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挽留你,那些正消亡的记忆散文

时间:2021-06-23 10:19:08 散文 我要投稿

拿什么挽留你,那些正消亡的记忆散文

  十分凑巧,读祝勇先生《再见老房子》时,为建新居,我二哥刚好拆了我家那栋生活了近三十年的老木房。于是,《再见老房子》,犹如一颗没熟透的梅子更让我心里泛起了酸涩。连续两天,连饭菜也因这股酸涩而变得索然无味了。

拿什么挽留你,那些正消亡的记忆散文

  我家的老房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建的。木结构,土墙瓦顶。两层四榀,虽未雕花镂图,却也是我那做木匠的父亲当年一锤一凿,带着两个徒弟用近三年的工余时间竖起的。在一般人看来,这所房子与现代光滑整削宽敞明亮,且装饰的富丽堂皇的小洋楼比,这房子几乎可以用丑陋来形容了。然而,在我眼里,它很美,美得委婉含蓄,美得古朴庄重,那些被刀斧锯凿弄成方的圆的棱的扁的木头,极和谐地被匠人们铆合榫接到一块,让我不得不对这神奇的异类共处之境界肃然起敬。祝勇先生把这种美称之为“几何的美”。我看,似乎还可以称作是“和谐的美”!

  拆房时,我自是在场的,在那堵厚实的土坯墙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我看到父亲苍老的眼角闪过了几点老泪。父亲似怕我们兄弟看见,别过脸,悄悄用沾满了老墙陈土的衣袖,连同着藏在这栋老房子里的几十年记忆和泪珠一块擦拭了,象墙刚倒下时飞溅起的尘灰。从此,泪水,记忆和灰尘都在父亲的那一擦拭中彻底的消逝了!

  与父亲一样,那瞬间,我亦神伤。这栋老房子里藏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藏着我近三十年里太多的故事,或而这些故事未必美丽。但这些故事却绝对深刻。就象似长在我身上的一个部件,本来是不可以分割的。可是,随着那堆土机的接连几次展臂,这些故事也就彻底结束了,和我曾经与我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符号、精神记忆和生活方式都一并消失!

  于我,对老房子消逝的啧叹和忧郁,这还仅仅是一种对记忆情感的惋惜。或许,在稍后,在拆除了的老房地皮上重新耸起的建筑,很快就能冲淡了如今的黯然。同样是因为老房子的消失,祝勇先生更神伤,更心痛。但他却“将它视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天地;历史的尊严、民间的生命、民族的个性,美的基因和情感的印迹都在其中。”“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冯骥才语)而且,他开始身体力行地为保护这昨天文化在呼号在呐喊了!《再见,老房子》就是祝勇先生一声声掺杂了他虔诚,热爱和愤怒的嘶喊!

  《再见,老房子》通过祝勇先生精致的文字勾画出在时间隧道中失散了的画面: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天津的老洋房,以及广州的西关大户与昆明的顺成街……他用了大量足让任何人都不得不对这些老建筑去惊叹去向往的文字和图片,深刻地缅怀了先人的创造,祖辈的精魂和昔时的生活气质。

  这是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无论是文化的思考还是文化的守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毫无意义的事情。随着文化的变迁,传统的昨日文化正在面对务实的现代文化严峻挑战。或许,祝勇先生的这种固执很值的我们去讨论:我们要进步还是要守旧?我们如何既要进步又要延续传统?这其实是个很尖锐的问题。

  勿庸置疑,祝勇先生是个传统文化的卫道士!看看他的言语吧:“推土机正在煽动这坐城市脱离旧日的记忆”;“文物部门成为这栋老房子的最大敌人,这是我们经常遭遇的黑色幽默”;以及开篇的那句“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像中国这样急于改变自身的面貌,传统建筑被大量列入清洗名单”……在他的文章里甚至表现出了一个即将离世的老人对尘世的眷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祝勇先生的思想未免有些急躁或者是偏激。但是,从另一角度上看,他的急躁与偏激不又恰恰证明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与热爱吗?

  我不是个恋旧者。然而,为我家的老房子的消逝,为身边的那些成片的老建筑被后来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我也曾迷离和惋惜。除了对记忆情感的一种依恋。内心深处,恐怕也多少为传统文化的沦陷而有过痛心!是的,正如祝勇先生的描绘,那些记忆中的老建筑,柔软、梦幻一般,舒展缓慢,古旧斑斓。所有尖硬的事物都将在这里消失,比如时间、暴力或者呼喊。安详、寂静、唯美,具有销蚀一切的力量(木质的京都)。

  多么具有诱惑力的文字啊!

  不仅如此,除了这些视觉上的美感,在那些经历了漫长岁月修饰了的老房子中,那些幽香,那些缱绻、那些如水乳交融般的亲情和邻里关系,还有那些藏在青砖里门窗上斗拱飞檐间里的飞鸟灵兽……这些,却又如何能被那些镶嵌着玻璃幕墙的建筑怪物替代?

  可这些,都在日渐消遁了,如天边的霓虹,将灿烂一点点撕碎,然后,散的无影无踪。即便是有人想强留住这一段绚烂,可是却怎么能将之拼凑完整!

  《再见,老房子》这本书不能说是传统向现代的应战檄文。但这确实是发自祝勇先生最深心的呐喊!只可惜,在这个现实的时代,他的呐喊却显的有些低弱。有点象巨人和侏儒的对垒,胜负,实际上在战争一开始就立判了的。现代建筑用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轻易地占据了阵地的制高点,而老房子们,终于因为苍老和难以适应高节奏生活频率,不得不被崛起耸立的摩天大楼淹灭。只有在不经意间,或可在城市的垃圾场上,才偶尔闻得到老房子的一块部件发出的已带霉味的古香。——无论我们如何极力守护!

  幸运的是,祝勇先生用的笔和取景器为我们多少留下了一批记忆。那些已经遁匿或正在遁匿的记忆,在一层被罩着祝勇先生的心血的纸上,看着,虽然凄惨,但依然真实,它们尽管无法将历史全部还原,然而,毕竟给我们留下了对记忆遐想的空间。这,多少为我们已经有些空虚的灵魂带来了一些慰藉吧!

  不得不承认,作为对悍护历史文化的呐喊,祝勇先生的声音有些无力。但是,正如冯骥才先生的评价:不是任何人都会富于这种文化情怀的。可是在当代社会与文明的转型期,历史文化多么渴望这种关怀!

【拿什么挽留你,那些正消亡的记忆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那些闪光的记忆05-21

散文那些年的记忆05-24

那些飘散的记忆散文08-23

那些泛黄的记忆散文10-03

那些年的记忆散文07-12

那些远去的记忆的经典散文08-21

妈妈,拿什么拯救你散文07-05

拿什么夺走你的纯粹散文12-12

记忆深处的那些生灵散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