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2-07-03 14:41:06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模板十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粉掌的外型和形态特征,学习用不同线、面来表现花、茎、叶、瓶子等。

  2、培养幼儿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物体的习惯。

  3、感知不同线型对比产生的形式美,体验写生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到户外写生的经验。

  材料准备:一瓶美丽的粉掌。

  【活动过程】

  一、欣赏美丽的粉掌。

  师:你见过哪些花?它们长什么样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瓶美丽的花,请你来欣赏。

  师:你见过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粉掌,猜测它的名字,感受它高雅、清淡的气质。

  二、学画粉掌

  师:我们到户外写生的时候,你有没有画到过花朵?你是怎么画的?

  教师帮助幼儿收集已有经验。

  师:这瓶花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花卉的根、茎、叶、花带来的视觉享受。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的白纸上尝试绘画,最后完整体现一幅粉掌。

  三、看一看、画一画

  师:想要自己来试试吗?老师有两个地方要提醒你们:

  1、拿到画板后找一个自己看得到的位置,坐下来,先看再画。

  2、一边看一边画,将你看到的画出来,要耐心和仔细。

  教师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请幼儿巡回观赏别人的作品。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增强其责任感。

  2. 培养幼儿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五彩彩纸 、皱纹纸条 、水彩笔、油画棒、胶水

  2.课前已经会折啄木鸟和揉纸球的方法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为弟弟妹妹制作礼物的愿望。

  师:小朋友们,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刚上幼儿园,你猜一猜,他们心里都在想写什么呢?

  师:他们在想爸爸妈妈,有的时候还会哭。那我们现在是幼儿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你们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可以哭吗?如果你们看到弟弟妹妹在哭的时候,你们想安慰他们吗?那怎么来安慰他们呢?

  师:我们小朋友们真棒,想到这么多的办法,那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份礼物来送给小一班的弟弟妹妹们,好吗?

  2.展示礼物,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折纸《啄木鸟》,那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幅拼贴画《啄木鸟捉虫》,送给弟弟妹妹们。

  师:先来看一看邵老师制作的拼贴画,看一看画面上都有什么?(投影仪)

  老师拿出已经做好的两件礼物展示给小朋友看,分组传阅,请小朋友自己观赏一下老师制作的礼物。

  3.分组讨论制作礼品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幅拼贴画用了哪些材料?

  4.共同制作步骤图。

  步骤一:长方形纸短边朝上,长边朝旁边。拿黑色水彩笔画上树干、树冠。

  步骤二:用正方形纸折成啄木鸟,并添上眼睛和羽毛。

  步骤三:皱纹纸条揉成球(果子),将球和果子用胶水粘在画面上。

  5.展示幼儿制作的礼物并评价。

  6.结束语:

  师:下周一升旗仪式时,我们将画送给小一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并告诉他们啄木鸟的本领和你是如何制作这个拼贴画的。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手工活动,目的是引导孩子乐意用绘画、折纸、粘贴等多种方法制作礼物的愿望。并让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孩子们通过讨论,积极性很高。有了第一环节的讨论,再加上师幼共同制作的步骤图,孩子们在制作时思路更清晰。大部分幼儿能制作出完整的一幅拼贴画,只有3名幼儿动作较慢,用时长,不过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也完成了拼贴画。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引导出制作礼物《啄木鸟捉虫》时,衔接的不够自然,应和幼儿多回忆、铺垫啄木鸟这个主题,再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长长的画”,萌发幼儿对长形画的兴趣。

  2、了解“长长的画”的构图特点,感受其艺术美感。

  3、培养幼儿的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课件《长长的画》长长的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谈话自然引出三幅画,激发幼儿对欣赏作品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欣赏长长的画,观察画面内容,感受画面构图特点。

  1、欣赏第一幅画——瘦瘦的女孩

  提问:画里面有谁?

  她的身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到画上的女孩你有什么感觉?

  画家为什么要用长长的纸画她呢?

  这幅画太特别了,你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2、欣赏第二幅画——杂技团

  提问:画上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还看到了什么?

  他们在干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在演杂技的?

