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06 11:22:2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集锦【9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

  2、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教学准备: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1、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

  2、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3、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4、师生交流资料。

  三、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习惯。

  四、实践活动:

  1、提示: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2、倡议: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化的卡通文具或其他用品。

  3、教师巡回指导

  五、讲评作业

  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爱护文具、保护环境的教育

  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帮助学生掌握创作规律(多向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联想等)。

  借助多种媒体展示卡通形象与学生日常用品外形特征的相互关系,开阔学生思路。

美术教案 篇2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喜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等,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本节课可以与第2、第3、第4课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造型·表现”逐步演变到“设计·应用”,从各个角度、用各种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表现春天,各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相互间的承接。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季节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揭题。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3.引导思考。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天空、空气、水、花草树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5)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4.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经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7.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部分。

  (1)提问: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小小手》教案。

  2、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3、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4、握描画手形的方法,并用想象、添画的方法把手形变为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难点:变换角度进行想象和添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示范工具

  学具:水彩笔或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手形。

  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小小手,你能描述一下手的样子吗?

  1、从人文角度认识手。

  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没有他可不行,你用手来做些什么?

  2、灵活手指,为下一步的描画手形做准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手,和老师一起来做手指操,好吗?

  老师觉得你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自己来编手指操,教案《湘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小小手》教案》。并且和胡老师一起来玩木偶人的游戏,音乐在哪儿停,你的动作也在哪儿停,并且停住不能动。

  二、观察手形,体会乐趣。

  音乐停下来,老师请一个学生上台在幻灯下展示他的手形。

  还有小朋友想来展示自己的手形吗?

  三、掌握描画手形的方法。

  刚刚我们都只看到手的影子,觉得还不过瘾,让我们把有趣的手形画下来,好不好?

  你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来画手形呢?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画,其余小朋友在下面完成。

  四、掌握想象添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画完了的小朋友请把你的画举起来。看看自己的,也看看周围同学的。

  请小朋友们相互看一看、说一说,观察一下,你画的手形像什么?

  将一个小朋友的画拿到实物投影仪下。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它有点想什么?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来添画他所想象的。(师生共同添画)

  其他的小朋友觉得还有要完善的地方吗?小朋友们自由说并且上台添画。

  五、变换角度让学生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出示相同的五个手形,请小朋友上台想象添画。

  很不错,老师现在要变换它的角度,(课件出示)现在你能想到哪些好朋友呢?

  六、欣赏别人的画,从中获取灵感。

  老师这里还有其他班小朋友请来的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一起看一看?

  欣赏学生作业。

  七、学生创作。

  小朋友们再看看自己的画,变换角度再看一看,赶快把你的好朋友请来吧。

  学生自由创作。(播放音乐)

  八、评价,从美术或情感出发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请来的好朋友?你为什么认为它是你的好朋友?

  互评:你还喜欢那个好朋友?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

  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凡 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

  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表情

  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美术教案 篇5

  奇妙的爬行

  一、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

  1、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爬行动物的资料

  2、 观察、回忆不同爬行动物的外行和特点

  3、 思考:

  1)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

  2) 你能给大家介绍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3) 他给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美感?

  4、 接龙游戏:每个组将自己观察的昆虫画到黑板上

  5、 联想:你是1只昆虫的话,你会爬到哪里?你会去做什么?

  6、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7、 作品小结

  8、 课后拓展:回家观察爬行动物,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课后反思:

  很想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象动物一样无拘束的爬行,无顾忌的欢笑。我想是把新课程的改革的一些东西带给学生,一些快乐带给学生。可是狭小的教室似乎限制了我们很多美好的设想,抑制了学生的欲望。只是一种机械的思维和作画,感觉学生发自内心的东西没有喷涌出来。在下一节课,我一定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认识自然,玩的更快乐些,做些他们喜欢模仿的动作,对我们的教学是种补充,哪怕吵点,只要快乐着,达到教学的目的,也是件好的想法和行为。

美术教案 篇6

  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⑴ 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⑵ 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⑶ 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3、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是教材中最常见的。请你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设计。

  要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等。

  评分办法:(10分)

  (8~10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效果好

  (5~7分):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完全新、教学效果尚好

  (2~4):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欠新、教学效果一般

  4、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要点: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

  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

  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

  解决的方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5、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要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给你许多惊讶。一个在室外玩泥沙的游戏活动,却激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将课堂摆放在沙坑上,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说明在校园这一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中,有着丰厚的

  教学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联系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来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为学生营造艺术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艺术教师应该勤动脑筋、多想办法,做生活的有心人,将校园的一草一木变成生动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创造性地上好艺术课。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2、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带来几只瓶子,请小朋友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认为这是什么东西?

