先,通过

  1、观看幻灯片,教师现场打磨示范,帮助学生了解泥塑存放的条件及打磨的具体方法。

  2、欣赏上色后的泥塑作品,激发学生课下继续创作的动力。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动手制作课要提高生活及教学效率,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生活,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三、说反思

  最后,我来说一说上完本节课之后我的反思。

  1、课堂结构上,我共设计4个活动环节。每个环节都注重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并由教师进行有效指导。这也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要让师生通过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通过活动3中的反馈环节,每组学生的作品都主题鲜明,生动形象。作品获得了师生的肯定,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有效说明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已经达到,重难点已经解决。

  3、精心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我与学生一同在本节课中,了解了中国的泥塑文化,从而更加热爱中国民族的灿烂文化。

  此次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指导,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内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使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而本课围绕“情”字大做文章,让同学们感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心、思乡情,感受到世界华人血脉相连的亲情。

  二、说教育目标

  针对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感受全球华人是一家血脉之情,尊重和关心华人华侨。

  2、简单了解我国著名的侨乡和杰出的海外华人华侨代表。

  3、初步了解海外华人华侨保护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尊重华人华侨,感激他们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努力。

  四、说教法、学法

  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活动体验、情绪调节、活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

  在学法指导上,本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原则,我在课堂活动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初读感知。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变“要我学”到“我要学”。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后,指导学生用“金钥匙”中的学习方法猜测课文内容,既是对学法的有效指导,也体现了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为完成“笔下生花”的选材问题提供了蓝本,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当学生的猜测与课文内容相符时,他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从教学的一开始就力求体现学生阅读的立体地位,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这也为读通读顺课文,为理解词语及内容,深入体会思想内涵奠定良好的基础。

  2、紧扣中心,大胆质疑

  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教学中学生敢质疑,能质疑,是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地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几年,有一个特别受宠的饰物——中国结,以及和之相呼应的文章结尾:中国结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这两处地方,留足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注重及时评价表扬,引导学生梳理出重点问题:中国结怎样受宠?为什么受宠?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再通过有目的地读自己解决问题。

  3、以练代讲,感受“受宠”

  这两个问题,以第二个问题为主。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紧抓第二自然段中的排比句,通过反复读,感受排比句式对表达文意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中国结的受宠与流行;再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想还在哪里见过中国结,模仿句式说一说,达到以读代讲,以说代讲,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语文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这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同时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此处的读写结合,将文本对中国结的介绍与学生生活中对中国结的认识紧密结合,以宏观的、文化的视野对文本进行俯视、鸟瞰,引导学生从教材向课外延伸,真正实现大语文观。

  4、品读课文,感悟深究寓意

  第二个问题人们为什么喜欢中国结,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理解两个原因:

  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和它表现着中国心,包含着中国情。学生在初读感悟的基础上,边读边圈画3-5自然段,这既是对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指导渗透,又是还学生阅读权利,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出示一双巧手编结中国结的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中国结有关画面,中国结渊源久远的文字资料,对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情感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之教师现场示范,学生对蕴含中国结深刻寓意的排比句的拓展延伸,学生观察把玩自己课前搜集的各种中国结等学习活动形式,学生的各种学习感官被充分而全面地调动起来。香港散文大家董桥说:“人心是肉做的,文字也是肉做的。”的确,文字是有呼吸,有脉搏,有生命的。此时,对于文本中那些有情感,有厚度、有力度与质感的字词,再引导学生细心体味,透过词句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引导学生读进去,从语言的表层走向语言的深层,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润物细无声” “水到渠成”的领悟感受。

  5、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好的板书是文化艺术的熏陶在学习到文章的中心段落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将文章重难点内容“心连心”用简笔画展现,并课件播放表达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感情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之中升华本文所讲述的主题,进一步理解中国结的“头”的含义。

  六、说教学评价:

  1、评价

  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在引导学生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中愈来愈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课堂中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对学生的赞赏不仅限于一句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教师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

  2、课堂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为主体:

  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伴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塑造创新性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对同一内容的学习,不但要尽可能地让多位同学评价,还要允许一位同学作多次评价。

  3、教师要发挥导评作用:

  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点拨学习方法,启迪学习思维,化解学习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如在读书中评价,可按学习课本的环节进行:

  ① 初读课文,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

  ② 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③ 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的积累。

  让学生明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评价要求。又如在同学的思考中,要善于发现同学答案中的独特想法,在同学发言中,要评价同学的表达是否清楚。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4

  课题设计说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的普及,小学生的视力普遍下降,专家呼吁要保护学生的视力。因为眼睛,被人喻为“心灵的窗户”。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均至关重要。设计本节综合实践的开题课,能调动学生想要探究的浓烈兴趣,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探究,怎么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搜集问题、整理问题、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爱上综合实践课,更深入地了解近视,从而更好的预防近视的发生。

  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课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将研究问题进行比较、归类和提升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远离近视。

  4、通过独立和小组合作,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并展开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与创新能力。

  评价设计

  1、我首先采用的是游戏激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到近视的危害,然后透过文字对近视的解读引起学生的共鸣,由此来确立本节课的活动主题,最后引导学生给主题起名字,共同提炼出本节综合实践课的课题。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汇报、交流,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整理、总结提升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1、游戏导入课题

  2、感受身边的“近视眼”

  3、出示文字资料,确立主课题

  【设计思路:创设情境,从游戏入手,让学生亲身体会近视的滋味;伙伴们的照片,让学生感受近视越来越多的闯进了我们的生活;文字资料的出现,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视的危害。整体环节的设计能调动学生想要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题的成立埋下伏笔。】

  二、畅所欲言、提出问题

  1、抽几名学生交流,指导提问的方法

  2、小组合作,选出想要了解的问题

  【设计思路: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后面问题的分类也节省了时间。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同时也拓宽了思维。】

  三、全班交流,确立子课题

  1、交流问题

  2、给问题分类

  3、全班交流,确立子课题

  【设计思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整理、总结提升的能力。子课题由学生自己确立,激发了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

  四、制定活动计划

  1、将四个子课题分给四个小组

  2、学生选择小组,推选小组长,为小组起名字。

  3、共同为课题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活动方案。

  4、小组中商讨一下你们所要选择的课题名称,并制定出初步的计划。

  【设计思路:回忆以前学过的研究方法,说说研究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去想行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更能加深对活动计划的印象。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组成新的小组进行研究,充分尊重了学生意愿。】

  五、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小组交流研究方案,其他同学相互补充,为他们提出建议。

  【设计思路:虽然小组的计划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此环节不能忽视,全班交流能够广泛的听取他人的意见,取长补短,让小组的计划更加完善。】

  六、课堂小结

  1、说收获

  2、放松活动,结束课堂

  【设计思路:以眼保健操这样轻松的气氛结束课堂,再次引起学生保护眼睛的共鸣,同时,也使学生紧张的一节课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内容之一,学习本课时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还要学会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问题,体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综合实践价值,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本课时是安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了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1-3页内容。本课时是作为一个拓展性的知识点出现的。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情景“找一找身边的白色污染”和“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用几个塑料袋?”引入, “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用掉多少个塑料袋?”继而导出“白色污染”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再经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形成环保意识。

  本课时的重点: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信息。

  本课时的难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体会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本课时关键:通过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目的:

  1、经历对“白色污染”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

  2、通过对“白色污染”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发现“白色污染”对人类及自然社会的危害,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身边生活的“白色污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4、组织开展以“白色污染”为题的课外活动,引导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培养积极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课时教材内容安排特点,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要运用谈话法和讨论交流法,兼并信息收集,观察思考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到的资料信息,通过分析、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自主参与,积极探索,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1、信息收集法:通过询问,查找,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得有关“白色污染”资料信息。

  2、谈话法:教师以交谈的方式参与课堂中,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情景。

  3、观察思考法: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本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环境,发现“白色污染”,分析“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造成的危害,讨论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教师:“白色污染”图片和所收集的资料。学生:分成5个小组,调查计算“平均每一个家庭一天用几个塑料袋?”查找“什么是白色污染?”,并收集相关资料。

  (二)教学流程

  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一组“白色污染”图片。(路边树上挂满各种塑料袋,河水被塑料袋垃圾污染,田地里随处乱扔的塑料制品等。

  (2) 问:“观察这组图片,你们发现什么?”(指名小组回答,引出“白色污染”一词)

  2、汇报成果,展示能力。

  (1)反馈:“什么是‘白色污染’”?(指名小组回答)

  (2)反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各小组反馈所收集到“白色污染”资料信息)

  (3)教师反馈所收集到有关“白色污染”事例。

  3、合作探讨,深刻体验

  (1)思考交流

  a、观察思考: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

  b、交流:(各小组反馈思考结果)(主要有家庭使用塑料袋,学生在校的零食塑料袋,田地里的农用废弃塑料制品等)

  (2)小组合作计算:

  a、平均每个家庭一天用掉几个塑料袋?

  b、全校学生家庭每天共用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

  (3)分析交流a、思考讨论:根据以上数据和我们所收集到的资料,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发现“白色污染”对自然及人类的危害)b、交流:(各小组反馈讨论结果)

  (4)师生小结“白色污染”给自然及人类带来的危害。(主要有:视觉污染;潜在危害)

  4、深刻认识,激发行动

  (1)讨论交流

  a、讨论:我们已认识到“白色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b、交流反馈:(各小组反馈讨论结果)

  (2)你将怎么做呢?(指名学生回答)

  5、课外作业请把你的决心写出来,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五、板书设计:

  可怕的“白色污染”

  1、 什么是“白色污染:?

  2、 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白色污染”?

  3、据以上数据和收集资料,你发现了什么?

  4、我们应该怎么做?

