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27 09:38:40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沿轮廓线剪弧线,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通过活动,体验剪贴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画好的苹果图若干张,没有苹果的苹果树图四幅。

  2. 剪刀、胶水、抹布。

  3. 音乐《摘果子》。

  活动过程:

  1.律动《摘果子》,引入活动主题。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都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教师出示画好的苹果图,引起幼儿用沿轮廓剪苹果的兴趣。

  教师:这张纸上有很多苹果,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摘下这些苹果?

  3.教师一边示范剪苹果,一边讲解注意事项。

  教师:小朋友在剪的时候要沿着轮廓线慢慢的剪下来,线条要流畅。在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剪刀不能对着旁边的小朋友。

  4.幼儿剪苹果,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贴画,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贴苹果。

  教师:小朋友们,苹果宝宝离开了大树妈妈,大树妈妈可想它们了,让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大树妈妈的怀里好吗?

  (2)提出要求:贴的时候,胶水不要太多,及时擦手,布局要合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请幼儿欣赏剪贴画。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内容:

  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 中国戏剧脸谱 》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我国传统的戏剧脸谱,感受戏剧脸谱的色彩、图案的美。

  2.体验自己动手绘画脸谱的乐趣,萌发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与难点:

  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中的色彩,图案和造型,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图案中对称花纹的表现,造型中角色表情的表现。

  四、活动准备

  1.京剧《五台山》VCD。

  2.脸谱作品6-8幅,(面具),无颜色脸谱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引出脸谱。

  1、师:走,看电视去~! ( 教室里正在播放京剧《五台山》。幼儿跟着老师自由进入教室,安静坐下看电视) 2、幼儿欣赏京剧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1)、你们知道你们刚刚看到的这是什么节目吗?(京剧) (2)、你们喜欢京剧吗?(喜欢)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人都在学我们的京剧呢! 3、小朋友们刚刚在看京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演员的脸?出示图片,是不是跟老师现在拿的是一样的?(是)这个呀叫脸谱。………

  (二)、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色彩和表情

  (1)、小朋友看到这些脸谱的第一感觉是怎么样的?(漂亮,颜色鲜艳,五颜六色的……)

  (2)、师: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还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以供欣赏。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想和小朋友们一同欣赏。

  (3)、师:你们根据它的颜色给脸谱取个名字吧!(师逐一出示黑脸、白脸、红脸、蓝脸)

  (4)、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脸谱除了颜色不同,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地方了。(表情)

  (5)、你们知道不同颜色和不同表情的脸谱,代表了什么不同类型的人吗? 教师小结: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五颜六色的脸谱品代表了不同的角色。 红色 一般是指: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 一般是指: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金色 一般是指:神仙高人。 蓝色 刚强阴险。

  (三)、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图案

  (1)、 师: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我们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

  (2) 师: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教师小结: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但都很有规律。(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六、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提示: 1 、颜色要有深有浅。

  2 、注意要对称。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运动,是生命与活力的外显特征。幼儿对人体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受用终身。本次活动是在《运动身体》主题活动,《小木偶变变变》改编的。稻草是农村随手可取,实用、环保的材料。孩子天性好动,在探索和尝试中,利用乡土材料,让幼儿能大胆的自主表现人物在运动时的各种动态。使他们喜爱美术活动,喜爱运动。

  活动目标:

  1、借助稻草等材料,让幼儿能大胆的自主表现人物在运动时的各种动态。

  2、利用乡土材料,让幼儿动手动脑培养艺术造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纽扣、长短不一的稻草段、彩色纸每人一张、透明胶。

  2、范例2幅。

  活动重难点:

  借助稻草拼摆出各种运动造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题,借助身体动作,观察手和脚的动态。

  1、游戏:请你跟我做运动。

  2、教师做运动,说说手脚的动作。

  3、请个别幼儿做动作,重点观察手脚变化。

  小结:人的身体在运动时,手和脚伸直或弯曲,能做出不一样的动作。

  (通过游戏活动的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做不同的造型。)

  二、教师运用稻草表现运动的动态。

  1、教师摆一个造型,说说身体、手和脚的变化。

  2、教师示范。

  ——先确定头的位置。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线描活动"鸟窝"是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线条来表现鸟窝的稻草、泥土、树叶等,感受不同线条的形式美。可是班里的孩子都离开了乡下,不要说了解鸟窝的结构,连鸟窝是什么样的也可能不清楚。如何让孩子们对不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并能加以表现呢,我就作了如下设计:整个活动是在帮助鸟妈妈建鸟窝的情景中进行的。通过在各种情况下,让幼儿想办法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建鸟窝,学习用各种线条来作画。同时结合了我们幼儿园的十二五课题,人和小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线条来表现、组合小鸟的家。

  2.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绘画并对线描画产生兴趣。

  三、教学准备

  作画纸人手一份,粗细线描笔,课件,大树两棵。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师:在密密的树林里,住着幸福的鸟妈妈,它要找一个地方安一个家,因为它的小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看,蛋宝宝们出生了。鸟妈妈可喜欢自己的宝宝了,但是宝宝们现在就睡在树叶上,鸟妈妈好担心呀,就怕自己的宝宝会着凉,怎么办呀?

