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09-28 15:32:32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美术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大班美术教案合集5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和快乐。”本教材的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利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波哥和卷尾妞的婚礼”这样一个故事,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活动中服饰设计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学习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的方法。使其在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陶冶美的情操。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参加婚礼的穿着礼仪,掌握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等装饰方法。

  2、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并能搭配相应的饰品。

  3、感受装饰的美感,体验婚礼的喜庆及帮助别人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积极大胆的进行绘画。

  三、活动准备: 1、动画片:“小猪的婚礼”,动画截图PPT音乐:杜鹃圆舞曲。

  2、幼儿创作材料:各种小猪造型、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染料。

  3、活动前欣赏各种服饰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喜糖,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参加婚礼时的情景,知道受邀参加聚会要打扮,这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吃喜糖?

  (2)你参加过婚礼吗?参加过谁的婚礼?婚礼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3)新娘子穿什么衣服?新郎呢?客人是怎么打扮的?那你是怎么打扮的?为什么参加婚礼要打扮?

  (教师要鼓励幼儿回答问题,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小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2、出示动画截图PPT,讨论服装打扮的要素。

  (1)出示主人公波哥和卷尾妞,提问:他们是谁?要干什么?谁会参加他们的婚礼?他们会忙些什么?

  (2)出示PPT动画截图,提问:他们是怎么打扮的?边看边与幼儿一同讨论小猪们服装的款式、花纹、色彩和饰品,并与幼儿一同尝试命名。

  (3)出示一群光溜溜的猪,讨论打扮他们的方法。

  ①通过提问“你想怎样打扮小猪?”引导幼儿尝试用线条与色彩创造性地打扮猪宝宝。

  ②提问“搭配什么样的饰品会更漂亮?”引导幼儿为猪宝宝搭配相应的饰品,如: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等。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介绍材料,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给小猪装扮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2)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作画。

  ①花纹的数量、布局、色彩搭配。

  ②装饰小猪的性别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

  ③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欣赏幼儿的作品,互相讲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重点讲述:“你是怎样装扮小猪的?”“你最喜欢谁装扮的小猪,为什么?”引导幼儿从间隔色、暖色调、渐变色的装饰方法及饰品搭配上来进行评价交流。

  (2)结合动画与幼儿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欣赏更多的装饰方法,拓展经验。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绘画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六、活动延伸: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感受小猪结婚的快乐。

  七、活动反思: 《快乐的婚礼》是一个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知道参加婚礼时打扮得漂亮不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对主人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并尝试为参加婚礼的猪朋友打扮,本次活动,结合有趣生动的课件,让幼儿感受到参加婚礼的快乐。1、内容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活动可以在主题下进行,引导幼儿搜集一些参加婚礼的照片、播放婚礼进行曲、了解婚礼习俗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幼儿的创造。

  2、从目标价值分析,包含了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师注重在色彩、饰品搭配上进行经验提升,如:画上帽子、靴子、手套、项链、耳环、领带等,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

  3、充分利用课件欣赏、观察讨论、分析辩证的方法,调动的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鲜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宣纸毛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做小鱼游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配乐)

  二、出示图画

  1、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交叉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教师补画

  三、颜色匹配

  1、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别)

  2、教师出示蓝色鱼示范编网

  四、创编鱼网

  1、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尝试让若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现在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2、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活动延伸:继续创编不同的网。

  小百科:网是一个汉字,读作wǎng,本意是指捕鱼鳖鸟兽的工具,泛指多孔而状如网的东西。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有兴趣地观察各种奇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征。

  2. 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未来的幼儿园。

  活动准备:

  1. 收集自己看到过的最喜欢、最特别的房子资料。

  2. 各种奇特房子的ppt课件。

  3. 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房屋建筑师的采访录像。

  活动过程:

  一、自由介绍,经验分享。

  1. 展示幼儿带来的有关房子的各种资料,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房子。

  2. 小结:你们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中国的房子和外国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形状不一样,造房子的材料也不同,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二、看课件,了解各种奇特的房子。

  1. 风帆式建筑。

  美观。例,悉尼歌剧院。

  提问: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2. 球形建筑。

  通风。例,日本绿化馆。

  提问:这个大足球里面会放些什么?我们上海有没有这样的球形建筑?

