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论文

时间:2021-07-09 16:59:40 论文 我要投稿

心理契约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论文

  [论文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代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心理冲突,文章试从心理契约的角度,阐释职业心理中企业与学生的心理期望与契约达成,并提出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的方法和途径。

心理契约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论文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辅导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把顶岗实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顶岗实习使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挥。但由于高职生刚从学校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其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圈子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在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换中,一时难以真正进入角色,产生重重的心理压力。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职业适应性,本文试图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帮助顶岗实习期学生获得心理满足和激励,保证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顺利接轨。

  将心理契约的概念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吉里斯,他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的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后来谢恩在他的著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对于行为动机的重要意义,并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套期望。”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作为对构成员工与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

  由于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协议,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化的内容,只能通过双方的期望来诉求。因此,期望作为构建心理契约的一个前置要件,在达成心理契约中是双方相互的。这种双向的期望是发挥心理契约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基本条件,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不但不能发挥心理契约的应有功能,而且还会成为构建心理契约的障碍。

  一、顶岗实习期学生常见的心理契约障碍

  1、角色冲突。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企业和学校的监督管理。高职生走上顶岗实习岗位后,对周围的一切还比较陌生,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对他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冲击与挑战,使得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学生”和“员工”的两种身份,角色冲突导致了期望偏差。一方面,作为未完全迈出校门的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美好的愿望与想象,对将要进行的实习生活赋予了很高的心理期望;另一方面,进入实习阶段后,枯燥乏味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低廉的工资,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消极怠工、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往往成为心理契约被打破时的消极反映。而作为用工企业,更希望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工作角色,真正为企业创造效益。当学生心理契约被打破时,企业的心理契约同时也被打破,双向的心理障碍极易引起学生与企业的恶性循环。

  2、自我认知偏差。高职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中,形象思维的成分仍在起作用,思维过程容易表面化、片面化,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在顶岗实习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傲心理。一部分高职生认为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很熟练。只想到实习单位做高层,而实际上顶岗实习的岗位大多是技能型的,很难直接从事部门的管理工作。二是自卑心理。有些学生总觉得自己是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到实习岗位低人一等,在面临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时,表现得畏首畏尾、缺乏自信,在顶岗实习中表现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影响才能的发挥。

  3、职业倦怠。有些高职生刚进入顶岗实习时,对从事的职业充满了新鲜感,干劲十足。但一段时间后,逐步变得缺乏兴趣、缺少激情和活力,在工作和人际环境的压力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顶岗实习无法坚持下去,出现中途退出和转岗现象。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时,表现为自己不能有效解决弥补,又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情绪烦躁不安,对职业和工作环境不满,最终不适应职业。一方面,由于高职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充满美好的幻想,接触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发现工作并不如想象的美好,于是失落、后悔、热情丧失。另一方面,在顶岗实习中高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把工作目标定得过高,一旦自己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就无法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二、顶岗实习期间心理契约的构建

  1、双方的期望是心理契约形成的前提。心理契约关系的构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希望能将自己的所学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强化专业技能,提升职业心理素质,在顶岗实习期间实现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而企业则是希望学生能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从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技术熟练的转变,节省企业培训的资本,补充岗位缺失和人才缺乏。学生对企业的某些期望一旦被企业接受,将转化为企业与学生心理契约关系中的企业责任,同时也可以让企业确立相应的行为方式。企业对学生的某些期望一旦被学生接受,不但能转化学生和企业心理契约关系中的学生责任,而且在学生心里也确立了相应的行为目标。

  2、恰当期望是心理契约形成的关键。期望作为构建心理契约的一个前提,是双向的期望,是发挥心理契约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基本条件。学生和企业对对方期望值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对方行为预测性的.主观认识。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对自己的期望不切实际,那么也不可能转化成双方的合意而成为心理契约。如果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行为和结果期望值过高,或者学生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这种期望,导致心理契约的缔结过程受阻;反之,如果企业对学生实习行为和结果的期望值过低,或者学生的自我期望值过低,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实现这些期望,即便达成心理契约,在实习过程中也体现不出实际效能。

  3、有效沟通是心理契约形成的桥梁。在顶岗实习前期,学生从自身条件、学校教师介绍的信息以及企业提供的信息等方面,对顶岗实习期的责任和权利形成相应的期望。企业针对学校、学生提供的信息形成相应的期望。随后双方需要有效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期望,使契约形式向订立书面合同或口头约定的方向转化。这样容易形成双方对心理契约的理解,更易在行动上与对方的心理期望保持一致。同时,由于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双方均有可能因为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变更心理契约的内容。通过有效沟通则可以消除误会和偏见,从而在维持原有的心理契约关系基础上,达成新的有效契约,维持心理契约的稳定性。

  三、基于心理契约的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1、调整角色定位。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承担着“学生”和“员工”双重角色,要尽到“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职责。只有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领悟自身角色的责任与义务,保持期望相容。 作为“学生”来讲,主要的职责是接受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适应能力。不仅要知道自己在实习岗位上要做什么、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才会更好等。这都要求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争取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知识优势,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作为一名“员工”,主要的职责则是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拓宽工作理念和思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能因为自己还是学生而放弃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工作的标准,工作安排做多少就做多少,而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范围、程度、相互关系等没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按照企业规定的规范程序来操作,认真完成岗位任务。同时,还必须培养自己的协作意识,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事关系不仅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两种身份角色有更好的把握,对将来真正走上企业和社会、走向成功都有重要的意义。

  2、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学生经过顶岗实习,对岗位的素质要求及自我能力特质有了亲身体验,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自己的行为、结果及思维方式,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等来正确认识自我。同时,也可以在与人的关系中来认识自我,从而调整自己对企业的期望,保持心理契约的稳定。在心理契约条件下,这种内在的期望还会促使学生主动改变“现实的我”达到“理想的我”。在顶岗实习中学会同懒惰、安逸、松懈、胆怯、逃避等行为作斗争,偏重于“应当做”,善于强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情,克服妨碍去做这些事情的愿望和动机。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不仅可以保持心理契约的稳定性,同时,心理契约条件下,内在和外在的期望也会促使学生在岗位实习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3、保持有效的心理沟通。心理契约从内容上讲是成员对相互责任的认知,具有主观性。同时,心理契约的内容也会因为受到许多因素影响而具有动态性。要做好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就必须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

  学校心理指导老师、就业指导老师、专业教师之间及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之间要密切配合,由学校到企业都要有指导老师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沟通,及时化解和消除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学校除了心理和教师的个人电话向学生开通外,还要经常与企业保持联系,经常深入企业,主动与企业沟通,了解学生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顶岗实习的正常进行。

  4、学会自我激励。在心理契约中,学会自我激励是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在实现期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出现情绪困扰,这时就要学会自我激励。如强化目标,通过反复强化目标,让自己从内心认同并相信所确定的目标,并坚持努力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告诉自己在心理契约中,目标不是自己单方面轻易能改变的。同时学会调适自己。在顶岗实习中,当自己情绪不好时,要学会合理宣泄,也可以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亲人、同事、指导老师、辅导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等寻求帮助。

  四、结语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迈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是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心理契约框架下,通过构建学生与企业间双方心理契约模型,阐述了实现心理契约有效达成的实现障碍、实现条件与实现路径。根据这一结果,对学生提出了相关建议,以真正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转换的良性接轨。

【心理契约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辅导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危机研究论文06-27

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应用论文09-21

酒店心理契约的运用论文09-15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文09-23

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探讨论文09-15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论文09-23

基于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探究论文09-14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品牌关系论文09-13

心理契约理论下高职生实习管理策略创新论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