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论文

时间:2021-02-02 12:30:19 论文 我要投稿

略论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整体性思维 和谐统一 天人统一 自然规律 可持续

略论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解读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共通点,比对了中西文化在对待整体性,统一性思维上的不同,研究了传统思想对待事物统一性观点的不同,研究了整体性思维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状况的改善和维持,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尽量从认识的各种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的途径将问题提出来,而不能满足于那种一因一果的简单理解……必须用之以整体性思维岁蜓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它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嘟冶肯说:“强调整体性的中国传统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确实,当我们确定复杂系统时,这种方法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这种整体性思维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于人与“天”的关系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是最高境界的和谐,“天人合一”,并不是指人和自然是混沌的一体,模糊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界限。事实上,天、人依旧是二元对立的两个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定性,但在传统思想中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更强调彼此的统一联系,倾向于把自然和人各自的性质放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来讨论,认为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即为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主流意识由神本或上帝中心转为人本或人类中心,它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弘扬了人的理性,发展了科学技术,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举世公认。但是随着全球性生态和环境危机的出现,日益暴露“人类中心论”的缺陷在于它把人和自然截然对立,视人和自然是既定的、外在的、单向的关系,而一味命令自然,任意宰割自然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自然资源遭到竭泽性开采,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越发严重,势必要求改变现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应当适用公平性原则,和谐原则和高效性原则。这三大原则主要从两方面规定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一方面:人有权利用自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满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在开发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有限度,高效率的使用自然资源,以保护性开发为原则。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关论述,关于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思想,集中的反映在“无为”—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和“有为”—以孟子等为代表的两大学术中。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始于“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道”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道是贯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孔孟的“仁”,讲的是“有为”,孟子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人挎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王道之始也。”孟子看到了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同道家一样,强调尊重自然及其规律,告诫人们要适可而止,但不同的是,孟子并非纯粹的无为,而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一种合理的和有限制的使用。只有当人类将其自身的发展与自然发展规律想结合,实现有节制,有限制的开发,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步发展。荀子认为,自然本身是无目的的.,“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礼论》)人应该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与自然规律相结合,对自然物进行改造,使之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使之的存在更具有目的性和意义,即“制天命而用之”。不论儒家还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终究是在探索一条天人和谐,促进人的发展打道路。

  当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带价,以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基础,以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的利益。中国传统思想中,历来重视家庭和后代的观念,使个人不但关心自身发展,更会从家族和后代的生存考虑出发,关怀后代的需求,这一观点与可持续发展中“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要求相一致。面对目前中国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恰当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略论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谈谈围棋的思维方式论文05-04

关于中国的思维方式的论文04-17

关于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的论文07-10

关于提前渗透代数思维方式的论文04-22

大学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10-27

刍议有效学习方式的培养策略论文12-07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的论文05-04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论文05-09

关于构建网络的思维方式的研究论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