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青龙寺散文

时间:2022-09-02 05:44:50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独行青龙寺散文

  青龙寺的樱花盛开了,怦然心动。

独行青龙寺散文

  于是,2012年4月5日中午,我独自搭乘19路公交车从三森建材家居城出发至目的地,途经19站。

  青龙寺位于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上,原名灵感寺,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是在佛寺里降生的,并由尼姑抚养到十三岁。因此他受佛教的熏陶和影响很深。在修建国度大兴城时,需将城中的墓冢迁葬到郊野,为超度这些亡灵,隋文帝特意在乐游原上修建了此寺,取名为“灵感寺”。唐高祖武得四年(621),寺庙荒废。高宗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有和尚法郎,诵“观音经”祈祷保佑,公主病愈后,奏请皇上,由其重建寺庙,名为“观音寺”。直到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后,青龙寺初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西安铁炉庙村以北勘察到了青龙寺的准确位置,并掘出一座隋唐方形木塔塔基和一座佛殿基址及一批唐代文物。1982年,为纪念空海这位中日友好交流的先驱,中日双方在青龙寺遗址上建起了空海纪念碑,1984年,又建造了惠果、空海纪念堂,这就是今日的青龙寺。

  今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手牵手的年轻情侣,有带着小淘气的中年夫妇,有互相搀扶的老头儿老太太,也有经得住世俗考验的闺蜜他们结伴而行……形单影只的我唯有左手牵右手站在寺门下徘徊。望着眼前的大门自己的双脚犹如被两只铁钉钉在原地一般,动弹不得。莫名地想起位于河南商丘的古城。虽然两处游览的地方不在同一个省份,然而它们却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点已经跃然在朱红色的大门之上了,只是此情此景身边缺少一位干练的“导游”抑或是自己心灵深处一直念念不忘的朋友流年。

  我又开始想入非非了。

  3月28日至4月25日是樱花节,而青龙寺实行“免费不免票”,凭票入仿唐庭园(樱花园)。

  如今的青龙寺是1982年在原青龙寺遗址上重建的,随着人流我跨过门槛,一眼便瞥见一个小水塘,里面的水有些浑浊而不辨游鱼,旁边的假山参差不齐倒不失几分美色。朝前走了一段,越深入却越感狭窄和压抑,不是路不够“宽敞”而是行人众多,时不时贴身而过。我望着不远处粉红色的樱花,心里又泛起了阵阵涟漪。自己欣喜若狂地快马加鞭和兴致勃勃地游人们争相拍照。

  樱花,别名山樱花,花色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它最早出现在喜马拉雅山区,种类有寒樱、奈良之八重樱、妹背、河津樱、松月、雨情枝垂、关山、雏菊樱、寒绯樱等。它不仅可以用来观赏,听说还可以做寿司,而叶加工后可制作腌菜。树皮和嫩叶亦可药用,对于咳嗽、发热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以护肤,有嫩肤、增亮肤色的作用,我想这是每个爱美的人所喜闻乐见的事情。

  青龙寺的樱花是在1986年从日本引进,而每每读到一些文章宣称“中国的樱花就是来自日本”时,我心里总是有种微妙的感觉,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而一看署名是中国人时,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暴跳如雷”。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他在诗中写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明眼人一瞧便会探出一些端倪来。想必是日本的樱花比中国的有名,所以才会有原生一说。这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

  一位满头白发的长者手拿相机,频频地换着各种姿势,时而上前,时而退后,时而偏左,时而挪右,技术很娴熟,而选取的角度也十分地新颖独特。此刻,我却觉得他更像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儿,而自己反而成了年过花甲的老人。一位美丽的姑娘带着偌大的耳环蹲下身子为樱花树下的朋友拍照,她嘱咐朋友要记得面带微笑,她们对视了几秒钟,两人便露出了迷人的小酒窝,笑容如身后的樱花般灿烂。一位老太太吃力地推着轮椅,而轮椅上的老人特像个小孩,咿咿呀呀地不知在叨咕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上前帮忙。后来,我才知道老人家口吃。他连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语,身旁的老太太急忙解释道,他在谢你呢。我突然觉得自己太自以为是了,对先前的“冒昧”开始有些懊悔。

  但闻樱花飘香时,独对楼阁空长思。青龙寺的樱花有十余种,其中有染井吉野、红枝垂樱、杨贵妃、一叶、普贤像等。而我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种却如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一般。分不清呀,实在是惭愧。倒是关于樱花的诗词记得不少,如南宋诗人赵师秀的《采桑子》: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试手天工。百卉千葩一信通。馀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结子筠笼。万颗匀圆讶许同。近代诗人徐书信的《五绝?樱花颂》:樱灿惊三月,如霞丽质柔。凋零香殒日,壮烈更风流。而他的另一首《七绝?题樱花》写道:瀑布樱花别样荣,枝繁蕊茂出东瀛。谁怜妩媚情中物,如雨霏霏落地坪。或许是因为近日中日两国的关系不和谐加剧,而我对于“出东瀛”这三个字眼分外敏感。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然而,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无限的希望,有纯洁、热烈、高尚之意。有一民谚“樱花七日”,意思是说它生命的短暂。虽然它娇艳妩媚,然经历刹那的灿烂后壮烈地凋谢。这不禁令人想起“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的诗句来。在日本,人们向来有一种观念:即使人生稍纵即逝,也要像樱花一样绚烂。面对死亡,从容不迫。我想单从这一点上,国人就应该仔细地深思以及借鉴一番。