  幼:搭个鸟窝。

  二、讲解方法,示范线条。

  1.师:对,我们来搭个鸟窝。鸟妈妈很心疼自己的宝宝,她想让自己的宝宝睡在柔软的地方,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它的宝宝。鸟妈妈飞上枝头,看看附近有什么材料来建鸟窝。宝宝们,快帮鸟妈妈找一找。让蛋宝宝睡在什么什么地方最舒服。

  找出稻草。观察稻草。

  师:我们来看看,稻草是什么样的。(细细的,直直的)那我们就用细直线来表示稻草,铺在蛋宝宝的周围。一定要铺的密密的,这样蛋宝宝睡得才舒服,鸟妈妈才会放心。

  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出示完整的画面。

  幼儿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画得要密,要紧紧靠在蛋宝宝的身上。

  2.师:鸟妈妈看到自己的宝宝睡在这么柔软的鸟窝里,真开心。点击画面(风声、稻草动),哎呀,鸟窝会被风吹走的,蛋宝宝又要睡在外面,会着凉的。我们来帮鸟妈妈找找,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

  找出泥土。

  师:鸟妈妈接受了你们的建议,用泥土和着水,在稻草周围紧紧地加固了一层。我们就用弧线来表示。注意哦,一定要紧紧靠在稻草周围。

  教师白板操作,请幼儿上前尝试。

  3.师:这下,鸟妈妈放心多了。她看着大家帮忙搭建的鸟窝,真的很高兴。点击画面(紧张的声音,出现老鹰)。又怎么了,模仿老鹰:嘿嘿,我发现下面有几个鸟蛋,我正好肚子饿了,可以当晚餐了。蛋宝宝有危险了,鸟妈妈好着急呀,怎么办好呢?有什么办法不让老鹰发现我的宝宝呢?

  找出树叶。

  师:这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用将树叶该在鸟窝的周围,让蛋宝宝更加安全。

  教师示范画小树叶。

  三、作品展示,活动结束。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鸟窝,为什么?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花进行讲述。

  师:鸟妈妈看到自己的宝宝睡在这么舒适、安全的鸟窝里面,安心极了。让我们一起和鸟妈妈哄蛋宝宝睡觉吧。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遮挡的方法学画荷花。

  2、 在活动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3、 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学画荷花。

  活动难点:

  学习遮挡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塘美景图

  1、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参观一个美丽的荷塘,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些什么?(荷花、荷叶、青蛙、小鱼、小鸭子)

  2、师: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那么,荷花是怎样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荷花的花朵是由一瓣一瓣的花瓣组成的,颜色以粉色为主,下面连着荷叶。)

  教师小结:

  夏天到了,荷塘里开满了荷花,风一吹来,荷花轻轻摆动,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荷花有大,有小,有深粉色,有淡粉色。美丽的荷塘,吸引了青蛙、小鱼和小鸭们,它们在快乐地玩耍着,荷花张开了笑脸,唱起了欢乐的歌。

  3、师:荷花这么美,我们快把它画下来,让荷花也开满我们的教室。

  二、荷花开了

  1、PPT演示,教师讲解。

  ——荷花怎么画呢?

  (1)看,一朵荷花是由许多小花瓣组成的,它们像好朋友一样围在一起:先画中间的这一瓣,然后左面来了一个“好朋友”,手拉手靠在一起。

  ——咦,这里怎么少掉了一部分?(原来让中间的这瓣遮住了)

  (2)原来画被遮挡的部分,是要跳过去画的。

  难点:学画遮挡的方法。

  (3)左面的“朋友”画好了,右面也来了“朋友”,这样来了许多“朋友”,大家围在一起,重重叠叠,一朵荷花就完成了。

  2、教师示范讲解。

  ——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怎么画荷花的?(示范纸上事先画有花茎和荷叶)

  (1)先用炫彩笔画出中间的这一瓣花瓣,然后左面、右面画上它的“朋友”,注意被前面花瓣遮住的部分要跳过去画。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示范。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3)在画好的荷花下面,用蜡笔画出花茎,花茎上长满了一根根的小刺。

  (3)在花茎处再画上一片荷叶或几片荷叶。

  (4)最后给荷花喝喝水:用毛笔蘸点水,在容器口上舔一舔,在画好的荷花上仔细地涂一涂,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荷花渐渐“开放”)

  ——喝过水的荷花,发生了什么变化?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个别幼儿学画遮挡的部分。

