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4 09:02:35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科学教案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2.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活动准备:

  1.菊花课件。

  2.两盆菊花。

  活动重点: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

  活动难点:

  能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知道爱护花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让幼儿知道菊花是秋天特有的`花卉。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都有些什么呢?

  2.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给幼儿展示各种菊花的图片。

  教师: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

  3.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图片,并与同伴互相交流。

  教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交流之后,请1-2位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4.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教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

  教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

  教师搬出两盆菊花的实物,请幼儿上来闻一闻,并告诉其他幼儿。

  教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

  教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请幼儿上来观察叶子的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教师:教师幼儿的观察发现,并给幼儿提出思考的问题:这边只有两盆菊花,刚刚我们看到菊花有各种各样的,所以不同颜色的菊花,它们的茎和叶子是一样的吗?以后我们可以自己去观察一下。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可以和班里的小朋友分享你观察到的菊花。

  5.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可以喝

  教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有没有谁喝过菊花茶,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6.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教师:菊花美不美?但是看我们教室里的菊花,快要蔫了,我们该怎么去保护它呢?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尝试和同伴、老师一起用蔬菜拼做娃娃脸,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教学准备:

  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书面纸上画有单线条娃娃脸图案一个。

  教学过程:

  一、蔬菜宝宝好

  1、师:今天来了许多小客人,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

  (出示卷心菜)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出示土豆)这是谁呀?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出示辣椒、芋艿、西红柿,方法同上。

  2、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二、蔬菜宝宝放这里

  1、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箩筐,引导孩子按标记分放蔬菜。

  3、孩子将蔬菜按标记分放,教师和孩子一起检查有否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三、蔬菜娃娃真可爱

  1、师(出示娃娃脸图片):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

  2、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请一孩子取卷心菜,教师示范放到合适的地方。)

  蔬菜娃娃的脸盘可以请什么蔬菜宝宝来变呀?(教师引导孩子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弯弯的,可以请谁来变呢?

  (出示芋艿)这是谁呀?猜猜它想变成蔬菜娃娃脸上的什么?(眼睛。)

  (出示西红柿)哎呀,西红柿着急了,它说我也要变,它可以变什么呢?(脸颊的红晕。)

  3、孩子取放各种蔬菜做蔬菜娃娃。

  4、(出示三个土豆)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耳朵、鼻子。)耳朵(鼻子)长在哪里?

  5、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6、引导孩子和可爱的蔬菜娃娃说再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2、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学具教具:泡泡液、毛巾)每组一份,(圆形泡泡器、三角形泡泡器、正方形泡泡器、心形泡泡器)每组一份。大记录表一份,三角形、正方形、心形卡片若干,五角星吹泡器、长方形吹泡器各一个。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1、今天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今天老师请你们来玩游戏。

  (二)、学习吹泡泡的方法。

  1、教师拿出套圈在泡泡液里一蘸,轻轻一吹出泡泡,激发幼儿的兴趣。

  (哇,泡泡飞起来呀,小朋友想不想玩? 早猜到你们想玩了。)

  2、可是你们知道怎样吹出泡泡来的吗?谁来说一说?教师示范并讲解吹泡泡的方法(吹泡泡要先蘸一点泡泡液,然后嘴对着泡器,把气吹出来。)你们会不会吹?吹给老师看看。

  (三)、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

  1、老师为大家都准备了圆形吹泡器,想不想让泡泡都飞起来?

  泡的游戏吗?老师有要求的: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着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撒到桌子上上,要用毛巾擦干净。音乐一停,小朋友要马上回到位置上休息。

  2、幼儿自由探索吹泡泡,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巧。师巡视指导。

  3、泡泡吹出来了吗?成功地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让泡泡吹得越来越大?

  4、总结吹泡泡的经验,现在我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么成功的?教师演示,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吹,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泡泡了。你们都是这么做的对吗?太棒了!

  (四)、猜想环节

  1、出示记录表,介绍材料。

  (师:除了圆形的吹泡器,老师也带来了其他形状的吹泡器。出示记录表,小朋友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形状的吹泡器?

  2、猜一猜:三角形、方形、心形的吹泡器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引导幼儿说:我觉得三角形吹泡器会吹出形的泡泡。

  3、幼儿大胆猜想,老师根据幼儿猜想做记录。

  (五)、出示其他形状的吹泡器,动手验证

  1、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结果和我们猜想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亲自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2、幼儿分组操作,并进行记录。 在操作前提出要求:

  (1)在吹泡泡的时候,要注意,你玩什么吹泡器?它吹的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把你看到的记在脑子里,等会老师要考你哦?

