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一模试题

时间:2021-03-21 19:27:36 试题 我要投稿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试题

  化学是我们步入到初中开始接触的新的课程。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2017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试题,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试题

  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37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银 B.铜 C.铝 D.钠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2 C.H2O D.2H

  6.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的俗称是

  A.烧碱 B.纯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7.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

  pH 3.5~4.5 2.9~3.3 6.3~6.6 7.6~8.0

  食物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8.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9.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加热固体 D.点燃酒精灯

  10.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使用节水龙头 D.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11.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 24 B.原子序数为12

  C.元素符号为Mg D.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氧气可用做燃料

  C.铜丝用做导线 D.二氧化碳可用做气体肥料

  13.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质量增大 B.个数增多 C.体积增大 D.间隔增大

  14.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A.H2 B.H2O C.H2O2 D.HCl

  1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②③对比可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D.实验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6.“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B 将气体点燃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C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D 将气体通入浓硫酸 除去O2中少量的水蒸气

  18.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50℃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0g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19.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3

  20.如右图所示,利用过量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某校近日开展了“科技嘉年华”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动手实践,体验科学的机会。

  21.(3分)同学们来到了“废旧材料再利用”展台,做了以下手工制品。

  手工制品 主要材料

  鸡蛋壳盆栽 鸡蛋壳、泥土、种子

  风筝 竹篾、棉线、尼龙线、宣纸

  笔筒 易拉罐、塑料瓶

  (1)上述手工制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

  (2)泥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等,泥土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二氧化硅(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2.(3分)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了神奇的干冰。

  (1)干冰可做食品制冷剂,其原理是_____。

  (2)将一小块干冰放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发现蜡烛熄灭,体现CO2的性质是 。

  (3)将一小块干冰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干冰上下跳动,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2分)同学们来到了“揭秘生石灰”展台进行实验,将鹌鹑蛋埋入生石灰中,之后加入水,一段时间后,发现鹌鹑蛋变熟了,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此现象说明该反应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4.(2分)同学们来到了“自制酸碱指示剂”展台。

  植物的汁液 白醋 蒸馏水 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 红色 蓝紫色 绿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1)上述两种植物的汁液不适合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

  (2)将紫甘蓝汁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 色。

  25.(4分)同学们观察了“金属材料”展台上展出的铝箔和铁丝。

  (1)金属能加工成“箔”或“丝”,体现了金属的 性。

  (2)铝箔光亮如新,体现了其具有抗腐蚀性,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一些铁丝表面锈迹斑斑,用盐酸可以将其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3分)同学们来到了“饮食与健康”展台。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植物油 B.馒头 C.牛肉片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

  (3)紫薯中富含钙、铁等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 。

  27.(2分)在“化学与生活”展台中,展示了几种常用的清洁剂。

  清洁剂

  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盐酸(HCl) 过氧化氢(H2O2) 次氯酸钠(NaClO)

  (1)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

  28.(2分)最后同学们参观了“能源与环境”展台。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科普阅读理解〗

  29.(5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冬季在户外活动时,可以使用取暖贴保暖,它可以防止肌肉因过冷而引起的紧张,防止手部冻伤,缓解腰痛、腿痛、肩痛和其他生理病痛。

  在70年代,人们基于化学知识发明了取暖贴。不用火、电、水或其他能源,撕开外袋即可发热,可保持8-18小时左右(平均温度52℃)。因为不使用火,小孩和老人都可安全使用。

  取暖贴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因为产品中的物质在使用前不能接触空气,所以袋子材质要很特别,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组成。原料层包含铁粉、蛭石、活性炭、氯化钠、水等,无毒、无副作用;无纺布袋是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它还得有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明胶层。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铁粉在空气中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再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分解为氧化铁,该过程放出热量。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如果透氧太快,热量一下子就放掉了,而且还有可能烫伤皮肤。如果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了。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产品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下图是两种取暖贴的发热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使用取暖贴还需要注意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以免温度过高烫伤皮肤。同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能使用,避免在同一位置长时间使用,并注意皮肤状况,如有异常立即取下。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任意写出取暖贴原料层中两种成分的化学式 。

  (2)原料层中蛭石的作用是 。

  (3)“取暖贴”放出的热量是 变化产生的'(填“物理”或“化学”)。

  (4)下列关于取暖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2Fe+3H2O═2Fe(OH)3

  B. 使用取暖贴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C.根据图像判断可知,A取暖贴的保温效果好于B

  D.取暖贴在使用前必须密封保存

  (5)请对取暖贴剩余物的处理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生产实际分析〗

  30.(6分)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智能房屋建设和家具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智能房屋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用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 。

