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听课记录

时间:2023-11-25 15:20:53 记录 我要投稿

中班听课记录【必备】

  中班听课记录 篇1

  幼儿园中班听课记录及评析:会说话的标志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尤其是安全标志,在生活中能对我们进行提示、警告,是幼儿常见到又不易引起注意的标志。幼儿期孩子好奇心特别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遇到突发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缺少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巧。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意外损伤。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以常见标志为中心,通过认识各种标志,了解各种标志的意义等活动,让幼儿知道自己应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又不造成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严禁吸烟”、“禁鸣喇叭”等标志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意思。

  2.能大胆的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的各种标记。

  活动准备:

  1.各种标志图片

  2.自制红绿灯标志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手持红绿灯标志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

  2.提问: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老师没有说话,为什么你们一会儿开车,一会儿停车呢?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它告诉我们什么?

  二、出示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标志。

  (1)引导幼儿看“严禁吸烟”的标志,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师:这是什么呀?这上面有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是严禁吸烟的标志,它告诉人们在公共场合不能吸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

  (2)引导幼儿看“禁鸣喇叭”的标志.。

  师:这是什么标志呢?它上面有什么?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标志?为什么要禁鸣喇叭呢?

  小结:这是禁鸣喇叭标志,它告诉人们禁鸣喇叭。因为高音喇叭是一种噪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所以在街上是禁止鸣喇叭的

  (3)依次出示“当心夹手”和“当心学校”的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三、引导幼儿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其他标志,通过讨论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师:除了这几个标志,你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标志呢?

  (1)出示禁止标志师:这一组图片有一样的地方吗?(都是圆形的、红色的、都有斜杠)小结:这一类标志在告诉我们这些是不可以做的。

  (2)出示警告标志师:这一组图片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都是三角形的、黄色底的`、黑边)小结:这一类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四、设计标志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标志,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也来设计一些标志,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什么标志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使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知道我们必须要遵守交通安全秩序。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交通标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看到的标志,进行简单的描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进步。本次活动开始以游戏引入主题,最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想设计的标志并进行设计,在这两个环节孩子们兴致高昂,都踊跃参与其中。不足的地方是应该多引导、鼓励他们,使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幼儿大胆发言,主动探索,让所有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中班听课记录 篇2

  幼儿园中班听课记录及评析:我们的好朋友——树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听课评析:重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活动准备:沙尘暴纪录片一盘;树木作用幻灯片一组;树宝宝头饰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观看纪录片,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光盘,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你刚刚看到了什么?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沙暴尘?

  (二)展开部分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

  结合幼儿回答情况,演示幻灯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

  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听课评析: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人们不保护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最后让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并且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听课评析:三月正是植树的好时节,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可以向幼儿进行树木方面的有关知识教育。树木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的贡献巨大,但是幼儿在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多,对树木的了解不够。如果只是说教性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幼儿清楚了树木对人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要保护树木,爱护树木,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比单纯地说教要有效果。 通过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又引伸出环境保护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迅速衰竭。应该让幼儿明白,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因此,保护环境是我们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

  中班听课记录 篇3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在情境故事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分别有数字4、5、6的花架三个(白圆圈展示板); 红色的 花 朵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谈话导入:昨天,接到兔妈妈的电话,说花店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

  (二)、基本部分:

  1、复习6以内的点数:

  (1)、出示4根花枝,让幼儿点数:这是花店的花枝,有几根枝条?

  小结:两根两根合起来是4根。

  (2)、出示5根花枝,让幼儿点数:你怎么知道有5根?(幼儿点数)

  小结:4和1根合起来就是5根,3和2根合起来就是5根。

  (3)、出示6根花枝,让幼儿点数:数一数有几根?(幼儿点数)

  2、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师:兔妈妈说了,一根枝条插一朵花。

  (1)、教师示范在枝条上插花,采用一边说一边操作的方法。

  (2)、幼儿自选枝条,进行操作活动。

  A、问:你插了几朵花?为什么是4朵?(幼儿回答)请所有的插了4朵花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B、 小结:因为4根枝条,所以插了4朵花。

  C、请所有的插了5根枝条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你插了几根枝条?为什么?