  (泥土)-----------揭题

  (二)辨别:

  出示几杯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土:沙土、营养土、黏土、山泥等,请小

  朋友辨别一下这些泥的区别:

  让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闻一闻: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觉是通往情感体验的桥梁)

  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黑、棕、土黄、红等,用视觉感受色彩是美术欣赏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觉?(软、硬、松散、黏湿,触觉感受培养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三)交流: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

  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四)尝试:泥与土有没有区别?(土较硬,泥较软。)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

  型的泥?(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体验塑形的 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美术教案 篇8

  目的: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学生联想,运用不同的方法、材料对勺子进行添加、装饰,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对勺子进行联想,添加、装饰,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

  难点:引导观察、引发联想。

  教具:勺子,课件、示范作品等。

  方法:引导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引发孩子丰富的联想。

  自由画的体现:

  1,通过勺子引发联想,想到生活中的其他日常用品,比如:植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学生可以对自己熟悉的`日常用品进行联想,添加、装饰。

  2,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勺子的联想,比如:绘画、剪贴、橡皮泥等。

  过程:

  一,检查学生带来的勺子及学具准备情况。

  说说自己带来的勺子,有什么作用,他是什么材料做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材料上应有尽有,外形上丰富多变)

  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勺子。(板书)

  从不同的角度看勺子,正放、反面、横放、竖放、斜放,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观察(出示美丽的公主作品)要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如:什么东西上大下小、上圆下长?什么东西脖子长来身子大有圆?等,引发联想。

  三,方法。

  通过观察,想到了许多的变化,怎样把你的想法表现出来呢?(课件展示)

  一个勺子,通过添加、装饰,变了!(美丽的公主、大象等)。学生练习,要求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呢?

  四,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鼓励。

  五,拓展,生活中除了勺子,还有许多的我们熟悉的东西,只要我们仔细、认真的去观察他,我们就会感受到其中的美

  板书:

  实物投影 外形特点 作品展示与评价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对小纸张进行撕贴,培养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学会与其他幼儿合作,对斯帖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对菠萝的已有经验。

  2.小纸张若干、菠萝(道具7个、实物1个)、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手部肌肉对小纸张进行撕贴。

  难点:给菠萝穿衣粘贴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菠萝,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有这么多的老师妈妈来做客,小朋友们高不高兴?

  教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水果宝宝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那让我们现在一起拍手,欢迎他们出来好不好?(教师带幼儿拍手,配合的老师拿出菠萝) 教师:小朋友,水果宝宝们出来了,你们认识他们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菠萝)我们班今天来了几个菠萝宝宝呢?(教师带幼儿一起数)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菠萝宝宝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身体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小手轻轻的`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小鼻子问一问它有什么味道?吃过菠萝的小朋友请说一说菠萝吃起来又是什么味道呢?

  教师总结:菠萝的头发是绿色的,身体是黄色的,浑身长满了刺,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

  二、基础部分

  1、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制作的动机。

  教师:小朋友们!菠萝宝宝来了这么长的时间,有没有发现老师手中的菠萝宝宝和其他的菠萝宝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教师:哦〃〃〃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菠萝宝宝们没有穿衣服,我们该怎么呢?

  教师:小朋友们想出来帮宝宝穿衣服的好办法,那现在老师先帮菠萝宝宝穿衣服,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观察老师怎么帮菠萝宝宝穿衣服的。

  2、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我们先给菠萝宝宝做衣服,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小手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学做衣服哦。“一只小小鸟飞来吃小虫,你一口我一口,嗷!嗷!嗷!小鸟吃饱了。”(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纸,然后用力撕,将纸撕成碎片),好了老师把衣服做好了,现在老师要帮菠萝宝宝穿衣服(将碎纸粘在网格中,网格粘满) 教师:老师帮菠萝宝宝穿好衣服了,小朋友们看一看,漂不漂亮?漂亮在哪里?

  教师总结:菠萝宝宝的衣服穿的很均匀,没有在衣服上面再穿衣服,所以很漂亮。

  教师:现在啊 我们班里还有6个菠萝宝宝没有穿衣服,请小朋友一起合作帮他们穿上衣服吧!

  3、幼儿操作。

  教师:老师现在给每一位小朋友发一张纸,每组发一个菠萝,请小朋友们先给菠萝宝宝做衣服,然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给菠萝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教师发放纸和菠萝,并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师生共同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师:请给菠萝宝宝穿好衣服的小朋友们将菠萝宝宝拿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

  (音乐响起)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哦 原来是水果幼儿园要开始上课啦!我们的菠萝宝宝们也要回幼儿园了,让我们一起对菠萝宝宝说“再见”吧!(师生一起说:菠萝宝宝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活动延伸:活动结束请小朋友们洗手,品尝菠萝。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05-15

美术教案模板《美术》教案05-04

美术教案美术教学教案06-05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02-28

美术教案10-27

美术的教案02-04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经典)07-31

(经典)美术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