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7-17 08:56:55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八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广州有花城美誉,说一说新年里家里和广州的变化。

  2、能大胆撕纸,有意图地用彩色纸进行添画,表现出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能根据撕出的色纸的形状和色彩,展开想象,并能将其进行再现。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进行花的造型想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根据回忆,把春节家里摆放的花用撕下纸的外形进行表现,并用同类色或对比色突出花朵。

  教学准备:

  学生方面:各种颜色彩卡纸、固体胶

  教学方法:

  开放式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教师引导为主。

  教学反思:

  本课是新学期第一课,刚过完年,问大家怎样过春节的,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分享。广州有花城美誉,我连忙引导学生说一说新年里家里和广州的变化。很多学生对家长去买花布置家印象很很深。我也就抓住这一点开展节后的第一课。从学生作业情况看,老师能让孩子关注身边的事物他们在创作时会更有激情。最后一长作品的学生把心爱的玩意水晶宝宝也贴到画里了,他说想让水晶宝宝也开出漂亮的花呢。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

  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

  如何以周围的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准备】

  1、彩色笔

  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从小我们就听过很多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今天有一个巨人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大家发现没有?能看出他是“巨人”吗?谁来形容一下他到底有多大。

  二、欣赏感知

  1、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2、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3、谁变大了,谁变小了,他们在干什么?

  4、课件展示“巨人”照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巨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5、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6、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

  7、课件展示“小矮人”照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小矮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2课时)

  8、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变成巨人或小矮人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情。

  9、总结:在绘画创作中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后的奇遇。

  一、故事导入: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童话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广为流传,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这个童话故事。

  二、提出问题

  1、假如你变大或变小了,你周围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有这方面的体验吗?(提示:如站在高楼上看地面,游览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三、说一说

  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四、作业要求

  用线条、色彩画出你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有

  趣的事!

  五、作品展评

  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

  (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卷纸上进行装饰,制作可爱的小动物。

  2、向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知道废物也能变成宝贝。

  3、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卷纸芯若干、剪刀、糨糊、纸、范例等

  重点:装饰动物的脸

  难点:卷纸芯的包装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狸猫、花猫、狮子、大象、老虎、小狗)

  二、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卷纸芯)你们想不想做呢?

  三、老师示范包卷纸芯

  1、 先用糨糊在卷纸芯上抹一层,要从卷纸芯的一端向另一端抹去,然后将纸对着糨糊贴上,再绕着卷纸芯包上去,最后在卷纸芯的另一端抹上糨糊。

  2、将卷纸芯两端多余的纸塞入卷纸芯内。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 要求幼儿将纸屑放指定地点,保持桌面整洁。

  2、 幼儿自己选择制作动物,五官位置可以参照范例进行探索。

  3、 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除了这些小动物外,还可以做那些动物?以后在游戏的时候再做。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案目标:

  1、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2、在实践过程中每名幼儿要体现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

  3、发挥出绿色幼儿园成员的自豪与自律,从小锻炼身体,向大家展示我们银河班的风采;

  二,教案准备:

  1、树苗若干,幼儿园植树节教案。

  2、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3、制作植树节版宣传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4、制作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

  三,教案过程: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 “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4、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

  四,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1、教师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老师向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重要性。

  3、提出口号“你来,我来,大家来,共创绿色幼儿园”,并向大家倡议:“让我们的世界变成青青世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学习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每人一张,木偶小猪一个。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噜噜噜,噜噜噜,热死我了!(教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它呢?(幼儿回答)

  2.观察讲解并示范。

  (1)观察(出示纸扇)瞧,老师用什么办法?(纸折的扇子)

  (2)教师示范:先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窄窄的长纸条,再把它翻面折,折得与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宽,然后再翻面折。这样折次翻个面,把长方形纸折完为止。最后把它对折。看!给小猪扇扇,它多开心啊!

  3.幼儿折纸。

  小猪:要是小朋友给我折一把,那我更舒服了!

