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3 16:49: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11篇)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生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侯老师刚买了一套住房(出示课件),你们想了解点什么? (学生回答。)

  情况一: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同学们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从这个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况二: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房间是有大有小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有的房间大,有的房间小,房间的大小指的是面积的大小,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卫生间小是指卫生间的面积小,那你能说一说,客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餐厅地面的大小是餐厅的面积,厨房地面的大小是厨房的面积。

  师:再比如说,你看,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这个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积。那你们的手掌面呢?谁愿跟我比比,谁的面积大。

  师:你来,同学们看,谁的面积大?

  师:同位互相比一下。

  师:其实,周围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现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开始吧。(学生小组自由探究。)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比较的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

  学生交流(学习重叠法的语言:这个同学是把这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他发现垫壳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说垫壳的面积大,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刚才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图形,你们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

  师: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圆形和三角形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圆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能说出在这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刚才有的面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在信封里装着,可以利用这些学具摆一摆,数一数,看它们的面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好吗?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有几种情况)

  展示摆的好的小组,正确的摆法有以下情况:

  红纸 绿纸

  正方形 12 12

  圆形 12 12

  长方形 18 18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摆的,(出示错误的一组)你能说说你们比较的是哪张纸的面积大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那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师:找同一小组同学说:那你认为怎样就合适了?

  引导学生说:要用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课本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师:谁来告诉同学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几个?(学生回答。)

  师: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师: 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吗?(师贴1平方厘米)

  师: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脑海里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说一说。(学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现在你估计一下,这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

  生:5个。

  师:5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几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你认为橡皮这个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还有谁想说?

  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师:刚才,咱们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很快测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积。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学生答。)

  师:对呀,太小了怎么办?你觉得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师: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分米吗?(如果学生举起1平方分米就说,你知道这是多少吗?)

  师:祝贺你们,找对了。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量。)

  师: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学生找。)

  师:想一下,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面的面积呢?(学生答。)

  师:如果用它来测量操场的面积,你感觉怎样?

  师:你觉得用哪个单位来测量操场的面积比较合适呢?

  生:平方米。

  师: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1平方米,看大不大。

  师给学生展示1平方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米,好吗?(学生交流。)

  师: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师演示。)

  师:看一下,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好吗?

  三、小结,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师: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邮票和课桌面的面积。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不小,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还了解了面积单位,并且也学会了用测量的方法知道一些表面的面积,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计算的方法来知道物体表面的面积,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好吗?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的正确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面积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若干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面积”

  1.课件出示:在“五一”劳动节,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聪聪和明明举行了一场比试扫地的本领,于是他们来到了校园,聪聪选择了教室,明明选择了篮球场。“嘘——”只听智慧博士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过了不久,聪聪就扫完了,他兴奋的喊道:“我第一了,我第一了!”智慧博士问:“同学们,你们同意聪聪得第一吗?为什么?”

  2.引入课题:那么,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探究在“什么是面积”

  1、摸一摸,比一比,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1)在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它的面积。现在先请同学们就摸你身边物体的面。(学生可能摸到桌面、书面、文具盒表面、手掌、脸等)

  (2)现在请同学们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凳子的面,觉得这两个面哪个大呢?

  (3)结合刚才摸物体表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再举例说一说。例如,黑板的面比讲台的面大,老师的脸面比学生的脸面大。

  (4)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5)教师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板书: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一看,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

  (1)课件出示:

  (A)(B)(C)

  看看这几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平面图形→有大,有小。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二)比较探究,引出面积单位

  (1)如图,你能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2)每位同学的桌上也有这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大家可以借助学具(剪刀、直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若干张)来进行比较。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

  (4)汇报学习情况(可能出现:重叠法、剪拼法、数格法、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摆法……)

  (5)教师评价:同学们积极动脑,想出了这么多的比较方法。像数方格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数方格的多少,就可以判断出面积的大小。

  (6)小结:看来要对物体表面进行比较,每个方格必须相等,也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际上统一的——面积单位。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

  出示太阳和月亮图片,给它们涂上颜色,你们觉得哪张会涂得比较快,为什么?(月亮,因为它比较小)

  你们所指的是它的什么比较小?(面比较小)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与评价: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今天数学课上的探索就从我们最亲密的数学书开始。请你们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再摸摸课桌的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一看黑板的面和课桌的面相比,怎么样?

  归纳: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课件出示各图形(三角形,圆,长方形,角):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第4个图形能比较它的大小吗?为什么?