  他们摞的真高,咱们一起数一数它们摞了几层?

  如果这幅画变了,倒过来,让小老鼠在底下,你猜会怎么样?这幅画会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这幅画太有趣了,咱们来给他起个名字吧?

  三、欣赏第三幅画——快乐的一家

  画面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哪?干什么?

  你还看到了什么?

  两座楼房离的远吗?从哪看出来他们离的距离远?

  当你看高的地方时你的头会怎样?

  四、对比观察三幅画,分析长长的画的构图特点。

  1、这三幅画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三幅画纸的特点。

  2、为什么这三幅画会这么长,引导幼儿分析三幅画的构图特点

  3、如果给这三幅画起一个名字,最能表现这三幅画特点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

  五、经验拓展,丰富幼儿绘画内容,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

  1、如果这三幅画的纸变长了你想给哪幅画添画,你还想再添画些什么?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高高的长长的画面呢?

  3、如果你有一张长长的纸你会在上面画什么呢?

  活动延伸:

  尝试创作长长的画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紧凑但不紧张,气氛热烈但不混乱,幼儿活动积极,乐学、愿学,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主导的纲要精神。实现了“通过对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的教育目标。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拾穗者》和认识色环,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色彩,并寻找秋天的主色调。

  2、通过综合美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艺术形式自主分工及独立创作能力,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自主分工,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协作绘画。

  活动准备:

  1、四张已画好的底稿画。(幼儿前一次活动画好的)。

  2、色环卡和挂图《拾穗者》

  3、水粉颜料、水粉笔、腊光纸、有色纸、皱纹纸等。

  4、胶水、小盘子和奖励孩子的五角星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拾穗者》请幼儿欣赏画面以及画面的色彩并简单的介绍这幅画(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米勒的作品)。

  1)图中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季)

  2)图中画了什么?(画了三位农妇在拾穗子)

  3)图中都有哪些丰富的色彩?(淡黄色、橘黄色、柠檬黄、黄绿色等)

  4)在这幅图中哪种颜色最多或是以哪种颜色为主?(黄色)

  2、出示色环,请幼儿仔细观察。

  1)与幼儿共同寻找属于秋天的颜色,并共同探讨它们的名称。

  2)在观察中,使幼儿了解秋天的颜色属于暖色调,并知道暖色调的色彩组成。

  3、和幼儿一起逛《五彩超市》,分成四组,每组小朋友自己商量,选择各组想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在活动中提醒幼儿注意:

  1)找准暖调的颜色。

  2)请幼儿自己分组选择各自的需要的材料,完成前一次活动的作品。

  3)在幼儿选择的时候,提醒幼儿定好画面的主色调,大胆作画。

  4)在幼儿作画时鼓励幼儿,“你们是最棒的!”给画的好的幼儿奖励五角星。

  4、幼儿和教师共同讲评(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美术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印画螃蟹的背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再用色笔添画各种动态的螃蟹。

  3、结合画面学习讲述情节简单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红、蓝水粉颜料若干份,笔、幼儿用纸、抹布。

  活动过程:

  1.做水底动物动作。

  (1)教师示范做动作,幼儿观看猜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画并讲解示范。

  (1)示范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壳。

  (2)然后用水彩笔添画腿和大钳(鼓励幼儿变换腿和大钳的方向,画出不

  同动态的`螃蟹)。

  (3)最后添画。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画出几种不同的形态,启发自编情节,边讲边画,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创造性。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画面的清洁。请幼儿互相欣赏各自的作品,并结合图画自己编故事。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大班美术《指纹添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指纹上添加简单的线条,使其变成有趣的动物形象。

  2.尝试用指纹印画,大胆想象,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彩色粉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2.红、蓝印泥,擦手的毛巾。

  3.实物投影仪。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演示教学、操作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兴趣

  1、师:今天爸爸妈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开心吗?那我来看看谁坐的最神气!现在老师要来和你们玩一个手指游戏,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我一起做!

  一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呀,爬呀爬!

  二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蹦蹦跳!

  三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螃蟹呀,横着爬!

  五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花蝴蝶呀,飞呀飞!

