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2-10-24 10:57:23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五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连接腰带,并能表述连接方法;了解连接在生活中的运用。

  2.乐意动手操作,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皮带、腰带若干。

  2.橡皮筋、回形针、扭扭棒、柳条、夹子、磁铁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经验,谈话导入。

  1.(出示皮带):这是什么?(皮带)你见到谁用过皮带呢?怎么用呢?

  2.系皮带。

  二、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尝试连接腰带。

  1.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连接腰带。

  (1)师:今天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一根腰带,看看这根腰带是什么样的?怎样把腰带的两头连接起来呢?

  (2)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连接腰带。

  (3)提问:你用了什么材料把腰带连接起来了?是怎样连接的?(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4)小结:刚才你们发现用柳条、夹子、扭扭棒……可以把腰带的两头连接起来:有的用柳条、回形针……“穿”过洞把腰带连接起来,还有的用夹子“夹”、磁铁“吸”、回形针“别”……也把腰带连接起来,方法都很不错!

  2.自主选择多种材料,尝试多种方法连接腰带。

  (1)师:等会儿请小朋友把刚才没玩过的材料,去试一试,这些材料能把腰带连接起来吗?已经玩过的材料,还可以动动脑筋想一想,有没有更多的连接方法?

  (2)幼儿自主选择多种材料,尝试多种方法连接腰带。

  (3)提问:这次你们肯定有新的发现了吧,说一说你们都选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方法把腰带连接起来?(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记录)

  (4)小结:你们真能干,又发现了更多的连接方法。(根据幼儿操作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3.游戏:腰带上的“结”。

  (1)提问:小朋友,想一想在这么多的材料和方法中,哪一种材料、哪一种方法连接腰带最牢固又最方便呢?(幼儿讨论)

  (2)幼儿游戏。

  (3)小结:今天我们自己动手,用6种材料把腰带的两头连接起来,发现:有的材料连接起来很方便,但不是很牢固;有的虽然很牢固,但是连接起来不是那么方便;还有的材料连接腰带又方便又牢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选择比较合适的材料和方法来进行连接。

  三、了解“连接”在生活中的运用。

  1.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连接,你能找出来吗?

  2.幼儿寻找,并交流。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故事《小雨点旅行记》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贴近生活,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王国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2、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种子的旅行

  2、种子旅行配对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你们都去旅行过吗?用什么方法去旅行的?

  2、师:今天呀,范老师请来了一些好朋友,它们也想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3、出示PPT课件:看,谁来了?

  4、师:认识它们吗?谁能来说说它们叫什么名字?(蒲公英、苍耳、莲子)

  归纳提升:蒲公英、莲子和苍耳,它们都是植物的种子。

  二、认识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

  1、师:这些种子都一样吗?它们有哪些区别?

  归纳提升: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是带钩还长刺呢。

  2、师:这些小种子呀迫不及待的要开始自己的旅行了,它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钻进土壤里,吸取着阳光和雨水,落地、生根、发芽。但是,小种子没有手也没有脚,它们要怎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旅行呢?

  追问: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莲、苍耳等植物的传播方式。

  ☆ 蒲公英旅行

  (1)师:咦,是谁在说话?

  《蒲公英的自述》: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绒绒的小花。微风轻轻地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师:啊,原来是蒲公英的种子在说话,你们听清楚它说了些什么?

  (2)追问:风真的能帮助蒲公英去旅行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flash)

  (3)追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

  归纳提升: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所以蒲公英就是靠风来帮它旅行的,风能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

  ☆ 莲子旅行

  (1)师:谁能帮助莲子去旅行呢?

  (2)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流水声)

  追问:为什么莲子会随着水流去旅行呢?

  归纳提升:原来莲蓬像小船一样能浮在水上,莲子落入水中,顺着水流到别处去安家,莲子就是靠水来帮它旅行的,水能帮助莲子传播种子。

  ☆ 苍耳旅行

  (1) 师:苍耳旅行要靠谁来帮忙呢?(播放flash)

  (2) 追问:为什么小动物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归纳提升:苍耳浑身长刺,容易沾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儿,就把它带到哪儿,所以动物和人都能帮助苍耳去旅行。

  ☆ 凤仙花种子旅行

  (1) 师:我们周围的大自然非常有趣,原来许多种子都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去旅行的。还有一种种子,它没有好朋友帮忙也能去旅行,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 师:看,它是凤仙花的种子,当凤仙花的种子成熟的时候,果壳裂开,种子就蹦到别处去发芽了。(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凤仙花就是靠自己的种子成熟后果壳裂开来,通过自身弹力把自己弹出去旅行的。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己来传播的,象我们常见的黄豆、赤豆、绿豆等。

  4、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是靠这些方法去旅行的?(播放视频)

  归纳提升:现在我们知道了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很多,有的靠风,有的靠水,有的靠人和动物,还有的靠自身弹射的力量。

  三、操作配对连线图

  1、师:今天呀,范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请你们帮助这些种子找到能带他去旅行的好朋友。

  2、验证:看看,你们都找对了吗?

  3、师:你们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真棒!

  归纳提升:大自然中的植物真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的种子都由它们的好朋友来帮忙传播的,当然也有的事靠自己的力量来传播。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秘没有被发现呢,它们呀都等待着我们小朋友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有;空气能流动。

  材料准备:

  透明塑料袋若干个、积木玩具、每人一组图标和一张记录卡、铅笔、牙签、小棍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塑料袋,引出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小客人(出示塑料袋),提问:它有什么用呀?(装东西用)

  2、老师演示用袋子装苹果或玩具,让幼儿说出瘪袋子变鼓,并透过袋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

  3、老师变魔术:不装东西,也能让袋子变鼓(装空气,不要让幼儿看见)

  4、幼儿尝试变魔术:不装东西,让袋子变鼓。提问:什么原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出"空气"这个概念)

  二、幼儿用塑料袋捉空气,证明空气到处都有。

  1、幼儿在教室里捉到了空气,猜一猜,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还有空气,你能捉住它吗。

  幼儿边说,教师边展示图标贴在黑板上。(如果幼儿说园以外地方,教师可引导幼儿下次去那些地方试试)

  2、幼儿拿着袋子去图标所代表的地方去捉空气,捉到后把图标贴在记录纸上,从而验证空气到处都有。

  3、幼儿按图标 逐一实验后,把幼儿的记录卡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小结。

  这个空气朋友真淘气,它到处都藏,可是小朋友们可聪明了,把它们从水房、厕所、楼道……都找出来了,空气到处都有,有的小朋友还说在公园里,在家里等许多地方都有空气,那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把空气朋友找到。

  三、证明空气是流动的。

  我们的好朋友空气说:"小朋友真聪明,我藏哪你们都能把我找到,你们把我装在袋子里,我可闷得慌了,我想出去亲亲你们的小脸蛋,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小朋友想想,你们不把袋子口打开,怎样才能让我(空气)流出来亲亲你们呀?"(让幼儿先猜用什么办法)

  提示:用准备好的牙签、铅笔、小棍等帮忙,在袋子上扎个眼,然后把眼对准脸,就可以感觉到空气流出来了。

  四、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小朋友见过什么东西开始是瘪的,后来充上空气,就变鼓了?(皮球、充气玩具、轮胎等)

  2、教师给瘪皮球打气。

  3、幼儿到户外玩吹气球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年历、日历,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 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话题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三、做游戏“找生日”,帮助幼儿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学教案07-07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磁铁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学教案07-05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日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他们在移动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纸桌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大班《电》科学教案10-08

大班科学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