  (2)三角形、正方形和爱心型吹泡器,每一种吹泡器都要玩哦。

  (3)音乐一停,小朋友要马上回到位置上休息。

  3、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六) 验证泡泡的形状

  1、请幼儿说说你玩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它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2、出示幼儿的观察记录表,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记录纸,三角形的吹泡器几个小朋友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根据幼儿的实际记录情况依次验证纠正。

  3、总结得出:今天发现了什么?原来三种形状的吹泡器,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七)、总结

  今天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大家开心吗?生活中还有很多形状的物品能吹出泡泡,这里有五角星形的吹泡器,长方形吹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活动反思

  平时,经常看见公园门口有许多孩子在玩吹泡泡游戏,而他们的年龄大多都在3岁左右,一个个满怀喜悦的追逐泡泡,抓泡泡,比比看谁吹的多等,由此激发了我设计此节课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到更多知识。”而本节课的选材也正是迎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故而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其乐融融的场景,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玩得还不是那么尽兴,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好在幼儿兴趣点最高时,终止了游戏,进行小结本次探索活动。通过这点,让我认识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则,有时候可根据孩子实际课堂情况做以灵活多变的调整,这样又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

  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

  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

  4、小队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

  (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

  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

  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在小队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

  四、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秒、分、时等地时间单位,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在给予的时间上大胆表达与演示。并能在钟面上根据时间提示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挂图、闹钟、日历、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时间)时间可以从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时间单位。

  1、感知时间单位"秒"。

  提问:

  (1)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他们谁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长吗?

  (2)听闹钟感知一秒的长短,

  (3)小结:秒针走一步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做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进行小结)

  2、感知时间单位"分"。

  提问:一秒钟我们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钟有多久,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吗?

  (1)让幼儿知道60秒=1分钟,看闹钟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2)请幼儿用一分钟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

  3、感知时间单位"时"。

  (1)提问:你知道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我们上几节课是一小时呢?

  (2)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事能在一小时完成吗?

  (3)如果给你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1、闹钟中能告诉我们秒、分、时的时间,日历中能告诉我们天、星期、月、年的.时间。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在一天中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看幼儿用书说说一天中小朋友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

  3、第二天我们可能还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的天数还一样吗?为什么?

  4、师结时间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时间(用前面的谜语做小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动。

  看幼儿用书p3-4根据提示画出时针和分针。

  1、看操作书说说少了什么?

  2、讨论如何画时针和分针。

  3、幼儿操作。

  4、讲评。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

  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⒈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⒉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⑴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⑵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

  ⑶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⑷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⒊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⑴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⑵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⒈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⒉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⒊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科学教案 篇7

  预期目标: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此活动中主要目标是让幼儿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了解水的特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资源收集及环境创设:

  1.每人两个杯子(内装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个;

  2.人手一块抹布。

  3.各种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组一个大的塑料盆(供幼儿玩水用)

  5.教室周围粘贴有关水的各种图片。

  活动流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由地用各种器具玩水,启发幼儿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尝试,找出水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说出水是什么颜色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从中知道水是无色的。

  2、让幼儿分别品尝水和牛奶,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味道的?从中知道水是无味的。

  3、让幼儿分别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请幼儿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盆子里,让幼儿观察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感知“流动”。

  三、小结水的特性,自由观察教室周围的图片或自由玩水。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时刻要为幼儿的探索认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识物质的性质。本次教学活动通过看一看、尝一尝、动一动,幼儿从亲身体验中,对水的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实验者”,知识在孩子们的实践中自然就形成了。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常见动物各种保护自己的办法。

  2、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一些动物。

  活动重点:了解常见动物各种保护自己的办法。

  活动难点:能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过程:

  1、动物的衣裳:

  出示蝴蝶、青蛙、骆驼、北极熊,讨论。

  -----“为什么它们穿不同颜色的衣裳?”(与花丛、青草、沙漠、雪地、颜色相近,能保护自己,不容易被发现。)

  出示乌龟、刺猬、鱼、鸟的图片,讨论。

  ----“为什么它们穿不同颜色的衣裳?”(用硬壳、刺、鳞保护自己,羽毛软、暖、轻。)

  2、动物的.防身术:

  出示猫的图片。

  ----“猫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还有哪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和猫一样的?”

  出示牛的图片。

  ----“牛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哪些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是和牛一样?”

  出示蜜蜂图片。

  ---“蜜蜂的刺有什么用?”