  要求幼儿折一次翻个面,注意每次应折得差不多宽。

  4.“帮帮小猪”的游戏。

  小猪:“真热,又冒汗了,哪个小朋友帮帮我?这个小朋友折得特别整齐,扇起来一定很凉快,你能帮帮我吗?”请幼儿给小猪扇扇。最后在小猪“噜噜噜,我不怕”中结束。

  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帮助娃娃家折小杯子,认识向后折符号,体验折小杯子的乐趣。

  2.喜欢参加折纸活动,愿意自己动手完成作品。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按箭头方向折有初步的了解,有过按箭头方向向下折小狗耳朵的经验和按箭头方向左右折折娃娃的经验,认识过虚线,并知道箭头所表示的含义。2.物质准备:小纸杯范例,小纸杯的示意图,小纸杯的半成品,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蜡光纸若干,娃娃家颜色标记。

  三、活动过程:

  师:看,这是一只小杯子,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里,有好多好多的人要去娃娃家做客。爸爸妈妈都想请客人喝茶,可是没有很多茶杯,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折一些这样的小杯子出来招呼客人啊?(愿意)

  2.观察示意图,了解折小杯子的步骤和方法。

  (1)出示示意图

  师:小朋友们看,要折出小杯子,第一张图上有什么呀?(虚线和箭头)师:那虚线和箭头告诉箭头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照着虚线折,照着箭头折)那这个箭头是朝哪里的?(向上)谁愿意来折一折——教师请幼儿示范对角折

  师:一张纸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纸变成三角形的?(对角折)

  (2)观察图二,发现与折娃娃的不同

  师:看看第二幅示意图上有什么符号?虚线是怎么样的?(斜斜的)箭头也是什么样?(斜斜的)这个斜斜虚线,斜斜的箭头我们应该怎么折呢?(请个别幼儿示范)他折的对不对啊?谁愿意再来折折看,这一步到底是怎么折的?和折娃娃的一样吗?

  (3)观察图三

  师:看看接下来怎么折?(请个别幼儿尝试)我们和图四比一比,两个角是不是都

  要往下折?

  (4)认识向后折符号,知道箭头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折了第三步,知道只要一个角往下折,那另外一个角怎么办?(幼儿讨论)

  师:看接下来的图示,你看到了什么?这个箭头是怎么样的?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出示成品)看一看,只要折好这一步,小杯子就出来了,谁能看到这个小杯子,知道这个符号的意思?(请幼儿尝试)他折的对不对?和我的一样吗?

  师:哦原来这是向后折符号,是要告诉小朋友要看到这个符号就是向后面折,然后把手伸进小纸杯的小口里,把口拉开,一只小杯子就折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幼儿尝试折小杯子

  (1)提出操作要求

  师:折纸时要注意纸要放的怎么样?(纸要平整)折的时候要做到什么?(角对角、边对边,折痕要抹平)如果有不会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幼儿操作,发现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师:折好的小朋友把你折的小杯子送到娃娃家,什么颜色的杯子送到什么颜色的娃娃家。我们看一下,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那如果你折的是红颜色的杯子,你就要送到草莓家,因为草莓也是红色的。4.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小杯子送的正确吗?

  师:这一次过新年啊,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不用担心了,因为小朋友折了好多好多的杯子给他们,我代替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三、新授教师

  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 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 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美术教案-:《我眼中的昆虫》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美术教案-:《我眼中的昆虫》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

  二、讲授新课

  1、 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

  (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

  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2、 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播放配乐朗诵昆虫。)

  3、 讲解示范作画步骤:

  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

  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

  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生活在水里,学会粘贴小鱼。

  2.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画纸-鱼缸里的鱼

  2.幼儿手工纸(小鱼)若干。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画纸-鱼缸,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鱼缸)

  鱼缸可以干什么用呢?(养鱼)

  可是,现在鱼缸空着呢,我们养一些鱼好吗?

  2.教师示范讲解如何养小鱼。

  教师将小鱼贴到鱼缸上

  看看,老师养了这么多小鱼呢,它们游来游去的可开心了。

  可是,还有许多鱼缸里没有小鱼呢,你们愿意养小鱼吗?

  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小鱼,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业。

  4.布置成展览馆,一起欣赏大家养的小鱼。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02-28

小学美术《电脑美术》的教案06-14

美术的节奏小学美术教案02-14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03-25

美术教案-小手帕 小学美术教案06-18

美术的辉煌教案06-30

大班美术教案10-19

中班美术教案10-19

大班的美术教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