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时间:2022-05-09 10:51:03 解决方案 我要投稿

解决方案模板汇总八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解决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解决方案模板汇总八篇

解决方案 篇1

  实现长距离、大带宽、高移动性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都已经充斥每个人的生活。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计算、数据汇聚为“云管端”这一新信息架构,而移动互联网作为管道中的关键一环,愈发显出其重要性。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已经从2G语音通信时代进入到4G畅享高速网络时代。目前,pre-5G的商用和5G的研究已经开始,其中,4G LTE技术带来的变革尤其具有革命性意义,OFDM调制技术的引入、高效的传输编码技术、更加简化的网络架构,产生了带宽、灵活度、传输效率等性能的巨大提升,造就了人们对无线通信的更多依赖。而5G技术一方面沿着4G LTE的方向继续演进,不断地通过引入新的调制、天线、组网技术来提升频谱利用率和单位面积内的数据吞吐量;另一方面更把目标投入了高频段新的广阔频谱和应用场景汇总,基本上是要囊括一切无线接入应用场景,这必将催生一大批新的移动应用和生产生活模式。

  采用LTE技术的无线覆盖方案是未来趋势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传统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势头同样迅猛。相比传统有线接入网络,无线局域网具有无需布线安装便捷,用户接入方便并使用灵活,经济节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移动,传输速率高等优点。由于无线局域网的多方面优点,使其在无论是覆盖小至几个用户的局域网,还是大至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上都有应用。在医院、商店和学校等公共场合,都有无线局域网的身影。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譬如客户端经常不能连上网络,经常掉线;可能无法获得IP地址;可能在多用户使用同个AP产生速度极慢的现象;若一个AP出现故障,将会大面积的使信号处于盲区等诸多问题。由于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上本身是作为以太网络的无线接入扩展,因此在空口上对于多用户缺少统一的调度协调,对于多个AP之间也不存在统一的调度协调,再加之过分追求速度和低成本而牺牲了很多移动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保证,因此在应用到具有大带宽、多用户、移动特性的公共场所时,难免弊端频现。

  目前,大部分企业专用网络领域均采用无线局域网覆盖方式,而企业专用网络不同于社会公共无线热点,它对于带宽、可靠性、多用户、移动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需求。只是长期受限于频谱、网络规模、设备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企业专用网络大多只能采用无线局域网的解决方案。不过,随着万物互联急速发展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和相关硬件平台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有大量新的频谱资源进行释放。采用LTE技术来改进现有的以无线局域网标准为主的企业专用网络必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针对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LTE技术的无线覆盖方案,提供具有传输距离、移动性、并发用户数和可靠性优势的无线接入设备将会获得市场的青睐。不过,对于广大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一次挑战,如果没有无线通信领域的长期积累,也将无法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中兴无线通讯芯片:高移动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纵观国内的芯片企业,中兴微电子可能会是这个市场中的一匹黑马。中兴微电子于20xx年注册成立,前身是中兴通讯于1996年成立的IC设计部,已拥有19年的IC研发历史。根据官方消息,中兴微电子现有研发人员约20xx人,在深圳、西安、南京、上海、美国均设有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共申请IC专利超过20xx件。公司每年将营收的30%用于研发投入,20xx年销售规模已跻身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前三。

  中兴微电子多年来为中兴通讯供应通信芯片,在无线通讯芯片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从而使得其可以将标准商用网络的服务经验拿来为广大企业客户所用,为他们提供长距离、大带宽、高移动性的定制化的芯片解决方案,将无线最前沿技术应用于专用网络。

  目前中兴微电子提供包括定制芯片、通信协议栈、核心网解决方案在内的多种定制化服务。涉及应用场景相当广泛,例如基于LTE技术的无线交通覆盖解决方案,在保证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率的基础上,提供基于低成本的接入AP、车载CPE和高速网关设备的组网方案和芯片解决方案,从而能够灵活支持各种授权和非授权频段的无线接入服务。并且其特有的单芯片软件无线电架构能充分保证系统的高集成度、定制化、可升级特性。又或者,无线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同样可以基于LTE技术,从而保证多路移动或者固定摄像头的无线高清的回传,减小布网成本。同时通过采用下移核心网络技术和简单以太网组网方式,可以说是监控安防未来升级的绝佳方式。再者,无线中继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到一些不方便布置有线连接的场景,有些AP无有线回传通道,通过无线的中继就可以回传到控制中心。

  是否拥有足够多的技术积累,能否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从而让移动互联技术能够适配于不同企业用户的需求,让大家分享无线技术的前沿发展,这将成为各家芯片服务商的必备功课,而谁又能在这个市场中独占鳌头,让我们拭目以待。

解决方案 篇2

  汽车行驶中突然熄火,是一件很不痛快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时候发动机熄火后还伴随着打不着车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汽车在行驶中突然熄火,首先要做的是确保安全,尤其是高速行车的时候,一定要把好方向盘,轻踩刹车,靠边停车(此时方向盘会变重,刹车也没有助力,ABS等安全系统也都关闭,所以必须谨慎)。