  5、请把你的决心写出来,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6

  一、说主题活动的提出及意义: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充满了快乐和祥和的气氛,是每个人儿童时代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春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孩子们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停留在对于春节吃喝玩乐的表层体验上。为了让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使学生不仅爱过年更了解“年”,因此,我开展了“农家过春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春节的来历和起源、家乡的春节习俗,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春节知识的探究,培养他们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

  2、了解春节中还存在的不良风气,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过平安祥和的春节,增强社会责任感。

  3、让学生学会用多种途径对春节进行研究,并学习用交流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图书和上网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

  5、通过小组自主参与活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说活动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合实践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学得愉悦,学有所成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准备把学习的主动权完整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认真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和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

  在课题的展开阶段,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法,当然还包括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准备。

  1、教师活动前了解情况,制定活动方案。

  2、教师先期收集有关的资料,初步确定活动展开的方面。

  3、确定研究的形式、范围以及工具。

  4、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给学生做借鉴。

  (设计意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教师通过先期的准备工作,为学生开展活动做好引路的工作。)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

  1、确立主题阶段

  2、制定方案阶段

  3、实施研究阶段

  4、整理成果阶段

  5、总结交流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成立小组

  第一步:游戏引入活动主题

  第二步:成立小组,确定子课题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阶段

  第一步:设计活动方案

  第二部:方案展示、修改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案,教师依据学生方案进行指点改进。教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第三阶段:实施研究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以收集信息,整理资料为主,也是小组进行《农家过春节》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在此环节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研究情况,教师要对一些问题给与指导)

  第四阶段整理成果阶段

  第五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在整个的活动设计过程中,我首先通过调查表了解了学生活动主题的兴趣和研究需要。这为我后面的活动定位做好了充足准备,同时在课题的确立上也充分以学生为本,满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有了学生情况的调查,为我后面的导入主题做了准备,我可以提前做好课前预设,通过适当方式导入我的实际教学目标,这样就满足了以学生兴趣为主,还不会偏离实践活动的目标。

  在整理活动环节,我利用整理讨论会和优秀成果展示会的形式,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拓宽了学生整理的空间。在整个的活动我每个环节都亲身参与,并适当进行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到教师的重视,也亲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活动毫无顾忌,完全放开了手脚。但在活动的实施环节,由于各组学生活动时间的冲突,我不能保证全程参加每个小组的活动,这是还需要协调解决的不足之处。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7

  前期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但是多年来,因为课程开发的难度,评价机制的缺乏,让综合实践活动课举步维艰。武穴市教研室以素质教育六个一活动为突破口,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让实践活动成为武穴教育鲜明的特色之一。我们附小三至六年级数学教师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任务,一起开发了48个主题活动,并通过集体攻克,将所有的主题内容制定了方案,然后各班根据学情再开展活动。

  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发展?我认为教师必须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脚手架,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下面我以四年级《我们去旅游》谈谈我们的探索过程。

  活动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如何能够做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快乐旅游,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价值。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2、在访谈中锻炼口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多元评价,使教师的指导水平与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4、通过合作,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5、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旅游前的必备,重视旅游中的安全与文明,学会旅游后的快乐分享,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设计理念:

  1、全员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活动的主角;

  2、实用性: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旅游常识;

  3、合作性: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

  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时间为三周,分三阶段实施:活动策划,活动开展,活动总结。

  活动过程:

  脚手架要素之一:活动策划,做好三定

  1、确定主题。上课伊始,我出示一些名胜古迹以及优美风景的图片,问学生喜欢旅游吗?并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旅游的感受,学生特别喜欢这个话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和谐的活动氛围。在学生交流后引出主题,并问学生看到这个主题后你想了解些什么?

  (1)学生提出想知道或感兴趣的问题,师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生成小课题并指导研究内容。

  (3)全班汇报并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更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讨论筛选,最后确定了要研究的旅游准备、旅游安全、文明旅游、开心旅游四个方面的内容、

  2、确定小组。在确定好要研究的子课题后,我让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课题,然后指导学生分组。

  3、确定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制订本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初步拟订方案,教师研究方法的指导,如:调查法,访问法,搜集资料,问卷调查,考察……)各小组推选组长、确立研究问题、明确各自的分工与合作,并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并上交教师审阅。

  在这一环节中,我对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筛选和归纳,形成他们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子课题。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位置。更多地倾听学生们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让学生在调整、体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课题。

  脚手架要素之二:活动开展,把好三关。

  1、要求关。老师提出活动要求:在调查活动中要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并在实践活动中做到:注意安全,做爱护环境的小公民,与人交往要礼貌,要遵守交通规则。

  2、指导关。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甩手掌柜,而应该是学生的活动协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比如:旅游准备组同学首先要做一个问卷调查,想知道人们旅游前要带的物品有哪些?可是调查对象迟迟没有确定。他们想调查全班同学,可又担心年龄小考虑不全面。想调查家长,可最近又不开家长会,见不了家长面。后来,我建议他们采取调查表的方式来开展活动。他们立刻就能心领神会,把问卷调查表发给同学们,带回家给家长调查,由每组负责人收齐并作好统计、就这样他们顺利完成对47位家长的问卷调查。

  又如:旅游安全组同学通过上网搜查知道旅游安全主要是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游览安全、游乐安全这几大方面。困难最大的是负责研究交通安全的同学,他们想知道怎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而又不知道该采访谁,此时我告诉他们,离我们学校最近的龙潭路有一家旅行社,在那儿应该能找到你们想要采访的人。至于要采访的内容他们之前有计划,也就不困难了。而让我佩服的是他们不知怎样说服了学校的微机老师,让老师帮助拍摄下来了,并且在微机老师的帮助下下载了很多交通安全的视频。

  3、梳理关。学生们在开展活动后,收集的资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稿,一类是视频,以PPT的方式来整理自己的资料。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我跟微机老师进行了沟通,请他在上微机课的时候重点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辅导,经过两个课时的努力,部分同学承担了各组PPT制作的任务,再经过微机老师和我的指导他们终于做出了想要的效果。

  这些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性,加强学生对活动过程的认识和感知,为信息的整合提供条件。

  脚手架要素之三:活动总结,走好三环

  第一环节:多样呈现。

  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我还给大家提出了汇报过程中要有与同学互动的有奖问答或竞猜环节,奖品是由一小组同学提供的省会城市地名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小组齐心协力意识。也为此次活动的多元评价提供依据。汇报由组长主持本组,一名组员负责演示PPT,其他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调查的成果。

  旅游准备组:通过对47位家长的问卷调查,知道了旅游前物品的准备分为三个等级。(大屏幕展示)接着组员分别介绍所带物品的用途及重要性。有奖竞猜环节是让同学们猜一些特殊必备品如针线包、常用药、指南针等的作用。

  旅游安全组同学不但跟大家分享了采访的成果——即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而且在有奖竞猜环节中带领大家一起认识火车票的信息,学习了乘火车的程序,还通过视频告诉学生怎样安全乘车,而且分别为大家介绍了住宿安全、饮食安全、游览安全、游乐安全的详细内容,还办了一期以旅游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由组员共同创编了一首旅游安全儿歌,(大屏幕)虽然还很稚嫩,却足够引起了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视。

  文明旅游组同学通过在公园里拍的视频美与丑,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产生了视角冲击,接着他们设计的有奖竞猜就是找出视频中的不文明行为喊停,找对了奖一个地名卡,然后一起分析不文明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他们调查到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最后还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呼吁同学们做文明游客。

  最后展示的是开心旅游组,他们早就迫不及待了,首先向大家展示的是对同学们的如何分享旅游成果的问卷调查统计情况,然后把他们搜集到的同学们小时候的旅游照片展示给大家看,有奖竞猜照片上的人是谁?然后进行随机幸运点击,点击中的同学上台跟大家分享他的旅游故事。

  展示学生研究成果,使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了解旅游前的必备,重视旅游中的安全与文明,学会旅游后的快乐分享,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也培养学生了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

  第二环节:多元评价

  1、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谈谈在这次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以及活动后的收获。(看视频)

  2、学生完成自评表。(大屏幕出示)

  温馨提示:

  A、在讨论时我积极动脑了吗?

  B、我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

  C、同学在发言的时候我认真地倾听了吗?

  D、在活动时我积极参与了吗?

  E、在需要操作时,我动手了吗?

  3、教师点评,评出优秀小组。

  第三环节:多方推介

  1、做成了《旅游宝典》送给每个家长一份。

  2、办一期旅游常识展板在学校门口展览。

  3、将活动过程制成光盘,送至校电视台组织学生观看学习。

  我的启示:

  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走过了一段快乐的求知路。给我最深的启示有三点:

  1、适合,才能凸显价值。选择孩子愿意参与的,选择真正对孩子发展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核心价值得到体现。

  2、指导,必须讲究策略。为活动课搭建合适的“脚手架”,为学生有效有序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性。

  3、活动,不是唯一目的。我们的实践活动课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重视实践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及获得经验,继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同时,这节课也给我带来新的思考:如何打开学生的视野,突破局限性?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提高全员参与的质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做到既有肢体活动,又有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这将是我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努力的目标。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风雨商帮路——走进“宁波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我将从主题说明、活动描述、学情分析、设计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主题说明:“宁波帮”是我国传统的 “十大商帮”之一,其典型代表有世界船王包玉刚、董浩云,影视巨子邵逸夫,“五金大王”叶澄衷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宁波帮经过百年风雨的洗礼,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诚信为本,开拓创新,爱国爱乡”的商帮精神。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宁波帮”研讨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宁波帮”优势,传承“宁波帮”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让“宁波帮”精神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基于此,我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走进“宁波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所依托的教材有《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洛阳诗韵》。《城市的文物与文化》的作者是冯骥才,作者以法国巴黎的城市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为考察对象,通过描写巴黎老街老屋的独特风貌及斑驳外表下的浓重的历史感,引出城市文化保护这一命题的思考。《洛阳诗韵》是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散文,作者描写洛阳的古美和奇绝,充分展示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综合这两篇课文,不难发现其学习目标和重点都是城市文化的保护及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本次实践活动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我校09旅游班的学生,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导游、饭店服务与管理。职业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活动的设计理念主要有:

  1. 本土性

  我校坐落在素有“商帮故里、院士之乡”美誉的宁波庄市。商帮资源相当的丰富,现已建成并集中在庄市的就有宁波帮博物馆、宁波帮文化公园、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邵逸夫旧居、叶澄衷墓园等。宁波帮的创业历程、创新精神、爱国情怀对许多学生来说都是耳濡目染,如数家珍。以此为契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操,这既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也符合语文新教学大纲的标准。

  2. 实践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3.职业性

  教育部20xx年颁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根据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凸显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的教育理念。

  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的实践活动的目标是:

  1. 传承“宁波帮” 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

  2. 创设职业情境,锻炼专业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3.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本次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我和商帮有约、商帮故事会、现场导游讲解、摄影图片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五种形式。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任务引领、小组分工、小组交流、作品展示、社会宣传,帮助学生对商帮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过渡。

  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调控:

  1、活动准备

  以8到10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要注意人员特长的合理搭配。讨论小组工作计划及评价办法,完成项目学习表。

  2、任务引领:前几天,学校校长接到浙江省荣誉市民包景表先生的电话,(包先生曾捐资100万美元助建我们学校)10月份包先生及后代将来庄市参观,由我们09旅游班具体负责接待。主要任务有:组织一次宁波帮故事会、走进宁波帮摄影图片展、现场导游讲解等。

  (设计意图:“任务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和旅游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分工

  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我把班级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

  第一组:宁波帮故事小组。收集整理宁波帮创业、励志、诚信方面的故事 ,并且汇编成册,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商帮故事会”

  第二组:图片布展设计小组。学生去现场参观后,拍摄照片,然后进行归类整理,制作成幻灯片,在班级进行交流展示。

  第三组:现场导游讲解小组。学生根据各个景点的分布特点设计最佳参观路线,撰写导游词,进行现场导游讲解。

  第四组:商帮宣讲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和社区,宣讲商帮精神和商帮文化。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

  4、任务提升

  结合宁波帮人士的成功经验及自身的特点,为自己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5、交流展示

  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向组长汇报,小组再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学生的部分作品:

  宁波帮故事集锦:讲述的是宁波帮开路先锋严信厚的创业历程,早期宁波帮的巨商叶澄衷的成功经验、世界船王包玉刚的中国情结以及影视巨擘慈善大家邵逸夫的赤子情怀等等。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商帮故事,不仅可以感受到商帮的风雨历程,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商帮励志、创业、诚信等方面的精神。

  船王礼赞:学生集体创作的一首长诗,它讲述了一代船王艰辛的创业历程,伟大的胆识和气魄,报效桑梓的情怀、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共向祖国大陆捐资7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玉刚一次性为宁波大学的兴建就捐资2000万美元。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生结合自身的条件、所处的时代、环境特点,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设计。

  6、活动调控: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是图片布展设计。它要求主题鲜明、设计美观、说明准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优秀幻灯片作为借鉴,并在制作过程中给与及时、具体的指导。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二是活动组织的有效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容易停留于表面,起不到实际效果。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之所以要选择走进宁波帮作为学生活动的主题,首先是一份亲切。宁波帮的故事对许多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都是再熟悉不过了,而且镇海的商帮资源相当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其次是一份感动。我们来看看这位老人,他就是为我们学校捐资100万美元的包景表先生。当然,他的捐资不仅仅是我们学校,还有镇海中医院、精英小学等等,累计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但是谁又会想到,他身上穿的这件衬衫,竟然只有几十元钱,而且一穿就是好几年。每次到学校来,都是吃食堂,从不到饭店去,吃的是芋艿等家常菜。正是这份熟悉和感动,学生在活动中特别投入,成果也很丰富。

  7、接下来,我想谈谈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价,为了让本次实践活动的评价具体可操作,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项目学习评价表,内容包括:

  8、老师们,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宁波帮精神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为自己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做了一定的准备。

  当然,任何一门教学活动都是遗憾的艺术,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存在不太完美的地方。比如:教学展示过程缺乏一定的深度,对宁波帮的精神、文化底蕴的探索略显单薄。传承宁波帮精神,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每一个宁波人的职责和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意继续带着我的学生去走进宁波帮,探索宁波帮。

  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9

  [主题由来]

  之所以确定《探索雷电,关注安全》的主题,是因为恰逢三月,阴雨连绵,经常伴有电闪雷鸣。就在三月三日,省气象台还连续发布了两个雷电黄色预警。不少孩子便萌生了探索雷电的想法。而我正好利用大自然给我的这次好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会孩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通过学生的初期调查和主题确定课上的讨论,我们确定了五个主题:雷电的特点、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危害、防雷避险的知识、遭遇雷击后的急救方法。

  [活动目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活动,制定一份活动策划表来指导行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小学生,年级低,从来没有制定过策划表,更别说实地调查和访问了。所以,我在学生开展各种调查活动之前,设计了这节活动策划表的制定课。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实践,学生能掌握策划表的主要内容,了解制作策划表的步骤;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乐趣;也能够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制定计划的经验。

  [活动策划过程]

  上课前,我想到学生大都只有七八岁,于是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模拟实践,学生初步了解活动策划表制定方法;

  第二:分组合作制定活动方案。

  第三:交流讨论完善活动方案。希望通过模拟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定策划表的知识。

  在简要回顾主题之后,我首先出示一份完整策划表样本,介绍了策划表的构成,再组内口头商定策划表内容。学生的表现在我意料之中,尤其是其中的活动目标学生确定起来是一头雾水,组内发言陷入沉默。我打出准备好的简化表格说:“你们从没有制定过活动策划表。所以,这次我们先从一份简化的策划表开始。”

  我问其中一个组:“你们组确定研究的主题是哪一个?”

  廖浩文说:“我们研究遭遇雷击后的急救方法。”

  “那你们打算怎么做?”

  廖浩文回答:“可以通过上网来查资料。我到网上一用百度搜索,就可以了。我雷电的资料就是网上找到的。”

  魏源:“也可以到图书馆去找雷电的书。还可以到书店去找。我经常到书店去看书。”

  樊绅:“还可以去问别人。”我马上提升她的回答:“对,象小记者一样采访。”

  我问:“你们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廖浩文:“先上网查资料,再去图书馆,接着去采访。”

  我继续问:“需要准备什么工具和材料吗?”

  廖浩文:“去图书馆和采访得带上笔和笔记本。”

  徐金键:“采访还可以带照相机。”

  我边听,边依次把他们的话填入我事先设计的活动策划表格中,高兴地表扬他们:“看,你们的发言已经把策划表里很多内容都填好了。大家找找,策划表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说:“必须要有活动步骤,因为如果没有步骤的话,就不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大家就做得乱七八糟。”

  “必须要有活动主题,要不然就不知道去调查什么内容。”

  还有的发现了“成员分工”和“工具材料的准备”。

  文歌找到了“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怎样解决”。

  我对文歌的回答做出评价:“对,因为我们还小,很多事情做不到,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需要事先设想困难,小组成员一起想办法。也可能需要家长、老师或专业单位、政府部门甚至整个社会的帮助。善于寻求帮助是完成一次活动很重要的能力哦。你们觉得,在自己的活动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

  回答是五花八门。有的讲不知道上网,有的说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有的不知道怎么照相,还有的说不敢去采访。当廖浩文说:“我们去观察雷电的话可能有危险,会受伤!”,我心里暗喜:这不正好是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的好时机吗?我夸赞廖浩文很有保护自我的意识,提醒大家:“雷电的威力很大,可千万不能近距离观察雷电或做雷电的实验。”接着就询问廖浩文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他说:“可以让爸爸妈妈陪自己从远的地方观察。”于是,我在表格中记录了他的回答。

  接下来就是细化“活动步骤”和“成员分工”这二个方面。只有详细周密地确定了这两个内容,活动策划才有可实施性。

  我请同学们思考上阶段生成的策划表:如果廖浩文组的组员拿着现在这份活动策划表,能够顺利地开展研究吗?

  孩子们的小手像雨后春笋一样竖立起来。有的说:“这个活动步骤里面,每一步都没有写清楚什么时间去做。”有的说:“没确定到哪里去上网,也没有说是到哪个图书馆。”还有的说:“采访时去采访谁呢?到哪去采访啊?”很多的疑问纷纷提出。于是,我一边询问同学如何完善每个步骤,一边就在策划表上进行修改。修改后:

  第一步从原来的“上网查资料”变成了“3月7日星期六各自上网查关于防雷避险的资料。搜集的资料打印一份,在星期一上学时交给整理员。”

  第二步从“去图书馆查资料。带笔和笔记本。”改成“3月8日星期天下午2:30在学校前门口集合,去湖南省图书馆查资料。带笔和笔记本做笔记。”

  第三步从“去采访。带上笔和笔记本、照相机。”补充成“星期六上午9:00去湖南中医附一医院采访医生。带上笔和笔记本。摄影员带照相机。”

  修改完后我总结这一步指导的重点:“制定活动步骤必须具体详细,让任何一个组员拿到手上都能知道什么时候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有时间、有地点、工具和材料准备、采访对象等。”

  这个时候,有个孩子迫不及待地举手问:“老师,成员分工那里还没有填呢!”在活动策划表中,“成员分工”这一项最容易因为个人喜好而发生分工不匀和不恰当的情况。为了让学生明白分工一定要合理的原则,我播放了一段小录象,这是在主题确定环节中小组成员采访的内容,意图通过对录象中几个学生的表现,发现最适合做采访员的人选,来引出成员分工要遵守的原则。

  看完录象,我问:“觉得他们各自采访得怎么样?”

  “他们采访时声音都不洪亮。”

  我接着问:“相比之下,谁的声音最洪亮?”

  “是朱旖婷和熊泽辉。”孩子们回答。

  “还有其他看法吗?”

  “他们问问题很害羞,不大方。”

  “那谁最大方呢?”

