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及解决对策论文

时间:2021-06-28 15:11:51 论文 我要投稿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及解决对策论文

  摘要: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较为成熟, 但大学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仍需完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是心理素质评价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在心理素质研究基础上, 分析心理素质培养评价的难点, 针对评价难点提出对策, 为心理素质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及解决对策论文

  关键词:心理素质; 评价; 难点; 对策;

  近年来因心理素质水平较低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心理素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心理品质[1]。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品质, 是一个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心理素质养成的动态性就要求我们要对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 过程性评价较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并提出对策。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

  1.1 心理素质特点导致评价难

  1.1.1 内隐性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成分之一, 具有内隐性的特点[2]。作为一种内在属性, 心理素质主要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表现出来的, 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由于其具有内隐性特点, 无法直接对心理素质进行测量, 只能通过对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进行间接测量来推测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对个体外在表现进行评估首先要考虑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由其心理素质水平决定, 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受到客观情境的影响。对个体外在表现和心理素质的相关性方面, 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些方面导致了心理素质评价难。

  1.1.2 可塑性和养成性

  心理素质的可塑性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特点, 个体心理素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发展受部环境的变化, 有提高和下降两个方向。

  心理素质的养成性指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 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3]。心理素质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养成性要求我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要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 动态评价需要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 因而难度较大。

  1.2 多样化的培养导致评价难

  高校对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在培养原则和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 培养方式上灵活多样。从培养内容看, 既有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有非专业知识的培养;从培养方式看, 既有理论培养, 也有实践培养;从培养主体看, 既有学校培养, 也有单位培养;从培养理念看, 既有意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 也有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多样化, 为心理素质评价带来了难度。

  1.3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 而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周期较长, 对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也是参差参差不齐, 心理素质的不完善性也给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增加了难度。

  1.4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模糊

  心理素是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构成的具有基整体性、层次性和交互性的综合心理品质[4,5]。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较为模糊, 导致对心理素质的测评以综合评价为主。综合测评能够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状况, 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测评不够清晰。模糊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加大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的评价难度。

  2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对策

  2.1 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

  2.1.1 创造条件让个体暴露其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心理素质的潜隐性, 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个体充分暴露其外在表现, 通过外部表现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 这样就降低了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难度。

  2.1.2 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交互影响, 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和静态终极性评估的结合。

  2.2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比重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人际适应等维度构成的综合体,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模糊就导致了难以对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权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清晰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评价。

  3 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素质评价体系, 离不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及对策的研究。摸清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利于寻求解决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和对策的相关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同时也应看到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存在。这些难点也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韬.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02:48.

  [2]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8-10.

  [3]王淑敏, 张大均.关于心理素质训练评价标准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5 (3) :54-55.

  [4]高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构成——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6, 24 (10) :1837.

  [5]梁宁建, 殷芳.师范生心理素评价体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0, 23 (3) :315-317.

  [6]汤永明, 陈艳龙.学习者外、内向性格研究与英语教学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3, 7 (1) :86-87.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及解决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钢琴演奏弹奏技能和心理素质培养对策论文11-20

预算绩效管理难点及对策研究论文12-01

论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论文08-14

怎样培养小学新生的心理素质论文08-20

乡村医生心理素质培养思考论文08-16

心理素质培养对钢琴教学的影响论文09-21

体育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论文09-22

城镇建设管理难点及其对策分析论文10-2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难点及对策分析论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