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10 09:24:42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美术教案 篇1

  图解1:形体与点线面

  ① 图中A、B、; C、D; E、F、G、H均是立方体的点,它们既表现空间的位置,也表示轮廓线的转折处。根据空间位置,我们自然能判断出基点、顶点、近点与远点了。

  ② ②立方体的所有竖线是垂直于基面且相互平行。水平线相互平行于基面,斜线最后交于一点,这三组线是立方体造型的关键。另外被遮住的线就成为辅助线了,你完全可以体会到辅助线对于画出这个立方体的作用。

  ③ 这个角度中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面看上去均不是正方形,但是综合起来看,这个立方体的每个面给我们的感觉都应该是正方形。

  图解2:比例与分割

  先确定AB,再根据AB确定A,B,,然后由AB分割C点, 由A,B,分割C,点。

  图解3:特征与基本形

  立方体本身就是一个基本形体,因此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我们仍然可对它进行基本形概括。这里选择了方形概括,甲乙两图都是根据立方体的外轮廓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点,用辅助线画出基本形,然后,甲图切去两角,乙图切去四角。

  图解4:轮廓与转折画准立方体

  要处理好三组线的关系,即相互间的远近、轻重关系。

  每一组线中的'三根线从前向后或者从上向下均要画出虚实轻重的变化,为了检验轮廓的准确性,可将相对的两个面对角线的交点连接起来。

  图解5:结构与构成

  立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可是在左图中,两种角度的立方体,只有一个面为正方形。这是视觉的局限性和透视现象所致。因此,绘画中,要掌握对象结构关系与画面形象诸因素的构成关系。正确画出立方体的结构关系,一要通过找中心点连线分析;二要对立方体所见面综合感觉,看看是否符合立方体的结构要求。

  图解6:空间与透视

  甲立方体呈平行透视,有一组线消失到心点,其它两组线呈平行状态。甲立方体的透视深度是经过A点与距点连线求得。乙立方体是为了与甲立方体对比说明而附加的。它只有一组线互相平行,其它两组线分别交于心点两侧的视平线上。它的透视深度分别由B、C两点与两测点连线而求得。

  图解7:光影与明暗

  这是一个置于桌面且受左上角来光照射的立方体。立方体的三个可见面甲、乙、丙分别呈黑、白、灰的变化,丙面自上而下, 自右而左呈由浅至深的变化。乙面自前而后, 自左而右呈现由浅至深的变化。甲面自右至左,自下至上由浅至深的变化。背景的色调与立方体的色调,正好呈对比变化。亮面背景因对比呈暗色调,暗面背景因对比呈亮色调。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靠近形体边缘的调子密集,画时应仔细观察。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准备:纸盒,气球,剪刀每人一把,个中国奥尔夫乐器

  二、活动过程:

  1. 教师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才艺表演

  2、教师介绍今天是我们的音乐节,教师出示乐器,让宝宝认知并自己感知

  3、教师分贝出示每一种个乐器让宝宝自己一一认知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4、教师统发给每个宝宝一种乐器让大家一起演奏

  5、教师出示鼓,提问宝宝小鼓是用社呢作成的

  6、教师出示圆纸盒,提问宝宝它是什么形状的

  7、教师提问宝宝这个纸盒原来有什么用途

  8、教师出示气球,提问宝宝气球的颜色和形状

  9、教师提问宝宝气球像什么?还可以有什么用途?

  10、教师出示小剪刀,把气球的封口处剪下来

  11、把气球的另一部分套在圆形的纸盒的口处

  12教师指出现在我们的`小鼓做好了,让宝宝尝试一下怎样让小姑发音

  13、教师示范用手捏住气球,拉出一段距离松开后,小鼓会有好听是声音教师提问宝宝为什么会有声音?教师介绍是由气球震动发音

  14、教师特点材料,宝宝自己操作

  15、教师出示大的圆纸盒,同样的方法跟宝宝一起操作,教师引导宝宝听一下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

  16、小鼓做好后,教师每人两个小鼓一起演奏

  17、教师引导宝宝互相交换小鼓使用

  18、教师给宝宝的小鼓署名日期

  19留念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参入可许多音乐的元素在里面,打破了固有的静态创作模式,让宝宝用气球和纸盒来制作小鼓,并且让宝宝在寻找发音的位置,并了解发音的院里,震动产生声音。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 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身喜欢的肖像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

  教学准备:

  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 欣赏

  1、出示肖像作品(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流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

  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 同学讨论

  如何才干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猜一猜

  拿出自身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发明性的表达。

  四、 画一画

  选择自身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身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依照自身的理解加上背景。

  五、 课后拓展

  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

  课后记: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加上同学们也懂事了许多,课堂的配合还有相互的合作都比较好。

美术教案 篇4

  花圃(第一课时)赵增辉

  一、增强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课件播放音乐《茉莉花》,在“花圃”两字的周围是不断涌现的花朵)

  师:花,是植物最美丽的生命形态,不是吗?人们把美好的青春称为花样年华,把 我们喻为祖国的花朵。还记得这几首古诗吗?

