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9-22 08:05:43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美术教案 篇1

  执 教:

  李倩

  课 型:

  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通过折、剪制作美丽的雪花,训练学生灵巧的双 手,激发学生创造美,热爱美的情感。

  重点难点:

  雪花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检查学生用品用具,注意摆放整齐。

  二、导入新课:

  讲故事《冬姑娘的礼物》。冬姑娘的礼物是什么?你喜欢这份礼物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导出课题:雪花飘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叙述下雪时的情景,学生跟做,将自己的小像贴在作业纸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剪好的雪花,让学生小奖章观察雪花的样子,并请学生叙述一下。

  3、演示制作方法:

  ⑴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

  ⑵用三角尺的60度角,折出一边(分三个部分)

  ⑶再对折。

  ⑷在上面进行刻画,剪成雪花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剪制雪花。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2、将剪好的雪花粘贴上去。

  五、教学评价:

  1、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评,强调积少成多,人多力量大的合作精神。

  2、课后拓展:可以制作雪花图案的贺年卡,送给教师,同学,表达自己的心意。

  3、听音乐,下课。

美术教案 篇2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学生在游戏中认识点、线、面,了解三者的关系,并运用点、线、面三个好朋友,自由表达自己情感中的画面,在合作、探究、参与的学习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并学会用其创作表现。

  2、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抽象的语言表现画面。

  教具学具:各种能体会出点线面的物体、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出示图画,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种各样的点、线、面)

  2、新授:

  (1)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

  (3)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贴固定。

  四、作业评价: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时间】:第1周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

  【教学过程】:

  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

  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

  解释:教师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

  评价: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

  五、评述活动: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

  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提供相关词语让学生选择,如快乐、亲情、有趣、可爱等)

  说一说: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导细致的观察),自己在干什么?

  画一画:我的童年。

  评一评: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学作品美在哪里?(与同学作品比较一下)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四、教具准备:

  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

  五、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2.发展阶段: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技法学习阶段: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⑵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4.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5.动手操作阶段: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6.交流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好的经验,自查作品中使用工具的合理性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园里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通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的自觉性,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教学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稳定学生情绪,安排学生坐好

  二、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通过欣赏引起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树木?

  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椰子树,苹果树,白桦树,橡皮树等

  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些树生长在南方,有些树生长在北方,因为气候的原因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生长特点。

  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解决的问题:①认识身边的树。②了解树的生长特点。③提出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2、板书课题:认识身边的树

  三、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你都认识哪些树?

  生:槐树,柳树,杨树,铁树,银杏树等

  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生:柳树的树枝向下垂,而杨树的枝干向上生长的。

  树的都有哪些作用?

  生:挡风遮雨,防风沙,绿化环境等

  为什么要树立环保意识?

  小结;树可以造福人类,净化我们的环境,所以要保护树木。

  (学生把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树木的图片放到前面,组合成一座大森林。学生分别上来介绍自己的图片。还可以同时展示自己收集好的叶片、果实、花朵的标本,这样可以进一步阐明自己对树的认识。)

  2、欣赏课件,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观察身边的树:如柳树,杨树,丁香花等

  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三种植物的特点,教师加以补充和指正

  生:柳树婀娜多姿,叶子长长的。杨树高大挺拔,树皮上的花纹象人的眼睛。丁香花很美丽等。

  小结:树的种类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并在稿纸上演示,相互交流。)

  (解决的问题:

  (1)“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2)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3)同一种树,从不通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四、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根据所掌握的树的特点,用生动的线条来表现。注意概括树的外形,细致刻画树的叶子和树皮花纹,画面的构图要饱满。

  2、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创作。)