  D、小结:因为有5根枝条,所以插了5多花。

  E、请所有的插了6根枝条的幼儿展示:你插了几朵花?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因为我有6根枝条,所以插了6朵花。

  (3)、出示花瓶:花是插在花瓶里的。让幼儿依次把花插在花瓶里,并表扬会等待的幼儿。

  3、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出示花盆,启发提问:花盆里一粒粒、黑黑的是什么东西?(种子)

  A、出示5粒种子的花盆,问:几粒种子?你怎么知道?提醒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师:兔妈妈说了,一粒种子开出一朵花,6粒种子会开出几朵花?(幼儿回答)

  B、教师示范点数手上的6朵花: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五朵花、六朵花。

  C、示范:在6粒花盆上依次贴出6朵花,小结:6粒种子长出6朵花。

  (2)、幼儿操作“种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在手上数出6朵花,提问:你种了几朵花?

  (3)、幼儿分享:谁种的花与种子是一样多的?你种了几朵花?让幼儿评价:5粒种子种了4多花,对吗?

  (4)、问: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几来表示?

  A、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展示板上:6个种子的花盆、朵花,都可以用数字6表示。

  (5)、出示3个白圆圈展示板“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A、师:兔妈妈说了,要把花盆放在花架上。

  B、出示6朵花的花盆,问:这要放在哪个花架上?

  C、请幼儿轻轻的把自己的花放在花架上,提示幼儿:我放好了,也坐好了。

  D、提问:这花架,你发现了什么?(幼:6朵花)他发现了花架上有几盆?(幼:6盆),教师带幼儿点数。

  E、小结:6的花架上有6盆花,5的花架上有5盆花、4的花架上有4盆花。

  (三)、结束部分:

  1、活动小结:6粒种子、6朵花、6盆花,都用数字6表示。

  2、师:今天兔妈妈要谢谢你们,帮了很大的忙。现在,我们把这些花架搬去兔妈妈的花店。

  评析

  教师教态好,目标明确,过程清晰,环节紧凑,老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及时的小结,是一节自然状态下很好的常规教学活动。但师幼的互动环节不够热烈,老师的应变能力有一点点欠缺。比如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要插在花瓶里,可很多幼儿插在地上,但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契机,让幼儿插在地上,而是强调了插在花瓶里,最终幼儿也是按老师的要求插在了花瓶里。如果老师的应变及时点,让幼儿感兴趣的把花插在地上,我想,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中班听课记录 篇4

  萝卜回来了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2、启发幼儿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炼故事发展的.线索。

  3、鼓励幼儿根据故事中人物的不同形象,设计表演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基调。

  4、培养幼儿在共同布置场景、选择道具、表演故事时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雪景图片,了解下雪。

  2.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1)理解故事第一环节--小兔送萝卜。

  a.小兔去找萝卜,学习句子"雪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猴一定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和它一起吃"。

  (听课评析:中班幼儿对于完整句式的表达能力还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鼓励幼儿跟着课件中的故事录音一起来学说,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b.小兔找到萝卜,模仿"挖"的动作。

  (听课评析:中班幼儿活动中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更喜欢情景化的活动状态。根据这个特点,我引导幼儿模仿小兔挖萝卜的动作,并在课件中配以动画效果的出现,激活物体,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好奇心,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c.讲述故事:小兔抱着萝卜,跑到小猴家,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小兔就把萝卜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2)理解故事第二环节--小猴送萝卜。

  a.小猴哪去了?巩固句式"雪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熊一定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和它一起吃"。

  b.小猴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就空手回到家里。它看见什么呀?(桌子上有只大萝卜)那它会怎么做呢?

  c.讲述故事:小猴抱着萝卜跑到小熊家,可是,门关得紧紧的,小熊也不在家。小猴就把萝卜放在窗台上,回家了。

  (3)理解故事第三环节--小熊送萝卜。

  a.小熊去找萝卜,继续巩固句式"雪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熊一定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和它一起吃"。

  b.可是找了半天,小熊什么也没有找到,就空手回到家里。它看见什么呀?(窗台上有只大萝卜)小熊高兴极了,它又会怎么做呢?

  c.讲述故事:小熊抱着萝卜跑到小兔家,这时候,小兔已经睡着了。小熊不愿意吵醒它,就把萝卜轻轻放在桌子上,回家了。

【中班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中班听课记录11-19

听课记录07-20

听课记录07-29

听课记录听课心得05-16

小学听课记录12-16

幼儿听课记录12-15

大班听课记录04-04

听课记录范文03-20

听课记录的评语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