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9-21 13:14:45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美术教案模板5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中外美术鉴赏主要是一门对中外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与品鉴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上的优秀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不仅拓宽知识面,同时获得美的欣赏,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并在以点带面的学习中,兼及艺术史、思想史与文化史的问题探讨,增强同学们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力。

  【教学要求】

  1. 学生须具备中外美学史、中外美术史的一般知识。

  2. 要求学生适当记笔记并有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这是人文学科的审美欣赏课,不是数学,不具有答案的唯一性。

  3、吃午饭,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教学方法】

  课堂集中讲授,附以多媒体观看作品图片。

  【参考书目】

  1、《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版

  2、《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主编,邵彦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3、《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

  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杨泓、李力:《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版。(作者从艺术的起源谈起,依次论述了史前陶器、早期玉器、三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秦汉至隋唐墓俑和陵墓石雕、汉唐墓室绘画及佛教艺术、中古时期的绘画艺术、青瓷白瓷与彩瓷、漆器丝绸和金银工艺、城市建筑以及与之共同发展变化家具艺术等。)

  5、《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著,文物出版社,20xx年版。

  6、《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王文娟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年版。

  7、《图式与精神:西方美术的历史与审美》,邵大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版。

  9、(英)贡布里希:《艺术的历程》,范景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版。

  10、(日)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版。

  12、王镛:《印度美术》(世界美术全集之一),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

  第一部分 中国美术鉴赏

  第一讲关于中国绘画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广义与狭义的中国画概念

  宽泛广义的“中国绘画”概念几乎等同于中国领土上、由中国居民创造的一切绘画作品。本课程所谈的中国绘画,主要指传统中国画,以壁画(以及史前岩画、地画、彩陶-青铜-漆器绘饰、汉代帛画、画像砖石等)和卷轴画两大门类为主。

  20世纪中期相对稳定的狭义的“中国画”概念,实际上只相当于上面所说的卷轴画,是指以毛笔为工具、墨和植物质、矿物质颜料为材料,纸或绢为底子的平面造型艺术。

  二、中国画特点

  1、对于广义中国画中的壁画以及史前岩画、地画、彩陶-青铜-漆器绘饰、汉代帛画、画像砖石等情况较为复杂。我们放在后面的具体作品品鉴中一一道来。

  2、卷轴画的由来:(中国画的狭义看法)

  相对于壁画来说,卷轴画可谓活动绘画,中国有不同于西方架上绘画的独特形制和保存方式。它们原先是从书籍装帧的保护技术中衍生出来的。基于古人生活方式的特点,最早的供世人欣赏的可移动绘画作品是像简册和书卷一样的

  长条,平时卷起来存放,观看时打开,从右往左逐段欣赏,也称为“卷”或“手卷”,它适合一两个席地而坐的人在案头欣赏;这一时期装堂饰壁的任务由壁画承担。随着垂足坐取代席地而坐,人们的视点升高了,挂在墙上的、幅面较大的作品形制——“轴”或“立轴”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装饰着变高大了的室内空间,与此同时,壁画则在种种因素作用下走向衰落。

  唐以前的活动绘画绝大部分都采用卷的形制,两宋和元代是卷轴并重时期,明清就是轴多于卷了。四幅或六幅成组的窄长挂轴成为屏条,是轴的变体;还有一种册页,是把小幅画页装裱成册,也是书籍装帧的变体。卷、轴、屏条、册页能适应不同的场合,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3、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的狭义看法)

  1)、题材划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看图片人物、山水、花鸟——22幅)

  2)、按画家群体、接受群体及画之功用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宫廷绘画、民间绘画、文人画三大系统。

  3)、中国画的技法形式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可以按笔法分为工笔、写意两种,按材料分为水墨、设色两种。加上各自的过渡形态,可以排列组合成更多的方式,如下表所示:

  4)、中国画的纲领及表现手法

  ● 六法

  六法乃中国画的纲领

  “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出自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历史上第一断句并逐条转述了“六法”的认是唐代张彦远,四字连读,中间不断。近代严可均却用了另一种断句法: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钱钟书很赞同这种断句法。六法断句便成为一桩公案。 “气韵”原是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里广而用之的概念。谢赫的《画品》将它确立为绘画理论批评的中心范畴以品评人物画。明确用在山水画上,是五代荆浩的《笔法记》。“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相联(或者说六法中的后五要都服务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描绘全家人在一起的感人场面,表现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2、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创意画面中素材之间的关系,画面美丽动人。

  3、感受亲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父母和孩子割不断的亲情,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感情。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全家之间都存在着这份纯真的感情。全家福是非常广义的概念,在表现时不光限制于人和动物,可以画自己感动的一个场面。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画出自己想画、乐画的内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全家福的场面。

  【教学准备】

  挂图、铅画纸、水彩笔、彩纸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方案一

  1、 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分析。在自己欣赏的作品中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一)你喜欢的这幅画与其它画有什么不同?