  2、师:刚才我们都是神奇的小魔术师,用我们的手指变成了小动物,对变成了哪些小动物?

  3、我们的手指本领可大了,不仅能通过游戏变成小动物,还有很多的作用呢,你们知道手指还有哪些用处?

  二、观察指纹画

  1、出示印有指纹的画,引起幼儿的兴趣。今天老师用手指画了一幅画,你们想看吗?画的什么?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叶子又是什么样的?你们猜猜看是怎么画出来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大胆判断大班美术《指纹添画》大班美术《指纹添画》。师:这些圆圆的东西啊,是老师运用我们手指上的指纹给印出来的。这叫指纹画。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变出指纹宝宝?

  3、教师示范

  三、了解指纹的印制方法。

  (1)引导幼儿发现掌握正确印制指纹的方法。师:你们想不想印出可爱的指纹宝宝啊?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就是我们的指纹宝宝不喜欢太拥挤的地方,所以,小朋友在印制指纹的时候要给每一个指纹宝宝一个舒服的位置。大家都去试试看吧。

  (2)重点:怎样才能印出清晰的指纹。

  师:用手指用劲的亲亲红红的印泥,再用我们的指纹宝宝稳稳的亲亲白纸,不要摇晃和挪动。

  四、启发幼儿想象,将指纹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1、教师根据幼儿想象出的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师:刚刚我们印制了很多指纹宝宝,开心吗?可是老师觉得这些指纹宝宝都是一个样子,不好玩,咦,我们来帮帮他们,把他们变成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好吗?谁来说说看,指纹宝宝可以变成什么?(小鱼、小鸟、小树、小花、太阳、乌龟、车轮胎、小娃娃、螃蟹、小蜗牛……)

  2、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各种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可配上儿歌,如:“小指纹,变变变,变条小鱼游游游”等。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的添画并提问:老师把指纹宝宝变成了什么?添上了什么?这是指纹添画。

  五、欣赏课件指纹添画,分组操作

  大班美术《指纹添画》学习总结。

  1、刚才老师是用几个指纹宝宝变的这些好玩的东西的?我们除了用一个指纹宝宝变魔术,能不能用2个或者更多的指纹宝宝变魔术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指纹添画!

  2、师: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想一想,除了图片上的东西,你还会在指纹上添画出什么呢?刚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方法,老师都把他们变出来了,你也想变吗?那好吧,我们一起去帮我们刚刚印出来的指纹宝宝变变身吧,看谁最厉害,能够变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3、教师提出要求:①用左手印指纹,右手添画;②轻蘸颜色,用力压一压;③及时擦干净手,不要弄脏纸和衣服。

  4、幼儿操作,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

  六、作品评价

  1、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及时评价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的鼓励。2、、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用有趣的指纹添画,下节课我们再试试一些更加复杂的指纹添画,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想象力最丰富。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仙人掌,知道其主要外形特征。

  2、大胆作画,积极动脑,能够用萝卜拓印出各种不同仙人掌。

  3、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各种刻好的萝卜, 不同的仙人掌盆栽,贴有花盆的纸张,各色颜料若干盘,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仙人掌动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很好看的动画短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完请小朋友说一说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幼儿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片《仙人掌》

  2、提问:动画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总结:原来动画片讲的是仙人掌宝宝的故事,仙人掌宝宝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身上长满了刺,旁边的小花都不愿意和他玩,闲他长得不好看。但是,仙人掌宝宝不怕寒冷,同时当身边的小花需要帮助时,很努力的帮助她,最后他们成了好朋友。仙人掌宝宝也在主人细心的照顾下,头顶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提问:你喜欢仙人掌么? 为什么?

  二、观察、了解各种不同形态的仙人掌

  1、今天各种不同的仙人掌都来我们班做客了,你们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不同的仙人掌呢?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仙人掌,其外形、颜色各有何特点。

  三、萝卜拓印仙人掌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仙人掌阿?今天我们不用笔来画,我们用一个好玩的方法来画,用萝卜印出各种仙人掌来。是不是很有趣呢?

