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17 11:13:5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美术教案【汇总6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画出马的基本形态并有所变化,会用丰富的色彩表现。

  2、培养大胆作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认识过马,对马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不同形态马的图片、背景图、两个不同大小的椭圆(头和身体)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马的`图片。

  这是什么?他长得怎么样?

  2、播放不同形态的马。

  这只马在干什么?他的动作怎么样?

  二、教师讲解示范。

  1、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画。

  马的身体是椭圆形的,扁扁的,这样跑动快。

  头也是椭圆形的,比较长。

  脖子也比较长,脖子上有一丝丝棕毛。

  马的腿很直,肉很结实,蹄是三角形的。

  身体后面的尾巴)很长。

  最后画上马的鼻腔、眼睛和耳朵。

  2、出示两张椭圆形的纸片(头和身体)

  老师这里有两张椭圆形的纸片,一个当马的身体。一个当马的头,我们再来画一个马,教师演示。

  3、播放不同形态马的图片。

  三、幼儿练习。

  1、鼓励幼儿大胆画出马的基本形态,并有不同的形态变化。要求作画时落笔干脆,线条直。

  2、能添画背景、马鞍。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画“鸟语花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教学

  追记:俄罗斯名言: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国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能使学生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震撼心灵。

  我在教学《鸟语花香》一课时,可以先借助古今名师的累累硕果和画的形成历程渲染一下气氛,抒发一下感情。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用报纸制作固定成鱼的外形难点:用彩纸装饰鱼儿活动准备:

  1、欣赏过“美丽的鱼”,对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五彩鱼”范例,半成品“五彩鱼”(缺少鱼眼睛)范例。

  3、报纸、彩纸若干,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一、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1、教师出示“五彩鱼”范例,提问: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出这样一条五彩鱼?(引导幼儿说出用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用彩纸装饰鱼的.眼睛、身体、鱼鳍、鱼尾等。)二、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制作方法1、教师示范讲解制作鱼身的方法。

  教师:我用一张报纸卷卷卷,卷成一根粗棍子,再拧拧拧,拧成一条纸绳子,最后我将绳子两头交叉粘贴,看看变成了什么?

  教师:鱼还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们可以用彩纸剪成粗细、花纹不同的纸条进行装饰,可以朝不同方向贴。

  2、教师拿出范例讲解装饰鱼的方法。

  教师:我们还可以用彩纸剪成三角形、圆形或方形等,既可以作为鱼身上的花纹,又可以作为鱼鳍或用来装饰鱼尾。

  三、难点讨论1、教师出示半成品“五彩鱼”,提问:这条鱼少了什么?(眼睛。)鱼眼睛可以怎么做?

  2、教师用手指穿过“鱼”的头部并提问:鱼的头部是镂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放上去呢?

  3、教师小结:鱼眼睛的粘贴方法有很多,可以先用一些细纸条粘在鱼形轮廓上,横贴、竖贴都可以,再把鱼眼睛贴在纸条上;也可以在剪鱼眼睛时两边各留出一段纸条,然后将它们直接贴在鱼头上。还有其他方法,你们等会儿可以试试。

  四、幼儿制作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卷报纸时一定要卷紧;卷成鱼的形状后,尾巴处用双面胶固定;鱼身上的花纹可以自己设计,颜色可多一些;鱼鳍、鱼尾也要装饰。

  2、幼儿操作。

  教师关注幼儿不同的操作设想,及时发现他们的创意,并鼓励他们尝试解决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幼儿用合适的方法固定鱼眼睛。

  (提出操作要求时,教师重复演示一些操作步骤,以帮助幼儿再次理解;巡回指导时,教师留意幼儿设计花纹的独特想法,鼓励他们把想法表现出来,启发幼儿用不同方法固定鱼眼睛。)五、欣赏、交流1、教师帮助幼儿将制作好的鱼用线串起来,错落有致地挂在活动室的背景墙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你最喜欢哪一条鱼身上的图案,为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固定鱼眼睛的?

