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讲稿

发布时间:2016-5-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很多重点学校的小升初考试都会涉及到文言文知识。以下是黄老师整理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汇总,适合准备小升初的同学们。包话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理解内容、典型例题等几部分。咱们今天一起来简单认识一下!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名词作状语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例(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意动用法。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在老师以后的课堂上,我会带着你们学习初中乃至中考常考的30多篇文言文,这个过程既是学习方法,也是积累文言常识。

  (三)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

  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

  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用补、删、留、变、换的方法。

  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出,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删,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可删去。

  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四)理解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同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

  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3. 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会意义。

  4. 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分析写法、品味语言。

  (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2)分析写人、写景、记事的方法。

  (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4)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

  (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

  

【典型例题】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饮酒乐,天雨(    )

  (3)公将焉之(    )

  (4)岂可不一会期哉(    )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品德?

  

答案:

  (1)① 打猎  ② 下雨  ③ 到、往  ④ 约定的时间

  (2)A(疑问代词哪里)

  (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

  (4)守信 

黄登

[小升初文言文讲稿]相关文章:

1.小升初语文常考10篇短篇文言文

2.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目贵明》翻译及阅读答案

3.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4.小升初语文造句大全

5.人生感悟的文言文

6.文言文两则课件

7.文言文课后题目及答案

8.文言文教学设计

9.左传文言文翻译

10.陈仲子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