  高速行车突然熄火的案例还是比较少的,绝大部分都是低速行车或者怠速的时候突然熄火。

  汽车突然熄火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

  1、误操作。尤其是新手,比如说挂错了档位,比如说刹车踩得太猛,比如说油离配合问题等,又或者误碰车钥匙熄火,再次着车即可。

  2、节气门/怠速马达太脏。多发生在怠速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发动机抖动故障,再次启动的时候轻踩油门给点油即可着车。建议及时清洗节气门。

  3、燃油系统故障。油不好、没油了、油泵烧了、油路堵了、油泵保险坏了、燃油压力传感器坏了等等,都有可能,检查相关零部件。

  4、点火系统故障。包括火花塞故障、点火线圈/点火模块故障、缸线老化等等,检查相关零部件。

  5、节气门、怠速马达故障。节气门、怠速马达为发动机进气系统重要零部件,也算是比较精密的配件,因为节气门总成、怠速马达损坏而熄火、不着车的情况也不少。

  6、发电机、蓄电池等供电系统故障。蓄电池没电了不能着车,发电机故障了不能发电,检查蓄电池供电情况,发电机是否故障,发动机皮带等附属零部件是否存在什么问题。

  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流量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等故障。发动机喷油量的控制信号来自前两个传感器所传递的信号,进气压力传感器则监测进气歧管真空度情况,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会存在发动机无法启动、熄火等故障。检查相关零部件,是否存在损坏、接触不良等故障。

  8、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也是比较常见的故障,一个监测发动机转速,一个确定发动机该何时点火,只要一个出现故障,发动机便会突然熄火或无法启动的情况。

  9、发动机正时系统紊乱。正时系统校准不对,发动机顶气门等等,属于比较严重的故障,不能着车,只能申请救援。

  10、其他情况。诸如发动机某条线路是否存在虚接的情况、行车电脑(ECU)控制是否存在故障等,一些比较小众的故障。

解决方案 篇3

  一、概述

  暖气不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必须深入现场针对性分析方能找到解决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小区整体不热和个别用户不热。小区暖气不热又可以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明:就是热量送不来或者是热量送不走,其根本就是热力公司要送来足够的热量,然后二级换热站又把足够的热量送到各用户的问题。对于暖气不热的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引起暖气整体不热的原因较多,对其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二、原因分析

  1、首先讨论一下小区整体不热在一次循环水侧的原因。小区整体不热,首先要考虑是否热力公司的问题,然后再查找小区二级换热站设备或运行问题。现在小区换热站都安装有热量总表,方便用来分析查找原因,热量总表测量出热力公司送来的一次水流量、进水温度、回水温度,这三个参数反应了热力公司送入的总能量。简单方法计算,在大气温度-5℃时,送入10T/h进水80℃回水40℃的热水,可以供10000㎡的用暖。如果低于这个供应量,小区将可能整体不热或者只有少部分用户热。下面分析一下低于这个供应量的原因。

  1.1、热力公司进入小区的一次循环水的阀门开度太小,送入的水量不够。

  1.2、换热站处于热网末端,进、回水差压小,不能提供足

  够的流量。

  1.3、换热站内的换热器一次水侧的流道结垢、滤网堵塞致使流通阻力大,一次循环水供水量不够。

  1.4、换热器选型错误,换热器流道长而且狭窄,造成流通阻力较大,这种换热器应安装在热网的首端,但装在了热网末端,一次循环水没有足够的进、回水差压克服这个阻力,来提供足够流量。就像电路一样,电压较低,电阻较大,电流就小。

  这几种情况归结起来就是热量送不来的问题,发生在一次循环水侧,其表现是一次循环水量不够,没有把足够的热量送过来。

  2、下面再分析二次循环水侧引起暖气整体不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查找原因时,还是要依靠小区换热站安装的热量总表,当热力公司供的一次循环水回水温度较高,小区暖气用户全部或大部分不热就要查找下面一些原因。

  2.1、小区热网循环泵一台泵流量不够,例如:小区热网需要流量500T/h温度45℃的水进行循环,但只运行了一台额定流量300T/h的循环泵,处于小区热网首端的楼层较低的用户的流量能够满足,处于热网末端的或供暖楼层较高的将因流量不够而不热。

  2.2、换热器的二次水侧流道结垢,流动阻力增大,热阻增大,使二次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温都下降,造成用户暖气不热。