  (二)画面表达了什么意思?你领悟到了什么?用一种动作、表情来评价你喜欢的画。

  方案二

  1、 出示一张纸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谈自己的感受,在纸上画图案再引导生分析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把纸撕掉,请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相类似的事情。

  2、 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线条、图形或一个动物、人物来表达出来。

  3、 出示剪纸作品,引导生分析画面的组成,并给画起题目,引导生分析制作方法。

  4、 出示由字母组成的全家福的题目,通过欣赏题目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板书:

  (二) 讲授新课

  1、“书中出示了许多全家福的照片,想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呢?”同桌讨论,教师行间巡视。

  2、欣赏书本中的范画,选择喜欢的一幅。(可以用故事引入这个环节)

  如:《全家郊游》这幅画描绘了兔子一家郊游时的情景,各种兔子的形象活泼可爱,动态不一,高矮兔子的配合使画面更加地饱满,兔子的形态相互辉映,在颜色上以黄色为主突出画面的宁静之美。中国河南民间艺术《八戒抱子》,把八戒可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表现形式上利用了陶瓷,设计上让八戒左右手各抱一只小猪,使整个形象更加生动……

  3、让学生表演书本中的范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在黑板上准备一张铅画纸,适时把自己的感受画到黑板上。

  4、老师选小老师来上课,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通过问、说、讲、演等过程使学生能很快掌握画全家福时的注意点,如:大小关系,物体的穿插、颜色的搭配等。

  4、学生构图,思考自己要表现的内容及表现的方法。

  5、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构思,同时组织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构思。

  ()布置作业

  画一幅全家福的画。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行间巡视。

  ()评讲作业(根据课上情况进行评讲)

  1、学生自己推荐作业,到讲台前讲述自己的作

  画过程及自己的构思。

  2、把选出的优秀作业进行全班性的.传阅。

  3、请一些学生分析。在被评讲的作业上画自

  己喜欢的图画。

  4、用说、讲、演、唱等方式评讲好朋友的作业。

  (五)小结

  ()板书

美术教案 篇4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材料”、“声”、“光”、“电”、“磁”。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转载于:

  (二)过程与方法

  1.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并进行正确的组合。

  2.初步了解画平面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精神。

  2.培养讲纪律、讲安全、分工合作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画图是介绍学习环境的方法之一。

  2.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

  (二)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什么是俯视图,会看俯视图。

  2.对景观图进行正确的组合。

  ●教学方法

  合作式探究学习法,讨论法,课堂外活动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等。

  (二)素材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杯子以及相关文本和图片素材,学生准备画图所用相关工具。●课时安排

美术教案 篇5

  小班艺术教育活动《一起帮助树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会正确使用剪刀剪弧线。

  2.引导幼儿喜欢剪纸活动,体验帮助树妈妈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双面胶,剪刀每人一把,画有叶子形状和圆形小花的手工纸若干(最少每人两张)。一张2×1米的图画纸,一段音乐:一段和谐悠扬,一段自然轻快。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蝴蝶,蝴蝶,飞呀,飞呀,飞!蝴蝶,蝴蝶,飞呀,飞呀,飞!飞到我们的小椅子上。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幼: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小花小草都长出叶子,小动物也出来玩了。今天,有两位新客人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打开看看它是谁。

  幼:树

  师:原来是树妈妈,你们看,他长出了好多多叶子,他笑得多开心啊!”再来看看另一个客人。又是树妈妈,哦?我们看看树妈妈怎么了?”

  幼:哭了、伤心了??

  师:“她为什么伤心?”

  幼:因为没长出叶子

  师:“是啊,树宝宝都有了叶子,树妈妈还光秃秃的,她可难过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幼:画叶子,贴叶子,帮她做出叶子。

  师:“真是好主意!我们就一起来为树妈妈做叶子,让她长出漂亮的头发来。”

  2.剪弧线

  师:我们以前剪都是直直的线,‘咔嚓’一剪下去就成功了。今天要剪的叶子可不是直直的线哦!

  师:看老师手上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叶子两头有尖尖?

  师:(两头尖,中间鼓)叶子两头有尖尖像小尾巴,中间鼓像个小山坡。我用剪刀的大嘴巴去咬尖尖叶子的小尾巴,看!配上儿歌:大嘴巴捉小尾巴,爬上小山坡,剪~啊~剪~啊~山坡转一转(拿着纸的手腕转动)剪~啊~剪~啊~爬下小山坡。我剪下了一半!

  师:你们发现了吗?老师一边剪,一边在转手中的小纸。小朋友伸手试一试!”教师剪叶子的下部,幼儿空手练习。

  师:大嘴巴捉小尾巴,爬上小山坡,剪~啊~剪~啊~山坡转一转(拿着纸的手腕转动)剪~啊~剪~啊~爬下小山坡。我成功了!给我拍拍手吧!”

  师:“你们也来试试吧!

  3.操作、指导幼儿

  播放音乐,幼儿亲手操作,教师先观察幼儿剪纸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对幼儿进行帮助和指导。对幼儿出现的问题:

  (1)没有沿着黑线剪。(师:“剪刀的大嘴巴要咬住黑线剪,慢慢剪,别着急”)

  (2)没有转纸,或转得不灵活。(师:可握住幼儿的手转手腕剪。)

  (3)剪得太快、造成叶子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师:“你的小树叶像被虫子咬掉了一块,要慢慢剪,咬住黑线”)

  (4)幼儿剪纸有快有慢。(师:剪得快的幼儿观察其他孩子的作品,或者给还没剪完的幼儿加油)

  师:发给幼儿小花的手工纸:“这个小花就是一个圆,比小树叶更难剪,要边转手腕边剪,谁想试试?剪不好没关系。剪完了的可以把叶子贴到树妈妈头上,小花贴到下面的小草处。”

  4.结束和延伸

  师:把树妈妈的“眼泪”拿去,把“嘴巴”正过来变成笑的表情。你们都过来看,树妈妈和刚才一样吗?

  幼:她笑了,她高兴了

  师:我们大家一起帮了树妈妈的忙,你们真棒!给自己一个鼓励吧!音乐再次响起,教师带幼儿走出教室。“我们一起出去看春天喽!看一看哪些小树还需要我们帮忙。”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5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4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7-10

美术教案-小手帕 小学美术教案06-18

《汉堡》美术教案12-01

《南瓜》美术教案12-01

插花美术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