  经过学生推举,认为熊泽辉最大方。此时,我问:“如果他们这个组选采访员,你们觉得谁最适合?”毫无疑问,大部分孩子选择熊泽辉。我追问:“为什么选他?”杨若漪说:“因为他胆子最大,除了提问声音洪亮,说得清楚,他还和老师对话了。一点不紧张。”我趁机总结方法:“对,采访员就应该选吐词清楚,大方得体的。”再提出问题:“其他几个分工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了以下要求:组长管理能力强,人际关系好。记录员书写工整,做事认真。摄影员能熟练使用摄影工具。整理员耐心细致,会写文章。资料员能快速全面查找资料。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为了让孩子们理解方法后实践,我提议大家为廖浩文组组员来分工。

  “廖浩文做事认真,乐于助人,当组长合适。”

  “胡佳俊会画画,参加学校摄影比赛得了奖,当摄影员不错。”

  “汤加仪字写得漂亮,当记录员挺好。”

  “徐金键会画画,会写文章,让他当整理员。”

  “魏源看书多,会上网,可以当资料员。”

  “樊绅当采访员。她胆子大,作文也写得好。”

  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他们对同学这么了解,安排的工作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看样子,“分工要合理”对他们来说应该不难了。所以,我填写好“成员分工”这一项后,放心地对学生说:“现在这份策划表就是同学们一起制订出来的。相信在你们的集体智慧下,一定能把自己组的策划表做得更好!接下来,就开始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你们的活动方案。”

  随着孩子们的欢呼,每组的六个小脑袋一下子就凑到了一起,传出嗡嗡的讨论声。我很有成就感地听着他们热烈地讨论。时不时凑过头去看看他们写了什么。可好景不长,在教室前方的杨若漪组传来了争吵声:“我想当采访员!”“我也要当采访员!”我急忙走过去。原来是张敦骥和周润两个人为了当采访员而互不相让,激动得脸都红了。我心里嘀咕:怎么指导了孩子分工的方法,还会出现问题呢?于是我赶紧先平复他们的情绪,再询问原因。原来是他们都想当采访员,而且两个人都具备做采访员的条件。组里面不好确定。是呀,这确实是分工中存在的问题。我马上请同学们暂时停下讨论,提出了这个突发问题:当成员分工发生冲突时要怎么解决?骆奕组的成员说:“我们组也有这样的情况,刘惠源和凌泽宇都想当采访员,不过刘惠源除了可以当采访员,她的妈妈很会摄影,而我们组正好缺摄影员,所以她就当了摄影员,凌泽宇当采访员。”我觉得,这个组的孩子真的很棒,他们不仅懂得各尽其才,还会合理分配,组员之间也很合作,互相体谅。这个方法借鉴给杨若漪组,不知道能否解决问题。没想到,有了其他组的榜样作用,组员马上提议张敦骥当资料员,因为他妈妈是大学图书馆老师,可以帮他找很多资料。张敦骥也同意了这个提议。这时,我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成功地处理了一次争吵,而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会了合理分工的一个方法。

  随后的小组制定过程恢复平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经过努力后,一张张沉甸甸的综合实践活动策划表诞生了。但是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还是遗漏了很多细节。不过,问题就是在不断发现中解决的。于是我用投影仪展示各组的策划表。问:“他们哪里做得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完善吗?请每个组的记录员认真听取发言,做好本组修改建议的笔记。”首先看的是骆奕组的表格。

  孩子们找到的优点有:“第二步说了到中医附一医院的急诊科采访专科教授,如果只说去采访医生,那找到的医生不一定知道雷击的知识。急诊科医生就很清楚了。”

  也有的说:“他们在策划里设计了做观察记录卡和雷电小档案,这点很好。”我觉得这个孩子发现的内容值得大家学习,因为资料收集来以后,必须要进行整理才能有助于研究问题。而且一定要确定好整理成什么形式,组员收集和整理就更有针对性。于是,我用课件展示在主题确定课中同学们采用的资料呈现方式。有图片集、观察记录表、采访记录本、采访录象、小档案、观察录象等。

  学生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比如:

  “第二步里的‘我’是谁。要写清楚名字。”

  “要带工具,是带什么工具,要写清楚。”

  “这么多图书馆,是去哪个图书馆。”

  “他们虽然定好去采访急诊科医生,可是要问急诊科医生什么问题呢?”

  面对这每一个疑问,我一一评价:“对。参加成员要明确,把‘我’写成名字。图书馆要确定具体位置。工具要落实。尤其是采访医生什么问题得想好。如果没想好问题,到了采访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有的同学说:“会紧张,不知道说什么。”也有的说:“会害怕,不敢再采访了。”还有的说:“你问得太慢,医生不会让你采访了。因为医生要看好多病人。”

  此时我并不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是决定用事实来说话。我点出文歌同学的`一段采访。看完后,我让她说说自己表现得怎样。她说:“我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够好。提问的时候有些结结巴巴。”我便追问道:“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她回答说:“是因为我紧张,一下不知道要问什么。”我问:“你在采访前想好要问什么了吗?也就是采访提纲。”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没有。”这时我才总结说:“确实会这样,我们都知道不能打无准备之仗,那一定打不好。所以在实施采访之前,要有成员设计采访提纲这个步骤。然后才是正式采访。”

  看完骆奕组的策划表后,我们又接连看了几个组的表格,却发现大部分表格都在跟着我们最初制定的模拟表格走。采访对象好多都是医生。这显然不利于资料的收集。不过,我惊喜地发现在廖浩文组和郭心怡组里设计了新的采访对象:消防队、气象台和老师等。于是便鼓励孩子寻找他们和其他组的不同,孩子们一下就找出了采访对象上的新意。我适时指导:“采访对象可以多样化,还可以采访大学气象学教授、政府人防办,甚至是行人、邻居、朋友等等。不过,采访对象不一定天天都在那等你采访,要和采访对象事先联系好。”

  在进行了相互的学习和建议后,孩子们又再次修改完善了自己组的策划表。我把前后表格给孩子们比照。赞赏地说:“孩子们,你们这么聪明,表格一次比一次详细周密。相信一定能把雷电了解得更透彻。其实,雷击,龙卷风,海啸,洪水,地震,这些都是自然界的自然现象。虽然我们无法阻止他们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他们,学会防范危险和保护自己。希望同学们在按照活动策划表进行研究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我时刻都想提醒孩子,我们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课后反思]

  课后,回想课堂上的一幕幕,我的脑中思绪万千。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中,因为以学生的实践和自我发现为主,所以课堂生成也会千变万化。我自认为在模拟制表环节后,学生能够合理分工,却没料到“合理分工”在现实操作中还有模糊之处。当条件都适合时,怎样做到最优化分工,这个问题的冒出让我措手不及。然而,我尽管当时心里很是懊恼,却理智地转移孩子注意力,让他们关注到其他组解决这种问题有什么好方法上,这不仅平息了争吵,也提供了安排成员分工的另一个好方法。可见,老师的课堂指导艺术要能应对各种突发的可能,并且要善于总结和迁移。另外,在教学中,学生也暴露出了对“采访提纲”和“资料整理”这两项内容十分陌生的问题,因此在重点指导了制定实践活动策划表的方法后,下面的教学我就着重指导“采访提纲”的制定和“资料整理”的方法。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就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老师指导的方法越细致,学生实践的能力才能越全面。正象这堂课里,孩子们从完全不知道制定策划表,到制定既没时间也没地点的不合理策划表,通过互相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到最后有操作性的完整策划表,学生学会了制定活动策划表的方法,提高了策划活动的能力。这就是综合实践课堂带来的好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依然会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锤炼自己的课堂指导艺术。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指导。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麽呢?

  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学生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寻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高兴地呼着同学的名字,专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

  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现。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绿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寻找春天,我发现小麦苗都长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游乐园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多了。

  (教师随着学生介绍将他们发现的春天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几位同学发现了这么多春天的信息。那你们又是怎么找春天的?发现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学说一说?下面我们就继续找春天,研究春天的特点好吗?

  (此环节设计对凝聚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先在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比一比谁发现的春天特征多。

  1、小组交流(约5分钟)

  当录象片中的同学向全班展示了他们找春天的活动后,其他同学也希望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介绍给同学,这时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讨论中,学生纷纷拿出收集的动植物图片、照片;小玻璃瓶内装的蚂蚁、蝌蚪、乌龟;种植的各种花、蒜苗等。大家边看边议,热烈发言,逐步认清差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认识得以提高。教师在班里巡视,观察学生收集的东西,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典型材料,为全班汇报做好准备。

  2、全班汇报(约10分钟)

  生: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时迎春花的树枝是光秃秃的,春天来了开满了小黄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一看到迎春花开了就知道春天来了。

  生:这是小蚂蚁(实物)冬天它藏在地里,天气暖和了,它们就开始活动了。所以我知道春天来了。

  生:我带来的是小草(实物)。春天天气暖和,小草长出来了,看到绿绒绒的小草说明春天来了。

  生:现在白天渐渐长了黑夜渐渐短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天气暖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说明春天来了。

  (教师随学生汇报,把春天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中教师可以提一些建议性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你带来的什么?冬天时是什么样的?现在和原来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还可适时进行咨询,如这些植物的标本是从哪儿收集的?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活动向正确发向发展。

  3、归纳春天特征

  归纳环节是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征,完成对春天尽可能多的认识。

  师:(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学们贴的小草、树枝、花,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圆圈把他们圈起来归为一类?你们知道归为哪一类吗?

  生:这些都是植物。

  生:那这些小乌龟、蚂蚁、蝌蚪……我们也可以归为一类

  (依此方法,引导学生按动物变化、天气变化、人的变化进行分类,归纳春天的一般特征。)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春天变化,真不简单!老师也收集到一盘表现春天的录像带,想不想看?

  生:想。

  (借助电教媒体,播放教学录象片“春”既可以帮助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欣赏春天,了解儿童难以看到的动植物,了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帮助儿童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第三阶段:体验阶段。

  组织学生将本节课还未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能继续下去。

  师:课上我们研究、认识了春天的特点,那么课后还能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做些什么呢?