  2.3、楼栋较多,小区热网管线较长,换热站送出的二次循

  环水不能平均分配给每个楼栋,造成小区热网首端的用户暖气热,末端的不热。

  这几种情况就是热量送不走的问题,就像有足够多的物品,就放在这里,有许多人需要,但是不能合理的分发下去。

  三、解决方式

  送不来的问题可以从一次水流量、进回水温度这几个参数反映出来,但有些原因不是热力公司造成,具体是哪些原因,需要从简到繁逐一查找,需要以热力公司为主体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换热站内的表计来分析问题根源。主要解决手段有开大一次水侧阀门;清理换热器和滤网使换热器阻力减少,来增大一次水流量;由热力公司提高一次水进水压力或在一次网管道上加装变频循环泵增大一次水流量。这些都需要和热力公司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解决方案 篇4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理论上的假设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在公共物品领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帕累托最优,出现了市场失灵。

  当市场失灵时,必须借助政府干预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同时对政府行为加以规范,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我国旅游市场恰恰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等特征,各利益主体想方设法突破政府旅游价格规制,导致规制流于形式,进而伤害公众权益,影响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旅游价格规制失灵的主要表现

  (一)旅游价格规制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

  旅游价格规制领域存在大量的政府规制"越位"、"错位"、"缺位"情况。[2]一是"越位"。主要是指政府规制权力缺乏合理界定以及程序性限制不健全,使得政府权力在旅游经济领域被过度使用,出现了一系列的"出租"与"寻租"行为。二是"错位"。主要是指旅游经济规制权不明确,政府既是规制的主体,同时又是行业经营的主体,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导致旅游价格领域规制职能无法得到正常行使。三是"缺位"。主要是指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在旅游经济领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规制过于集中在价格听证等环节,在后续的监督与管理环节没有更多作为。

  (二)旅游价格规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政府对旅游价格的规制与干预主要通过政府出台的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来实现。当政府出于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大多数经营者利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出台某项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时,可能会对某个具体旅游企业产生不利,此时,旅游企业从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中寻找规制上的漏洞就不言而喻。在我国旅游价格规制实践中,时常因为在出台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前调研不充分,导致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不完善,加之监管不力,使旅游价格规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三)旅游价格规制的部门利益争夺

  我国旅游相关产业、相关部门往往归口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如旅游饭店管理归口城市管理局,旅游价格管理归口价格主管部门,旅游景区管理因为其性质、类型不同而分属于文物、交通、旅游和林业等多个主管部门。一些旅游规制主管部门往往从部门利益出发来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从而导致实践中的规制相互冲突。以景区门票价格为例,按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规定,在目前景区门票价格制定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特定的质和量的标准前提下,参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制定景区(点)的门票价格,是各地的通行做法。[3]

  但事实上,有资格成为评级主体的部门包括多个,如国家文物局负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定,国家林业部门负责国家森林公园的评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国家地质公园的评定等,各个部门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争夺。

  (四)政府旅游价格规制成本过高

  旅游价格规制成本过高主要表现为:(1)由于缺乏健全的旅游信息系统平台,价格主管部门与旅游主管部门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加之旅游、价格主管部门对旅游企业信息真实性的掌控不到位,导致旅游价格规制决策失灵,影响了规制效果。(2)虽然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在旅游价格规制上有所作为,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加上执法力量不足,往往使旅游价格规制得不到真正落实。这从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中经常采用的"应当"、"适当"、"相应"、"其他"等不确定字语中可见一斑。政策、制度或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容易产生权力寻租,最终导致旅游价格规制失灵。

  二、导致我国旅游价格规制失灵的主要原因

  (一)旅游信息不对称

  旅游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旅游价格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仍然有很多旅游消费者作出了非理性决策。如旅游消费者参与"零团费"旅游,实际上对该旅游产品的价格组成等信息根本不了解,这也是"零团费"旅游得以在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等各领域畅行无阻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旅游信息不对称给旅游企业品牌建设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面对因旅游信息不对称而获得的短期利益,一些旅游企业放弃了对企业品牌的维护,频繁利用规制漏洞,采取不合理的措施,严重破坏了旅游价格规制制度,侵害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权益。

  (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市场价格机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我国很多旅游景区如张家界、九寨沟、黄山等,其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旅游价格一旦以"市场形成",会造成事实上的价格垄断。[4]

  这些景区旅游产品定价再高,仍然会有众多的旅游消费者前往游览。因此,国内旅游市场失灵是显而易见的,有必要通过政府规制来规范其价格。

  (三)部分旅游产品价格形成具有外部性特征

  不存在外部性的前提下,竞争是实现市场帕累托效率最优的唯一途径;存在外部性的前提下,企业决策和经营行为并不能导致资源最优配置。如当一个旅游企业花费一定成本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后,其他旅游企业会进行无成本复制,并以更低价格展开竞争。如此一来,旅游企业的创新精神将受到抑制,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社会总收益减少。外部性的存在不仅会降低市场效率和资源有效配置,而且会影响政府规制,破坏旅游价格规制制度。

