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08 10:05: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4、种一棵植物。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能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

  器材准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花、学习单(学生活动手册)、塑封植物图、小塑料盒、水、大蒜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聚焦

  导入:秋天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有很多漂亮的植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教师用课件播放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这些植物。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对植物的喜爱之情,感受植物的多样性。

  初步认识植物

  1、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过渡:这些植物姹紫嫣红,非常美丽。

  提问:在大自然中,你看到过什么样的植物?它长在哪里?

  学生根据之前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

  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边记录学生提到的植物名称,边引导学生描述见过的植物是什么样的。

  追问:在哪里看到的?它是什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谁能补充一下?看来这种植物在我们这个地方不是很容易看到,它生活在适合的环境里。你观察得真仔细。植物园中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书中告诉我们植物生长在哪里?

  设计意图:调取学生原有的认识,交流对植物的初始认知。

  2、活动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谈话: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千姿百态,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

  可真美呀!看,这里就有一张图片,漂亮吗?

  1挑战:考考你们的眼力,请仔细观察后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评价: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还看到什么了?

  2谈话:你们找到了图中有这么多不同的东西,你能辨认出哪些是植物吗?

  2挑战:哪些是植物?

  仔细观察,用红色的笔把你认为是植物的圈出来。分享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家说说:你圈出了哪些植物?它们长什么样?它们长在哪里?教师给每组学生下发一张大的塑封的图片和一支彩笔。

  讨论:哪些是植物?这些植物长在哪里?

  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蝴蝶是植物吗?

  提问:刚才你们还发现图中有一只小蝴蝶,它是植物吗?

  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想?

  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

  总结:植物与动物是不同的。

  总结交流: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植物,在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你还会有更多新的认识,记得把它补充到这张记录单上。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到植物与环境息息相关,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

  三、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

  活动三: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1、提问:刚才你们找到了图中的植物,非常好!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准备了

  一个惊喜,想知道是什么吗?把眼睛闭上,不能偷看。三什么?它是不是植物呢?

  同学们不着急说答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束,你们先仔细观察,再来说说它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

  我们做实验的时候需要材料,就从材料分发中心领取。谁是小小材料员?排好队。真整齐。

  学生分组自由观察。

  2、讨论:这束塑料花是植物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追问:生活中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塑料花是植物吗?

  小结:植物需要水才能长大,那我们就把塑料花插在装了水的花瓶中,每天看看它有没有变化,会不会长大。

  设计意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种一棵植物

  活动四:种一棵植物。

  1、今天我们一起找到了生活中和图片里的植物,也判断了塑料花是不是植物,接下来再一起做一个活动。

  提问:大蒜是不是植物呢?你的想法是什么?

  我们再来种一头大蒜,让它在以后的日子里陪伴我们上科学课。种大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种在土里,叫土培;还有一种是种在水里,叫水培。今天我们就放在水里种植。

  教师用课件出示种植方法。

  2、你预测大蒜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变化吗?

  3、看来它会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有变化,我们可以隔段时间记录一次,看看大蒜会有什么变化。看,这是一张科学记录表,我们每周记录一次,把它生长变化的特点画下来。

  五、小结

  这一棵植物可能要经历漫长的生长过程,你们可别忘记每天细心照顾它,及时观察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植物,课下我们也可以观察、尝试种植其他的植物。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自己动手画一棵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

  教法学法:观察法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玩。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

  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

  (1)它会不会开花?

  (2)叶子什么样子的?

  (3)生长在哪里?

  二、观察一株植物

  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的情况。了解这株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仔细看看它的茎和叶。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触摸)

  (2)请大家仔细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三、画一株植物

  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边观察边画,按茎------叶-------根的顺序。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体会。

  四、小结

  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原来它是绿萝(PPT出示)

  村长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副被弄乱的画,需要你们的帮忙才能复原,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幻灯片)

  1、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取观察呢?(幻灯片播放其中一棵大树的恶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作业布置:

  画一株植物,需要有根茎叶结构。

  板书设计:

  1、2

  观察一棵植物

  结构:

  根

  茎

  叶

  观察方法: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

  远

  近

  整体

  局部

  课后反思: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植物》单元的第一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重点在于调查学生对植物认识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对植物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这些都将通过“班级记录表”的形式展示出来。教材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已经认识的植物、辨识教材图片中的植物、讨论塑料花是否是属于植物的三个活动,暴露学生对植物认识的前概念,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认识到植物与非植物的一些区别。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种植并照顾一棵植物的活动,是本单元的一条重要线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为后续学习,特别是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

  学生身边的植物,每天都能看的。探索千奇百怪的植物世界对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兴趣,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学习基础。在知识基础上,一年级的学生能指认一些常见的植物,也能说出它们的名字,甚至知道根、花、果子等器官。但这些概念的认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在能力方面,一年级的学生,书写、交流的能力都也比较缺乏,刚刚接触科学,更没有倾听他人、记录、分析的学习能力,这些都需要老师在第一课的教学中做好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2、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

  1.比较塑料花和盆栽植物,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2.播种植物,能用简单的方式坚持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

  在活动中能认真观察、倾听他人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植物的多样性,认识植物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到植物与非植物的一些区别。

  器材准备

  教师:一盆植物(刺梅)、班级记录表、板贴

  学生:刺梅盆栽、每组一盆塑料花、绿豆种子、大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ppt多种植物照片)这么照片里的东西大家都认识吗?请学生说一说植物的名字。玉米、仙人掌、大白菜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板书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全班齐读"植物"。

  2.除了老师照片里的植物,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呢?

