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3-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课前导入: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壮丽山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 作者简介:

三、桐庐-富春江旅游区简介:  

钱塘江上游从闻堰开始就进人富春江,两岸青山如黛,明秀雅致。沿岸的富阳有郁达夫故居和郁氏兄弟纪念馆。七里泷段,群山夹峙,峭壁陡立,有小三峡之称。至桐庐境内,有瑶琳溶洞、桐君山、严子陵钓台、白云源等景区,都是旅游热点。 

白云源融林海、奇石、碧溪、清泉、飞瀑、幻雾于一体,可与四川的九寨沟相比。它又是唐代诗人方干的故里,历代墨客骚人问津 之地,素有“诗村”之誉,至今耕读之风不绝。当你进人白云源,立时就发现这里“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媛”的情景,显示出一种自然 的美、原始的美和神奇的美。

四、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朗读课文,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飘荡(dàng)   急湍 (tuān)   轩(xuān)邈        

泠泠(líng)   经纶(lún)     横柯(kē)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学生朗读或师范读课文并作出相应指导。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五、翻译课文,理解作品的文意美。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抽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积累情况。

二、神游佳境

1、本文作者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无数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看谁划得又快又全。 

2、这么多的景物,这么美的风光,能去游一游该是多么惬意啊!同学们想去吗?(想!)那好,我们请一位同学做导游,以我们划起来的景物作为景点,带我们进入这迷人的人间胜景吧。

三、尽述其美 

听了这位导游同学动情的描述,欣赏了富春江秀丽的风光,同学们大饱了耳福,也大开了眼界,不少同学都还在回味,那我们就带着这一份美感再次品读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读▁▁▁▁▁▁▁▁▁▁▁,感受到▁▁▁▁▁▁▁▁▁▁▁。”或“▁▁▁字词甚妙,写出了▁▁▁▁▁▁▁▁▁▁▁▁▁。”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四、体情品意  

 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么作者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2、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

五、探寻艺术的魔棒  

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我们看看作者除了有很深厚的语言功底,他还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就了这篇至文?  请同学们带着探寻艺术魔棒的诚切之心再次品读本文。说出你探寻到的艺术魔棒是什么? 

 六、小结全文。

学生谈这堂课上的收获,老师总结。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附参考答案:

1、 景物有: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

2、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6、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当优美,日。”自由探讨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积极性及消极性。

4、艺术魔棒

①、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②、写景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③、详略处理适宜,动静结合摇曳多姿。详写“山”,略写“水”。写山水动静结合而又有变化。写“水”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详写动态略写静态。 

④、善于多角度写景,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激发人们的感受。

⑤、描写、记叙、抒情和结尾的议论浑然一体。

⑥、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读来琅琅上口;用词精当优美。

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与朱元思书(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与朱元思书教案

2.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6.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8.八年级人教版《蜡烛》教案

9.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10.人教版必修四数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