  (四)部分旅游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特征

  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匡林(20xx)认为,旅游资源和景区产品是一个公共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旅游价格对社会效益的体现更加充分,经济效益明显淡化,以突出旅游产品的公共物品特征。旅游消费者付费进入旅游景区后,其消费变得具有非排他性,由于存在服务"搭便车"现象,经营者往往对观光服务与接入服务进行捆绑消费,旅游产品的价格除了反映景区维护与保护成本外,还将旅游景区自然折旧与资源占用等成本计算在内。[5]

  根据法律规定,风景区资源属于全民所有,从公平角度分析,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多余收费理应上缴财政,而不是留给地方财政或经营者。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促使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各个旅游景区以及旅游实体往往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角度有选择地执行相关政策,造成旅游价格规制失灵。

  三、消除我国旅游价格规制失灵的制度创新举措

  (一)积极开展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

  旅游信息传递主要包括了旅行社自身市场信息传递、目的地旅游产品供应商市场信息传递和旅游消费者市场信息传递,其中旅游社自身市场信息传递在其中占据了主导权。旅行社会利用这种信息传递优势,放大其市场利益,从而形成劣质旅行社市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开展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通过旅游目的地供应商信息传递系统构建,形成更加完善、更加对称的信息传递格局,以推动旅游市场秩序优化。[6]

  一方面,通过旅游目的地供应商信息传递系统构建,可以使其单独完成旅游信息公开,第一时间掌握旅游消费者信息,提升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如此,旅游企业利益得到保障,旅游目的地涨价动力被削弱,进而从客观上维护政府旅游价格规制的严肃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旅游目的地供应商信息传递系统构建,可以将那些依赖信息不透明"吃完原告(游客)吃被告"的旅行社剔除出旅游市场,促使旅游服务企业更加注重自身服务质量提升,切实维护旅游市场价格稳定。通过旅游目的地供应商信息传递系统构建,旅游主管部门也可以获得更加真实全面的市场信息,从而提高其规制制度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间接保障旅游价格规制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规制失灵现象。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因市场垄断带来的规制失灵现象。一是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应在《反垄断法》基础上,对行政垄断进行明确规范,避免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乱设市场准入门槛。[7]加大对行政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应彻底改变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对国有垄断旅游企业经营主体实行政企分离,使国有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成为不再享有市场特权的市场主体,促进旅游行业自由竞争。

  (三)建立合理的税收及收费制度

  为了限制旅游景区外部性的负面影响,有必要由政府代表公众利益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对旅游经营者征税。这是外部性内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旅游经营者产生负外部性的部分征税或收费,可以很好地规制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减少其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求,降低其在政府有关旅游价格规制上寻找漏洞的动力。二是改革旅游消费者收费制度。当前的收费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政府开发的旅游景区中,往往是旅游消费者越多越好,根本不考虑旅游消费者的体验质量。可以通过实行押金退款制度和季节差价方式,调节旅游消费者流量,促使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别定价制度

  我国《价格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实践中,如果景区定价制度不合理,不仅会破坏旅游价格规制,也会侵害旅游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差别定价制度,消除因旅游自身公共性带来的失灵。[8]

  一方面,实施不同旅游景区差别定价模式。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世界遗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市区)级风景区、公园等五类。越是基层的景区、公园,其收费应越低,可以弥补运营成本即可;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可以考虑溢出效应和拥挤效应。应在考虑旅游企业合理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加收一定的拥挤成本,同时明确旅游景区成本核算体系,包括资源使用补偿费、环保费、硬件(包括游览参观点基础设施建设)折旧、职工工资及其它福利费、管理费、利润税金等。要避免将其他成本搭车折算进景区运营成本,提高价格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切实保护公众利益。另一方面,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应加强对听证会的细节审核,包括制定严格的听证会程序,严格审核听证代表资格、科学确定各类听证代表占比,确立听证主持人资格等,严格审核旅游企业运营成本及其价格调整的理由,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维护旅游价格规制的严肃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卫华。机制、体制与规制———我国旅游价格规制的有效性分析[J]。海峡科学,20xx(3):32—33。

  [2]陈卫华。我国旅游价格规制模式演变与制度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9):51—52。

  [3]栗超。国内旅游产业规制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xx(14):62。

  [4]宋波,徐飞。不同需求状态下公私合作制项目的定价机制[J]。管理科学学报,20xx(8):63。

  [5]张海霞。国家公园的旅游规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54。

  [6]刘宇。风景名胜区规制失灵研究——激励性规制理论的一个应用[C]。中国旅游研究年会,20xx。

  [7]王魁。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政府规制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xx:27—28。

  [8]吴成安。遗产型景区经济规制目标的实现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20xx(31):40—41。

解决方案 篇5

  大部分的女性司机都有一些不良驾驶习惯,她们可能只是按自己的喜好来追求驾驶的舒适性,却不知道这些习惯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不良习惯解决方案:

  1:喜欢穿高跟鞋或松糕鞋开车

  女司机出事故,多与穿鞋有关。尤其夏天穿高跟凉拖鞋,控制刹车时没有着力点。有的女司机穿高跟鞋甚至容易出现卡在制动踏板的情况。

  解决方案:建议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应该在车里再多放一双鞋,不开车的时候可换穿高跟鞋,开车的时候应穿平底鞋。切记换下的鞋不能放在前座位下或前座旁。

  2:喜欢在车内悬挂各种小玩偶

  车上悬挂的小玩偶在行车过程中左右摇晃,容易阻挡视线。后座上方挡风玻璃前不宜放背包、手包及其他玩具等物品,在紧急刹车时,这些物品有飞向前方伤及司机的可能,在倒车时也容易影响司机视线。

  解决方案:将玩偶的位置转移到不影响驾驶视线的地方,美观、安全两不误!