  (大家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一致同意继续开展以下活动:

  1、继续开展种植活动,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

  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种方式(绘画、手工制作、照片等)展示出来。布置以“春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环境。

  3、课后师生共同把鸟窝放在树上,给小鸟安家。

  4、用制作的风力小玩具游戏,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乐趣。

  课后每个同学选一个项目去做,下节课继续进行交流。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今天我将和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中期反馈课《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的调查》。“中期反馈课”即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获得了一些活动成果,同时,也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前期汇报和后期规划,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反思,从前段活动中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下阶段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因此,中期反馈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中期反馈课教师的指导成功与否,是整个活动的关键。

  下面我就从主题由来、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指导策略、活动反思五个方面将《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的调查》中期反馈课向各位进行介绍。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活动主题的由来。

  一、主题由来: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生活的世界来看,可以大致划分为自然、社会、儿童生活三个方面。实际上,儿童生活、自然、社会三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往往来源于两两之间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地带。本次《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的调查》既是反映儿童生活的主题,同时也是一个反映社会现象的问题。本次活动主题的来源很偶然。

  3月19日上午,我校六年级办公室突然来了三位望月湖派出所的民警找学生问话,同学们议论纷纷,猜测警察来这里的各种原因。正好第三节是我们班的综合实践课,我还没进教室,就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声,还有人小声嘀咕:“该不会是六年级同学干了什么违法的事吧?”。后来我告诉他们,六一班两个男生上周六在望月湖公园被几位社会青年抢走了手机和钱包,警察是来取证的。当时全班一片哗然,“天啦,真险!人没受伤吧?”“我的手机前几天也被人扒了……”“幸好我没遇上!看样子,以后得小心了!”看到“小学生手机被抢事件”在全班引起的轰动,我当场统计了一下班上有手机的人数。大家一举手,还真让我吓了一跳——15位!差不多占全班的三分之一。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有手机,小学生使用手机有哪些好处和弊端,到底小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很多问题在同学们心中冒出来,大家的探究欲望非常强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也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同学们探究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的调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在确定了小组活动主题,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以后,大家分组开展了各种调查活动。(图片展示)活动开展两个星期以后,同学们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获得了一些活动成果,同时,也在活动中遇到了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于是,我们一起上了一堂中期反馈课。这节课,主要达到的活动目标是: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

  2、让学生了解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3、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界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等。

  能力目标:

  1、通过汇报展示,培养学生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2、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理性反思的能力,为下阶段的活动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及自我反思的习惯;

  2、让学生体验到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

  3、培养学生遇到挫折困难坚持克服的勇气和毅力。

  三、活动流程:

  1、分组汇报前段活动成果;

  2、互动交流各组活动成果与情感体验;

  3、总结反思,规划下阶段活动计划。

  四、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支援者、参与者,但这一阶段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要给予切实的指导。”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难以预测的情况,如用预定方法难于取得有价值的资料、课题研究方向偏离、课题难于深入研究、小组成员合作不愉快、出现新的研究课题等等。这时就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为学生指点迷津。具体来说,这节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指导策略一:引导学生积极汇报前段活动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并引导他们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本次活动学生共分为了五个小组,这节课上,各组派代表用多种形式展示了前段丰富的活动成果。

  ◆小学生使用手机基本情况调查组设计并发放了100份学生问卷,将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将统计表及网上搜集的资料、数据等制成了课件,请看他们的汇报录像。(录像、新闻录像、统计表)

  ◆小学生使用手机原因调查组将它们的调查表、统计表、网上资料以及活动照片制成幻灯片进行了展示(出示照片、统计表)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调查组对学生、家长、老师、领导专家、商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请看一段他们的采访录像。(上课手机响的录像)

  ◆社会各界对小学生使用手机态度调查组:统计表格。

  ◆社会各界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建议及采取措施调查组的同学展示了调查表、统计表、采访手机商家的照片和一些网上资料,并制成了幻灯片。

  指导策略二:适当引导各组在汇报活动过程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将前段活动中的收获、反思等情感体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以前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在成果汇报时展示的往往是他们成功的一面,而对于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遭受的失败有点回避。但正是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丰富了他们的阅历,也是他们印象最深、最能引起全体活动成员共鸣的。所以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把过程中点滴的体会随时记录了下来,在汇报交流时,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掩盖失败后的美丽。

  请看两段录像。另外,学生还积极撰写了体验日记、活动反思等。下面,我摘取几篇与大家分享……也许孩子们的文笔还很稚嫩,但这些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就是这种真实让我们深深感动)

  指导策略三:教师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前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学生活动有序进行。

  学生分组汇报后,我给他们留出了自由发言的时间和机会,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将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给予指导和支持。

  同学们发言非常积极,相互提问、提建议,共同解决困难。王雅佳同学指出,小学生使用手机基本情况调查组采访学生不全面,于是,我顺势利导,要他们下阶段多调查几个学校。这时,罗文迪同学马上提出别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不配合调查,他们希望老师先帮忙联系一些学校的领导或老师,以便让活动得以成功开展。于是我答应帮他们联系几所学校的老师,但是我只负责联系,其余的采访活动全部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实施。这时,学生非常高兴。

  接着,陈宇尧同学提出本组同学不团结合作让他觉得很苦恼,导致活动成果比别的组要少。当他讲完后,就相继有几个该组成员站起来表示下阶段会团结一心。

  杨雯欣同学指出社会各界对小学生使用手机态度的调查表格设计不科学,只有A赞同B反对,而有被访者说保持中立,不赞同也不反对。

  指导策略四: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划下阶段活动,认真策划下阶段活动方案,发现新生成的活动目标和主题,并鼓励学生将活动不断拓展、深入,取得成功。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特点——生成性。这节课上,当学生展示《中期反馈表》时,我适当引导学生认真规划、修改下阶段的活动计划,也发现了生成的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让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在生成中升华。

  (展示《中期反馈表》)

  ◆小学生使用手机基本情况调查组:将调查表格、统计表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和总结。

  ◆小学生使用手机原因调查组:建立一个QQ群——“校园手机部落”,让拥有手机的小学生加入进来,一起交流利弊及注意事项,也更利于调查研究。

  ◆社会各界对小学生使用手机态度的调查:建立一个网站,吸引更多的人来网上投票发表意见,让调查范围更全面。

  ◆社会各界对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建议及采取措施调查组:给商家建议,从功能、价位等方面设计制造出更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手机;对学校写建议书,建议学校开设手机课程,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制定出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措施和规定。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弊调查组:给学生写倡议书,告诉大家正确使用手机;

  另外,学生从网上查到了《专家呼吁再富不能富孩子》、《小学生一个月话费2400元》等资料,于是很有兴趣在本次活动开展完后,全班开展《小学生的消费现状调查》的活动。

  五、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课程,正以它的实践性和生活化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老师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亲身体验,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增长和加强。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示成果、交流信息等形式,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这节中期反馈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相信自己的学生行——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们将演绎得非常精彩!

  小学生“小”,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却是个“大”课。综合实践课,他们的能力行吗?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这次活动,五年级学生到校外开展了很多的调查采访活动,调查统计了桐梓坡小学、裕湘小学的各班学生使用手机的人数及总数,还采访到了望二小的马书记、武警医院的医生等,他们的出色表现让我非常震惊,也让我深受感动。尤其是学生到河东国美电器去开展活动的那天,我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生怕他们在路上遇到坏人或发生什么意外。到下午他们安全返校,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经过这段时间的活动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狭隘了。实践活动课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找到适合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路子,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对学生充满信心!

  2、做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积极地旁观、适当地点拨、适度地参与。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情感的支持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更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应细致到位、扶放有度,做到积极地旁观、适当地点拨、适度地参与。学生的分组汇报我让他们自己设计和开展,而我只是做好一个积极地旁观者——在学生活动时,我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尽量掌握学生的情况,以保证能够对学生做出评价;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环节,我及时发现他们在汇报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一起帮忙解决问题和困难,以便下阶段活动能高效深入地完成;在学生规划下阶段活动时,我适度地参与,帮他们找到活动的重点、修改后段活动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热情,下阶段的活动,我将放手让他们去开展。

  3、我们在活动中共成长——探究、感动、共同成长!

  这节课中,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从搜集资料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我鼓励学生汇报资料的形式尽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汇报、课件展示、还有视频资料等,学生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逐渐学会了用完整的语言精练介绍资料,还知道了怎样运用丰富的汇报形式使自己的资料更加吸引别人的兴趣。学生自由汇报资料,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会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大方与人交流。汇报资料后,学生自由提出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全班一起共同帮助解决问题,规划好下阶段的活动计划,并生成了新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营造了小组讨论合作的和谐氛围,并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等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最后,鼓励学生将活动更深入、全面地开展下去。在孩子们不断提高、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活动参与者、指导者的老师,我也在不知不觉地随着他们一起探究着,感动着他们的感动,收获着他们和我自己的成长。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细节考虑不够周全,处理不够到位,有待继续改进。

  以上是我本节中期反馈课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足之处请领导同行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让我们学会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观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指导是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处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设计了以《让我们学会观察》为主题的方法指导课。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本课教学设计进行汇报: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观察的重要性,掌握特征观察法。

  2.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3.引导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掌握特征观察法,知道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并学会填写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春天美景的视频及月季花实物;学生准备各种水果。

  四、活动方法

  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和总结归纳。

  五、活动过程

  为了达成以上活动目标,我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物观察探究新知”、“加深体验强化训练”、“深化认识 总结延伸”四个环节。接下来我向大家汇报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情况: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探究的动机。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艳阳高照、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溪水潺潺的富有色彩和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后汇报观看情况,要求学生说出从视频中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观察,怎样观察,总结出观察需要多种感官并用,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尝、用手触摸,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题目《让我们学会观察》。

  2.通过实物,探究新知

  激活兴趣和动机后,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实物观察活动——观察月季花。观察之前我给学生做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首先要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观察月季花需要调动那些感官、抓住哪些特征进行观察,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实施观察活动。在各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顺势归纳出特征观察法。

  3.加深体验,强化训练

  在观察月季花的基础上,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特征观察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特征观察法并运用于实践之中?接下来,我又引导同学们利用这种观察法观察了他们自己带的各种水果,指导他们填写好观察记录表。学生知道了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学会了填写观察记录表。

  4.深化认识,总结延伸

  我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个问题再次巩固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特征观察法只是诸多观察方法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逐渐认识更多的观察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希望同学们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做个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六、教师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情境创设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观察;通过观察实物,学生掌握了特征观察的基本方法;利用强化训练,提升了特征观察法的运用能力;通过活动体验,学生知道了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能正确、完整地填写观察记录表。完成了教学设计的预定目标,达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这些都得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得益于对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得益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我愿倾听大家的金玉良言。谢谢!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沈阳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主题八《形形色色的云》中的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课。

  在前两个阶段中,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将他们分为看云小组、访云小组、搜云小组和谈云小组,让学生就云的形成、种类和特征、云与天气的关系、文学与美术中的云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和资料搜集。

  在本节成果展示课中,首先我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欣赏千变万化的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其次,由各活动小组就云的形成、种类和特征及云与天气的关系分别进行成果展示。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引趣导课。

  第二环节,汇报展示,评价交流。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设问引课。

  第一环节

  (课件:动画展示,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形成的,我都有哪些兄弟姐妹,为什么我是天气的“招牌”?你们能告诉我答案吗?)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卡通动画云的形象,向学生提出问题(云是怎样形成的,云都有哪些种类,云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我知道我们同学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的实践学习一定会给出满意的答案。(课件: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兴趣,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卡通动画云的形象进行对话的欲望。同时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是一节成果展示课,以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