  3. 会变色的房子。

  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提问: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4.悬浮房子。

  空中住宅,使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造?留出下面的地方做什么?

  三、看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1. 播放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

  2. 你们喜不喜欢充气房子?为什么?说说喜欢的理由。

  3. 如果利用充气材料来造高楼行不行?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并谈论对策。

  4. 播放采访房屋建筑师的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四、大胆想象,设计房子。

  1. 说说自己想象中的幼儿园。

  2. 回教室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房子。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尝试借助已有的图像放大画面大胆联想,添加为新的图像。

  2、运用变化炫彩棒造型的方法,产生单色画的色彩效果。

  【活动准备】

  1、《小蛇变变变》画面三张。

  2、经过折叠的铅画纸(1)桔子(2)小房子

  3、炫彩棒、餐巾纸

  【设计思路】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当今幼教改革的必然趋势。《纲要》中也指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本次活动正是基于对“创新”精神、《纲要》理念的理解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选择设计的,旨在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促进幼儿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活动流程】互动游戏——共同探索——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活动过程】

  一、互动游戏

  小蛇来玩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一)游戏一:小蛇变大象

  1、小蛇的头变成了大象的什么,小蛇的尾巴变成了大象得什么?

  2、什么是新变出来的?

  (二)游戏二:小蛇变小船

  1、小蛇的头和尾巴变成了小船的什么?

  2、哪些地方是新变出来的?

  二、共同探索:小蛇变娃娃

  1、小蛇变变变,什么都没有。

  2、小蛇圆圆的头变成娃娃的帽子。

  3、二变脸蛋,三变辫子,四变眉毛、眼睛、鼻子、嘴。五变领子、六变红领巾。

  4、用手擦一擦。

  三、幼儿想象、大胆表现

  1、桔子和房子也想变,想一想桔子和房子竖着、横着、倒着可以变什么呢?幼儿分成桔子和房子两组,每组孩子同一主题。

  2、打开纸,转动一下想一想,他能变什么,动物、植物、人,房子。

  3、选择单色画出想象物的主要特征,并添加细节。

  4、运用添加其他颜色、晕色、染色等方法使画面完整。

  四、拓展游戏、体验成功

  桔子组和房子组轮番变一变,看看哪组变的东西多。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塑料袋制作背心的方法。

  2.培养幼儿运用废旧图书、旧挂历、皱纹纸、旧纽扣等多种材料进行装饰的能力。

  3.增进幼儿对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颜色背心形的塑料袋,以及旧图书、旧挂历等边角料。

  2.提供粘合材料、剪刀、线团、小纽扣、小绒球等多种材料。

  3.大号塑料袋做成的背心成品3~5个。

  4.适合时装表演的节奏明快的音乐带一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老师身穿范例背心随音乐节奏进入教室。

  师:小朋友,老师的背心漂亮吗?它跟你们平常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你们想不想也有一件像老师这样的背心呢?

  2.引导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背心是怎么做出来的?上面的图案和装饰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做的?(出示几种不同图案的背心让幼儿欣赏并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总结:先把塑料袋下面的缝合处用剪子剪开,再从图书上把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下来,拼贴在背心上,也可以用皱纹纸做成蝴蝶结、剪成花边,或选一些好看的纽扣、绒球进行装饰,这样一件漂亮的背心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把你最喜欢的动物和图案剪下来贴在背心上,可以贴对称的,也可以贴不对称的。花边一般比较有规律,颜色可以用同色,可用多种色,也可以用单色或变换色,只要协调大方就行了。

  鼓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别具一格的画面。提醒幼儿选择材料要恰当,细心拼贴,粘贴要牢固。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设计的背心真漂亮,我们来穿上自己设计的背心表演一下好吗?

  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自由地进行时装表演。

  5.活动延伸

  在美术角放置旧挂历、旧图书等物,让幼儿学习设计挂历衣裙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都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参与。整堂课下来孩子们的兴趣浓厚,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大部分孩子设计出来的背心非常漂亮,画面也非常整洁。课堂常规及活动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美术教案06-22

美术大班教案06-26

大班的美术教案08-28

大班美术教案05-31

大班美术教案06-27

大班美术教案春天教案03-16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教案03-16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鲸鱼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雪花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