  3:喜欢在驾驶位上加坐垫

  很多女性由于身材娇小,习惯在驾驶座位上垫一个坐垫。然而因为坐垫是活动的,容易造成驾车者身体不稳,当遇到情况紧急制动时,身体往前的惯性很容易使人从坐椅上滑落,尤其是部分不爱佩戴安全带的司机,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驾驶员无法坐稳在驾驶位上,造成身体撞向方向盘。

  解决方案:挑选适宜于自己身材的驾驶座椅;驾驶时请戴上安全带。

  4:不愿系安全带

  不系安全带的危害众所周知,尤其有些女性因为工作需要,穿着较为讲究的时候不愿被安全带弄皱身上的衣服,因此会存在侥幸心理不佩戴安全带。此外,对于女士最常佩戴的胸部挂饰,在遇到突发情况急刹车时,容易造成胸骨骨折等严重伤害。

  解决方案:这个最好解决,有什么能比安全还重要呢?请在驾驶时随时戴安全带。

  5:开车时喜欢戴尼龙手套

  在开车急转弯时,需要大幅度控制方向盘,尼龙手套容易滑手,不能有效转动方向盘使得车辆失控。

  解决方案:购买专业的驾驶手套,真正专业的驾驶用手套会在手掌和手指处使用防滑的翻皮或植入细小的颗粒,可以防止打滑。如果觉得专业驾驶手套价格太昂贵,MM们也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自行车手套。

解决方案 篇6

  背景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科研、后勤、师生、商户、银行提供了集中统一的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程度,推进信息化进程,为学生及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最终达到教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最大限度的共享;同时通过对学校及学生消费资金的数据流的分析及预测,来进一步的改善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环境提供。

  全面启动校园“校园一卡通”,将使校园网得到高效、合理的应用,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强学校信息管理,将学校建设成信息化、现代化的新校园,为新世纪增添新气息、树立新形象。在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互联网的21世纪,“校园一卡通”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校园一卡通系统适用于使用校园卡系统的校园内。持卡的用户主要是学校的学生以及教职工,也可以是临时的流动人员(如访问学者,函授生等等)。

  校园卡主要具有储蓄、取款、消费、身份认证、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其应用覆盖综合消费系统,包括收、缴费及各类款项支取,校内各类小额消费;以及信息查询系统,包括身份认证,门禁、考勤、图书借阅、计算机房上机、部门分项预算、科研课题、教学情况、学籍学分、课程成绩、管理信息查询及统计分析等。整个系统可与银行系统和校内原有的软件系统及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有良好的衔接。

  解决方案

  本方案采用校园智能卡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卡一卡通系统,它集成智能识别、网络通讯、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成果,采用先进的智能卡(IC卡)技术和产品,用一张非接触式IC卡作为校园卡,代替出入证件和钞票,实现各种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功能。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统一规范的智能管理系统。

  1、建立一体化的一卡通平台

  以校园网为基础,建立“一卡通系统”的基础平台,该基础平台统一管理所有人员机构信息、卡片设备信息、控制台权限信息和帐套信息,为校园卡应用中的所有业务应用子系统提供共享数据访问服务。各业务应用子系统运行在该基础平台上,实现具体业务功能,如消费管理、门禁管理等。以后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卡片功能的增加,只需随时增加子系统,不需再对平台进行扩充。

  2、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持卡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和电子钱包都作为统一的公用数据在全网上实时共享,做到一人一卡、一人一户,所有数据的变更都做到全网立即生效。

  消费一卡通

  持卡人可以在校区内任何消费网点刷卡消费,取代现金交易方式。包括:缴费、食堂、超市、餐饮、小卖部、浴室、洗衣、校内大巴、上机收费、图书借阅管理、医院的挂号收费管理、电控管理、水控管理,等等。所有商户都可以通过此方式收款、结算。

  身份识别一卡通

  用校园卡取代各种证卡(包括学生证、工作证、借书证/卡、医疗证、出入证等)和开门钥匙,实现校门、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楼、学生公寓等场合的的身份识别及刷卡开门。