  三个小组分别回答汇报第一环节中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可以用视频观看、角色扮演等多种表达方式展开情景体验,并在展示过程中适时鼓励学生就参与活动的感受、学到了那些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交流;同时我也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对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

  在进行成果展示时,我主要安排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一旨在让学生知道云是怎样形成的。

  在这一活动中我是这样预设的,看云小组成员通过调查访问气象专家,上网搜集资料,以动画演示、实验演示的形式汇报云的形成过程,从而给出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课件:1.预设。2.视频或动画——云的形成过程)

  首先看云小组通过播放动画视频——一朵云的诞生,来引起学生兴趣;

  紧接着在我的辅助下用物理实验来演示,使学生对云的形成过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最后出示课件对云的形成过程加以定义:云是悬浮在大气中水滴或冰粒或两者共存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可包含较大的水滴、冰粒及其他质点,存在于各种蒸气、烟雾或尘埃中。云的形成过程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一个环节,云的观察也是研究天气变化最基本的项目之一。

  设计意图:(课件)通过本环节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力,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获取资料,对问题作出解释或回答,并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从而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体验探索研究的艰难和快乐,并在综合的实践探索中,学习收集、筛选与整理重组信息的技能,了解与学习初步的研究性学习回答的方法,练习研究性活动结果的恰当表达方式。

  活动二旨在让学生知道云有不同的种类,每种云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云是天气的“招牌”,不同种类的云预示不同的天气。

  在这一活动中我是这样预设汇报过程的:

  访云小组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有关云的种类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报;搜云小组可通过播放资料片、展示收集到的谚语等形式回答云及与天气的关系这一问题。和(课件:1.预设2.连接种类及与天气关系)

  首先由访云小组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小组成员分别戴着代表不同种类的云的头饰出场,作自我介绍。

  卷云:孤立的云,形态如白色丝线,或呈白色或大部分呈白色的小片或细带状。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的飘浮在天空中。

  卷积云:白色成片成层的云,无阴影,由形如沙粒、涟漪、合并或分离,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飘浮在天空中的卷云。

  积云:像棉花团,总是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高积云:白色或灰色,或白灰兼具,成片、成张或成层的云。常有阴影,为薄片、圆块或滚筒状云所集成,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呈扁球状整齐的排列在天空中。

  高层云:淡灰、微蓝色可分辨具有条紋的云层,通常掩蔽整个天空,是越变越厚的卷云,像毛玻璃一样遮着太阳,让刺眼的阳光变得模糊。

  雨层云:是变得更厚的高层云,是青灰色密布天空的云块。云的厚度足可以遮蔽太阳。

  积雨云:浓厚庞大的云,形状像高大的云山或巨塔,顶部至少有一部分较为平滑,底部之下经常极为黑暗。是密布天空的乌云。

  层积云:灰或微白,或灰色与微白兼具,成块、成片或成层,几乎都阴部分,结构稀松的大团块、大云条组成,常如棋盘、圆块或滚轴状,排列覆盖整个天空。

  通过各种云的自我介绍,使学生对云的种类有所了解。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云是天气的招牌,从而引出搜云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接下来由代表不同种类云的学生出示写有谚语的牌子。(课件)

  雨层云: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

  卷积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积雨云: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积云:馒头云,天气晴。

  高层云: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高积云:瓦块云,晒死人。

  层积云:炮台云,雨淋淋。

  卷云: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

  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根据谚语的提示指出每种云所预示的天气。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集思广益的好处,从而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紧接着我设计了一个贴名字的游戏,让代表各种云的学生打乱顺序站好,再由其他学生将代表各种云的名称的卡片贴到相应的云上,同时对学生游戏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与纠正,然后加以鼓励,这样可以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云的种类特征及云与天气关系。(课件:连线)

  设计意图:(课件)通过本环节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表演、表达、动手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提高观察事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演者形象和语言进行总结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设问引课。

  由谈云小组成员提出问题(课件“既然云这么形态万千,你们知道有多少文章是描写云的,艺术家有是怎样描绘云的呢?”),以新问题激励学生在课后展开新的探究活动,既对了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收尾,又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开始新一轮的探索,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求知状态,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学生走出书本、跨出学校的大门,尝试以独立自主的小主人姿态走进形形色色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提高理性认识。学生学会了勇敢自信,学会了团结合作,学会了人际交流,学会了社会的调查的方法,学会了写调查报告,学会了摄影,学会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任何模式可循,也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设计这节活动课旨在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调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生动丰富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说课:我希望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们“用行动为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4

  一、关注生活萌生主题

  每当我们走进校园,总会看到一个个“小眼镜”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每当我们走进教室,也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小眼镜”坐在教室里学习。通过这“小眼镜”,我们惊讶,我们震撼,我们伤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需要通过眼睛观察和感知美丽的大千世界,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大声疾呼:“让小眼睛亮起来吧!”我们决定对小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呼吁社会:为了青少年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都来关注青少年的眼睛保健工作。

  二、关注发展明确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经验水平,我整合了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认识“近视眼”的危害。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眼保健卫生习惯。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知道学生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同时能够运用、处理所掌握的信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知道常见的保护眼睛的方法。通过实践,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合作,整理小组的集体研究资料,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关注策略确定方法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关系。基于教学目标,整个活动以调查、分析、查找、访问等主要手段,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评价的能力。

  四、关注过程实施方案

  (一)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制定计划(课内1课时,课外1周)

  1.引发思考,确定主题

  出示小资料:眼睛,被人喻为“心灵的窗户”。它是五官之首,是人的重要器官,对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至关重要。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人,近视患者已超过3亿人,低近视近千万人,占世界第二位。尤其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22.78%,初中生55.22%,高中生为70.34%。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到30多万人。

  看到这则小资料,同学们惊呆了,经过多次商讨综合意见,确定本次综合实践主题为“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2.小组交流,提出问题

  仅几分钟时间,孩子们就提出了很多问题。

  近视是怎样形成的?近视有哪些危害?

  怎样预防近视?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得了近视?

  近视有什么症状?近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归纳整理,定子课题

  孩子们经过讨论,将这些问题归纳整理,列出了几个符合实际需要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

  调查我校各班小学生眼睛近视的现状;

  学习眼睛基本结构,了解近视眼产生的原因;

  知道近视眼的危害;

  探讨预防近视的方法及措施。

  4.成立小组,制定计划

  为保证活动有组织,并有序进行开展,组织学生自愿结合成立4个小组(现状统计组、原因调查组、危害知晓组、预防策略组),并推荐小组长。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商讨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明确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地点、内容等。

  在这一环节中,我对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搭配,因为自由组合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和部分学困生“没人要”现象,这时我出面做好协调工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活动,推荐的组长有组织能力,使本组组员团结、合作开展活动。在制定计划时我侧重于策略上的指导,各小组采用哪种研究方法?组内成员如何分工?什么时间进行?这些问题由学生自主决定,我只是适当加以点拨。

  (二)第二阶段:具体指导,精心实践(课内4课时,课外3周)

  综合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如果直接放学生出去调查,问题是很大的,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要伴侣好参与者、引领者、点拨者等多种角色。

  现状统计组

  本小组成员一些同学为一年级同学们检测视力,一些同学到学校档案室查阅学生的健康卡,对全校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统计,绘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还有一些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笔录、录音等形式了解全校学生用眼习惯状况。这个小组碰到了困难,视力多少才是近视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我主要指导了近视的范围以及调查问卷的格式和问题的设计,并帮助他们印制。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做好活动记录、统计好数据,通过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原因调查组

  这组学生在调查近视产生的原因时,他们都只是通过查资料,途径太单一,我引导学生可以去咨询科学老师,也可以去采访眼科医生。他们经过讨论,一部分人去咨询科学老师,了解眼睛的结构及近视是怎样形成的;一部分人去采访眼科医生,得了近视眼怎么办?为了不让学生出去吃闭门羹,我为全班学生上了一堂“学会采访”的方法指导课,教学生如何敲门?如何跟人沟通?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让学生明确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根据这个采访的目的编写采访计划(包括什么时候去采访,谁去采访,谁记录,采访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式来记录内容,采访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果招到拒绝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想像情境,模拟训练,根据情况,找出对应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指导,学生学会了采访。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们获得了成功,尝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甜头。(视频)

  危害知晓组

  这组学生在调查近视眼的危害时,通过采访戴眼镜的人,让他们说说近视眼的危害。这个小组成员有的采访了近视的亲人,有的采访了近视的同学,还有的采访了近视的亲戚、朋友,了解他们戴上眼镜的苦恼。危害知晓组的学生还在班上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说说近视眼有哪些危害,自己平时是如何用眼的。(视频)

  预防策略组

  这组学生在调查如何保护眼睛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近视防治与饮食、运动的关系;咨询眼科医生,了解治疗近视的一些方法;采访正在接受治疗的小朋友,怎样矫正视力;采访体育老师,正确做好眼保健操;还制定了护眼计划。学生在查阅资料时,途径太单一,我给学生提供材料的来源渠道,如看书、看健康报等,提供一些网站,为同学们查找资料开辟便捷的途径。

  拓展延伸,制定护眼计划,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制定。

  【日常安排:(如一日做3次眼保健操,课间或连续用1小时即远眺或转动眼球)

  行为习惯:(如用干净的纸巾擦眼睛)

  饮食:

  运动:

  其他:】

  初步调查之后,学生搜集到很多的资料。问题是有了资料以后,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以为找到资料,主题活动也就结束了,汇报的时候只要照着说就可以。这样一来,综合实践就成了资料的搜集,学生收获不大。我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对材料进行取舍,资料可以用各种形式来整理,如图片展示、自编儿歌、手抄报、制成小册子等。

  总之,要一路延续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彩,离不开教师全程的有效指导。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撒手,指导不代替。

  (三)第三阶段:展示成果,推广宣传(课内3课时,课外1周)

  同学们对“保护眼睛,预防近视”这个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并对资料进行了整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他们通过绘制手抄报、板报、倡议书、制作宣传单等,发放给行人和全校同学以及录制预防近视的专题讲座,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同学宣传、展示,以引起广大同学、相关人员和部门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既是体现能力,自我肯定与展示的过程,也是同学之间交流分享,相互学习与欣赏的过程。