  我是一个极度没有方向感的人,朋友曾定义为随性而走,而自己真不知这样“糊里糊涂”的人生是好或是坏。

  脚踩在石子铺就的小路上,穿过稀疏的竹林。慢慢地走过长廊。望着廊壁上的镂空图案,无论是僧人的修行,或是诵经。而我十分地乐意把自己假想成图案上的某一个人物,犹如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把自己想象成荧屏上的某一个传奇角色一样。

  喝一口水,稍作休息。还是继续回顾一段这里的历史吧!

  由于皇室的大力扶持,佛教在唐朝就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对当时的日本佛教界影响极大。中国佛教密宗是在唐开元初期,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传入并成为中国佛教的宗派之一。青龙寺是传播中国佛教密宗颇有影响的寺院之一。在九世纪初至中叶,日本入唐求法的“学问僧”、“请益僧”颇多,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的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就在青龙寺守法。

  大历年间,被称为唐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国师的密宗大师惠果和尚长期主持青龙寺。惠果在青龙寺传密宗给日本空海,空海回国后在日本创立真言宗,至今信徒众多,传承不衰。日本密宗僧人一直把西安青龙寺尊为佛教密宗(东密)祖庭。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空海大师到长安后,在青龙寺拜密宗高僧惠果和尚学习经典,并和唐朝士大夫交往。元和元年(806)回国后传播密宗,成为日本“东密”开山祖师。空海还根据中国汉字偏旁创造了日文“平假名”字母,促进了大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日本入唐的求法僧回国时,都带回大量佛教经典和其他书籍,“入唐八家”带回书籍共达1700余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达到极盛。如此说来,在古代两国倒是相处“融洽”,那么近代和现代呢?

  解说青龙寺,就不得不提及乐游原。

  乐游原为一隆起的高坡,地势高平开敞,为登高揽胜最佳之地。乐游原在大雁塔东北,青龙寺即在其上。这里曾经高岗耸立,川洼萦纡,早在汉代就是皇家园林,叫宜春下苑。汉武帝曾有此地,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赋中就描写了此地竹林茂密如织的景色。汉宣帝在此修乐游苑,后来的他的庙立于此叫乐游庙。隋唐时长安城南移,城周长70公里,东男角环抱于曲江池,乐游原坐落在城内偏东南部,为唐长安城制高点,海拔480米,而长安城大部分在海拔400米左右。唐代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在原上建有亭子以供游赏。其地四望宽敞,俯视京城了若指掌。

  站在乐游原上东望秀美的骊山;南赏碧柔的曲江,远处崔嵬的终南山像屏障一样;西面大雁塔高耸入云;背面太极宫、兴庆宫恍若天宫;长安城市井整齐,经纬分明。每逢正月晦日、三月三日尤其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京城的仕女都来此处游赏。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今,我站在诗人曾经驻足的地方,却没有几分“吟诗作对”的心情,真不敢打诳语。而我只知古城西安在飞速发展,地铁已经通了,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也难怪有人会杞人忧天地说,这座十三朝古都在渐渐地蜕变,愈来愈多的是现代的建筑群,而原有的古遗址在一天一天地消逝。其实,不无道理。这座城市当下面临一个重大的课题就是如何能够妥当地处理好现代建筑群体和古遗址之间的微妙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糅合、共赢。

  时针指向六,分钟划过五。一位工作人员一边吹着哨子,一边大声地喊话。是啊,游览樱花园的时间已经结束,虽然有些意犹未尽,而自己也该撤退了。在征得有关人员的允许下,我便匆匆地给一些经卷和石造像碑拍了简单的照片。站在雕有海浪花纹的汉白玉栏杆前又拍了三张靓照(空海纪念碑就矗立在栏杆之中,高约十米,分三层,第一、二层仿西安唐代兴教寺玄奘大师舍利塔样式,第三层为碑的主体,镌“空海纪念碑”五个金字。栏杆外四角各放置由巨石凿成的圆球。),而惠果空海纪念堂遗憾地没有寻到(据说内堂供奉的惠果、空海镀金铜像金光夺目,栩栩如生。墙壁上还悬挂大幅中国画《古青龙寺》和《空海入唐渡海图》。)。此时,我已饥肠辘辘。至于青龙寺里的其他景点,亦没有了多少的闲情雅致去一一参观,总在心里面暗暗告诫自己:下一次,一定一览无余!

【独行青龙寺散文】相关文章:

游青龙寺作文10-01

西安青龙寺作文01-27

青龙湖散文04-28

月下独行散文05-06

在黑暗中独行散文06-21

独行黄沙岭古道散文04-25

悠游乌云寺散文04-30

春游鹿耳寺的经典散文05-11

益阳栖霞寺散文05-31

天衣寺遗事散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