  与其它子系统的融合

  平台预留的扩展接口实现与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其他MIS系统、OA系统的融合。实现与教务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学生按学期的学籍注册管理,实现教学资源、生活设施的使用控制;实现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等其它第三方子系统的对接连通,做到系统间无缝的紧耦合连接。

  3、自助业务

  借助自助终端设备,在校区内建立统一的校园自助系统。持卡人可实现银行卡的自助业务,如,自助修改密码、充值、转帐、挂失、查询,等等。为持卡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4、实现银校一卡通

  银行卡、校园卡二者有效结合。一卡通中的校园卡可以在校园内通用,同时银行卡也可以在社会上通用,持卡人通过它可以在校园以外的地方进行电子货币结算,如:银行网点、银行ATM机、商场、宾馆、酒店等。

  通过自助圈存实现银行卡—校园卡实时自助转帐功能。

  5、实现财务统管

  建设学校一卡通结算中心,对校区的所有商户实现统一结算和管理。一卡通结算中心配合学校财务部门管理,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安全、便捷的理财服务,实现学校的财务统管。

解决方案 篇7

  德性(sittlichkeit)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在其著作中,康德并没有像对其他重要概念那样,直接地作出一个清晰的正面的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康德强调了它的不同方面;它是至善的第一要素,是被道德法则所决定的意志,是幸福的配享之条件,等等。但其具体内涵虽然被领会,但却未被澄清,而后者是康德批判哲学所一贯要求的。本文将深入考察德性及其相关概念的具体含义与细微区别,并揭示康德德性概念的两层含义,及其与康德道德哲学的整体结构(规范伦理学与德性动力学)的对应关系。

  一、德性(Sittlichkeit)与德行(Tugend)

  阐述康德的德性概念时,有两个相似的概念必须小心地加以区分:一是德性,一是德行。在汉语的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并没有认真地区分,它们的关系太密切了,两者的发音也基本相同。苗力田先生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原理》之序言《德性就是力量》中,就把引用的两句康德的名言“德性是战斗的道德意向(Tugend,d.i.moralische Gesinnung imKampfe.)”中之Tugend就被翻译成“德性”,当然,由于这对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完全可以互用,也并未对理解康德的德性理论造成大的障碍。

  康德的这两个概念是有着细微区别的,德行(Tugend)指是“战斗中的道德意向”,或者简单地说,“一种道德力量”,它是在具体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可以被观察到的东西。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也频频提及德行概念,除了在论及斯多亚派与伊壁鸠鲁派的德行概念时,作出了一个类似定义的表述:“使人类有责任遵守道德律的那种意向就是:出于义务,而不是出于自愿的好感,也不是出于哪怕不用命令而自发乐意地从事的努力,而遵守道德律,而人一向都能够处于其中的那种道德状态就是德行,也就是在奋斗中的道德意向,而不是自以为具有了意志意向的某种完全的纯洁性时的神圣性。”这一论述对“德行”概念从多方面进行了规定:出于义务而遵守道德律,在抗拒感性诱惑与逼迫的奋斗中的道德意向,就是“德行”;“德行”与“神圣性”是相对的概念。它还规定了德行作为“奋斗中的道德意向”,包含着“出于义务而遵守道德律”与抗拒感性的诱惑与逼迫两层含义。在另一个相关论述中,这两层含义以更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

  Tugend ist die St?rke der Maxime des menschenin Befolgung seiner Pflicht.

  “德性就是人在遵循自己的义务时的准则的力量。……,它不就单是一种自我强制(因为那样的话,一种自然偏好就可能力图强制另一种自然偏好),而且是一种依据一个内在自由原则,因而通过义务的纯然表象依据义务的形式法则的强制”。从汉德对照我们可以看到,现行汉译并未严格遵守德语在“德行”与“德性”之间的区分,有时会将Tugend翻译为“德性”而非“德性”。因此,为了论述中的统一性,本文以德语的概念为准,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如康德所说:“德语有幸拥有一些不使这些差别遭到忽视的表达方式”;在这两个概念中,这一优点就体现出来;在这一经典论述中,“德行”(Tugend)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非常清晰地表达出来:(遵守出自义务的)准则与力量。

  与此相似,对“德性”的论述中也可以分析出两个要素。在很多时候,“德性”概念是与“法则”概念一起论述的,如:德性法则;最接近于对德性作出定义的论述是:“人类(按照我们的一切洞见也包括任何有理性的被造物)所立足的德性层次就是对道德律的敬重。”该论述包含了两个要素:道德律与敬重,而人类所立足的“德性”层次就是“对道德律的敬重”,并使道德律排除其他的经验性根据,独自成为意志的动因(Bewegungsgrund)。