  老师已经将萝卜刻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请你先想好你想画哪种形状的仙人掌呢?然后用萝卜沾上你喜欢的颜料,印在我们的纸上,让我们的花盆都开出各种美丽的仙人掌吧!最后可别忘了用记号笔给仙人掌画上小刺哦!

  1、幼儿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2、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幼儿。

  3、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添画花朵,添画仙人掌的刺。

  四、讲评把幼儿作品张贴在画板上,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哪幅画,教师评价有特色的作品。

  五、结束活动让我们带仙人掌出去晒晒太阳,浇浇水吧!

  活动反思

  美术仙人掌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仙人掌的结构特征,了解仙人掌的生长习性。借助仙人掌掌的外形,血花仙人掌大胆作画,体会蜡笔画的乐趣。

  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都能画出仙人掌的基本轮廓,又因为之前几次特色课重点练习了颜色渐变,为给仙人掌涂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画仙人掌上面的刺时,很多小朋友的画都是密密麻麻的,又粗又长。可能是我还没有解说的更仔细,更彻底,把它忽略了。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科目:《彩虹桥》

  教学时间:一小时

  教学目标:培养儿童对色彩的认识能力,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观察力,以及提高儿童对颜料的兴趣感,让儿童了解部分颜色的调合,并开发儿童的想象力来装饰“彩虹”。

  教学重点:两种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后所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的过程,变后的颜色是由那两种颜色相结合的。

  教学难点:儿童对色彩的理解,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教学方法:以彩虹的颜色和形状的形式开头,以此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及到本节课所讲课程的重点,或部分重点,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进行。

  教学过程:

  1.彩虹有几种颜色?彩虹的形状?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什么地方?(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先让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讲解和补充)

  2.介绍画材:排笔、颜料、调色盘等(主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话)

  3.动手绘画

  A:画彩虹(单个色彩的绘画)

  B:彩虹有几种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如何调出其他颜色来?(老师以变魔术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让孩子自己用两个手指沾上不同的颜色,和在一

  教学材料:起变出的颜色)黄加蓝——绿、黄加红——橙、红加蓝——紫、绿加蓝——青 C: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在彩虹上画一些东西(如:云,小鸟,太阳等等,老师记住他们在画面上画出的有特点、有意思的东西,到时候给家长讲解)

  4.儿童自己讲解自己画面上的内容。(给家长讲解) 排笔、水粉颜料、纸、水桶、画板、透明胶布(窄)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色彩、图案、盘花扣三个方面欣赏唐装,感受唐装的美。

  2、知道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服饰,初步了解唐装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3、弘扬民族文化,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唐装服饰若干、音乐磁带、唐装图案、盘花扣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要点:

  从色彩、图案、盘扣上欣赏、感受唐装的美,初步了解唐装所包含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观看“唐装”服饰展演,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去观看一场精彩的服装表演,那里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衣服,而且这些服装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2、交流、讨论,了解唐装,喜欢唐装。

  你们知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装吗?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们都喜欢唐装的什么?

  3、引导幼儿欣赏唐装

  (1)从色彩上欣赏: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唐装,小朋友们说说唐装都有些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最多?(鲜艳的颜色,以红色、暖色调为主),我们穿上颜色那么鲜艳的衣服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唐装都是以暖色调为主呢?(喜庆、热闹……)

  教师:红色是中国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代表吉利祥瑞的意义,过年过节、家逢喜事都要大量使用红色,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黄色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颜色,也我们中国人皮肤的颜色,黄色还是中国皇帝们专用的颜色。所以,黄色既代表神圣,又代表吉祥。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有树的地方就有生命,象征着青春和生命。

  (2)从图案上欣赏:

  播放唐装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些唐装上的图案都是一样的吗?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图案?