  现状统计组:近视现状的调查(ppt)

  原因调查组:近视产生的原因(ppt)

  危害知晓组:近视眼的危害。(ppt)

  预防策略组:如何保护眼睛(ppt)

  展示这样一过程,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从而拥有了自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真正领悟到了爱护眼睛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第四阶段:评价活动,反思提高(课内1课时)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历时两个月的“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综合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为他们设计了一张评价表。通过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选出了优秀个人和优胜组。

  五、关注反思回顾总结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选择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保护眼睛,预防近视”为研究主题,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从制定计划到调查研究,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入社区,完全走进了一个开放的时空。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从而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生们的个性特长还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有的擅长发现问题,有的擅长资料收集,有的擅长社会调查等等,学生的合作意识必然增强了,社交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执教的《发明的技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想发明》中的内容,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的一节方法指导课。下面,我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如下说明。

  小发明活动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作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实很多学生都希望参与到小发明活动中来,但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所以本节课我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究适合学生发明创造的发明方法和技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高学生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而且还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课题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认真地把它学好。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来。由于这是一节方法指导课,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中间课,对比开题课的导入不是那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我采用复习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回顾知道了哪些发明方法,交流后老师的一句话“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适合我们发明创造的几种发明方法和技巧”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因为前面学生已经了解到发明方法有好多种,到底哪几种是适合他们自己的,他们肯定想了解。

  二、探究发明方法

  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的时候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交流它们都是根据什么发明创造出来的,总结出第一种发明方法——仿生法,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仿生法发明的物体,加深对仿生法的理解。在进行组合发明法的探究时我先以一个谜语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出示一些利用组合发明法发明的物体的图片,总结出第二种发明方法——组合发明法,在交流完生活中利用组合发明法发明的物体后让学生将老师提供的一些材料利用组合发明法进行组合发明,然后交流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提出创意还存在的缺点,然后经过小组的再次讨论找出缺点并进行改进;在探究缺点改进法时,交流完生活中利用缺点改进的物品后再次让小组合作找出生活中还存在缺点的物品进行改进,最后进行创意交流。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发明来源于生活,发明要有实用性,要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发明并不难,发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勤于动手就会有创新就会有发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也得以提高,并且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创意存在的问题,在小组的合作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并且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

  三、课堂总结

  课的结束我让学生对这节课进行总结,谈收获。通过谈收获对本节课进行一个回顾、反馈。最后我用一句激励的话语:“这节综合实践课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创新的脚步没有停下来,让我们沿着这条发明之路继续走下去,相信将来的科学家、发明家一定会在我们班诞生!”这句话的目的是激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发明创造,不要只限于课堂中的一点知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认识得以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设计的简单说明,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6

  一、课题生成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过程中,我在能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前提下,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行为习惯,引发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在选题时,没有局限于学生手中的实践课本,而是把眼光落在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情况,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2、了解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索的体验。

  3、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收获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

  从多个角度,用最恰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从而更有效地唤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

  四、活动难点

  制定适当的活动方案

  五、活动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完整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流、总结归纳,亲历亲为。

  六、活动时间:一个月

  七、活动过程

  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我们一共分四个阶段,即“活动导航”、“实践体验”、“成果展示”、“唤起关注”

  第一阶段――活动导航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设置巧妙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自身浪费现象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反省思索。

  2、确立课题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以具有启示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所想知道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学生思维和所提问题的开放性,同时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可能很多,并非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需要引导他们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进行筛选,留下有实际意义的,具有可操作的问题,再把语言整理一下,最后确定子课题。

  3、分组讨论,制定方案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两个大组,自行推举组长,并共同制定了活动方案。在此环节之中,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而指导教师则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们的亮点并及时向其他同学推广。

  方案制定完成后,各小组长分别将本组的活动方案向全班同学汇报,然后组织学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以便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

  首先,各小组根据各目的课题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访谈方案,明确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同时根据小组需要聘请指导老师参与活动。

  其次,上网或通过其它媒体收集整理各种校园中的浪费现象的资料。收集各人节约小故事,以及身边同学中的节约行为。

  第三、根据既定的活动方案,采用问卷、采访、观察等方式,进行调查,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

  第四、整理活动记录,整理并统计调查问卷,交流活动心得,同时商定各组展示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关注学生们的活动,并对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注意活动的生成性和指导的适时性以及学科的综合性。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成果展示

  注意学生自身的体验和积极实践。

  首先,就自己观察到的学生这一段时期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然后让各小组以组长为首,依次汇报自己的活动过程并以多种方式展示活动成果,教师则把自己定格为一名观众,把主体空间留给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收获。

  第四阶段――唤起关注

  让学生们把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所形成的想法,以倡议书、演讲等多种方式展示在更多人面前,以期能唤起全校甚至全社会对活动的关心,对问题的关注。一起行动起来,提倡节约,减少浪费。

  八、教师反思,致结束语

  我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中选择活动主题注意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自己解决,自己去体验,而教师在这里只起了一个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7

  一、主题的提出

  动画片以简洁明了、活泼可爱、夸张生动、充满幻想的特色,倍受人们喜爱。出示视频:

  学生天天看且百看不厌,家长却出现担忧等问题。出示视频: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形成近视眼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根据标准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与家长的担忧等,我们决定以《动画片》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主题的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上网查资料、调查、采访的研究方法。

  (2)通过调查、采访、上网查资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种类、制作方法、发展史,明白看动画片的利与弊,学会有选择,有目的地收看动画片。

  2、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自主地上网查找、调查、采访,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在活动中锻炼口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

  (1)在小组活动中,锻炼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体验到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创新的科学意识。

  三、活动时间:两学期

  四、活动实施过程

  本次说课,我重点说一说这次活动的实施过程,在说的过程中,我会插入一些视频,由于视频是学生拍的,不够专业,声音、图片不够清晰,请大家谅解。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动画片的热情。

  2、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子课题,制作小组的活动方案。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确定研究的主题。

  我首先播放不同种类的、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出示视频),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商议,确定主题为《走进动画片》。(出示视频)

  关注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针对动画片,学生们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想研究的子课题。(出示视频)

  经过筛选、梳理,形成了子课题。(出示视频)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活动小组和信任的小组长,(出示视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制作活动方案相当困难,在实施中,我注重对活动方案进行方法指导和示范,并利用课件直观地解决填写中的困难。(出示视频)

  在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时,教师不停地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出示视频)

  学生经过互评、质疑、不断地修改,完善各小组的活动方案,使活动方案能有效地指导小组的活动。(出示视频)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着手进行准备,打算开展活动。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指导和实践,初步学会上网查找资料、问卷调查、采访的研究方法。、

  2、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资料及汇报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过程性。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特性,我充分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注重方法指导。

  (1)活动开展落实,形式多样。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踊跃地开展了活动:上网查找资料,采访、实地调查。通过跟从,我发现上网查找资料的同学做的很好。由于计算机的普通运用,上网查资料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请看种类组家长给自己孩子拍下留作纪念的视频。(出示视频)在小组汇报中,孩子们获得了文字资料及图片资料。(出示照片)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小组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采访这一活动形式难住了孩子们,我决定以采访为主题开展一次方法指导课。

  (2)活动前进行方法整体指导。

  我首先播放一条石花电视台记者采访我校名师的视频,看了记者采访的过程后,小组展开了讨论,通过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了采访方法。(出示视频)

  各小组重新设计采访提纲,孩子们相互鼓劲,准备再一次采访。(出示视频)

  制作组采访石花电视台工作人员(出示视频)。

  通过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们也想制作一部简短的动画片,通过我的指引,信息技术老师帮助学生实现了愿望。(出示照片)

  (3)活动中进行方法个别指导。

  利与弊小组从网上获取了看动画片的利与弊的资料,但还想了解身边人的真实看法,但不会制作调查问卷表,我对这一小组进行了个别指导。(出示视频)

  学生拿着自己的调查问卷表向自己的同学、家长进行发放。(出示视频)

  (4)活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深入研究。

  发展史组的同学从网上查找了从早期到现在的动画片的发展史,可谓是资料多多,个个沾沾自喜,自认为最先完成了任务。我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对他们进行了引导:从资料中你发现了什么?还打算研究些什么?最终学生们从资料中发现我国动画片衰落与鼎盛期,并查找出衰落的原因,打算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给每一个学生。(出示视频)

  (5)实地考查,注意安全。

  喜爱动画片组的同学密切联系生活,想在生活中实地考查不同人群对动画片的喜爱程度,我大力支持学生们的想法。

  外出前我对学生作重要强调:一是注意小组成员的人身安全,二是活动过程中要文明有礼貌,三是可以请家长指导老师跟从。

  学生们走进了社区、家属楼,询问了不同年龄的人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学生们走进了服装店、商场,发现了很多动画片商品,并拍下了很多图片,收集了很多动画片商品。(出示视频)

  (6)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反思。

  利与弊小组的同学通过上网查找,调查问卷等收集了很多看动画片的利与弊的资料,在小组汇报中出现了分歧,通过指导,学生准备开一个小小辩论会。(出示视频)

  通过辩论,得出了看动画片不仅有利也有弊,要有选择地看。小组通过商量,要让全校的同学都明白自己亲身体验的道理,决定以《倡仪书》的形式进行宣传。

  在这一活动中,小组成员刘伯奕参予了整个活动,得出了自己看动画片的真实感受。(出示视频)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群策群力,把文字资料收集成册,图片、视频资料存于电脑中,并开始策划汇报的内容、形成及小组成员的分工。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

  活动目标

  1、各小组选择多种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到表达流畅,自然大方。

  2、当其他小组汇报时,能做到耐心倾听,学生欣赏、评价。

  这次成果展示活动形式多样,生动逼真。请看各小组精彩部分回放。

  种类组:让学生欣赏了不同种类的动画片,并进行了有奖回答。(出示视频)

  发展史组:展示了小组成员制作的手抄报 。

  制作组:展示了自制的简单动画片。

  喜爱动画片组:展示收集得动画片“商品”,精彩的模仿秀。

  利与弊小组:致家长的一封信,解决了家长的担忧。倡议书让全校学生明白要合理看动画片。

  第四阶段 总结评价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评比最佳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通过评比最佳队员,培养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3、通过活动延伸,激发学生不断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热情。