  这样,我们就可以澄清两个重要概念的具体的内涵了。德行概念包含着两个要点:准则与力量,意味着“出于义务而遵守道德律”与抗拒感性的诱惑与逼迫(奋斗),它是道德法则支配下的行动,因而“德行”一词是非常恰当的;“德性”则包含道德律与敬重两个要点,意味着把握理性中的法则并因敬重而使法则成为意志的唯一动因,因而德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品质(对道德法则的认识与敬重),却并不一定能付诸行动;因而,这两个概念的的关系是:“德性”是决定了意志是否是善良的意志的唯一因素,并决定一个行为是否可称之为“德行”。从道德心理学的过程来分析,对法则的认识及对法则的敬重使法则单独地成为意志的动因,此阶段主要包含“德性”的要素;从遵循法则的准则出发,奋力(奋斗,Kampf)地排斥感性因素的诱惑与逼迫,出乎道德法则而行动,主要包含着“德行”的要素。因此德性在前,德行在后;德性是内在的,德行是外在的;德性是动因(与动机),德行是行为;有“德性”者倾向于有“德行”,但不必然有“德行”,有“德行”者如其行为配称之为“德行”而非偶然的仅仅是合法行为的话,其行为中背后必有“德性”;借用一对中国道家哲学的概念来理解,“德性”是“道”,而“德行”是“德”。

  康德强调“德行”概念的作为行动的特征,是有据可寻的:“对一个纯粹实践理性的这种能力的意识如何能够通过行动(德行)而产生出战胜自己的爱好的意识,……,这样就产生了对自己的状态的一种消极的愉悦,即满足,它在其根源上就是对自己人格的满足。”在这一论述中,行动即德行,表明了德行概念所强调的行动意义;而且康德还强调了,这种对自己的状态的“消极的愉悦”,必须要在“行动(德性)而产生出战胜自己的爱好的意识”,才能够获得,如俗语所说:德行就是自身的回报。如果说这里只强调的德行的行动意义,那么在另一处,康德更为明确地将两个概念区分开来,“道德律是神圣的,并要求德性的神圣性,虽然人所能够达到的一切首先完善性永远只是德行,即出于对法则的敬重的合乎法则的意向,因而是对于违禁、至少是不正派、亦即在遵守法则上混杂进许多不纯正的(非道德的)动因这样一种不断的偏好的意识,”,因此,德性与德行的细微的区别更清楚地显现出来:前者指的是对纯粹德性法则的完全符合,它要求“神圣性”;而后者则是在与自己的偏离德性法则的其他动因作斗争中展现出来的行动,但它始终“只是德行”;德性强调的是它作为的意向的方面,而德行强调的是它作为行动(Tat)的方面。

  但是,尽管有这样的细微差别,在大部分语境中,如果用德性概念翻译Tugend在理解上不会构成障碍,因为真正的Tugend背后总是会有Sittlich-keit作为它的基础的;相反则不然,Sittlichkeit作为对法则的认知与敬重可能一直使意志保持为善良意志,但并不一定都能付诸感性现实,成为德性行动(德行),虽然在敬重中隐藏着激励人们为着遵循出乎义务的准则而进行斗争的那个力量,但它仍然不应被翻译为“德行”。

  二、德性理论的两个层次:法则(规范)与动机

  如上所述,通过对德性与德行这两个具有亲缘关系的概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一些共同特征。“德行”与“德性”均包含一个实际上非常相似的要素:“出乎义务的准则”与“道德法则”;两者包含的另两个相似要素虽然有不同之处,却有着潜在的密切联系:力量与敬重,前者是在奋力遵循自己的合乎义务的准则时体现出来的力量,后者是在面对道德法则时产生的情感。道德哲学中存在一个虽然很少明确提出但却非常关键的问题:遵循义务的力量从哪里来,为什么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即使同一个人,也是有时遵守,有时违反?正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潜藏着解决这一德性动力学问题的某种线索。

  以上的分析所得出的两个要素对我们深入分析道德哲学的根本问题有深刻的启发:法则(或出乎义务的准则)与力量(或者

  敬重的情感),它们分别对应了道德哲学的两个重要问题:知识与行动。传统中国哲学思想把目光聚集在道德问题上,贡献了许多重要的概念与学说。对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来说,具有参考意义的是传统的“知行学说”。中国哲学提出了关于知行问题许多重要的思想,如“知行合一”,“行可兼知”,“知难行易”,等等;这里不准备讨论这些学说的具体问题,仅仅是注意这一对概念的提法给人带来的启示。