  教师点出课件中的配图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小池 杨万里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墙角数枝梅, 泉眼无声溪细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凌寒独自开。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扣柴扉久不开。

  遥知不是雪, 小荷才露尖尖角, 春色满园关不住,

  唯有暗香来。 早有蜻蜒立上头。 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朗读诗句,并体会诗意,说说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让学生在图文并貌的诗句体会各种花的姿态、意韵)

  生:(朗读诗句,体会诗意,指名回答)诗中描写的是花,第一首写的是梅花,第二首写的是荷花,第三首写的是红杏。

  (设计意图---美术课与语文课结合,丰富课堂内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导入了“花”的主题)

  二、说花

  师:三位诗人写了不同的花,各种花有它们各自的特点,我看同学们搜集了不少的花,来说说你喜欢的花,它有哪些特征、含义。

  生:我喜欢梅花,因为冬天百花调谢,只有它不畏严寒,在寒冬给人们带来清香。

  生:我喜欢荷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来看看老师带来的花(教师拿出准备的鲜花:菊花、百合、康乃馨、玫瑰)这些是最常见的花,同学们讨论一下,给下面几类人应送什么花?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A、母亲 B、已故的人 C、爱人 D、新婚夫妇 及四类花的图案)

  生:(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玫瑰花--C、百合花--D、康乃馨--A、菊花--B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说花,了解了各种花的品质,心灵得到净化。知道怎样送花,使课堂内容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课件中用了四类花的图案,渗透了图案的构成形式,为下一步设计作好准备。)

  三、画花

  师:诗人写诗赞美花,音乐家写歌歌颂花,画家用什么形式表达心中对花的热爱?

  生:用画来表达。

  师:对,(点击课件中的四幅图案)这些是用电脑画成的图案花,这些花都是画家把平时看到的,经过艺术的加工画成的。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也可以作为素材。想不想亲手画一幅漂亮的图案花?画好后把大家的作业贴在一块儿组成一个花圃?

  生:想!

  师:首先想好自己画什么花。

  生:我画玫瑰、我画菊花、我画百合……

  师:(教师拿出康乃馨,取下一个花瓣)仔细观察花瓣,寻找基本规律,概括地画出它的形状。

  生:(画出花瓣的基本形式。)

  师:画得很不错,有些部位可以适当地加以夸张。(教师稍加修改)再看看整个花形。

  生:外形是圆的,花瓣层层叠叠。

  师:(教师板演)一片花瓣可作为图案花的一个单位纹样,根据花形确定用什么样的外框、用几个单位纹样。然后把准备好的单位纹样拷贝上去。

  师:再给它加上漂亮的色彩,图案花就画成了。

  (点击打开课件,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案)

  师:老师想在同学们当中选出几位小画家,还有奖品呢,(师拿出一个小盒子)就在这个小盒子里。来看看小画家的要求是什么?请看--(课件中点出文字:1、瓣形一致, 2、构图饱满,3、色彩鲜明,4、制作精细 说明:可以不同的花为描绘对象。)

  师:同学们可能蠢蠢欲动了,心动不如行动,赶紧来画一画吧。

  (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各自进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欣赏图案花给学生提供了多种素材;将作业要求说成是评选小画家的要求,引导学生自觉向高要求、高标准努力。)

  四、唱花

  师:时间到。四人一小组,每小组推荐一幅作品参加评选,把每小组的优秀作品贴到黑板上。

  生:激烈讨论,评选作品,把选出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作品,根据评选要求,说说哪两位同学能当选今天的小画家。

  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作出总结,确定两位小画家)请小画家上台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奖品是什么。(师打开盒子,拿出一张纸条,)激动的时刻到了,请允许我向大家宣布,荣获小画家称号的奖品是(把纸转过去让同学们读)

  生:“请小画家每人唱一首有关花的歌曲。”(学生鼓掌欢迎)

  (小画家轮流唱歌)

  师:在小画家优美的歌声中,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共同设计的色彩缤纷的花圃给了老师一个惊喜,集体的力量就是这么的强大。

  (在《茉莉花》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设计意图--先由小组进行推荐,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出小画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给小画家颁奖的环节设置了一个悬念,最后出乎大家的意料。唱“花”歌,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结束本课。同时还渗透了集体主义教育。)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认识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2、、物质准备:事先准备几副树叶拼贴画的作品。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彩笔、画纸、糨糊。背景墙:"美丽的秋天"〔有枫树,大雁,向日葵等,麦田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拼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副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幼儿欣赏)

  这些画有个小秘密,它们是用什么制作成的?(树叶)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是的,这些画是用树叶拼贴而成的,所以叫做树叶拼贴画。

  二、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捡到了很多树叶,我们也来制作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好吗?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形状的呢?

