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及反思的论文

时间:2021-06-21 10:39:20 论文 我要投稿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及反思的论文

  从传统教育理论看,人对于教育活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关系在其观念上的反映即为教育价值观,而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目的的认识起决定作用,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最基本观点。因而,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对教育方针的制定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必定首要考虑到教育价值观。在“互联网+”飞跃发展的时代里建构起与时代同行的教育价值观,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互联网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及反思的论文

  一、对“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认知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职业教育”是让互联网与职业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利用网络技术为实现工具,研究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从而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使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有了实现的可能。“互联网+职业教育”可以使大信息量、跨时空、交互性和个性化学习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是职业教育产生变革的有效条件。同时,“互联网+职业教育”对培养学生自主、高效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交流与实践,有显著的优势,能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方式转变,学习模式转换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肩负引领职业教育发展、调整教育结构的双重使命。因此,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亮点之一就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互联网+”不仅仅限于一种链接工具,其实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一种哲学的诠释,其有望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有效缓解资源配置不均,共享体验、知识与信息。“互联网+”模式适宜于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职业教育”也必定引领着一种新的职业价值观的体验与摸索。

  二、“互联网+”视域下职业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反思

  (一)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失衡与现代性的分裂

  教育价值观首要体现在其价值取向上,现代教育应该有合理、完整、平衡的社会价值取向,应彰显其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和社会功利的现代性。纵观西方教育变迁的历史,从最初的教育转型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教育的取向在于一方面使人们能摆脱自然、君主、上帝奴役,另一方面避免陷人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的牢笼。在这一逐渐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人们一直在科学摆脱人文、经济以及摆脱伦理制衡而走向独霸的过程中挣扎,最终在资本主义的制衡下,社会功利的恶性膨胀也使人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一定的偏差,达到失衡的状态,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现代化价值需求而获得现代化发展的,“除了职业教育,其他教育都是浪费……科学研究都是天方夜谭……文科与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甚至还有害。”教育现代性的分裂是教育价值观失衡的表征,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现象与实质、表面与背后不协调的困境产生。教育的失衡与现代性的分裂对社会的破坏不言而喻,经济富裕背后的贫困、科技发达背后的危机以及教育成功背后的失败都会接踵而至。“互联网+”的时代隐喻就是高科技,端正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现代性的凸显,是正视当今教育价值取向的前提。

  (二)职业教育的重心偏离与教育意义的缺失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把握教育的重心,找准教育发展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具有两面性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选择性与决定性;内在性与外在性。总的说来,人既可以成为目的,也可以成为手段。正因为有这些客观存在性,在发展职业教育时有时会偏离重心,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为人的内在心智发展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人之外的事物服务的。因此,教育的价值重心不应该是工具性和手段性,而应该是人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即使教育在为人之外的事物服务或把人当成工具时,也要想到这仅仅是一种手段,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本身。马克思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在我们看待教育意义本身时,应更多关注的是教育者一人的教育,不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工具与手段,不同教育意义的阐释就偏离了教育发展的重心,尤其在职业教育发展上,更应该重视这一偏向。

  (三)高职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与传统人性的悖离

  就当前高职学生而言,其价值观表现出积极和消极层面共存的态势。在政治价值取向上,高职学生也乐于接受政治素养的学习,更加倾向于自由、民主、和谐、文明的政治发展态势,希望从国泰民安的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发展天地;在职业价值取向上,比较热衷于自主创业发展,有很多新思维突破常规,大多数学生更加务实进取;在经济价值取向上,希望紧跟经济发展脉络,谋求经济发展,但更加注重要实惠普惠于人;在交往价值取向上,讲究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与经营,同时更加注重友谊交流,懂得从交往中积累自己发展的社会资本。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思想价值取向上是富于进步的,积极的思想中透析着鲜活的时代元素。与此同时,价值观中的一些消极思想价值取向也在一些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就业求职价值取向和生命价值取向等常常带有一些功利主义色彩,过分注重从自身出发,而忽视对国家和社会层面考虑的发展态势。这也是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对高职学生的不良影响的表现。因此,悖离人性论,一味强调实用性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偏向值得反思,引导合理的价值取向在当下也是应然之举。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嬗变

  价值观是一种相对较为持久的信仰,它以一套有组织的心得规则所组成,以文化为核心,人们也会根据一定的价值观来做出选择,决定自己的行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推进,教育的变迁也会如影随形。因此,伴随着“互联网+”的悄然崛起,教育价值观同样在演进着一个嬗变的历程。

  大体来说,首先,从“人文一科学”模式的转变。最早的职业教育形态是从学徒制开始的,在早期的职业教育发展上存在着重人文、轻科学的格局,但职业教育是社会生活直接与劳动就业联系起来的,需要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的能力和行为方式,发展学生的能动创造和自我构造,需要一种自为、自主精神,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特别是当前“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结合,更是一种科学真谛的再现,在教育价值观上注重人文素养熏陶的同时,更要实现对科学精神的神往。其次,从“精英一大众”模式的转变。在“互联网+”视域下,当问及何为现代化的教育时,往往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教育大众化与教育现代化是同步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应突破高等教育的精英化传统思维常规,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路径,积极推进到大众化的发展轨道上来。再次,从“伦理一经济”模式的转变。在我国经历产业革命以前,教育价值观基本上偏向以伦理为中心的,强调其政治功能。但“互联网+职业教育”客观要求职业教育确立经济取向的价值观,在现代化浪潮中,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实际上是现代科技革命与现代生产有机结合的产物,经济型取向与科学型取向是密切联系的,强调科学就不能忽略经济型的价值观取向。

  四、“互联网+”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建构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在“互联网+”营造的教育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是当务之急。“互联网+”背景下,由于新兴产业准入门槛不高,创业成本相对于线下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学生只要努力去做就能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为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融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寻找“互联网+”与创新创业的最佳结合点,打造出更多适合高职生创新创业的新模式和新领域,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在“互联网+”视域下得以建构和运用的力证。

  (二)高职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在“互联网+”全面兴起的时代里,高职教师也要主动适应自身角色的转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未来职业教育要“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教育要求的变革促使高职教师要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必须具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与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备数据、备信息,要学习、学会信息化思维。

  (三)以新形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微载

  体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建构不容忽视其形成载体。当下,“微文化传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互联网+”带来教育形态的跃进,势必引发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新形态拓展并丰富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微载体。文化是价值观形成的核心,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校园“微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在充分运用好“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文化传播”形式,开展教育价值观构建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开辟和占领“微文化传播”阵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指导思想,强化校园“微文化传播”的建设与引导。

【互联网+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及反思的论文】相关文章:

研究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论文06-28

职业教育视域下的语文教育人文性研究论文06-28

互联网+视域下大众竞技体育发展路径研究论文02-09

“场”视域下的课堂与学习论文04-27

改革下小学德育课的嬗变论文04-24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实践研究论文03-30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三篇06-29

翻转课堂视域下的合作学习论文04-26

浅析文化视域下的声乐艺术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