  活动反思:

  1。导入部分提到了颜色、形状,在指导幼儿制作的时候也应该围绕颜色和形状来进行。

  2。活动的开放性应该更强一些,让幼儿更多自主创作的机会,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创意,更好的体现鱼的多样性。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编织工艺品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在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本课中学生要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进行简单的穿编制作。可将纸条、草绳、草叶等材料,通过剪、粘、穿编等方法,编织成有趣的作品。

  教材中用纸穿编成的“仙鹤”展翅高飞,活灵活现;用玉米叶穿编成的龙,利用了玉米叶天然的肌理,看上去纹理清晰,精美绝伦;用草叶穿编成的蝗虫,造型逼真;用彩色纸条穿编成的变色龙,色彩艳丽,趣味盎然;用草叶穿编成的小兔子,技法独特,新颖有趣;用麻线穿编成的小毛驴,精巧细腻,憨态可掬。这些作品能在材料选取、制作技巧及思路拓展上给学生以帮助。

  本教学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高,又开拓了学生造型的新领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教学思路:

  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可采用激趣方式导入教学。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穿编工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拆分、恢复,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如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图案的设计等,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作品质量。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认识编织概念—欣赏与编织有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编织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实践制作—展示评价。

  教学建议:

  教案一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一顶太阳帽,交流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编织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回忆身边常见的编织物品,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感受编织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二)发展阶段

  拆开、恢复草帽,探讨它是如何编织而成的,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动手试做,初步掌握基本的编织技法。

  学生欣赏收集的不同材质的编织工艺品图片,思考:编织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可以怎么添加?怎么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作品,简述制作心得及感受。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教案二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编织工艺品,请学生讲一讲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教师提问:“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学生自学教科书中的穿编技法,探索其规律。观看教师示范穿编一件简单的作品,巩固基本技法。

  分组讨论,总结步骤,解决难点。

  对穿编技法进行改进、创新。对穿编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

  在教师范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还可以怎么做,可以选取什么材料,并动手把自己的设想制作出来。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对学生作品的造型要求不应太高,只要作品完整、有趣就可以。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1.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2.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

  团包手工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纹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纹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纹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胶水等

  教师:彩纸边料、团包范作、实物投影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构建原理。积极动脑,大胆想象,积极创作。

  2、主动参与课堂创作,运用团和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纸艺品。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施教时间:

  11月1日——11月2日

  活动一:

  激趣?体验

  1、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一包好吃的,摸一摸,你猜猜是什么?打开看一看,是不是你们猜到的?

  一人拿一块,看看你们拿到的糖果的形状一样吗?都有什么形状?

  2、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放一盘糖,学生回答糖的形状(有圆柱形、长条形、锥形、圆形、正方形)

  3、原来糖的形状也有各种各样的,现在你们可以把它吃掉。糖的味道怎样?(很甜)在我们中国,吃糖就是祝愿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

  4、糖吃到肚子里了,但是现在我要同学们把刚才的糖果变回来。怎么办?桌上有个小盒子,里面有些材料,开动脑筋,只要能恢复糖果原来的形状就可以。

  5、哇,糖果又变回来了!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变回糖果原来的样子?

  你是用什么团包的?(皱纹纸)

  摸一摸,皱纹纸给你什么感觉?(很软,有皱纹、色彩鲜艳……)

  还有用什么团包的?(橡皮泥、玻璃球、积木……)

  同学们可真聪明,团包不同的东西,就变回了糖果原来的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团包手工[出示课题]

  活动二:观察?感受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是用团包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饺子、粽子、元宵……)

  我也做了一些,你们来看一看[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一笼屉什么?(包子)

  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餐巾纸)

  看看它是怎样制做的?(用折的'方法捏出了许多小褶皱)

  热气腾腾的包子是什么馅的?(请一位同学打开)

  2、[出示树叶包]同样是包子,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的?(象树叶形)

  3、这一盘是什么?(饺子)

  饺子的外形象元宝,里面可以包上许多有寓意的食物,比如枣、花生、糖等,象征着人们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4、看,香喷喷的什么上桌了?(春卷)

  老师最喜欢吃的炸春卷。是什么馅的?我们剪开来看一看。(教师剪开,露出里面的馅)

  活动三、探究?解疑

  1、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用团包的方法制做的,其他种类的物品可不可以用团包的方法制做呢?