  我们开展了评选最佳小组。(出示视频)

  评选最佳个人。(出示视频)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和老师的综合评价,我们最终评出了两个最佳小组和3名最佳队员。

  学生谈今后的畅想:(出示视频)活动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综合领域中不断成长

  学生自我评价:(出示视频)

  家长评价:(出示视频)

  教师自我评价: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选择主题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当好学生的指导者。

  3、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共同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也存在着不少困惑。

  在活动中,由于学生人数多,不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活动中,由于安全问题,教师不能充分放手,限制了部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在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并把理论运用于教学中。同时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宣传,让综合实践课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会开展的更加生动、活跃。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时间都去哪儿了》。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效果、活动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活动背景

  古训云:“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在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占第一位。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百般呵护。致使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并结合学校正在开展践行的“感恩”德育教育活动,我决定开展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我们制定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倾听、习作及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采访记录、调查问卷、拍摄视频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感悟到父母之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将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主题确定阶段、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一)主题确定阶段

  确定活动内容,安排时间一课时。

  (二)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按照兴趣、特长自由构建合作小组,并给小组命名。

  制定活动计划,探讨活动方法。安排时间一课时。

  (三)活动实施阶段

  各小组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

  分小组制作家庭手册、父母寄语录像、歌曲小品,以及相关PPT。

  共安排时间2个星期。

  在孩子们活动过程中,我始终用灵活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热情和信心,快乐地去实践,去活动,鼓励小组同学团结合作。

  (四)总结交流阶段

  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安排时间一课时。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成果汇报。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汇报分为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 引发话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恩情怀,活动之前,我播放了最近融化众人心灵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为实践汇报活动创设动人情境。在这情境之中,让同学们一起朗读小诗《家》,带他们进入感恩之家,自然而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2.感恩交流 真情互动

  在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快乐地忙碌着、体验着、探索者、收获着。终于可以展示他们的劳动成果了,孩子们心里肯定特别激动。

  说一说

  知恩组同学准备了有趣的《家庭手册》,手册里有家里的每个成员,他们的爱好、工作、生日等等资料跃然纸上,那是一本本制作精良的图画名片,蕴涵着孩子们对每个成员满满的爱。听着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家里的父母,讲述着每个感人的点滴,大家顿时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感同身受,有时便是如此。

  问一问

  颂恩组同学在活动期间进行了《我对父母知多少》、《父母对我知多少》为题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他们总结出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太少,而父母却知道自己的每一个细节,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却得不到孩子的一丝体谅。这其中满是无奈与伤感,当他们把调查分析图展示在大家面前时,同学们唏嘘不已,不禁想起自己,想起辛苦养育他们长大的父母。

  演一演

  忆恩组同学顺势表演了小品《唠叨的妈妈》,讲述平凡生活中妈妈处处唠叨,却又处处关爱的小事。他们深入生活,观察妈妈的每个唠叨瞬间;记录生活,写下自己的小品台本;展现生活,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准备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对生活的体验,对父母的感恩。小品结束时,全体演员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在全班引起共鸣,大家不禁大声合唱,那歌声动听而感动。

  看一看

  感恩组同学把一张张儿时和现在的父母与自己的对比照,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分明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少年越发俊俏挺拔,而父母脸上却悄悄爬来了皱纹和几丝白发,起先大家还会为同学儿时的稚嫩捧腹大笑,“瞧,这也太逗了!”紧接着便停了下来,此时他们终于明白“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来得及报答,你们就老了。”

  当事先录好的“父母寄语”爆笑登场时,大家已再也笑不出来,“你健康长大,是妈妈最大的愿望”,“要多吃饭,正长身体呢”,“爸爸陪你慢慢长大”......一句一字都震慑的大家的心,什么是爱,便是如此简单平凡,却深入人心。

  3.感恩留言 唱响感恩

  活动汇报课上回荡着动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旋律舒缓而感人,同学们在这感恩的氛围中写下对父母的心里话,此时的他们心中一定满盛着对父母的爱。当他们大声的念出自己的留言时,早已热泪盈眶。

  四、活动效果。

  最后,同学们彼此交流着此次活动的体会和感受,并填写了活动收获卡,孩子们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懂得了要多关心、体贴父母,感恩父母。有人说“我的胆子变大了!”,有人说“我养成了查阅资料的习惯。”有人说“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而说的最多那句还是“我们感谢爸爸妈妈!”……家长也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交流中受到了教育。而我们做家长的也在这一过程中知道了孩子的心声,更明白了自身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同填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星级评估表》,通过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多元化的评价中,给予孩子实践能力的肯定。

  五、活动反思:

  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记录着孩子们那一颗颗真诚的感恩之心。他们真的懂事了,真的长大了!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科整合并不难,而且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如:收集有关的资料,撰写心得和调查报告等,这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上网查资料,这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还有的学生统计调查各种数据和绘制统计图表,得出有用的信息,这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吟咏、歌唱,又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制作贺卡、心语卡,又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当然,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不太受小组同学的欢迎;有的小组的展示形式太过单一……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加以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天空中一定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活动结束后,一位孩子送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敬爱的老师,谢谢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我要学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是呀,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志……于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以生成新的课题。感恩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感恩,生活中的智慧,它是爱的别名。在感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收获了能力,收获了责任、收获了真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心存感恩,与爱同行!让我们一同携手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更广阔的天空!谢谢大家。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1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为大家展示的主题活动是《寻找生活中的浪费》。我将从主题分析、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五个部分来为大家展示这个活动。

  一、主题分析

  活动的生成: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我看见学生餐桌上的剩饭很多,就和学生们谈论起了有关浪费的话题,从学生们的谈论中我了解到,学生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至于浪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怎样去解决这些浪费现象等等,他们了解得非常少,“浪费”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为此我决定开展“寻找生活中的浪费”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和动手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和危害性。

  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节约的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2.引领学生确定子课题。

  3.设计计划表,填写计划表。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

  活动实施时,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分组行动。

  第一组学生就“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出示学生做调查时的照片和视频)(出示调查问卷)调查完之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问卷的结果做了汇总。

  第二组学生“以校园里水的浪费展开了调查”(出示汇报视频)。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了滴灌种田,请专业的技术员为学生们讲解了滴灌种田的好处(出示采访片段)。

  第三小组学生对本班部分学生做了零用钱的使用调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表格,进行统计。(出示学生制作的消费一览表及小组汇报视频)

  第四小组学生主要调查学习用品的浪费现象。汇报时,学生带来所谓的“废纸”、小铅笔头让同学们再利用,学生以对话形式展开他们的汇报(出示视频),这一活动的实施培养了学生主动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第三阶段汇报展示总结

  汇报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充分体现了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的延伸

  (出示学生制作的作品)(出示学生交流时的视频)

  综合实践说课稿 篇20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晒晒我的零花钱》。

  我主要说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选题说明】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种学习用品或玩具开始盛行时,很多学生都会去买。每天上学或放学时,学校门口的商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口围满了学生。这一切源于何处?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存在着溺爱的现象,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手中的零用钱的数额也有所增加。孩子闹着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好吃、好玩,以致使用零用钱大手大脚,不求意义地盲目乱花。针对这一状况,我校四(6)班提出了“我的零花钱”这一课题。

  为了让学生懂得合理地有计划地使用零用钱,并知道这些钱的来之不易,都是父母花血汗挣来的,要重视父母的劳动成果,并在活动中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因此,本学期我校四年级开展了以《我的零花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参与年级:四年级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学会合理设计、运用调查表格,发现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问、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活动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活动形式】

  1、问卷调查

  2、观察、访问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

  形成研究主题,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确定研究途径,例如通过调查、观察、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帮助完成研究。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通过活动计划表、访谈表、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表、图片、倡议书、畅谈感想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总结参与本次活动的所得所想。

  【活动时间】

  三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

  活动计划(一周)

  一、活动课题的生成

  1、师: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门口的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解老师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播放实录:在校园门口,一些学生围着小吃摊拿出一元、两元钱买烤的“串”吃,围在小商店门口,拿着玩具玩。

  3、谈感受,确定研究主题。

  师:你们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想法?请自由说说。

  (学生可能从来源、用途、数目、家庭情况、身体健康、吃零食的危害、行为等方面做出反映)

  师:看来对于零花钱,大家有着很多见解,也有很多想要知道的地方,那我们就以“我的零花钱”为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活动吧!板书主题:我的零花钱

  3、小组讨论,归纳研究内容,生成次主题。

  (1)调查零花钱的来源和数目

  (2)调查零花钱的用途

  (3)调查家长的收入情况

  (4)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二、组织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1、分组分工:1组(阳光组)主要负责对零花钱来源及数目的调查分析;2组(侦探组)主要对学生零花钱用途的调查分析;3组(收入组)主要对家长收入情况调查研究;4组(精灵组)主要对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进行调查研究。

  全班同学可自由组合,自由选择调查研究方法,全面收信其它组信息,对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倡议。

  2、各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填写活动计划表:(略)

  (在学生开展活动前,教师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计划,活动中的记录,活动后的反思,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在第一阶段里,我的指导由扶到放,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活动的主题和计划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一周)

  一、制定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内容讨论交流,一起制定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

  二、制定统计表、采访记录表。

  教师指导各组制定采访记录表、调查统计表。

  三、分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根据各组预定时间到相应地点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完成问卷。

  四、数据整理统计。

  各小组在调查、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在整个实施阶段里,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计划展开了调查。调查本班同学零花钱使用情况时,鼓励学生说真话,并依据学生回答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统计活动做好铺垫。现场统计结果活动,是希望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因此在这时,教师要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权,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商量,制定简单的调查表。在统计结果时,教师也放手让学生进行,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教师要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此时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倾诉,并从中发现问题。教师做出相应的小结,让学生更加明晰此项活动的目的。)第三阶段:你言我语,晒成果(一课时)

  (这一阶段教师指导重点可放在指导学生将活动后的成果用何种方式进行展示上。有时候学生的想法是非常独特的,有创意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最能表现活动效果的方式进行展示。)

【综合实践说课稿】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说课稿11-22

综合实践说课稿11-22

综合实践课程说课稿02-21

综合实践说课稿范文09-22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1-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03-06

综合实践《地震与应对》说课稿10-26

小学综合实践课说课稿01-1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12-02

综合实践说课稿(精选21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