  (预设,老师追问:你能描述下XX植物的样子吗?生活在哪里?你是如何养XX植物的?需要浇水吗?需要阳光吗?)老师及时将有关植物的信息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如有根、茎、叶、花、绿色的、长在土里等。

  二、观察描述,寻找共识

  1.大家说的都很好,公园里有植物,山上有植物,有些同学的家里都有植物,看来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有植物的身影。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眼力,请大家看这幅图片。找一找这幅图片中哪些是植物?把你能找到的植物圈出来,看看谁找的植物种类最多。

  2.请学生先观察一段时间,让学生在图中圈出找到的植物,追问这种植物的特点,并将理由记入班级记录单中。(预设:长在土里、水里、会长大、石头缝中有)

  2.刚才同学们指出了很多植物,这里有一只会动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它不是?(预设:植物不会自己移动,有生命)

  3.出示一份刺梅盆栽。同学们找的真准确。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给大家发一份礼物,这个礼物是一盆植物,它叫名字叫刺梅。

  4.谁能说一说你看到的刺梅是怎样的?还能看到什么?除了用眼睛看,还能用手摸,摸什么?还能用鼻子闻,闻什么?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5.请同学用看、摸、闻的方法观察下刺梅,看看哪个组发现的最多。分发每组一盆刺梅,给学生小组内交流几分钟,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发现。(介绍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学生对植物的描述信息)(介绍之后要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如这位同学介绍的很详细,很完整,说话的声音很响亮等。)

  6、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原来关于植物,大家都有这么多的知识。指向班级记录表,小结对植物的已有认识。

  三、迁移对比,思维提升

  1、出示塑料花,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花,它的名字叫塑料花。同学们,这盘塑料花是植物吗?

  2.分别请一位认为是和不是的同学,说一说理由,追问与刺梅的区别。

  3.想判断是不是植物,要和真的植物刺梅比一比(ppt出示要求)

  (1)将小组内的一盆植物与塑料花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对比。

  (2)小组内说一说。你认为塑料花是植物吗?理由是什么。

  4.请每个小组领取一份塑料花,仔细观察,和刺梅比一比。找一找、想一想塑料花到底是不是植物。

  5.分组观察比较,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展示,全班交流。请认为不是植物的小组,说说他们找到的新证据。请认为是植物的小组也说说理由。(教师对班级记录表中植物的特点进行补充和修正,有疑问的不能达成共识的用问号标记)

  7.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很精彩,相信对如何判断植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但还有一些存在疑问,大家争论不下来。没关系,在接下来的科学课上,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有关植物的知识,到时大家会知道的更多。

  四、播种养植,拓展延伸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但是你们养过植物吗?(PPt向日葵的一生图)如果种的好,植物会慢慢的长大长高。老师这里就有几颗绿豆的种子,想不想自己来种棵植物?应该怎么种呢?

  2.结合ppt演示介绍绿豆种子的种植。在透明纸杯中放入湿纸巾,在纸巾上均匀的放上几粒种子。一到两天加水,保持种子潮湿,但不要淹没种子。期间观察种子的变化,画画或者拍照等方式进行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记录。

  3.下发绿豆种子,并指导学生将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到活动手册上。

  五、课后检测

  可以将记录表打印出来,粘贴在教室内,课堂上老师可以将最初的绿豆种子画在第一周的方框中,方便孩子进行模仿。课后还可以提醒学生,除了画的方式,拍照也是记录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拍摄的照片打印出来,然后贴在活动手册上。要求学生坚持记录,对能每周记录的同学给予激励和适当的奖励。

  【板书设计】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您好。我是孩子们的科学老师,《科学》是孩子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与语文、数学一样,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今天,您的孩子在第一堂科学课中学习了植物,课后孩子们将对植物进行种植。孩子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请您在百忙之中务必阅读以下的内容,与孩子一起种植一种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感谢您的配合!

  方法一:土培

  需要的材料:小花盆、铲子、新鲜泥土、水、种植的植物(绿豆、土豆、凤仙花等)

  种植的要点:

  1、小花盆的底部要留有小孔,方便将过多的水排出。

  2、放植物种子的土坑不要太深,稍微盖过种子即可。

  3、浇水不要太多,每隔几天浇一点水,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即可。

  花盆底部要有些小孔,方便排水 土坑不要太深,稍微盖过种子即可

  方法二:水培

  需要的材料:透明水盆或瓶子、水、种植的植物(大蒜、水仙、白萝卜等)

  种植要点:1、水不要加的太多,稍微打湿植物根部即可。

  2、每隔几天查看下水量。要及时给花盆补水。

  最后的提示:坚持观察和记录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和孩子一起,坚持每周一次用拍照

  或画图的方法将植物的变化情况记录在孩子们的活动手册中。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反思09-01

《我们知道的磁铁》教学设计06-19

《我们知道》教案03-03

《下雨早知道》的教学设计06-21

《植物》教学设计07-29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03-09

种植我们的植物导学案设计05-13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06-12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