  五、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六、延展

  欣赏画家笔下的树,并用手工纸制作大树。

  本节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节写生课,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从树干、树枝、树叶等不同方面表现形形色色的树。每个学生的观察方向不同,有的乐于表现粗糙地树干,有的更欣赏茂密的叶子……只要学生表现的是真正的树,我都会给与鼓励。在教学《认识身边的树》这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地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才能感受到树木特有的英姿和魅力,才能区分出不同树种,绘画时可以通过表现树干上不同纹理的规律来区分不同树种,由于每个学生对大树的感觉不同,有些同学会刻意表现粗糙的树干,有些同学喜欢概括表现它挺拔伟岸的身姿等。只要学生表现的是真正的大树,表现出大树生机勃勃的可爱形态,我都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树的生长特点用各种线条进行表现,并学会概括的方法表达树的外形及其花纹,通过欣赏图片和观看录像来了解各种树的特征。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树的特征,比如树冠的形状,树皮的花纹,树叶的外形等,只要学会比较才能更好的掌握各种树的突出特点,才能更好的去表现。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耐心辅导,强调构图的设计,用线的丰富,使学生的画面很饱满有趣。

  最后,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说出优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不能一味指出不足的地方,应该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和兴趣,使美术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简单线条和夸张构图表现快乐小人。

  2.探究造型变化与画纸中折线的关系。

  3.感受“快乐小人”造型变化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快乐小人范画、记号笔、粉红、黄色、绿色纸各16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快乐小人,尝试画出“小人”。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你们画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知道“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吗?

  2.出示范例“快乐小人”并观察。

  师:就像他一样头顶天,画到纸的最上边,脚踩到地上,画到纸的最下边,这样就叫顶天立地。

  师:你觉得他心情怎么样?从哪里能看出来?引导观察小人的表情和动作。

  3.第一次作画。

  4.交流,对照、比较自己所画的小人是否是顶天立地,提醒后面画时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乐小人”的快乐造型与纸的折线的关系。

  1.师:这次我们用黄颜色的纸来画,有两个要求:第一小人要画得顶天立地,第二画时不要打开这张纸。

  2.第二次作画,教师观察。

  3.展开画纸,通过比较不同作品断的点,发现折线与断点的关系。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何为一版多色版画以及一版多色版画的类型;

  2、使学生简单了解不同制版材料与不同印刷材料的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方法与过程;

  3、在学习制版与印刷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全局与局部关系的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动手的能力;

  4、让学生学习怎样在对画面色彩的概括上从大处着眼,规划,对版画局部色彩处理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了解了单色版画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色彩完成一版多色版画的创作

  教学难点:在学生制作一版多色版画时,如何引导学生设立画面的色调(如对比与协调),对作品色相设计、归纳、组合、、确定后,制版印制。

  教学材料:

  不同制版材料可选择木板、吹塑纸板、石膏板、胶皮扳、厚纸板等。

  不同印刷材料可选择水彩、水粉、丙烯、油墨等。

  (本课采用吹塑纸与水粉这两种材料进行一般多色版画制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第14册中学过的《单色版画》么?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好,通过刚才大家对单色版画制作方法的回忆和积极踊跃的回答,看得出来,大家对版画这种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喜欢版画这种艺术形式令老师很高兴!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大家学过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用色彩版画的形式来绘制心中的魅力世界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和探讨一版多色版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

  二、一版多色版画的含义

  与学生共同赏析一版多色版画的图例,得出:

  一版多色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块版一次或多次在同一画面中印出多种色彩,并保持一致性的版画作品。

  三、色彩版画与色彩绘画的不同之处

  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得出:

  色彩绘画,例如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可以利用几个色相或十几个色相与其间色、混色来绘制,最终得到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

  色彩版画是在色彩绘画的基础上,根据版画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对色彩进行归纳,化多为少,化小为大,化零为整。通过归纳后确定最终印刷的色相,通过制版印刷完成品面绘画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采用“赏识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一版多色版画的分类

  教师讲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制作版画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一版多色版画的具体分类:

  一种是部分色彩法,就是在版上不同的部分涂染不同的色彩后,印染而得到。涂染色彩可以是一遍也可以使多遍,直到色彩效果满意为止。

  另一种是随刻随印法,即后面的色彩压前次的色彩,保留下来后刻处的原有色彩。

  五、吹塑纸水粉印制作

  由于教学实际情况的限制,在本节教学中采用吹塑纸和水粉这两种材料来进行一版多色版画的制作最为适宜。因此本课采用以吹塑纸水粉印为例,介绍一版多色版画印制的基本方法。

  首先,由教师演示吹塑纸水粉印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演示的同时要及时地向学生介绍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阶段,师生之间互相吹塑纸水粉印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画面色调要协调,印纸和吹塑纸板印刷过程中要固定在一起,印制时注意力度等等。

  第三阶段,由学生动手制作吹塑纸水粉印作品。

  教师在学生制作的时候要随时指导。

  六、作品展示

  点:造型是否新颖,色彩布局和搭配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技法是否正确等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内容集植物知识和动手制作为一体。制作叶画是一项艺术活动,学生很喜欢。本课按照采集、整理和压制、制作叶画的思路编写。

  第一部分采集植物叶片。教材以图表和文字的方法告诉学生采集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当地常见的植物的叶及和植物有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关于叶的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

  第二部分整理和压制。教材主要介绍了整理和压制叶子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为下一部制作叶画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制作叶画。主要让学生用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叶子学会制作叶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教材还安排了研究与讨论,意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活动内容,学生的实际特点,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通过采集树叶,让学生了解有关植物的知识,通过制作叶画,使学生学会制作叶画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材料,美化生活。

  (二)情感方面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动手操作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三)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制作叶画的能力。

  3、培养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叶画的方法。

  难点:自己制作一幅有创意的叶画作品。

  四、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叶画作品,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是用什么做成的?告诉学生植物的叶可以做成各种好看的图形,我们把用植物的叶拼成的画叫叶画。(板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活动一:采集植物叶片

  这一活动过程,放在了课前,因为采集叶片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采集植物叶片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采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叶片,并通过检阅资料了解有关叶子、植物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向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和安全教育。

  课上,学生展示采集叶片的情况,并汇报有关植物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活动二:整理和压制

  这一过程也放在了课前,因为整理和压制叶片需要2—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课前,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整理和压制的方法,自己压制叶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整理和压制的叶片,同学之间互相评价一下谁压制的好,怎么压的,教师乘机出示课件,讲解压制的方法,目的是规范整理和压制的方法。为学生以后制作叶画打下基础。

  五、制作叶画

  制作叶画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环节,我通过课件,展示制作叶画的方法,使学生更形象地看到制作叶画的过程,增强做好叶画的自信心。

  1、构思:展开丰富的想象为自己构思一幅美丽的图画,可以用铅笔在纸上勾出轮廓。

  2、选叶:根据构思选择叶片,先在我们构思的图画上试放,教育学生不要局限于我们画的轮廓,要大胆地根据叶片的形状进行调整,使我们的设计更完美。

  3、裁剪:根据需要对叶片进行裁剪,一定要注意尽量保持原来的形态特点。

  4、贴制:要按一定顺序贴。

  5、后期处理,贴制完后,还要进行一些修饰,如给叶画装饰花边,可以用彩笔画,也可用叶片贴,最后在画的右侧写上画名和自己的名字。为了使叶画长久保持鲜艳,还可以密封在玻璃框中或塑封。

  六、学生制作叶画,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设成情景图,让叶画更具生命力。

  七、展示优秀作品

  此过程让学生体验大胆想象、动手操作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成就感。

  八、拓展与创新

  教师出示三幅作品,让学生欣赏。启发在掌握制作叶画的基础上,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设计一幅有创意性的艺术品,到时,举办展览会,颁发“最佳创意奖”。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4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美术教案-小手帕 小学美术教案06-18

面塑美术教案01-30

大班美术教案05-31

美术桥的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