  师:树叶形状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2、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两片树叶放在一起,你们看象什么?(象帆船、小伞等)这么漂亮的树叶拼的图画我们要拿出去展览给别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会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回答:用胶水,用双面胶……)嗯,你们真聪明。我们拼好树叶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这样一幅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就好了。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

  师: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想用树叶做成什么?

  三、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师: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师提醒小朋友使用浆糊时应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洁。

  五、结束贴画,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画贴在背景墙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图,你看出来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幼儿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等)

  2、请家长帮助与幼儿共同拼贴树叶画。

美术教案 篇6

  一、目标:

  1、通过瓶盖拓印使幼儿初步萌发艺术创作欲望。

  2、练习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印染出不同的圆或圆圈,并添画出有情节的画面。

  二、准备:

  布置场景大海、小鱼、颜料、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盖

  三、过程:

  (一)导入:

  小鱼弟弟、小鱼妹妹们,今天啊鱼姐姐要带你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去玩,你们愿意去吗?

  教师带领幼儿到处游玩。

  小鱼弟弟、小鱼妹妹们,玩累了吧,我们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宝宝们围着老师轻轻地坐下)

  (二)提问:

  刚才呀,你们看到了什么?(泡泡),哦,是圆圆的泡泡,那泡泡是什么颜色啊?(红的、蓝的、五颜六色的……)

  (三)观察场景,引出问题:

  瞧!这儿还有许多小鱼宝宝呢,但是它们都没有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我们一起帮帮它们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好吗?

  (四)教师示范吹泡泡:

  看,这是什么?(出示瓶盖),今天的'这个瓶盖本领可大了,它可以帮小鱼们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呢。看好了,教师示范,这条小鱼的一个泡泡吹好了,再吹、再吹……(让幼儿观察泡泡的方向,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变化的)

  (五)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小鱼弟弟、小鱼妹妹们,鱼姐姐的泡泡吹好了,你们想不想给小鱼们吹泡泡呢?(想)那好,请你们给小鱼吹泡泡的时候,轻轻地蘸一种颜色,吹一个泡泡,吹完后,也可以换其他的颜色,吹泡泡。可以一个人吹,也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吹哦!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有困难的宝宝。

  (七)继续游玩,体验活动的乐趣:

  泡泡吹好了的鱼弟弟、鱼妹妹就可以做游戏了哦!(钻进盒子里快乐的游戏)

  (八)结束:

  小鱼弟弟、小鱼妹妹们,玩累了吧,那我们就回家休息休息吧!

美术教案 篇7

  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目标:

  1. 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

  2.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可爱的卡通形象

  3.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重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可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过程:

  一、 卡通形象“趣”在那里?

  你收集了哪些卡通明星?

  卡通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借助卡通形象有趣的情节、造型、色彩等,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与美的视觉感受)

  二、卡通形象比传统绘画幽默、有趣吗?

  找一找:卡通形象与传统绘画有什么不同?(色彩、单纯、造型幽默、生动)看一看,想一想:卡通形象和它们的原形有什么不同?(拟人、夸张、变形艺术表现手法)

  三、 中外卡通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找一找:哪些是中国卡通形象、那些是岭南版美术教案可爱的卡通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比一比:人物卡通形象与拟人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的结构、动物的结构)

  四、卡通形象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找一找:“用线勾勒,平涂设色”的卡通形象(体会民族风格),卡通形象夸张、拟人的部位;

  你还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的表现形式?(如国画、剪纸、水彩、铅笔画、电脑画)

  五、 何欣赏卡通形象?

  说一说:你喜欢的卡通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可爱、幽默、凶恶、呆笨、粗鲁、刚强、聪明、善良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说一说你喜欢的卡通形象“趣”在哪?(有趣的情节、造型和色彩,提高审美能力)

  六、想象与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故事,并为卡通故事设计一些卡通形象。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05-15

美术教案模板《美术》教案05-04

美术教案美术教学教案06-05

美术的教案02-04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10-2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