  归纳: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设计意图与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小组合作:比较课桌上红(3cmx5cm),黄(4cmx4cm),绿(3cmx4cm)三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汇报比较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用重叠法,但是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红色长方形和黄色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汇报:拼摆正方形更简便。红色长方形能拼15个小正方形,而黄色正方形能拼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所以黄色正方形的面积要更大。

  [设计意图与评价: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进一步激疑:是不是只要拼摆的正方形越多,它的'面积就越大呢?出示一个正方形,只能拼9个正方形,但它却比原来三个图形大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它拼摆的小正方形要更大)

  师生共同归纳: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那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用笔画出重点语句。汇报自学结果。

  1、认识平方厘米。

  课件出示:国际上规定: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看看哪个手指的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师:你周围还有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

  量一量邮票大约是几平方厘米?用来量数学书的面积怎么样?

  2、认识平方分米。

  课件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从学具中找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是1平方分米呢?

  量一量数学书的封面是几平方分米?

  用它来量黑板的面积怎么样?

  3、认识平方米。

  课件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你们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我们来感受一下。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纸,用直尺量量它的边长,告诉学生它的边长是1米。

  身边面积大约为1平方米的物体有哪些呢?

  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是几平方米?

  [设计意图与评价: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四、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五、巩固练习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比较面积的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小红和小丽在一次旅游中照了很多漂亮的相片,她们去到玻璃店想给自已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以便保存.课件展示两块面积相等,但是形状不同的玻璃,店长安装好了,却让她们付同样多的钱,可小红和小丽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多的钱不合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一、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你首先会看到它的什么呢?

  生:回答。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课桌的表面、练习本的表面。

  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什么吗?

  生:回答。

  板书:物体的表面。

  问:你发现这些物本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出示:

  问:你知道它们的面积在那里吗?(课件展示)

  面积周长呢?(课件展示)并比较大小。

  师:像这样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生一齐归纳面积的含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问:1、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电视和黑板的频幕哪个大?

  生:回答。

  师:像这样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面积的大小的,我们叫什么方法呢?师生归纳。

  板书:观察法。

  第一关: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生归纳重叠法。

  板书:重叠法。

  第二关:

  师生归纳数格子法。

  板书:数格子法。

  师生一齐归纳比较面积大小的.三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通过刚才学习的方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

  展示几个小组不同的摆法,并师生共同归纳: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而用□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让学生看书质疑,并把自已认为重要的句子画出来。

  1、认识平方厘米。

  问: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板书并出示1平方厘米的图形。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2、认识平方分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板书并出示1平方分米的图形。

  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3、认识平方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板书。

  师: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让学生4人双手围成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即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4、加强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四、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5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3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教室的面积是54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60-62页和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结合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建立面积单位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面积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PPT课件、米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教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表面的面积。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你还能举例比一比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发表意见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4.探讨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课件出示两个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小一些?能比出结果吗?为什么?

  (学生用观察、重叠等方法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

  小结:用观察、重叠等方法,都不太容易立刻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2)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①激发度量意识。

  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提示:用小精灵的建议试一试)

  从学具中选择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②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3)提供学具(长方形、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提出操作要求:

  ①同桌两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学具,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③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分别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作单位)引导学生结合所摆出的图形思考: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4)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小结:国际上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5.应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感受单位的价值。

  (1)完成教材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第二、第三幅图中正方形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小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3个面积单位,应用面积单位我们就能准确地测量和计算面积了。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厘米,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每组发给一个信封。

  2、今天我们要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感觉一下它有多大?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

  4、动手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测量。

  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前可以猜猜什么图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测量单位,最后再看统计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为测量单位的图形,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

  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传达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息?或者根据它能提出哪下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

  8、(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主要由两点原因:

  (1)正方形能密铺;

  (2)操作简单方便。

  9、现在请用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的小组,再报告一下测量记过。大家一起来看看,对这些测量结果,能提出什么问题?

  10、测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一测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

  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有多大?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dm或m)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能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教具准备:电脑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老师出示一张奖状,如果给这张奖状镶上一个镜框,怎么才能知道用多少铝合金条?如果再加上一块玻璃,需要知道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面,课桌的面。指出课本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如黑板面、墙面、地面等。请比较课本封面与课桌面的大小。(把课本覆盖在课桌上验证结果)

  师:再比一比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指出: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投影出示第92页,练一练,比较物体的`表面,哪个面积大一些?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如果我们把书本面、课桌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师:长方形其实是平面图形的一种。(板书: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有很多种,学生说,大屏幕显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角)指出,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师:上学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已经知道他们是由线段围成的?看一看,除了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哪些图形是围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师:为什么角不是围成的平面图形?(板书:围成的平面图形)3、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师:(课件出示大小明显的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长方形大,正方形小)师:(课件出示两个位置不一样,但形状大小都一样的长方形)再请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师:看来不能像刚才那样一眼就看出大小了,怎么办呢?请看屏幕。(电脑显示:两个长方形经旋转,成同一水平位置时,再叠合)现在说说看,谁大谁小?怎么比的?师:(电脑显示:15个面积单位的长方形和16个面积单位的正方形)最后,请比较这组图形大小。师:(电脑显示:两个图形重叠)重叠后,一个图形较长,另一个较宽,还是看不出大小,怎么办?请看屏幕。

  (电脑显示:把两个图形化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方格)现在会不会比较?师:每个小方格是否一样大,还应验证一下。(电脑显示:长方形中移出一个小方格,与正方形中的一个小方格重合)

  指出:通过前面的比较,说明围成的平面图形和物体的表面一样,也是有大小的。

  4、揭示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常用的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师:(电脑显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均被划分成9个小方格)这两个正方形各包含几个小方格?他们的面积相同吗?