  教师:中国的唐装图案以团花为主,花纹呈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有牡丹、梅、兰、竹、菊等花卉,也有福、禄、寿、双喜等文字图案,还有“万”字花、蝙蝠、石榴等图案。(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便于幼儿欣赏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中国传统装饰,用来象征吉祥、喜庆的符号。

  (3)从盘花扣上欣赏:

  播放盘花扣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这些扣子像什么呀?和我们平时系的扣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些是盘花扣,也叫盘扣,是专门为唐装设计的扣子,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花状的造型象征着吉祥的祝愿。

  4、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唐装,从颜色、图案、扣子上说说自己的唐装的特点。

  教师:今天有的小朋友也把自己漂亮的唐装穿来了,我们请她上来说说她的唐装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纽扣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过年过节喜庆的日子我们最喜欢穿上漂亮的唐装,因为它代表着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团团圆圆……小朋友们,我们相互说说祝福的话吧?

  5、在“服装展示”中结束课程。

  活动反思:

  1、 整节课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导的教育理念。幼儿说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动得多。

  2、 在活动设计上,我注意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先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条件尝试。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我运用预先创设好的剪纸环境(这些剪纸比较简单,有规律,便于幼儿学习),引导幼儿近距离的欣赏、触摸、观察、感受剪纸的细节特点。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剪纸的图案是有规律的,剪纸的花边是各种线条,而团花上的图案则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适合幼儿模仿练习。

  3、 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学习的平台。 一个成功的幼儿教育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悦。因此,我认为这次活动达到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个活动时间较长。

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活动激发幼儿对身边美好事物的关注,体验只要善于发现,废旧物品也能成为点缀生活的精品。同时获得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情趣。

  2、大胆尝试制作花篮,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3、体会美丽的花篮给人舒适、温馨之感,懂得用花篮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二、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

  a、包装纸、挂历纸、吹塑纸、糖纸、绉纸、泡沫纸等。

  b、各式旧花篮。

  c、花泥,树叶。

  d、吸管、牙签、双面胶。

  (二)辅助教学准备

  1、数码像机一台。

  2、花店录像。

  (三)环境准备:

  在教室里挂一些插花的挂历。

  (四)经验准备:

  1、动员家长带孩子参观花店等。

  2、家长和幼儿一起做花。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回顾已有经验。

  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自制花篮)。

  这么漂亮的花篮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花篮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表达我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你们想不想得到它?要是你有这么一个花篮,想把它放在哪儿?干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一起动手实现美好的心愿好吗?

  通过谈话唤幼儿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懂得花篮能美化环境,可以用它表达感情,从而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花篮的兴趣和愿望。

  (二)幼儿尝试制作

  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有×××。有了这些材料就能做出美丽花篮。

  1、尝试制作单枝花。

  幼儿自己尝试。

  ②通过提问集体交流制作的方法。

  2、尝试插花。

  A、第一次插花。

  1、启发幼儿挑选最喜欢的材料,做最喜欢的花篮?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启发幼儿大胆探索、实践,做成美丽的花篮。

  B、幼儿评价交流。

  1、现在,我们挑出几个花篮展示给大家,好吗?

  2、你觉得他们的花篮好看吗?为什么?(根据花篮的特征发奖)

  通过讨论,让幼儿形成基本的审美概念,如;色彩丰富、艳丽、彩调统一、绿叶衬托、布局合理、花的疏密有致、花篮好看,花的形状漂亮等。根据特点评奖。

  C、录像欣赏。

  1、想不到小朋友自己动脑筋就把花篮插得这么漂亮,那么,能不能让这些花篮插得更加漂亮呢?接下来老师要带着你们到一个花店去看看。

  通过欣赏,让幼儿感受插花艺术的魅力,并进一步获得审美知识,也为下一步再操作提供更多可模仿和想象的空间。

  2、教师小结:原来插花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D第二次插花。

  ①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审美知识对自己的花篮进行修整,鼓励幼儿插得与别人不一样。

  引导幼儿相互之间启发、借鉴。

  完成的幼儿可以帮助别人制作,也可以再做一次。

  (三)作品评价、展示。

  1、让幼儿手捧花篮,做一个造型动作,用照相机留下最美的瞬间。

  2、幼儿拿着花篮展示给听课的老师,与听课的老师一起分享。

  3、现在,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通过展示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美术教案10-19

大班美术教案10-19

大班美术教案05-31

美术大班教案06-26

大班美术教案06-27

大班美术教案风筝教案03-16

大班美术教案老虎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鲸鱼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雪花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蘑菇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