  ②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该过程中需要隔绝空气,可能的原因是 。

  (2)有毒气体传感器可检测家用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填化学式),并及时报警。

  (3)新型碳纤维密度比铝小,强度是铁的20倍,具有抗电磁辐射、耐腐蚀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碳相似。新型碳纤维在智能房屋建设中可用作 (填字母序号)。

  A.建筑材料 B.电磁辐射屏蔽材料 C.防火材料

  (4)饮用水净化系统中设备一的作用是 。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1.(5分)如图所示,同学们通过搭积木的游戏来建立几种物质之间的联系。X、Y、Z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游戏规则是:下面物质可以转化成相邻的上面物质。

  (1)上述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2)X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则X为 。

  (3)若向Y里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

  (4)Z转化为Ca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在 和 之间再放一块积木W,规则是W与其左右两块积木都能发生反应,则W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 B. C. D.

  〖基本实验〗

  32.(5分)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A B C D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择导管D,收集氧气的方法为 。(填“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发生装置选择了B、C,则胶塞应选择 (填“单孔”或“双孔”)。

  33.(3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A B C

  (1)实验A可以证明水由 组成。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4.(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通过如下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A B C

  (1)通过对比实验A和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5.(2分)某小组同学想要养海鱼,查资料得知浓度为3%的氯化钠溶液较为合适,因此想要配制400克此溶液。

  (1)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克。

  (2)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天平指针向右偏离,如图所示,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实验原理分析】

  36.(5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已关闭,装置气密性良好。

  A B

  【小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1)测定二氧化碳气体含量:A(容积40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2,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打开K1和K2,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200mL水,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中CO2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 。

  (2)证明CO2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A中其它气体不参加反应)

  ①B中减少了200mL水, (填“能”或“不能”)证明反应发生。

  ②将B中换成一定量的酚酞溶液,重复上述操作,发现倒吸入A中的液体变红,该实验现象不能证明反应发生,原因是 。

  ③将B中液体换成一定量的稀盐酸,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依据的现象是 。

  【科学探究】

  37.(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无意中向2mL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

  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产生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组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猜想①不成立

  乙组同学提出在甲组实验基础上,从研究滤液的角度也可以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他们将滤液进行加热,观察到 ,从而验证了自己的设想。

  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5支试管,

  向其中分别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0.4 几乎不浑浊

  0.5 略有浑浊

  1 明显浑浊

  2 明显浑浊

  4 明显浑浊

  【解释与结论】

  ① 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

  ② 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

  【反思评价】

  你认为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还可能是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B C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B C C B C D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 (1)尼龙线或塑料瓶(2)混合物,+4

  22. (1)易升华吸热,降低温度(2)不可燃,不助燃

  (3)Ca(OH)2 + CO2=== CaCO3↓+ H2O

  23. CaO+ H2O = Ca(OH)2 放出

  24. (1)胡萝卜汁 (2) 红色

  25. (1)延展(2)4Al+3O2===2Al2O3,Fe2O3 + 6HCl===2FeCl3 + 3H2O

  (3)3CO + Fe2O3=== 2Fe + 3CO2

  26.(1)B (2) 40/100*100% (3)贫血

  27.(1) 2H2O2 === 2H2O+O2↑ (2)2HCl+NaClO=== NaCl+H2O+Cl2↑

  28.(1)石油(2)CH4 +2O2====CO2+2H2O

  29.(1)NaCl、Fe、C等(2)保温

  (3)化学 (4)BCD

  (5)回收利用(合理即可)

  30.(1)①化合反应 ②SiCl4+2H2 === Si+4HCl ③防止氢气爆炸

  (2)CO (3)ABC (4)吸附

  31.(1)CO2(2)H2O (3)CaCl2、HCl

  (4)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5)C

  32. (1)试管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排水法

  (3)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双孔

  33.(1)氢元素和氧元素 (2) 3Fe +2O2====Fe3O4

  (3)铁比铜活泼

  34.(1)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2)B中固体表面产生红棕色物质,C中无明显变化

  35.(1)12 (2)向左盘加氯化钠固体

  36.(1)2NaOH+CO2=== Na2CO3 + H2O (2)220/400*100%

  (2)①能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呈碱性 ③倒吸后,产生气泡

  37. 【猜想与假设】CaCO3

  【进行实验】沉淀完全溶解

  有白色浑浊产生

  【解释与结论】①2mL10%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5滴浓度为0.4%、0.5%、1%、2%、4%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越易产生浑浊

  【反思与评价】氯化钙溶液浓度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等(合理即可)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试题】相关文章:

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分析02-10

化学实验试题教学设计10-21

潍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08-12

北京高三海淀一模作文01-06

2021年江苏省12城市高三零模及一模分数线01-25

高三广州一模英语优秀作文09-07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满分作文07-29

2018届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12-11

创模宣传简报08-30

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通用11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