  师:为什么包含的小方格个数一样,面积却不同?

  师:小方格的大小不一样就是测量的标准不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每次测量都应该用同样大小的小方格做标准,这样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看书93页。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认识平方厘米。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请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量出它的边长。学生操作后指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比比看,你的哪个指甲最接近1平方厘米?讨论后,指导用“1平方厘米”量指定图形的面积。(量学具盒里的硬纸片)

  3、认识1平方分米。师:(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猜一猜,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还是1平方米?为什么?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不是1分米,还应该验证一下,想想该怎么办?学生测量后指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师:用“1平方分米”量课桌面的面积。(分组竞赛)

  4、认识平方米

  师:刚才我们用“1平方分米”测量了课桌面的大小,如果用1平方分米去测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觉得怎么样?

  师:这就需要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出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想想看,它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是1平方米?

  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米?(学生举例)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有几个平方米?

  四、巩固练习

  1、镜框上镶的玻璃是指奖状的哪部分?它约几平方分米?

  2、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练习十八第1、4题。

  3、抢答题

  ①将常用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排列。

  ②测量围墙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

  ③手帕面积约4()

  ④邮票面积约4()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内容

  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灵活地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并且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式的方法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难点与关键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2、是学生建立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各一个。

  学生准备:三张彩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每四人1份;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学具若干、圆形纸片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张纸,为什么?(学生们都议论纷纷,都想选择小的那张纸涂色)

  导入:同学们都认为,要想很快的涂完,理所当然的要选择这张面小的来涂,对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内容。(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感知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1)摸一摸,课本封面、课桌面,感知谁大?

  (2)看一看,课桌面与黑板面,谁小?

  (3)比一比,练习本的面和数学书的面谁大?

  (4)归纳:原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出示图形:

  师:刚才我们比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现在我们来比比平面图形的大小。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第四个图形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2)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小结:

  1、归纳面积

  2、图3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师:谁根据这两句话概括出什么叫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1、动手操作,比较面积大小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三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比较方法)师:刚才同学们用重叠、拼剪、数方格、测量等方法比较出三张彩纸的大小,同学们真棒!

  2、出示课件

  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3种图形,你认为选用哪一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来比较比较方便?

  课件展示摆法1:

  师:你现在能不能很快地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能)

  生:第2个图形面积大,因为第一个用了14个小正方形,第二个用了15个小正方形。

  师:同意吗?(同意)看来用正方形的确不错。师:还有不同意见吗?出示摆法2:

  师:这种能比出结果吗?(能)谁的面积大?(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生:第2个图形面积大,因为第一个用了14个圆形,第二个用了15个圆形。师:这种能比出结果吗?(不能)师:为什么不能呢?生:因为用圆会有空隙。

  师:哦,看来用圆的确不是很合适。出示摆法3:

  师:这种能比出结果吗?(不能)

  师:看来用长方形不一定能够比出来,选用长方形不是很方便。师: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3、面积单位认识。

  教师边介绍边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老师把它们全部带来了。边介绍边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种不同颜色的纸片。)

  出示课件: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面积单位,你们能说说我们身边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生:一角钱硬币、一个指甲盖大约1平方厘米。一个手掌心、一个插线盒大约1平方分米。一扇窗户、一张方桌大约1平方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已经和这些面积单位交上朋友了。

  4、面积单位的应用。

  应用面积单位进行估算。给面积单位找实物,结合实物选择面积单位,采用师生配合,生生配合形式训练。(如课桌、数本、文具盒、奖状、教室等)

  (四)、考考你

  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间教室大约63()

  老师衬衫上的一颗钮扣大约1()教室墙壁上的镜框面积大约15()一张邮票大约6()

  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慨括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常用面积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击掌。

  2、出示两片树叶,涂色比赛。

  3、课件出示P60图。比较那个面大。

  4、小结:这些我们能看到的和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片

  哪个图形面积大?

  2、谁能用一句话慨括什么是面积?

