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7 08:48:25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共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共7篇)

科学教案 篇1

  病 毒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平时幼儿对于小动物们都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各自的本领,随着动物主题的开展和深入,幼儿对于动物身上的花纹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的颜色相同,有的形状相类似。因此,往往在动物与皮毛配对上出现错误,产生混淆。于是预设本活动,利用一些常见的、有相同点的动物皮毛,在观察动物皮毛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对动物外表皮毛的认识。

  在这个活动中,有意识的巧妙选择了几个动物,能够按颜色、花纹进行分类,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知识。另外运用局部的照片和整体的动物进行连线,给与孩子另一个视觉冲击。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尝试用对应的`方法来分辨部分动物皮毛的明显特征。

  2、喜欢并乐意亲近小动物。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拍照片——看看说说动物,引导幼儿观察皮毛明显特征。

  1、动物园开了照相馆,动物们都来拍照啦,看看是谁来了?

  2、(出示图片)看看说说他们的皮毛是怎么样的?

  提示:从颜色、花纹形状来辨别动物。

  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花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小结:小动物都有自己各自不同花式的皮毛。

  二、找照片——用对应的方法来分辨部分动物皮毛不同

  1、按颜色区分(动物照片贴在黑板上)

  l 小动物们来拿照片啦,可是粗心的摄影师只拍到了局部,请你分一分。

  l 哪些小动物有着黄棕色皮毛?

  l 有些动物有着黑白皮毛?

  2、按花纹形状区分

  l 小动物的皮毛除了颜色的不一样,还有花纹也是不一样的。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块状花纹?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点状花纹?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条状花纹?

  3、找朋友

  看一看摄影师拍的照片,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呢?

  三、幼儿操作

  观察操作材料上的图片,将局部照片和动物整体照片连起来。

科学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声音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生成: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

  3、录音机,有"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3、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唱一唱:《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小班幼儿对声音非常感兴趣,教师抓住幼儿特点,将生活中有声的现象集中在一起,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听、玩、说、看、唱、猜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愉快地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孩子的.情感及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2、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如入场后玩具及展台的布置给幼儿以美的视觉效果,幼儿主动探索玩具发出的声音又充分调动了幼儿听觉、触摸觉等。

  3、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幼儿游戏,能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4、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倾听各种玩具和乐器的声音,到第二环节,能回忆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到第三环节分析性地倾听各种声音,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类的密切关系,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积极的参与科学活动,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奇特植物的图片、照片及相关资料。

  玩过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物质准备:含羞草一盆、防盗草一盆、猪笼草四盆,课件(有配音的各类花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1、教师:“智慧树节目又开始啦,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智慧树乐园。耶!’(师幼一起说)今天的节目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起幼儿的兴趣。

  2、播放有关课件,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问: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二、自由尝试探索。

  1、出示含羞草、防盗草。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植物的奇异特性。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幼儿四人一组,以含羞草、防盗草为例,用语言讲述植物的外部特征。

  4、引导幼儿说说: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接触防盗草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含羞草:又名感应草,轻轻触碰这种植物的'叶片会立刻紧闭下垂,呈含羞状。

  防盗草又称植物猫,当人及猪、羊、禽、牛、马等动物触碰时,接触处就会像被电击火烧般的奇疼怪痒。将干草放在粮仓周围,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猫”之称。

  5、拓展幼儿对奇异花草的认识。

  ※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本组同伴介绍。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生长在哪里?

  ※每组推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三、操作感受

  1、每组一盆猪笼草、瓶装小虫若干。

  2、要求:将瓶中的小虫倒入捕虫囊,感受猪笼草的奇异特性。

  3、操作指导:引导幼儿边观察边用图示记录猪笼草的捕食过程。

  4、各小组代表介绍。

  教师小结:猪笼草象一个彩色的瓶子,瓶里有又香又甜的蜜,苍蝇飞来了,掉进了瓶底,瓶子很滑,苍蝇爬不上来就被猪龙草吃掉了。

  四、游戏:蝴蝶找花。

  播放《化蝶》音乐,在蝴蝶静止时可以轻轻地触碰植物叶片,用身体语言的亲密接触,进一步感受花草的奇特。(教师根据情况暂停音乐。)

  五、活动延伸。

  ※探索区放有捕蝇草、半支莲、大花草等图片,让幼儿观察交流,进一步产生对植物的兴趣。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资料,拓展对植物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

  教师: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教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教师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教师: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教师: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简单小结:

  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

  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五、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手的主要特征和结构,能正常说出手指的名称。

  2、知道手能够做许多事。

  活动重点: 知道手指的名称

  难点: 知道手的'用处。

  活动准备: 谜语一首、幼儿用书《手》

  活动过程:

  1、认识手:

  猜谜语,引出小手。

  幼儿看看、说说自己和同伴的小手。

  ——“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

  (如:有的手大、有的手胖,教师可及时归纳幼儿的发现。)

  幼儿数数一只手有几只手指。

  幼儿说说手指的名称,重点认识大拇指、中指和小指。

  ——“谁长的最胖?它叫大拇指。”

  “谁长的最高?它叫中指。”

  “谁长的最小?她叫小指。”

  2玩游戏“手指点点名”,重点是说出大拇指、中指和小指的名称。

  教师说出各手指的名称,幼儿指出来。

  教师出示手指,幼儿说出名称。

  3、经验迁移,说说小手的本领: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你会做什么事?”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常见的植物.

  2.感觉照顾植物的乐趣.

  3.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lt <我家的植物&;gt >.

  2.挂图:&;lt <我家的植物&;gt >.

  3.班级里栽种的各种植物.

  活动流程:

  展示挂图→ 思考问题→ 照顾植物→ 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展示挂图: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lt <我家的植物&;gt >的画面,教师给幼儿一一讲解展示挂图&;lt <我家的植物&;gt >.

  二.思考问题:

  看到了图上的许多种植物后,请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哪些植物会发出香味?你们家里有能发出香味的植物吗?这些植物让你想到什么有趣的事?

  ─哪些植物的叶子有多种颜色?你家有吗?是些什么颜色的叶子呢?

  ─哪些植物会攀爬?这些植物学会开花吗?开什么颜色的花呢?

  ─哪些植物常在房间.客厅里看到呢?

  三.照顾植物:

  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照顾植物:

  ─修整枯掉的叶子或过长的枝叶。

  ─整株拔起生病的植物,更换土壤、晒晒太阳。

  ─当土壤表面干了的时候,就需要给植物浇浇水,直到喷底有水漏出来为止。

  ─开花的'植物放在阳光下,观叶的植物一星期1-2次太阳即可。

  四、活动延伸:

  学习孵豆芽的方法并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 讲科学用科学教案09-26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托班科学教案认识红色绿色11-03

中班科学教案:放屁_中班科学教案07-05

关于科学教案03-28

科学教案模板03-25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科学教案《赛车》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