  (2)提醒幼儿多画几朵荷花,大大小小,深浅不一。

  (3)提醒幼儿毛笔蘸水要适量。

  (4)丰富画面的内容。

  三、 作品展示

  1、幼儿将完成的作品自由摆放在相框中陈列。

  2、师生共同欣赏,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折、画、贴的方法制作小丑。

  2.能大胆想像,积极动手参加美工活动。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铝箔包装的饮料盒,人手一个。

  2.质地稍硬的彩色长条、圆形、圆锥形纸片若干、彩笔、糨糊。

  3.成品小丑一个。

  活动过程

  1.探讨小丑的制作方法。提问:这是什么?仔细看看小丑是怎么做成的?在圆形纸上画出鼻子、眼睛、嘴巴,贴上圆锥形的帽子,做成小丑的头,贴在纸盒的上部;将长形纸条一前一后折成楼梯状,分别贴在纸盒上,做成小丑的四肢。

  2.幼儿制造。重点指导幼儿折叠长形纸条,尽量折得均匀、整齐。粘贴时要注意头与身体的比例,手臂、腿的位置要对称,长短要尽量一致。

  3.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作品,并用自己做的小丑摆出各种造型。

  活动建议

  1.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分别提供剪好的圆形、圆锥形和画有圆形、圆锥形的纸,让幼儿自己选择操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造性地画出各种各样的小丑的脸。

  3.在表演区布置木偶舞台,幼儿可以用自己的小丑在台上表演。

  4.可采用分组教学形式进行。

中班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教幼儿操作学习。

  2.引导幼儿综合运用粘、画、剪等方法,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会对称粘贴和挖空的方法。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准备:

  (1)范例。干净的纸袋(旧信封)、画有熊猫耳朵轮廓的黑纸若干。

  (2)彩笔、剪刀、胶水若干,抹布每组一块。

  教学重点:

  教幼儿用剪、贴、画的方法,制作熊猫纸偶。

  教学过程:

  1.用谜语或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2.教师出示范例、讲解制作方法。教幼儿利用干净的废旧纸袋制作纸偶:在纸袋的上半部画上熊猫的眼睛和嘴,在纸袋上端两个角的位置上,粘贴熊猫的两只耳朵(纸袋前后两面都要粘)。然后,在纸袋中部的两边剪两个小孔,孔的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3.让幼儿剪下熊猫的耳朵。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粘耳朵、画眼睛的'位置要正确。

  5.引导能力强的幼儿,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其它动物纸偶,并用来做游戏、表演故事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尝试以剪、贴、画的方法制作立体贺卡。

  2、 在欣赏各种贺卡的同时寻找制作的方法,学会互相学习,开阔思路。

  3、 将暂时不用的材料和工具放回到材料娄里,保持作业区的整洁干净。

  4、 探索、发现生活中贺卡的多样性及特征。

  5、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贺卡并布置成展览。

  2、 卡片纸、各色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棒和双面胶等人手一份。

  3、 幼儿用书。

  活动内容:

  1、 欣赏贺卡展览,了解各种立体贺卡的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这些贺卡你们喜欢吗?他们都有哪些部分?(引导幼儿说出贺卡有封面、里面还可以加其他的东西等等。)你喜欢那张贺卡,他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贺卡的特点,如上面有什么好看的图案?哪里可以动?)

  (1) 小结:这些贺卡真漂亮!有的有小动物的图案,有的用镂空的方法将贺卡里面的漂亮的图案透出来:有的是立体的可以活动,一打开小兔子就会出现了,有的还是一层一层的。这些漂亮的东西可以贴、可以剪、可以画,用多种方法做出来的。

  2、 引导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

  (1) 教师:快要过年了,我们做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朋友做新年礼物吧!

  (2)教师:你想做什么样子贺卡?怎么做呢?(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回答。)

  (3)教师:想好你想要得贺卡的样子,选择需要的卡纸和材料,自由地进行制作。

  3、幼儿自主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教师交代注意 事项。

  1、请小朋友为朋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

  2、教师:先想好在做,拿自己需要的材料,暂时不用的放回去,也许其他的小朋友有需要,想一想怎样才能变得更加有趣,如怎样才能动起来,怎样才能更漂亮、怎样才能立起来,等等;看看哪一组的桌上最干净整洁。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教师和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讨论制作的主题以及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完善自己的作品。

  (3)在做好的贺卡上签名,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小百科: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期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人们通常赠送贺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日子。贺卡上一般有一些祝福的话语。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的教案03-17

中班的美术教案04-16

中班美术教案06-22

中班美术教案06-11

中班美术教案12-10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中班美术教案海底》01-09

中班美术教案蒲公英教案04-15

中班美术教案蚂蚁教案03-14

中班美术教案菠萝教案03-17

中班美术教案脸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