  [出示范作]我把它们放到每个小组中,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做的是什么?是怎样制做的?

  2、每组选一名同学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一说[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做的什么?(卷心菜)

  是蔬菜类,它是怎样制作的?(一层一层粘上的,叶脉是用白色的餐巾纸搓成条粘贴上去)

  色彩呢?(叶子是绿色的,叶脉是白色的,和生活中的是一样的)

  (2)你们讨论的是什么?(葡萄)

  是水果类,这一串葡萄是怎样制作的?(先用紫色的皱纹纸团起来,再一个一个粘贴上)

  (3)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团包方法制作的?(头)她的辫子是怎样做的?(用线绳一节一节扎起来)

  小男孩呢?

  (4)这是两条什么?(毛毛虫)

  这两条毛毛虫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一条是用乒乓球包在里面,一个一个粘起来的;一条是用皱纹纸包在里面,用线绳一节一节系起来的。)

  我们刚才看到用团包的方法可以做许多东西,有食物、蔬菜、水果、人物、动物,还可以在团包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和粘贴。

  3、教师示范团包步骤:

  看,老师这儿有一张三色纸,我把三种颜色拼在一起,猜一猜,我要做什么?

  教师演示做金鱼:身体里面包的是皱纹纸,鱼眼睛用纸卷起来,尾巴捏几下。

  一条可爱的小鱼游过来了,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鱼爸爸呢?看,它胖胖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泡沫球)[出示鱼爸爸]

  一家三口还少鱼妈妈,鱼妈妈有一双漂亮的鼓眼睛,是用什么做的?(玻璃球),鱼妈妈比较瘦,它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

  小鱼的一家玩得可开心了。同学们都知道金鱼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眼睛鼓、大尾巴)对,老师就是抓住了金鱼的特征,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来团包的。

  活动四:创作?评析

  1、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创意团包手工。看,有蔬菜、人物、动物、食物(教师在每组摆上桌牌)你喜欢做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自由分组。

  2、分好组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想做什么?

  3、学生创作,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做了什么?用什么颜色?是用什么团包的?象不象)

  教师随时点评。

  活动五:拓展?延伸

  团一团,包一包,许多东西变了样!看,同学们团包出这么多小工艺品,每一件都独具特色,老师非常喜欢。

  团一团,包一包,这是什么?(风信子)如果我们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对着风信子说就会实现的。

  看一看,这个风信子是用什么团包的?(布)

  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材料可以进行团包,风信子想对同学们说一句话:回家再试试吧!同学们再见!

  札记:今天我打破惯例把全国优秀录像课《团饱手工》的光盘片段放给他们看,学生感到很新奇,听得比平凡事认真多了,以后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第二节

  施教时间:11月3日——11月5日

  活动一: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造和原理。

  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活动二

  ⒈观察:师示范用皱纸包装一棵蔬菜,说说用了那些方法做出来的(团、包、)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活动三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⑴可以采用揉、捏、弯、折等方法将皱纸“团”成各种形状,再将皱纸在外面“包”一层将造型固定。

  ⑵制作时要先观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

  ⑶需要分开来做再粘贴时要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师做适当的示范)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活动四: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延伸与拓展:

  ⒈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内。

  ⒉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札记:

  在做团包手工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皱纹纸太容易碎了,我们就不能用一种做好后能够长期保存的原料么?这个问题激起了大家的共鸣。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和多次实验,大家发现用白色的软布包上棉花再用线一扎,做出的包子、饺子还真像;用桔黄色的布做的春卷、锅贴也不错。于是我鼓励学生回家用布来做一顿“大餐”作为拓展作业。到了下一次,大家带来的“美食”非常丰富,同时大家对这些可以当作玩具的作业非常喜欢。这也算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了吧。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05-15

美术教案模板《美术》教案05-04

美术教案美术教学教案06-05

美术的教案02-04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10-2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精选]07-21

(精选)美术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