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经典诗歌

时间:2021-06-30 10:02:38 诗歌 我要投稿

桥的经典诗歌

桥的经典诗歌1

  曾经的车水马龙

桥的经典诗歌

  已揉碎在桥下的碧波

  青筋毕露的桥栏

  斑斑驳驳

  桥头的警示标

  把重载绕行的提示 镌刻

  远方汽车的轰鸣

  把它脆弱的神经撩拨

  属于它的繁华盛世

  只留下时代前进的车辙

  美好的回忆

  已沉睡在河底浓密的水草

  它的躯体已承受不了

  岁月和时代的.负荷

  留下感慨和留恋的

  是几个皱纹堆垒过客

  桥体浓缩的

  是他们记忆中儿时的生活

  然而

  你绝非怨妇锁进闺阁

  时代的旋律

  跳动过你曾经激昂的脉搏

  坦然的心境

  随蓝天上的白云漂泊

  把无垠的田野

  镶进你柔美的相册

  晚归的农人

  把一道生动的剪影勾勒

桥的经典诗歌2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沈沈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注释】:

  这首为友人写的伤离之作,写得秀不在句而在神,浓在情而不在墨。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在初秋日,天凉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楼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赠给他一条碧色的丝巾,表述她内心的情意。依内容次序,三句应当逆读,词中这样安排,既使句子顿挫有味,亦能突出“ 翠绡 ”一语。翠绡是疏而轻软的碧绿色的丝巾,古代女子多以馈赠情人。翠绡传情,故夜宴亦倍添欢乐,天气也仿佛格外清爽。总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欢乐与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甜蜜地保留在他心上。“ 欢宴”二字,写场面、气氛,烘托出恋人,当时的欢乐与幸福。“欢宴”与“翠绡”句对照,说明:她在“欢宴”的大庭广众之中偷偷赠物传情 ,她爱得是那样深,那样急切,简直有点忘乎所以。这一句寥寥数字勾勒出情事的美好 :节日 、时间、地点 、天气到人物,无不美好,让人难以忘怀。

  “竹边荷外再相逢”——这是暗通情愫之后的一次幽会,地点在荷塘附近的丛竹旁边——一个美丽而幽僻的处所。前者席上初逢,只能借物传情,这回则可以尽情地互诉衷曲了。但是,作者的笔峰一转,传达的情意变了。如果说前一句是美好的幸福,这一句则是美好的惆怅,因为在苦苦盼望之后的相会是那么匆匆逝去,就像“ 碧云飞去 ”一样,怎能不令人无奈、愁苦呢?这两句对往昔的回忆,自然引出下片的千缕闲愁,万种情思。

  “锦笺”二句,睹物怀人,叹惋无尽。锦笺,精致华美的信纸 ,是她捎来的信笺 。珠,珍珠镶嵌的首饰,是“再相逢”时的赠物。二句写欢聚已逝只能面对她情意绵绵的信和尚带余香的赠物空自追念,低回不已。

  一“尚”、一“未”,写记忆犹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启愁怀。锦笺墨迹未干,珠饰还散发着她的香气,而往事浮云,旧情难续。万种愁怀,由“空惹”一句道出。为什么说“ 空惹 ”?或许是信物尚存,难成眷属,或许是旧情未泯 ,人已杳然吧 !总之,这在封建社会是常见的爱情的悲剧 。悲剧已成,“锦笺”“珠香”,于事无补;“闲愁千缕”,也是自寻烦恼罢了。

  但是,惹出“ 闲愁千缕”的,不仅是她的所赠,还有七夕这个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关的神话传说。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古人七夕词 ,无不提到牛郎织女,感慨他们一年才一见的刻骨相思,但秦观却说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有新意也有深意。赵以夫此词也是更进一步地写。认为自已和情人还不如牛郎织女,他们尚能一年一见,而自己和情人的再见却杳杳无期啊!

  总之,上片写欢情 ,下片写离恨 ,中间用“又还”句过渡,铺排得体 ,结构紧密。上下互相映衬,中心十分突出。全词笔淡而情浓,是篇较有特色的作品。

【桥的经典诗歌】相关文章:

褪色的桥诗歌11-04

幽静的桥诗歌11-18

关于桥的诗歌07-12

关于桥的诗歌谚语04-11

桥的经典诗歌六篇06-15

有关于桥的诗歌12-03

灵犀之桥诗歌11-13

桥工之歌的诗歌07-26

关于桥的诗歌汇总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