  3、迁移联想:

  鼓励幼儿观察与发现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知道糖在水里会变小,水会变甜,初步感知溶化的现象。

  2. 体验与朋友一起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温水、一次性杯子13个、棒棒糖13根、毛巾3条

  故事课件、黑板一块、记录纸、棒棒糖图片13张

  幼儿已有经验准备:

  知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 品尝过棒棒糖,知道有甜甜的味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说说棒棒糖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大家都喜欢的东西,看看这是什么?(棒棒糖)

  提问:你们吃过棒棒糖吗?棒棒糖吃上去的感觉怎么样?(甜甜的;酸酸的)

  2. 小熊分享棒棒糖

  (出示PPT)

  指导语:看,小熊嘟嘟也有一根棒棒糖,这天他带着棒棒糖来到河边,来找水娃娃玩,他想和水娃娃一起分享这根棒棒糖,可是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帮忙,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水娃娃也吃到这根棒棒糖呢?

  3.帮小熊想办法

  提问:谁有好办法能够帮助小熊?

  提问:你们的办法都很不错,我们来看看小熊嘟嘟最后用了什么好办法?(把棒棒糖放进水里面)

  二、实验操作

  1.幼儿操作

  指导语:今天我帮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根棒棒糖,我们让杯子里的水娃娃也尝一尝棒棒糖的味道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进行比较,并做记录

  提问:水娃娃吃到棒棒糖了吗?你们怎么知道水娃娃吃到棒棒糖了呀?

  (1) 棒棒糖变小了

  提问:哪根棒棒糖是你的?把你的棒棒糖拿上来,棒棒糖是不是真的变小啦?

  (进行比较,并做记录)

  总结:原来大大的棒棒糖放进水里就会慢慢变小。

  (2)水变颜色了

  ①提问:你是哪一杯水?你的水变什么颜色了?

  指导语:原来红色的棒棒糖能让水变红色。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好听的'话。

  ②提问:你是哪一杯水?你的水变什么颜色了?为什么你的水是绿色的呀?我们来看一看,棒棒糖是不是绿色的?

  指导语:你会用刚刚那句好听的话把它说出来吗。(绿色的棒棒糖能够让水变绿色。)

  (进行比较,并做记录)

  总结:原来,把棒棒糖放进水里,水就会变成和棒棒糖一样的颜色。

  (3) 水变甜了

  指导语:水娃娃刚才尝了你们的棒棒糖,听听它会说什么?棒棒糖的味道好极了,我还想再尝一尝。

  提问:听,她在说什么呀?(还想尝一尝棒棒糖)

  指导语:那我们快拿好我们的棒棒糖,让水娃娃再尝一尝吧

  (幼儿操作)

  提问:我发现杯子里的这根棒棒糖呀,越变越小了,快看一看,你们的棒棒糖是不是越变越小啦?水娃娃肯定吃的很开心,我们一起来问问水娃娃,棒棒糖的味道是不是很好啊?

  师幼:“水娃娃,棒棒糖的味道好不好啊?”

  水娃娃说:味道好极了,你们想不想也尝一尝呀?

  指导语:你们想不想也尝一尝?那我们也去喝喝看吧

  提问:味道变的怎么样啊?(甜甜的)

  指导语:小朋友们,水本来有没有味道啊?放进水里了以后会变的怎么样?(甜甜的)

  总结:原来棒棒糖放进水里以后,它会慢慢的变小,水也会变成棒棒糖的颜色,而且水也会变甜。

  三、棒棒糖跳舞

  1.棒棒糖跳舞

  指导语:宝贝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变成棒棒糖啊?我们赶快过来,跟我一起让水娃娃吃到甜甜的棒棒糖吧。

  (给胸牌)

  (1) 跳一会儿

  提问:棒棒糖在水里呆了好长了时间了,大大的棒棒糖会变得怎么样啊?(变小)

  指导语:棒棒糖一点一点变小啦。

  (2) 跳一会儿

  提问:棒棒糖放在了水里,水会怎么样啊?(变颜色)

  指导语:你们看,老师的胸前挂了一根红色的棒棒糖,那么水会变成什么颜色?(红色)

  指导语:哇,水变成了漂亮的红色啦

  提问:快看一看你们是什么颜色的棒棒糖呀?赶紧让水也变变颜色吧,拿起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彩带来转转转。

  (幼儿拿与自己颜色一样的彩带)

  3. 与朋友分享棒棒糖

  提问:棒棒糖们今天高兴吗?这样吧,班级里还有很多的好朋友在等着我们呢,我们赶紧拿着这杯甜甜的水和他们一起分享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09-26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9-28

(精选)科学教案11-23

[经典]科学教案11-15

科学教案[经典]10-01

科学教案(精选)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