  “知与行”这一提法建立在把道德问题区分为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知识问题与行为问题,换句话说,是认识问题与动力问题;知识问题要回答的是:我应该做什么;行为问题要回答的是动力问题:为什么我要做那些应该做的?在日常的道德经验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这两个层次: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其次要有动力推动我们去做出正确的行为。伦理学通常只讨论前一个问题,很少关注后一问题,事实上仅仅第一个问题的解决通常是无力的,因为人们会在心中问道:我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可我为什么要去做它呢?事实情况是:我们常常不去做那些我知道应该做的事情,相反,常常做那些我知道不应该做的;以致于人们讽刺道德说教者说:要按照我说的方式去行动,不要按照我做的方式去行动。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很少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因为说出来对自己的道德形象是不利的:人们通常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由于无知才犯下了错误,这样稍微可原谅一些,尤其是在汉语文化中,这种观念影响更加深刻,如:不知者不罪,无知者无畏;相反,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通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在选择了错误的做法的时候,实际上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当然,德性动力学的问题之被掩盖,还有其他的更深刻的原因。在各文明民族的古典时代,人们对人性尚有天真的认识,怀有普遍的信心与希望。睿智的苏格拉底,也认为只要人们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这样做,因为无人有意为恶;“美德就是知识”,明了善恶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行善,然而动力从何而来?苏格拉底老人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一问题,也许是他体验到的对义务的“敬重”如此之有力量,以致于他认为道德动力根本不是个问题。不论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还是斯多亚派与伊壁鸠鲁派,都未曾有深度地指出人性中恶的可能性及其对于道德生活的决定性意义,他们天真地认为,道德与幸福本质上是统一的,人们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践行德性的。

  基督教发源于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并成就于罗马世界之下层民众之选择,对人性所禀有的恶与人世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幸福与德性(在此世)非但不统一,反而实际上是极端对立的,因而“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圣经·新约·马太福音》19章。但德行与幸福在宗教中的另一种统一,虔诚的有德之人(义人)会在天国获得永福,这意味着幸福可能以另一方式成为德行的奖赏,而德行,作为获得幸福的手段,与幸福这一目的达到统一;此世的拒绝幸福,为的是天堂的永福;因此,基督教道德学说以这种方式解决了德性的动力问题:践行德行,因为永福作为奖赏;幸福作为感性的他律的动机被偷运进信仰与德行之中,使得信仰与德性本身变得不再纯洁,失去了自身的独立的价值。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之后的人文主义与经验主义却又站在另一个极端的立场之上去了,他们像彻底的伊壁鸠鲁主义者,声称幸福就是道德的目的与标准,甚至快乐就是幸福,创造更多快乐总量的行为就是更道德的行为,并为此创造了计算快乐的种种方法(如哈奇逊)。虽然这种立场是可以理解的,是对中世纪的基督教敌视幸福压抑人性的反动,但它仍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何为道德以及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

解决方案 篇8

  一、行业背景:

  机械设备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较好地发挥了支柱产业的作用。

  20xx年我国机械工业产销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38万亿元,销售产值14.0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3%和34.26%。自20xx年3月起,机械工业月度产值连续10个月超过1.1万亿元,已经进入了月产万亿元的新时期。

  20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历了“十五”“十一五”连续十年的超高速增长之后,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机械行业仍然实现了产销和效益的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与连续十年的高速增长相比,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落,特别是利润增速加速回落,凸显了行业加快结构升级的紧迫性。20xx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

  20xx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18.41万亿元、18.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和12.54%。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未来几年,我国机械全行业将在“十二五”规划指引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机械工业继续实现平稳增长。

  二、面临问题:

  中国机械设备行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再次面临行业低迷期。库存积压严重,减产甚至停产,资金链紧张,厂商面临着诸多困难。概括的将机械工业面临六大危机:节能减排危机、核心技术危机、人力本钱危机、原材料本钱危机、人民币升值危机,自主立异危机。我国的机械设备行业企业要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如何解决资金链的问题?

  三、企业贷款解决方案:

  1.企业经营循环担保:

  贷款特点:适合企业经营用,银行批的是额度不用不付息,可循环使用,用就取,不用就还,再用再取

  还款方式:每月只还利息,每笔贷款使用一年或两年时要循环还款后再取出来继续使用

  贷款金额:最高为评估值的100%

  贷款年限:最长可贷10年

  贷款用途:用于企业经营

  适用人群:企业或个人名下有北京大产权可抵押房产,企业每月用款不固定,有淡旺季的企业

  2.企业无抵押贷款:

  贷款特点:无抵押物的企业可取得信用贷款

  还款方式:每月还本还息

  贷款金额:贷款额度可根据私营主资信状况及提供的私营企业经营情况确定,放贷额度(10万-100万)

  贷款时间:5年授信

  贷款用途:用于企业经营

  适用人群:企业注册一年以上,正常经营无抵押物企业

  3.企业经营按揭担保:

  贷款特点:每月还款金额固定

  还款方式:连本带息还款

  贷款金额:最高为评估值的100%

  贷款年限:最长可贷10年

  贷款用途:用于企业经营

  适用人群:企业或个人名下有北京大产权可抵押房产,收入稳定人群

【解决方案模板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解决方案模板汇总六篇04-29

解决方案模板汇总十篇05-06

解决方案汇总九篇05-06

解决方案汇总8篇05-06

解决方案汇总八篇05-01

解决方案汇总四篇04-29

解决方案模板五篇05-06

解决方案模板9篇05-06

解决方案模板7篇05-04

解决方案模板六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