  3、结合生的回答师板书。

  4、①、重叠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②、利用手中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5、面积单位:

  ①、以小组为单位自学P63内容。

  ②、生答学到了什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

  ①、课件出示

  ②、P64 1、2、3、4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课后找一找周围的物体表面。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0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引导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注重了以下问题:

  1.合理解读教材。在整体把握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教材例2,在学生无法用观察法、重叠法直接比较的基础上提示用图形进行测量,在学生自主选择图形实际测量之后,通过比较,体现选用正方形的优势。我对此进行了改动,在学生用生活经验无法解决时,直接出示分好的正方形的方格,学生用数正方形的个数的方法进行面积大小比较,再出示用不同正方形表示的网格,让学生数,能更好地凸显选择统一大小的正方形必要性,激发学习需求,为学习面积单位做好铺垫。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决测量问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对面积单位再创造。在学习面积单位时,让学生从一堆面积单位中找出1平方厘米,测量它的边长,加深认识,接着让他们测量较小的图形,能解决,再测量桌面,发现不能解决,由此创造大一点的单位。

  3.把握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1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的表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的一次飞跃,学习本课内容,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能为学生后续学习面积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正理解。体现面积认识的直观性和层次性,注重面积概念的全面性,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强化周长、面积概念的比较辨析。学习面积单位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度量的含义,认识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渗透度量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面积单位的实际表象。

  2.在观察、比较、想象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用面积、面积单位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实际表象。

  2.难点:理解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度单位。

  2.出示一组长短不同的线段、和两张大小不同的树叶,引出本课的主题:物体表面有大小。

  二、新知探究

  (一)面积含义

  1.认识面。

  通过看文具盒引出面。并举例说明,物体有哪些面。

  2.直观感受面有大小,引出面积概念。

  对比观察书的封面和黑板面,感受面有大小,在此基础上规范语言:书的封面面积比黑板的表面的`面积小。书的封面大小就是书的封面面积。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3.学生再举例说明面积含义。格式:()的大小就是()面积,它比书封面的面积()

  4.认识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的面积。旋转图形,面积变化吗?

  5.总结什么是面积。

  (二)面积单位

  1.观察法。刚才我们用眼睛就能看出两个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就是观察法。

  2.重叠法。出示不易观察的一组图形,但可以重叠比较。

  3.数格法。

  ①出示不宜观察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重叠也看不出来。学生思考后,出示覆盖线条的小方格,引导学生数方格,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一排一排地数。

  ②出示用不一样的小方格表示的不规则的图形。体现要用统一的小方格。

  4.讲述: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学会测量和计算,而格子的大小不同,无法确定面积的大小,说明统一方格大小很有必要。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的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5.认识平方厘米。

  ①取出一个和老师手上拿的一样大的小正方形,测量它的边长,教师说明,这就是1平方厘米。

  ②闭眼想一平方厘米有多大。举出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

  ③测量两个图形,并汇报,有意引导两种数法。

  6.认识平方分米。

  ①用平方厘米去测量桌面的大小。引出学习更大单位的需要。

  ②创造平方分米。拿出1平方分米,说为什么选它。

  ③用平方分米去测量桌面的面积并汇报。

  7.创造平方米。

  ①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的?

  ②将心里想的和黑板上画的正方形面积比较,感受1平方米。

  ③指认1平方米。区别面积和周长。

  ④估计教室的面积。

  三、巩固应用

  我们今天学了3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后还会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想想,这3个面积单位什么时候用呢?

  放学回到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放桌上吃午饭,可一不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小哈那颗表面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磕掉了,鲜血直流,马小哈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就往医院跑。你信吗?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学具、教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准备边长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说出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板书: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3、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师: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个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拿出1分米的正方形。

  师: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生2:我们用直尺去量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生3: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 ……

  生: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接着让学生左手拿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右手拿着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想一想1平方分米里含有多少个平方厘米。

  2、迁移类推,理解进率。

  师: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学们再想一想: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从上面的试验中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加以说明)

  学生汇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这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

  师: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3、总结概括,掌握进率

  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在课题后板书100)

  三、应用拓展,巩固进率。

  师:我们了解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又知道了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下面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一块正方形水泥砖,砖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个人的推想过程。(1平方分米是100平方厘米,25平方分米就是25个100平方厘米,所以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做一做:(学生说出推想过程)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6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小结:以上几道题都是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这样的题首先想到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有几个高级单位的数就有几个100.

  四、综合训练

  1、练习三十的第1题(提醒学生先看清楚是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还是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然后再做)。

  2、练习三十的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三十的第4题。

  第一、二问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问要求学生说出思路,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

  五、课堂小结

  结合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

  六、板书设计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例3:(略)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6-2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4-11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06-16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1-08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模板05-01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范文06-20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教学设计11-21

《面积的单位》教学设计范文11-0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5篇)05-18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4篇12-12